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作用对有机质光学各向异性体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建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6-41,共6页
湘西泸阳县白沙镇西不远处发育一条含大量凝析油的超浅成脆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中发育了一种光学各向异性体,Ro,min=0.34-0.81%;Ro,med=1.01-1.84%;Ro,max=2.52-3.20%,最大双... 湘西泸阳县白沙镇西不远处发育一条含大量凝析油的超浅成脆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中发育了一种光学各向异性体,Ro,min=0.34-0.81%;Ro,med=1.01-1.84%;Ro,max=2.52-3.20%,最大双反射率可达87%。研究表明,光学各向异性椭球体的R0,max轴的分布与S面理一致,表明了剪切应力对有机质光学各向异性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作用 有机质 光学各向异性 凝析油 油矿床
下载PDF
浅埋泥炭中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度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对滇西镇安盆地浅埋泥炭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木栓质体是稳定组分中最不稳定的,它可以被氧化分解,导致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尤其是后者的变化显著。未氧化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颜色为绿色,I546介于1.5... 对滇西镇安盆地浅埋泥炭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木栓质体是稳定组分中最不稳定的,它可以被氧化分解,导致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尤其是后者的变化显著。未氧化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颜色为绿色,I546介于1.5~2.0之间,荧光光谱呈单峰状;λmax介于480~510nm;Q650500介于0.12~0.26;半波宽150nm。但是,被氧化、分解的木栓质体则发黄色或黄褐色的荧光,I546减小到1以下,甚至0.05。λmax增加到580~610nm,Q650500增加到2.75~3.31。随荧光激发时间的增长,木栓质体的荧光性质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荧光强度和荧光光谱上,随荧光激发时间增长,未被氧化、分解的木栓质体,其荧光强度为负变化,荧光光谱出现红移,λmax增大。然而,被氧化、分解的木栓质体随荧光激发时间增长其荧光强度则出现正变化,荧光光谱则向蓝光方向漂移,λmax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木栓质体 氧化 分解 荧光光谱 镇安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