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畅 王慧敏 +6 位作者 张建国 张弨 王秀 赵宝田 杨岸超 孟凡刚 张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795-799,共5页
研究背景脑深部电刺激术已成为外科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疗效肯定,而对颅脑创伤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尚不确定。本文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 研究背景脑深部电刺激术已成为外科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疗效肯定,而对颅脑创伤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尚不确定。本文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术和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治疗4例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患者,分别于术前以及开启刺激器后1、6、12和24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量表(BFMDRS)运动障碍和功能障碍评分,计算评分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开启刺激器后1、6、12和24个月BFMDRS运动障碍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8.35%、47.28%、62.74%和68.69%,功能障碍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5.36%、46.83%、59.60%和67.01%。影像学检查显示4例患者基底节区均完好。结论经严格选择适应证,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有效改善颅脑创伤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症状,且长期疗效稳定。基底节解剖结构完整可能提示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失调 脑损伤 深部脑刺激法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自适应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凡刚 张建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7-223,共7页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运动障碍性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仍存局限性,可能是由于现有的刺激模式过于固定,无法进行个体化调整。根据大脑电生理活动触发电刺激的自适应脑深部电刺激术可以随临床症状的变化而调整...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运动障碍性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仍存局限性,可能是由于现有的刺激模式过于固定,无法进行个体化调整。根据大脑电生理活动触发电刺激的自适应脑深部电刺激术可以随临床症状的变化而调整刺激模式,初步证实其疗效更佳。本文阐述自适应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电生理学标志物及其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障碍 深部脑刺激法 电生理学 综述
下载PDF
从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论功能神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国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01-404,共4页
1功能神经外科的历史与现况功能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神经根、神经通路或神经元群,人为地改变其病理过程,重建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的一门学科。虽然据传功能神经外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年,当... 1功能神经外科的历史与现况功能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神经根、神经通路或神经元群,人为地改变其病理过程,重建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的一门学科。虽然据传功能神经外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年,当时古罗马医师用电鳐放电为患者治疗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神经外科 采集记录 脑电信号 电鳐 神经元群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科研思维 致痫灶 神经根
下载PDF
神经调控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郑泽忠 韩春雷 孟凡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921-1925,共5页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后遗的运动功能障碍也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尤其是那些经过康复治疗效果有限的患者,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其中,脑深部电刺激可通过调控大脑的...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后遗的运动功能障碍也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尤其是那些经过康复治疗效果有限的患者,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其中,脑深部电刺激可通过调控大脑的特定区域来促进神经可塑性,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而脊髓电刺激和迷走神经电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合最新神经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旨在深入探讨神经调控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机制,以及其在未来脑卒中康复和治疗中的潜在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控 脑卒中 深部脑刺激 迷走神经电刺激 脊髓电刺激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婷红 张建国 孟凡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99,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损害为主要表现,起病隐匿的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临床上还表现为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障碍以及行为改变等。A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近似指数的增长,2010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损害为主要表现,起病隐匿的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临床上还表现为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障碍以及行为改变等。A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近似指数的增长,2010年全世界约有3560万AD患者,2050年预计将增至1.154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神经退行性疾病 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AD患者 记忆力损害 主要表现
原文传递
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联合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伴有强迫症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凡刚 范世莹 +9 位作者 高冬梅 王慧敏 高源 韩春雷 朱冠宇 刘焕光 石林 张华 杨岸超 张建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双侧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联合内囊前肢(ALIC)毁损术治疗伴有强迫症的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短期疗效。方法2021年3—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GPi-DBS联合ALIC毁损术治疗5例伴有强迫... 目的初步探讨双侧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联合内囊前肢(ALIC)毁损术治疗伴有强迫症的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短期疗效。方法2021年3—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GPi-DBS联合ALIC毁损术治疗5例伴有强迫症的TS患者。对其安全性及短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YGTSS)评估抽动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评分(Y-BOCS)评估强迫症状改善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GPi颅内电极并完成ALIC毁损手术,无围手术期不良反应。5例患者术后刺激器测试期间YGTSS和Y-BOCS的改善率分别为(49.1±26.2)%(16.0%~91.2%)、(68.9±29.4)%(38.2%~100.0%);开启刺激器后2~6个月,分别为(48.6±26.7)%(18.7%~91.2%)、(61.6±38.1)%(11.8%~100.0%)。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初步观察显示,双侧GPi-DBS联合ALIC毁损术短期内可以改善伴有强迫症的TS患者的抽动和强迫症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 强迫性障碍 深部脑刺激法 苍白球内侧部 内囊前肢毁损术
原文传递
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孟凡刚 刘冲 +6 位作者 马若宇 陈颍川 朱冠宇 石林 张华 杨岸超 张建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cZI-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应用cZI-DBS治疗的1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包括4例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和6例特发... 目的探讨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cZI-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应用cZI-DBS治疗的1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包括4例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和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FTMTR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进行评估,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评分,并统计运动症状的改善率;术后行头颅CT检查判断电极的位置及排除脑梗死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4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前、后的UPDRS-Ⅲ、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1.9±11.8)%、(66.9±9.0)%、(61.2±16.2)%和(57.2±14.4)%。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手术前、后的FTMTRS、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4.8±23.1)%、(77.9±10.2)%、(62.4±26.2)%和(70.4±13.4)%。10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1例出现头痛,于1周之内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构音障碍、出血、梗死和平衡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开机时的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电极位置未见明显偏移。结论初步观察发现,cZI-DBS可以改善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其方法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深部脑刺激法 尾侧未定带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孟凡刚 王乔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并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高。PD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症状,晚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并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高。PD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精神症状,晚期可出现智力减退。2010年美国约有63 000人被诊断为PD,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44亿美元。2005年我国约有199万PD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有494万,占全世界PD患者总数一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神经外科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丘脑底核局部场电位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慧 张建国 梁战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24,共4页
1991年,Benabid等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刺激丘脑腹中间核后发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震颤得到了有效改善。随后Limousin等以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作为刺激靶点时... 1991年,Benabid等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刺激丘脑腹中间核后发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震颤得到了有效改善。随后Limousin等以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作为刺激靶点时,除震颤外,僵直、异动等症状也得到了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场电位 调节 丘脑腹中间核 brain 震颤
原文传递
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认知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世莹 王开亮 孟凡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5-858,共4页
随着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在多种疾病中的成功应用,其对认知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近来对顽固性癫痫、阿尔茨海默病以及抑郁等疾病的研究表明,VNS具有维持认知功能稳定的作用,甚至在部分患者中VNS对认知的不同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随着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在多种疾病中的成功应用,其对认知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近来对顽固性癫痫、阿尔茨海默病以及抑郁等疾病的研究表明,VNS具有维持认知功能稳定的作用,甚至在部分患者中VNS对认知的不同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目前,VNS对认知作用的机制还尚不明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炎症、神经递质以及脑内核团的功能等方面,其中孤束核、蓝斑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去甲肾上腺素 顽固性癫痫 VNS 脑内核团 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中国脑深部电刺激25周年应用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牛朝诗 常博文 张建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7期3870-3874,共5页
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脑深部电刺激(DBS)现已成为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方法。DBS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迄今已经有25年的时间。本文通过对DBS在中国25年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梳理历史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目前,DB... 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脑深部电刺激(DBS)现已成为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方法。DBS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迄今已经有25年的时间。本文通过对DBS在中国25年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梳理历史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目前,DBS开展单位数量及手术量均飞速增长,治疗疾病谱日趋广泛(已涵盖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等)。这些进步均与脑立体定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国产DBS设备的开发密不可分。目前国产DBS设备已具备变频刺激,高场强磁共振兼容,闭环刺激,远程程控等先进功能,为服务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当然,DBS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DBS的神经机制,最优靶点的选择以及疗效的预测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脑立体定向 进展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局部场电位特征研究与应用进展
12
作者 杨鹏达 孟凡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3-1697,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为代表的功能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用深部微电极记录的局部场电位(LFP)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FP技术对于深入PD的病理生理机制,改善PD的疗效具有重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为代表的功能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用深部微电极记录的局部场电位(LFP)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FP技术对于深入PD的病理生理机制,改善PD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PD的LFP特征与应用进行探讨,旨在更加充分理解LFP特征在发掘PD电生理机制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 β振荡
原文传递
神经调控治疗癫痫的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冲 孟凡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33-1637,共5页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发作性、反复性的特点,是临床难以攻克的难题之一。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其中以神经电刺激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本文结合最新的神经调控...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发作性、反复性的特点,是临床难以攻克的难题之一。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其中以神经电刺激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本文结合最新的神经调控基础研究,旨在更加充分地了解神经调控技术的治疗机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调控
原文传递
癫痫大鼠海马组织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春雷 孟凡刚 +4 位作者 刘阳 王开亮 赵学敏 张鑫 张建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和mRNAs,分析lncRNAs在癫痫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建立癫痫大鼠模型,提取海马RNA,利用Rat Gene 2.0 ST微阵列芯片分别检测5例癫痫及5例健康大鼠海马组织的l...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和mRNAs,分析lncRNAs在癫痫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建立癫痫大鼠模型,提取海马RNA,利用Rat Gene 2.0 ST微阵列芯片分别检测5例癫痫及5例健康大鼠海马组织的lncRNAs和mRNAs表达,对差异表达的mRNAs进行GO、Pathway分析,构建lncRNAs和mRNAs的共表达网络,预测lncRNAs的可能功能.结果 按癫痫组与对照组的基因转录产物表达倍数大于1.2并且统计量P <0.05为标准筛选,得到差异lncRNAs 198个(上调92个,下调106个),差异表达mRNAs 1 804个(上调983个,下调821个).差异表达的mRNAs涉及离子转运、缺氧反应、细胞粘附、炎性反应等功能.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mRNAs在MAPK信号通路、局部粘附、p53信号通路、凋亡等方面功能的基因有显著地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可初步预测差异lncRNAs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靶点.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mRNAs,lncRNAs可能通过调控mRNAs的表达参与癫痫的发病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大鼠 基因表达谱 长链非编码RNA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学敏 韩春雷 孟凡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19-2321,共3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由RNA聚合酶Ⅱ转录而来的产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lncRNA认识的深入,IncRNA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但是,目前对lncRNA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lncRN...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由RNA聚合酶Ⅱ转录而来的产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lncRNA认识的深入,IncRNA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但是,目前对lncRNA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lncRNA的功能、作用机制及与疾病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现就目前所用到的lncRNA研究策略加以重点概括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长链 RNA聚合酶Ⅱ 生物体内 可替代
原文传递
炎性反应在癫痫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颍川 朱冠宇 张建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癫痫是由脑细胞群异常超同步放电引起的脑功能紊乱,可伴有感觉、运动、认知、意识、精神等障碍。全球范围内有将近5000万癫痫患者,中国内地的癫痫患病率为3.6%0—7.0%。其中约有1/3的癫痫患者不能被药物治疗,而需要神经外科手... 癫痫是由脑细胞群异常超同步放电引起的脑功能紊乱,可伴有感觉、运动、认知、意识、精神等障碍。全球范围内有将近5000万癫痫患者,中国内地的癫痫患病率为3.6%0—7.0%。其中约有1/3的癫痫患者不能被药物治疗,而需要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已有研究显示,神经递质失调、炎性反应、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等均与癫痫的发病有关,复杂的致病机制导致了癫痫治疗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患者 炎性反应 发病 脑功能紊乱 药物治疗 中国内地 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新技术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墨轩 孟凡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3-1637,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药物疗效较好,但随着疾病进展,药物疗效减退或者出现不良反应,此时应考虑手术或者其他治疗方法。随着对PD发病机制和神经环路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涌现出许多针对PD治疗的新技...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药物疗效较好,但随着疾病进展,药物疗效减退或者出现不良反应,此时应考虑手术或者其他治疗方法。随着对PD发病机制和神经环路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涌现出许多针对PD治疗的新技术。本文针对PD新技术的类型、方式进行探讨,旨在更加充分地了解PD治疗的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