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的MDM2-BRCA2-MGMT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梦霞 雷玲玲 +16 位作者 李学民 韩文莉 赵学科 孟超龙 胡守佳 程锟 王盼盼 钟侃 胡景峰 宋昕 王伟 李欣然 杨苗苗 徐瑞华 吉佳佳 王伟鹏 王立东 《食管疾病》 2020年第4期255-259,26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联合检测MDM2、BRCA2和MGMT自身抗体的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ELISA试剂盒,并探讨其在大规模无症状人群中的推广价值。方法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食管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比较其表达差异;在食管癌高发... 目的建立一种联合检测MDM2、BRCA2和MGMT自身抗体的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ELISA试剂盒,并探讨其在大规模无症状人群中的推广价值。方法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食管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比较其表达差异;在食管癌高发区对无症状人群行血清学检测,且对所有受试者行色素内镜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在食管癌高发区对大规模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并对血清学检查阳性受试者行色素内镜检查,了解早期癌检出情况。结果3种食管癌相关自身抗体联检食管癌患者阳性率比对照组升高8.52倍(89.50%VS 10.50%),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9.50%;对高发区403例无症状人群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发现,阳性90例(22.25%);进一步对403人全部行色素内镜和黏膜活检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组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数量显著多于阴性组;自2011年起对河北磁县地区19415例无症状人群进行食管癌筛查,共发现3980例高易感人群(20.50%);对3980例高危人群进一步行色素内镜和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共发现1553例癌前病变(39.02%);504例早期食管癌(12.67%)。结论MDM2、BRCA2和MGMT这3种食管癌血清自身抗体联合的ELISA试剂盒,可以更精确筛出无症状的高危人群和早期癌,降低内镜筛查人数、筛查成本,可在食管癌高发区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自身抗体 高危人群 早期筛查 推广应用
下载PDF
丹栝方对高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水平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严振山 江小强 +2 位作者 崔海峰 李爱芳 王彩霞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丹栝方对高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反应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磁县肿瘤医院中医... 目的:分析丹栝方对高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反应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磁县肿瘤医院中医科诊断2型糖尿病伴有高胰岛素抵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规范用药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栝方水煎服至300mL,每日2次分服,疗程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CRP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CRP、SOD、MDA水平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治疗后IL-6水平[(74.26±8.29)U/L vs(34.17±8.25)U/L,t=3.273]、TNF-α水平[(68.93±11.27)U/L vs(31.05±8.58)U/L,t=3.631]、CRP[(36.02±5.38)U/L vs(23.18±5.94)U/L,t=3.861]、MDA[(3.89±0.41)nmol/L vs(2.65±0.37)nmol/L,t=3.981]明显下降、SOD[(54.92±7.59)U/mL vs(69.73±8.04)U/mL,t=3.073]明显上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L-6水平[(75.38±6.49)U/L vs(47.39±6.36)U/L,t=3.182]、TNF-α水平[(69.41±8.93)U/L vs(39.84±7.26)U/L,t=3.752]、CRP[(37.47±4.81)U/Lvs(29.06±5.38)U/L,t=3.890]、MDA[(3.93±0.38)nmol/L vs(3.05±0.43)nmol/L,t=3.572]也明显下降、SOD[(54.78±6.09)U/mL vs(61.05±6.39)U/mL,t=3.285]明显上升,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血清IL-6、TNF-α、CRP、SOD、MDA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栝方对2型糖尿病伴高胰岛素抵抗患者具有抑制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丹栝方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丹栝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影响
3
作者 严振山 江小强 +2 位作者 崔海峰 李爱芳 王彩霞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2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丹栝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影响以及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磁县肿瘤医院中医科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2... 目的:分析丹栝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影响以及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磁县肿瘤医院中医科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诊治指南给予规范处理。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栝方水煎服,2次/d,疗程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水平差异以及2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浆胱抑素C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糖参数、肾功能指标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3.98±0.37)mmol/L比(2.36±0.28)mmol/L,t=3.263]、胆固醇[(5.83±0.41)mmol/L比(3.09±0.34)mmol/L,t=3.285]、空腹血糖[(10.93±2.37)mmol/L比(7.05±0.61)mmol/L,t=3.092]、餐后2h血糖[(14.76±2.38)mmol/L比(8.06±0.72)mmol/L,t=3.059]、糖化血红蛋白[(7.53±0.68)%比(6.87±0.56)%,t=2.780]、胰岛素抵抗指数[(18.92±1.73)mIU/L比(10.85±1.27)mIU/L,t=2.694]、24h尿蛋白含量[(2.46±0.32)g/24h比(1.52±0.26)g/24h,t=3.376]、胱抑素C[(1.98±0.25)mg/L比(1.05±0.17)mg/L,t=3.285]、尿微量白蛋白[(38.90±5.27)mg/L比(27.46±3.17)mg/L,t=2.691]明显减少,高密度脂蛋白[(1.09±0.37)mmol/L比(2.36±0.28)mmol/L,t=3.273]较前增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低密度脂蛋白[(3.93±0.41)mmol/L比(2.98±0.31)mmol/L,t=3.531]、胆固醇[(5.97±0.43)mmol/L比(3.86±0.36)mmol/L,t=3.291]、空腹血糖[(11.38±2.52)mmol/L比(8.94±0.75)mmol/L,t=3.386]、餐后2h血糖[(14.89±2.51)mmol/L比(9.39±0.57)mmol/L,t=3.374]、糖化血红蛋白[(7.61±0.56)%比(6.99±0.54)%,t=2.882]、胰岛素抵抗指数[(19.39±1.67)mIU/L比(15.87±1.48)mIU/L,t=2.285]、24h尿蛋白含量[(2.57±0.35)g/24h比(1.89±0.31)g/24h,t=3.274]、胱抑素C[(1.99±0.27)mg/L比(1.36±0.29)mg/L,t=3.628]、尿微量白蛋白[(39.01±5.48)mg/L比(30.48±3.49)mg/L,t=2.684]明显减少,高密度脂蛋白[(1.12±0.28)mmol/L比(2.01±0.22)mmol/L,t=3.295]较前增加,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栝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促进糖脂代谢水平,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栝方 糖尿病 肾损伤 血脂代谢
下载PDF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50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继理 李爱芳 +4 位作者 陈思远 王伟鹏 杨文清 李学民 张立玮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24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疗逐渐受到重视,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找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对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近年来本中心内镜下治疗的500例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病例资料,评... 目的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疗逐渐受到重视,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找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对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近年来本中心内镜下治疗的500例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病例资料,评估内镜治疗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01-2018-12-31磁县人民医院28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22例采用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ulti-band mucosectomy,MBM)、350例采用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和100例采用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4种方法在病灶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随访结果及成本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ESD组直径大小为(8.0±5.0)cm、MBM和EMR组为(5.0±2.0)cm,APC组为(3.0±1.5)cm;ESD组手术时间为(120±20)min,MBM和EMR组为(30±15)min,APC组为(20±10)min;ESD组病灶完全消除率为99.00%(99/100),MBM组为95.45%(21/22),EMR组为94.29%(330/350);ESD组术后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5.00%(5/100),EMR组为0.57%(2/350),P=0.002;MBM组和APC组未出现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复查ESD组和MBM组未见局部复发,EMR组局部复发率为4.29%(15/350),APC组复发率为10.71%(3/28),P=0.124;ESD组手术成本为6500元/例,MBM组为3800元/例,EMR组为3850元/例,APC组为650元/例。结论对于直径≤3.0cm而内镜下评估位于黏膜层的病灶,应用MBM、EMR和APC的方法均可以有效消除病灶,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对于直径>3.0cm和经过内镜评估病变较深或多次活检后内镜下注射抬举不良的病灶,宜采取ESD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内镜治疗术 氩离子凝固术 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 黏膜切除术 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和早期癌内镜活检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思远 李爱芳 +4 位作者 陈继理 王伟鹏 暴志芹 李学民 张立玮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489-492,共4页
目的评估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早期癌术前胃镜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结果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磁县人民医院2017-07-01-2018-06-30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并行ESD治疗的50例... 目的评估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早期癌术前胃镜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结果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磁县人民医院2017-07-01-2018-06-30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并行ESD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术前胃镜病理结果与术后ESD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50例患者,术前活检病理为上皮内瘤变43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2例(病灶45处);早癌7例。术后最终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3例;早癌17例(病灶19处),其中黏膜内癌9例(11处病灶)。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6.9%(40/52),术后病理程度较术前病理严重的占23.1%(12/52),分别占各活检比例的71.1%(32/45)和100.0%(7/7)。早癌组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上皮内瘤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切除病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术前病理结果对诊断有较好的提示价值,但不能完全代表整个病灶病变程度,对于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应结合内镜给予ESD治疗,在获得准确诊断的同时对病灶早期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黏膜病变 活体组织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病理 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