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构型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兰义 扎寇.奥鲁轶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7,共4页
以丙烯-丙烷分离过程为例,研究了4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性能,并与常规精馏塔和热泵精馏塔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构型的内部热耦合精馏塔之间性能差异很大,其中提馏段与精馏段上端对齐,逐板进行热交换的构型性能最佳,其有效能耗比热... 以丙烯-丙烷分离过程为例,研究了4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性能,并与常规精馏塔和热泵精馏塔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构型的内部热耦合精馏塔之间性能差异很大,其中提馏段与精馏段上端对齐,逐板进行热交换的构型性能最佳,其有效能耗比热泵精馏塔低25%—40%,节能效果显著。还探讨了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压缩比与换热面积的关系,压缩比越小,换热面积越大,换热面积的逐板分布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耦合精馏 构型 能耗 换热面积 压缩比
下载PDF
阳离子醚化剂CHPTMAC的催化合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春晓 于维钊 《山东化工》 CAS 2005年第2期3-6,10,共5页
以环氧氯丙烷和三甲胺为主要原科在水相条件下合成阳离子醚化剂CHPTMAC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工艺路线。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对产品的应用性能影响明显,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副产物在产品中的含量,添加经过处理之后的金属氧化物可降低副... 以环氧氯丙烷和三甲胺为主要原科在水相条件下合成阳离子醚化剂CHPTMAC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工艺路线。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对产品的应用性能影响明显,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副产物在产品中的含量,添加经过处理之后的金属氧化物可降低副产物的生成量,降低了产品纯化的难度,节约了后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醚化剂 合成 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 季铵盐
下载PDF
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朝成 常化振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活性炭表面特性对脱硫的影响,并从改变孔径分布、孔容积,引入杂原子,改变表面pH和增大硫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浸渍可以改善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和表面化学环境,增大硫容...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含硫气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活性炭表面特性对脱硫的影响,并从改变孔径分布、孔容积,引入杂原子,改变表面pH和增大硫容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浸渍可以改善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和表面化学环境,增大硫容量,提高催化性能和转化效率。目前研究的热点是新的制备活性炭的原料和新浸渍剂,指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活性炭再生困难,再生后脱硫能力恢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改性浸渍 含硫气体 脱硫
下载PDF
环丁砜-二异丙醇胺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_2实验研究
4
作者 李建强 陆诗建 +1 位作者 刘静 张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67-770,774,共5页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研究环丁砜溶液及不同配比的环丁砜-D IPA复合溶液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性能,揭示了吸收容量与酸碱度、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 采用搅拌实验装置,研究环丁砜溶液及不同配比的环丁砜-D IPA复合溶液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解吸性能,揭示了吸收容量与酸碱度、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CO2初始逸出温度、试液再生温度、试液再生率、再生pH下降率进行了细致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环丁砜-D IPA复合溶液配比为0.4∶0.6时,吸收效果最佳,吸收量约为0.08 mol,再生温度最低为102.5℃,再生率最高为91.64%。实验结果还表明,环丁砜-D IPA复合体系之间存在弱的正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丁砜-二异丙醇胺 吸收 解吸
下载PDF
油气田开采流程的甲烷源项分析
5
作者 李峰 刘陈晨 +2 位作者 戴安国 赵风杰 卢磊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3期161-168,共8页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甲烷减排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相应的减排政策也在积极推进。甲烷排放量在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占比较大,因此,实现甲烷减排对于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在甲烷减排方面起步相对较晚,目前的核心工作就是...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甲烷减排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相应的减排政策也在积极推进。甲烷排放量在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占比较大,因此,实现甲烷减排对于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在甲烷减排方面起步相对较晚,目前的核心工作就是全面掌握甲烷排放源的分布状况及其减排能力,为今后出台相应的管控举措做好准备。文章从油气田企业的开采流程开始分析甲烷排放源,把每一个可能产生甲烷的环节一一列举,并且根据甲烷排放源总结了排放特点和排放规律,最终确定了油气田的CH4排放主要来自油气处理部分即油气田联合站,在联合站里天然气处理系统又是主要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和天然气 甲烷 排放源 油气田
下载PDF
大规模风光发电制甲醇工艺的灵活运行策略与成本优化
6
作者 张婷婷 戚萌 +2 位作者 孙龙珠 路帅 刘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0-207,共8页
基于绿色甲醇离网生产、电网连接生产、双向联产3种模式,提出并系统性地研究了该工艺的灵活运行及电力供应策略,构建了相应的电力调度数学模型并应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代理模型优化方法进行甲醇生产成本的优化。利用内蒙古通辽的风光数... 基于绿色甲醇离网生产、电网连接生产、双向联产3种模式,提出并系统性地研究了该工艺的灵活运行及电力供应策略,构建了相应的电力调度数学模型并应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代理模型优化方法进行甲醇生产成本的优化。利用内蒙古通辽的风光数据,以3种生产模式对应的灵活运行策略为基础,评估了绿色甲醇生产的经济技术潜力。研究表明,离网方案受风光波动影响较大,甲醇成本高且能量利用率低;与电网双向连接的甲醇与电力联产方案能够降低24.6%的甲醇生产成本,提升整体能量利用效率至50%并同时保持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利用调度模型分析了中间氢气存储与甲醇产率对甲醇生产成本、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以及能量利用率的关系,以期提供不同要求及目标下甲醇生产的优化运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发电 绿色甲醇 灵活操作 代理模型 成本 优化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油水乳化过程动态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宝东 高宝玉 +1 位作者 卢磊 张永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测量油滴粒径变化来表征油水乳状液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粒度分析仪测量了不同体系模拟油水乳状液油滴粒径的变化。比较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和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所形成模拟乳状... 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测量油滴粒径变化来表征油水乳状液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粒度分析仪测量了不同体系模拟油水乳状液油滴粒径的变化。比较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和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所形成模拟乳状液的动态特性,测定了聚合物和乙醇在复合体系中对乳化过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出不同体系的油水乳化速度,而且可以比较乳状液中油滴的粒径大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对于研究实际驱油过程中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 油水乳状液 动态特性
原文传递
有机复合填料生物滤床对甲苯气体的净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明杰 赵东风 张庆冬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38-3242,共5页
利用一种新型有机复合填料作为生物滤床中微生物的附着载体,接种经过驯化筛选的专性甲苯降解菌,填装于生物过滤塔中净化低浓度甲苯气体。研究了新型有机复合填料在长期运行时的情况,考察了进气流量、入口浓度、床层温度和填料湿度对生... 利用一种新型有机复合填料作为生物滤床中微生物的附着载体,接种经过驯化筛选的专性甲苯降解菌,填装于生物过滤塔中净化低浓度甲苯气体。研究了新型有机复合填料在长期运行时的情况,考察了进气流量、入口浓度、床层温度和填料湿度对生物滤床的影响,最终经过优化得出,此种填料的生物滤床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生长环境,并能保持滤床的高效稳定运行,当进气流量为0.4 m3/h,入口浓度为400 mg/m3,床层温度为30℃,填料湿度为50%时,生化去除量达到30.6 g/(m3.h),并且在此条件下滤床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复合填料 生物膜 恶臭气体 甲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