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与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严美华 许勇鹏 +1 位作者 蓝国亮 徐剑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与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12月泉州德诚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进行分组,分为阿替普酶组(31例)和联合溶栓组(32例...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与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12月泉州德诚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进行分组,分为阿替普酶组(31例)和联合溶栓组(32例)。阿替普酶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溶栓组在阿替普酶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功能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2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储备功能较治疗前升高,搏动指数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溶栓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阿替普酶组(P均<0.01);2组血清GSH-Px、SOD水平升高,血清MDA、NSE、S100-β水平降低,且联合溶栓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阿替普酶组(P<0.05或P<0.01)。联合溶栓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64%,与阿替普酶组的19.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697)。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疗效,有利于增强脑部血液供应,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右莰醇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脑血流灌注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182例小儿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坚候 宋智艳 +2 位作者 黄晓威 蔡艺峰 傅新阳 《海峡药学》 2022年第7期136-138,共3页
目的为促进小儿用药安全,降低小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总结某院小儿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预防与改进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12月上报的182例小儿药物不良反应(ADR)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患儿一般资料、... 目的为促进小儿用药安全,降低小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总结某院小儿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预防与改进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12月上报的182例小儿药物不良反应(ADR)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患儿一般资料、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靶器官系统等进行分析。结果182例ADR报告中,男117例,女65例。1岁以内患儿报告数最多,共119例(65.38%)。绝大多数小儿ADR报告由静脉给药方式引起,涉及部位以消化系统最常见,共150例(82.41%)。抗菌药物诱发ADR最常见,共155例(85.16%)。结论开展小儿ADR监测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医务人员应加强小儿用药监测,以保证小儿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防控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