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耐储藏种质筛选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蔡秋华
吴方喜
朱永生
谢鸿光
张建福
谢华安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62-566,共5页
-
基金
国家"863"科技支撑项目(2006AA100101
2010AA101801
+5 种基金
2010AA101804)
福建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项目配套经费项目(F2006AA10010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50059
2010J01101)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STIF-Y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08QB-2)
-
文摘
采用恒温恒湿培养箱在42℃、RH88%的条件下人工老化21d的方法筛选243份水稻种质的耐储藏特性,SSR分子标记分析人工老化后发芽率在40%以上6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发芽率小于40%的有180份,占74.10%;发芽率41%~70%的有45份,占18.52%;发芽率在70%以上的仅有16份,占6.58%。遗传相似系数以0.44为阈值时,可分2大类;遗传相似系数以0.72为阈值时,可分为12亚类。说明60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以作为水稻耐储藏特性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材料。
-
关键词
水稻
耐储藏
种质资源
人工老化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rice(Oryza Sativa)
storability
germplasm
artificial aging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籼型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的利用与创新
被引量:25
- 2
-
-
作者
吴方喜
蔡秋华
朱永生
张建福
谢华安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101-1112,共12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1
2010AA101801
+2 种基金
2010AA101804)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F2006AA100101)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STIF-Y04)
-
文摘
明恢63是我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至今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明恢63作为恢复系选育的骨干亲本,对我国杂交水稻的更新换代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到2010年,全国以明恢63为父本配组了34个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4个组合通过国家审定,从1984~2009年,明恢63直接配制的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达8 414.4万hm2,占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24.51%。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明恢63作为骨干亲本选育的新恢复系有543个,这些新恢复系配组了922个组合通过省级以上审定,从1990~2009年,以明恢63作为骨干亲本衍生的新恢复系配组的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达8 101.3万hm2,占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28.22%。明恢63在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是导入抗虫、抗除草剂、抗稻瘟病、抗白叶枯、抗飞虱基因和产量QTL等。明恢63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优异材料,到2010年为止,从中主要定位了43个基因,其中9个基因已被克隆。结合育种实践,展望未来杂交水稻育种,提出了"四性"综合的育种理论。
-
关键词
籼稻
恢复系
明恢63
利用
创新
-
Keywords
Indica
restore line
minghui63
applying
innovation
-
分类号
S5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超级稻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9
- 3
-
-
作者
谢华安
-
机构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26,共10页
-
文摘
再生稻是利用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给予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使之萌发再生蘖,加以培育,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节水、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热量不足的一季中稻地区可以广泛应用。重点研究了再生稻超高产与库、源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稻超高产与其库容量、生物产量的积累等密切相关;同时认为选用良种、规划气候生态适种区、适当早播早插、合理密植、采用畦厢式栽培、注重落干烤田、高留稻桩和重施芽苗肥等是再生稻高产的关键。
-
关键词
超级稻
再生稻
高产
栽培特性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