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肿瘤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宏斌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S01期9-9,共1页
目的:为了提升脑肿瘤治疗效果对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研究,探寻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脑肿瘤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脑肿瘤患者采取的是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脑肿瘤患者采取... 目的:为了提升脑肿瘤治疗效果对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研究,探寻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脑肿瘤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脑肿瘤患者采取的是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脑肿瘤患者采取的是保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通过手术治疗方式介入后,整体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0%;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后有效率为84.0%,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出血患者治疗的环节中,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快速的将患者的脑部坏死组织、细胞清理干净,可以减少不良发生率以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脑肿瘤 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对患者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学文 贺立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期98-99,114,共3页
目的探讨En 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对患者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En 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 目的探讨En 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对患者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En 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乳晕区感觉神经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瘢痕长度、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及6个月的乳晕区感觉神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 En 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术后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不增加并发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Cor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环乳晕切口术 乳腺纤维瘤 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文 贺立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就诊并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介入腹腔神经...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就诊并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介入腹腔神经丛阻滞镇痛,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3、6、12、24、48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h的CD3^+、CD4^+水平、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介入腹腔神经丛阻滞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维持患者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平衡,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超声介入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疼痛程度 外周血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维度安全管理在重症监护室静脉输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丽 贺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183-186,共4页
目的分析多维度安全管理在重症监护室静脉输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 目的分析多维度安全管理在重症监护室静脉输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多维度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静脉输液工作管理效果评估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输液等待时间、穿刺时间及拔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安全管理在重症监护室静脉输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静脉输液工作管理质量,预防护理安全事件,并促进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安全管理 重症监护室 静脉输液 护理安全事件
下载PDF
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袁明 贺立军 《医学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744-1747,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3 h内加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 【目的】探讨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3 h内加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IL-10]水平,颅内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V_(s))、平均血流速度(V_(m))、搏动指数(PI)],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TNF-α、IL-1、IL-6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_(s)、V_(m)均高于治疗前,PI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_(s)、V_(m)均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人工 颅脑损伤 炎症趋化因子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学文 贺立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3期85-86,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2例.A组患儿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 目的 探讨不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2例.A组患儿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B组患儿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股静脉直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明显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良好,且可改善患儿股静脉血流速度,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TEP TAPP 股静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脑血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杜方雷 曹宏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脑血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160例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脑血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非卒... 【目的】探讨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脑血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160例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脑血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非卒中组(n=139)和卒中组(n=21)。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前后影像检查、术前1 d上午以及下午收缩压(SBP)的平均值、心率(HR)最慢值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60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1例(13.13%)。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入院前抗血小板药物、钙化斑块、术前合并未治疗的血管狭窄、术中HR最慢值<60次/分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增高、钙化斑块及术前合并未治疗的血管狭窄是支架植入术脑血管狭窄患者发生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入院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及术中HR最慢值<60次/分钟为保护因素(P<0.001)。【结论】年龄越大、钙化斑块及术前合并未治疗的血管狭窄是支架植入术脑血管狭窄患者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前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出安全性较高的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诊断 卒中 支架 手术期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337-2339,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2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ALB水平分为观察组(ALB≤35 g/L)与对照组(ALB>35 g/L),再将观察组分为重度... 目的探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2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ALB水平分为观察组(ALB≤35 g/L)与对照组(ALB>35 g/L),再将观察组分为重度组(<25 g/L)、中度组(25 g/L^30 g/L)和轻度组(30 g/L^35 g/L)。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1 d、4 d和14 d分析不同时期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REI)和水肿体积变化指数(AEI),并分析血清ALB与其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后1 d时2组患者REI、AE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 d和14 d时,观察组的REI、AE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观察组病情的加重,患者的REI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I与血清ALB水平呈负相关(r=-0.738,P<0.05)。结论血清ALB水平过低会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水肿程度加重,且其严重程度与血清ALB的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周围水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