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3D carbon-based thermally conductive networks
1
作者 JING Yuan LIU Han-qing +2 位作者 ZHOU Feng DAI Fang-na WU Zhong-shuai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4-871,共28页
The advent of the 5G era has stimula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power electronics with dense integration.Three-dimensional(3D)thermally conductive networks,possessing high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a... The advent of the 5G era has stimula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power electronics with dense integration.Three-dimensional(3D)thermally conductive networks,possessing high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and many different structures,are regarded as key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devices.We provide a critical overview of carbonbased 3D thermally conductive networks,emphasizing their preparation-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scenarios.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microscopic principle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provided,which is crucial for increasing it.This is followed by an in-depth accou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3D networks using different carbon materials,such as graphene,carbon foam,and carbon nanotubes.Techniques for the assembly of two-dimensional graphene into 3D network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rmal conductivity are emphasized.Finally,the existing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3D carbon-based thermally conductive network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material 3D network GRAPHENE Thermal conductivity Heat transfer
下载PDF
The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carbon nanosheets derived from heavy oils
2
作者 ZHAO Qing-shan LIU Qin-lian +6 位作者 LI Yi-wen JI Tian YAO Yu-yue ZHAO Yi-kun DENG Wei HU Han WU Ming-bo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3-1014,共12页
As by-products of petroleum refining,heavy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arbon content,low cost and great variability,making them competitive precursors for the anodes of potassium ion batteries(PIBs).However,the ... As by-products of petroleum refining,heavy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arbon content,low cost and great variability,making them competitive precursors for the anodes of potassium ion batteries(PIBs).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y oil composition and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 remains unclear.Using heavy oils containing distinct chemical groups as the carbon source,namely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slurry(FCCS),petroleum asphalt(PA)and deoiled asphalt(DOA),three carbon nanosheets(CNS)were prepared through a molten salt method,and used as the anodes for PIBs.The composition of the heavy oil determines the lamellar thicknesses,sp3-C/sp2-C ratio and defect concentration,thereby affecting the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The high content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moderate amount of heavy component moieties in FCCS produce carbon nanosheets(CNS-FCCS)that have a smaller layer thickness,larger interlayer spacing(0.372 nm),and increased number of folds than in CNS derived from the other three precursors.These features give it faster charge/ion transfer,more potassium storage sites and better reaction kinetics.CNS-FCCS has a remarkable K^(+)storage capacity(248.7 mAh g^(-1) after 100 cycles at 0.1 A g^(-1)),long cycle lifespan(190.8 mAh g^(-1) after 800 cycles at 1.0 A g^(-1))and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ranking it among the best materials for this application.This work sheds light on the influence of heavy oil composition on carbon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heavy oil-derived carbon electrodes for P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oils Carbon nanosheets Molten salt method Four-component composition Potass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新近系优质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力 金强 +2 位作者 林腊梅 刘永昌 张博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6,共4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E)—新近系(N)盐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而且非均质性严重,利用有限的岩心岩屑实验室分析资料很难对其作出客观评价。为此综合有机地球化学和测井信息,建立了一套测井评价方法,得到了海量的烃源岩评价参数。分...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E)—新近系(N)盐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而且非均质性严重,利用有限的岩心岩屑实验室分析资料很难对其作出客观评价。为此综合有机地球化学和测井信息,建立了一套测井评价方法,得到了海量的烃源岩评价参数。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与膏盐或芒硝互层的泥页岩和含膏盐泥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1.0%)、类型好,是该区的优质烃源岩;还分析了不同层系优质烃源岩分布规律:其中,E32优质烃源岩是主力生烃灶,其次是E31,而N11和N12中优质烃源岩则不太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新近纪 烃源岩特征 地球化学 测井 信息 评价 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川气东送管道模拟仿真软件研发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建峰 李玉星 +2 位作者 张建 刘建武 杜培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随着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等国家重大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启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模拟仿真软件势在必行。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采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SHBWR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较真实反映管内气体流... 随着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等国家重大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启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模拟仿真软件势在必行。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采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SHBWR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较真实反映管内气体流动的静、动态数学模型,并分别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及隐式中心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分析给出了管道多种工况及静(动)态调峰能力计算、动态预测模型。在以C++builder6.0为开发工具,有机地吸取工控软件与计算软件各自的优势,及数据库、图形化编程理念的基础上,编制了川气东送管道模拟仿真软件。利用TGNET软件及设计资料,完成了软件部分核心程序的验证,并分析了计算结果。实践证明,软件可信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气东送 天然气管道 软件 仿真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信息智能拾取方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闫建平 蔡进功 +1 位作者 首祥云 陈雨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3,共3页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中,裂缝是重要的流体储集空间和油气运移通道,研究裂缝参数的智能拾取方法对有效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重要的意义。成像测井数据经处理后可得到全井壁高分辨率的图像,而裂缝面与井筒的交线在图像上的形态特征呈现为单...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中,裂缝是重要的流体储集空间和油气运移通道,研究裂缝参数的智能拾取方法对有效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重要的意义。成像测井数据经处理后可得到全井壁高分辨率的图像,而裂缝面与井筒的交线在图像上的形态特征呈现为单周期的正弦曲线,应用哈夫变换的点—线对偶性拾取图像中的裂缝角度等信息,可得到较好的处理结果。同时针对图像中待检测对象(正弦曲线)自身的特点,探讨了改进的哈夫变换算法,在不降低拾取精度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算速度,为快速、准确地评价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井壁的地质特征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碳酸盐岩 裂缝(岩石) 信息提取 方法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沉积作用与储层形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长江 桑树勋 +2 位作者 陈世悦 张守鹏 黄华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5,共4页
随着浅部油气资源的逐步查明,目前的油气勘探方向开始向深部转移。为此,从沉积控制方面对渤海湾盆地深部储层展布及其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深部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应用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测定了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 随着浅部油气资源的逐步查明,目前的油气勘探方向开始向深部转移。为此,从沉积控制方面对渤海湾盆地深部储层展布及其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深部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应用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测定了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查明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各地层组的骨架砂岩展布特征及其物性特征;应用相比法编图对渤海湾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研究了沉积相对储层及其物性特征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是形成油气藏最有利的储层;河流体系的边滩相和心滩相对砂体的控制作用最强,其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和潮坪相;物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曲流河砂体—三角洲砂体—障壁岛砂体—潮坪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石炭纪 二叠纪 砂岩 储集层 物性 沉积 控制
下载PDF
煤层水力自旋转射流钻头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义 周卫东 +1 位作者 王瑞和 鲜保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高压旋转水射流技术在钻大井径、长连续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煤层中钻井又具有高效、节能、钻孔大、成孔规则、破岩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煤层气地面径向水平井技术和井下采空区钻长直井技术中广为应用。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旋转射流和射... 高压旋转水射流技术在钻大井径、长连续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煤层中钻井又具有高效、节能、钻孔大、成孔规则、破岩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煤层气地面径向水平井技术和井下采空区钻长直井技术中广为应用。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旋转射流和射流旋转各自的流动规律、破岩过程及破岩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旋转射流钻头各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结合已有的经验值,优化设计了可控外壳旋转内导叶轮、可控中心轴旋转内导叶轮、偏置可控外壳自旋转、偏置可控中心轴自旋转等4种水力旋转式钻扩孔射流钻头。这些钻头适用于在煤层中钻孔及安全排放瓦斯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钻井 旋转水射流 破岩机理 自旋转 钻头设计
下载PDF
锦州20-2凝析气田海底管道投产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杜永军 曹学文 +2 位作者 潘东民 周鹏 徐洪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锦州港是我国北部沿海的重要商港,其航道穿越锦州20-2凝析气田登陆管线,为满足锦州港扩建工程,对锦州20-2凝析气田登陆管线进行了改造。根据锦州20-2凝析气田海底管道改造工艺,完成了海底管道清管器的设计选型,设计并实现了锦州20-2海... 锦州港是我国北部沿海的重要商港,其航道穿越锦州20-2凝析气田登陆管线,为满足锦州港扩建工程,对锦州20-2凝析气田登陆管线进行了改造。根据锦州20-2凝析气田海底管道改造工艺,完成了海底管道清管器的设计选型,设计并实现了锦州20-2海底管道的排水、惰化、干燥等投产工艺。锦州20-2海底管道排水工艺通过组合清管列车实现,脱盐除水和扫水合并进行,达到了较好的排水效果;干燥投产工艺采用乙二醇干燥技术,实现了锦州20-2凝析气田快速安全复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港 海底管道 清管器 乙二醇干燥 海管惰化 投产 工艺
下载PDF
苏4潜山凝析气藏开发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刚强 王超 王伟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华北苏4潜山凝析气藏于1989年投产,截至2005年7月,该气藏累积产气11×10^8m^3,累计产凝析油25×10^4t,天然气和凝析油的采出程度分别为22%和20.8%。为了高效开发该气藏,以获取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对该气藏进行了... 华北苏4潜山凝析气藏于1989年投产,截至2005年7月,该气藏累积产气11×10^8m^3,累计产凝析油25×10^4t,天然气和凝析油的采出程度分别为22%和20.8%。为了高效开发该气藏,以获取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对该气藏进行了开发数值模拟研究。通过采用组分模型并结合地质分析和油藏工程测试结果,对气藏的产气量、产油量、含水率和井口压力等进行了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采气速度分别为1.5%、1.8%、2.0%和2.5%等4套开发方案,并对其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计算。通过分析对比,采气速度控制在1.8%~2.0%之间的各项开发指标为最佳,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合理开发苏4潜山凝析气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凝析油气田 开发 数值模拟 采气速度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实体膨胀管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唐明 唐成磊 +1 位作者 宁学涛 马建忠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2,共3页
实体膨胀管技术是在钻井工程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钻进过程中充当临时技术套管作用的一项新技术。随着油田的开采,油水井套管损坏日趋严重,介绍了实体膨胀管技术原理及实体膨胀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从油田开发这个角度出发,介绍了该... 实体膨胀管技术是在钻井工程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钻进过程中充当临时技术套管作用的一项新技术。随着油田的开采,油水井套管损坏日趋严重,介绍了实体膨胀管技术原理及实体膨胀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从油田开发这个角度出发,介绍了该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进行套管补贴、侧钻井完井等多项领域内进行应用的技术优势,就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开发的小尺寸实体膨胀管技术在国内石油开发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该技术的研制成功,为油田老井的恢复及再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膨胀管 油田开发 套管损坏 侧钻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连续油管喷砂射孔环空压裂工艺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靳宝军 邢景宝 +1 位作者 郑锋辉 杨安林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1,114-115,共3页
随着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增产的需要,大牛地气田多、薄层的动用,压裂两层以上的工作量较大,加之加砂规模较大,对机械分压工具的要求较高,但在现场存在部分分压工具分压完毕后未能打开下层排液通道而造成压裂后的下层无法排液和试气,并且部... 随着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增产的需要,大牛地气田多、薄层的动用,压裂两层以上的工作量较大,加之加砂规模较大,对机械分压工具的要求较高,但在现场存在部分分压工具分压完毕后未能打开下层排液通道而造成压裂后的下层无法排液和试气,并且部分分层压裂工具无法正常取出,须大修作业等。为此,提出根据大牛地气田实际情况,使用连续油管采用专用的喷砂射孔工具对压裂层段进行喷砂射孔,而后进行环空压裂,压裂后进行填砂隔离已压裂层段,上提连续油管到第二压裂段进行同样的操作直至全部压开设计层段,并在现场成功进行了2口井6层的连续油管喷砂射孔环空压裂的探索应用,这对解决大牛地气田多层段的有效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连续油管压裂 喷砂射孔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下载PDF
煤层气低成本钻井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鲍清英 陈峰 +1 位作者 蒋卫东 张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分析了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基于煤层气生产特征分析了煤层气开发向产业化、商业化发展降低钻井成本的主要技术方法。根据潜孔锤钻井原理和特点,详细分析了钻压、转速、注气压力、注气量等实钻参数合理的确定方法,综合阐述了这些参... 分析了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基于煤层气生产特征分析了煤层气开发向产业化、商业化发展降低钻井成本的主要技术方法。根据潜孔锤钻井原理和特点,详细分析了钻压、转速、注气压力、注气量等实钻参数合理的确定方法,综合阐述了这些参数与提高钻井速度之间的变量关系,以及其中影响钻井速度、钻井周期的关键因素,介绍了潜孔锤在煤层气钻井使用中的效果及优点。实践证明,潜孔锤钻井技术是当前降低煤层气开发钻井成本的关键技术之一。还提出了国内轻型钻机现有装备技术条件下潜孔锤钻井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钻井 潜孔锤钻井 钻井参数 成本 设备配套
下载PDF
含气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维琪 徐文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由于红台气田储层物性横向变化剧烈,利用地震属性及反演预测含气储层效果不明显,而利用地震资料高阶谱分析非高斯信息的方法进行含气储层预测,几乎还没有人在此方面开展过研究。为此,在对吐哈盆地红台油气田构造、沉积研究分析基础上,... 由于红台气田储层物性横向变化剧烈,利用地震属性及反演预测含气储层效果不明显,而利用地震资料高阶谱分析非高斯信息的方法进行含气储层预测,几乎还没有人在此方面开展过研究。为此,在对吐哈盆地红台油气田构造、沉积研究分析基础上,研究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砂体储层含油气预测的新技术。从讨论实际地震记录高阶累积量分析入手,研究利用高阶累积量计算高阶谱的方法;在分析高阶累积量及高阶谱提取分离具有非高斯分布信号时,详细讨论了产生具有高斯分布及非高斯分布的地震记录的地质条件及原因;阐明了用地震资料的低频高阶谱预测砂体含油气性的机制;从理论模型上论证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并利用该方法把计算结果和实际产油气井资料进行符合率验证分析,验证结果总体符合率超过70%,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含气储层的预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利含气储层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储集层 预测 地震勘探 地震信号 地质解释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油气输导及二次运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金华 杨少春 +2 位作者 卢鹏 张世奇 徐剑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6,共4页
为搞清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和油气富集区分布情况,利用油气输导和二次运移的基本原理,结合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的具体特征,提出了适合该区的一种油气输导和富集研究新模式。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将该盆地志留—泥盆系划分为10个三级层序,... 为搞清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和油气富集区分布情况,利用油气输导和二次运移的基本原理,结合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的具体特征,提出了适合该区的一种油气输导和富集研究新模式。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将该盆地志留—泥盆系划分为10个三级层序,在地层和构造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存在"后前陆挤压断裂带"的观点,并认为此断裂带具有较好的油气输导能力;进而认为该区油气输导的途径主要为不整合面和"后前陆挤压断裂带"。最后得出结论:在满加尔坳陷南部、北部和阿瓦提坳陷南部等3处存在着油气聚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纪 泥盆纪 油气 输导 二次运移 隐蔽油气藏
下载PDF
高速多级离心泵叶片参数化造型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卫东 李罗鹏 +2 位作者 王瑞和 沈忠厚 董正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28,共3页
针对井底增压钻井离心泵叶片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离心泵叶片参数化造型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VB语言和Pro/E相结合,应用三次Bezier曲线来构造离心泵叶片型线,其关键是根据Bezier的端点性质控制多边形的构造。给出了针对离心泵叶片的... 针对井底增压钻井离心泵叶片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离心泵叶片参数化造型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VB语言和Pro/E相结合,应用三次Bezier曲线来构造离心泵叶片型线,其关键是根据Bezier的端点性质控制多边形的构造。给出了针对离心泵叶片的设计流程框图和设计实例。实际应用表明,这种参数化设计方法为相似产品的快速设计开辟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可避免设计中大量的重复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叶片 VB PRO/E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青海油田低渗透油藏深层举升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尉亚民 张立会 +2 位作者 张启汉 程亮 程严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114,共4页
针对青海油田低渗透油藏埋藏深、矿化度高等特殊地质特征和现有有杆泵下深受抽汲设备制约的实际情况,结合低渗透油藏深层油田举升工艺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井下管杆柱和技术参数进行了系统优化,编制了深层举升工艺及配套技术调整实施方案,... 针对青海油田低渗透油藏埋藏深、矿化度高等特殊地质特征和现有有杆泵下深受抽汲设备制约的实际情况,结合低渗透油藏深层油田举升工艺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井下管杆柱和技术参数进行了系统优化,编制了深层举升工艺及配套技术调整实施方案,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下泵深度、举升方式、载荷利用率、机型、泵径及扭矩变化情况,确定了中高含水期举升方式转换时机,推广应用高强度杆深抽工艺、小排量电泵井深抽工艺、提高深井系统效率优化设计工艺等技术,同时完善了大机长泵配套技术、液压式井下锚定技术等深抽配套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青海油田深层油藏的举升工艺开发配套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低渗透油田举升系统效率,延长了油井免修期,有效的降低油田开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油田 深抽 举升工艺
下载PDF
空气泡沫钻井技术在川东北QX-2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龙刚 王希勇 +3 位作者 钟水清 张毅 张国辉 沈青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6-127,134,共3页
川东北上部陆相地层为高陡构造,砂、泥、页岩互层频繁,硬度大,研磨性强,须家河组石英砂岩硬度达8级,可钻性差,漏层多,中下部地层破碎,井眼稳定性差,钻井中时常发生井漏,井漏后往往诱发井塌,并且漏失井段长,极易造成井下复杂,处理难度大... 川东北上部陆相地层为高陡构造,砂、泥、页岩互层频繁,硬度大,研磨性强,须家河组石英砂岩硬度达8级,可钻性差,漏层多,中下部地层破碎,井眼稳定性差,钻井中时常发生井漏,井漏后往往诱发井塌,并且漏失井段长,极易造成井下复杂,处理难度大。空气钻井作为陆相地层提速有效手段已得到认可。然而,空气钻井钻遇严重出水地层后,井底岩屑无法顺利返出,导致空气钻井无法实施。空气泡沫钻井技术为大幅度提高川东北上部地层机械钻速提供了有效的钻探手段,进一步拓宽了技术服务领域。空气泡沫钻井技术在川东北QX-2井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陆相地层的钻井周期,有效解决了该工区"硬"、"斜"、"漏"三大技术难题,并且有效的避免了井下燃爆,为欠平衡钻井技术广泛应用拓展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钻井 空气泡沫 泡沫基液 地层出水
下载PDF
Bezier曲线在井底增压钻井离心泵叶片三维造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卫东 王瑞和 +1 位作者 沈忠厚 李罗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6,共3页
在几何外形设计与机械加工中,Bezier曲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低比转速离心泵设计领域,利用Bezier曲线对叶片型线进行拟合的方法显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这种方法摒弃了以往用一段或者几段圆弧来逼近圆柱型叶片型线的做法,不仅提高了... 在几何外形设计与机械加工中,Bezier曲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低比转速离心泵设计领域,利用Bezier曲线对叶片型线进行拟合的方法显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这种方法摒弃了以往用一段或者几段圆弧来逼近圆柱型叶片型线的做法,不仅提高了设计精度,而且非常有利于实现参数化设计。简要论述了利用Bezier曲线对圆柱型叶片三维造型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井底增压钻井中的多级高速离心泵叶轮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NGINEER BEZIER曲线 离心泵 叶片 三维造型 拟合
下载PDF
测井资料沉积微相人机联作解释软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洪奇 张福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本软件综合应用模式识别、分形几何、人工神经网络、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借助于工作站计算机良好的图形交互能力,在C/C++、Xlib和Motif等软件环境下实现了非取芯井段井剖面沉积相的人机联作解释。五口井的实际处理结果表明,本文... 本软件综合应用模式识别、分形几何、人工神经网络、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借助于工作站计算机良好的图形交互能力,在C/C++、Xlib和Motif等软件环境下实现了非取芯井段井剖面沉积相的人机联作解释。五口井的实际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所述软件的解释结果与地质家的分析结果相吻合。为测井资料地质解释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计算机辅助环境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沉积微相 人机联作解释软件 工作站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井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萍 孙建孟 《测井与射孔》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井壁稳定性问题是石油钻井工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井壁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利用声波、密度测井资料计算了岩石力学参数、岩石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应力计算、进而确定了地层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预... 井壁稳定性问题是石油钻井工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井壁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利用声波、密度测井资料计算了岩石力学参数、岩石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应力计算、进而确定了地层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预测了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为钻井设计提供参考,并可指导安全钻井。通过新疆X11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测井预测值与实际钻井液密度对比分析,证明利用测井资料评价井壁稳定性的可行性,并能准确地预报钻井液密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破裂压力 坍塌压力 井壁稳定性 钻井液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