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红曲中红曲菌的分离鉴定及菌株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吕旭聪 翁星 +3 位作者 韩妙坤 张雯 饶平凡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7,共10页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福建各地区红曲样品中的红曲菌,得到17株红曲菌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17株红曲菌被鉴定为变红红曲菌(M.serorubescens Sato)、橙色红曲菌(M.aurantiacus)、新月红曲...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福建各地区红曲样品中的红曲菌,得到17株红曲菌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17株红曲菌被鉴定为变红红曲菌(M.serorubescens Sato)、橙色红曲菌(M.aurantiacus)、新月红曲菌(M.lunisporas)、血红色红曲菌(M.sanguineus)和高粱红曲菌(M.kao-liang)五大类。通过液态发酵法研究红曲菌产糖化酶,产色素以及产生理活性物质莫纳可林(Monacolin K)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红曲菌菌株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被鉴定为高粱红曲菌的B6菌株具有最高的产色素能力和产莫那可林K(Monacolin K)能力,其醇溶性总色价为3373.12U/g,酸式和内酯式莫那可林K产量分别为25.928mg/L和12.114mg/L,产淀粉酶酶活力为543.21U/g。B6菌株是可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优良红曲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红曲 红曲菌 鉴定 生化特性
原文传递
红曲黄酒酿造用曲及传统酿造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旭聪 翁星 +3 位作者 黄若兰 张雯 饶平凡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190,共9页
目的:探讨红曲黄酒酿造用曲中酵母菌多样性以及传统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菌群结构变化,为我国传统红曲黄酒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和对传统酿酒的有效控制及现代化酿酒新工艺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福建各地区的红曲黄酒酿造用曲20份,从... 目的:探讨红曲黄酒酿造用曲中酵母菌多样性以及传统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菌群结构变化,为我国传统红曲黄酒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和对传统酿酒的有效控制及现代化酿酒新工艺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福建各地区的红曲黄酒酿造用曲20份,从中分离纯化出300株酵母菌,通过ITS1-5.8S-ITS2的PCR-RFLP指纹图谱对酵母菌进行分型,从各个分型类群中随机选取代表菌株,利用26S rDNA基因D1/D2区域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并采用PCR-RFLP快速分型鉴定技术分析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从红曲黄酒酿造用酒曲中总共分离鉴定出12种类型酵母菌,其中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弗比恩毕赤酵母(Pichia fabianii)是酒曲中3种主要的酵母菌类型。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酵母菌群的跟踪分析共鉴定出4种酵母菌,即酿酒酵母、扣囊复膜孢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粘性红圆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在酿造前期扣囊复膜孢酵母是优势酵母菌,而在酿造的后期,酿酒酵母完全取代之成为优势菌。结论:红曲黄酒酿造用酒曲中的酵母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酵母菌菌群结构处于动态变化,最终酿酒酵母成为酿造体系的优势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黄酒 酿造用曲 传统酿造 PCR—RFLP 酵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多菌混合发酵制备清爽型干红曲黄酒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明明 张雯 +4 位作者 刘志彬 方溢彬 陈其正 倪莉 饶平凡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35,共8页
为探索纯种多菌混合发酵技术制备清爽型干红曲黄酒的可行性,以高产糖化酶的丝状真菌和酿酒酵母为主,其他菌株为辅的组合方法,对2株红曲霉(A5、B6)、2株米根霉(M1、M2)和1株酿酒酵母(NY02)进行组合混菌发酵,测定各组合混菌发酵酒样的主... 为探索纯种多菌混合发酵技术制备清爽型干红曲黄酒的可行性,以高产糖化酶的丝状真菌和酿酒酵母为主,其他菌株为辅的组合方法,对2株红曲霉(A5、B6)、2株米根霉(M1、M2)和1株酿酒酵母(NY02)进行组合混菌发酵,测定各组合混菌发酵酒样的主要理化成分,运用感官加权评分法评定酒样的感官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固定丝状真菌,考察不同的酿酒酵母Y2、Y5和NY02的发酵或组合发酵对酒样的主要理化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优混菌组合为"A5+B6+M2+NY02"与"A5+B6+M2+Y2"。这两个组合分别使用的酿酒酵母Y2和酿酒酵母NY02的发酵特性相近。对于组合"A5+B6+M2+NY02",红曲霉B6为酒样中红色素和黄色素产量的主要贡献菌株,可显著提高酒样的整体风味;米根霉M2有助于红曲霉B6产生色素;红曲霉A5的添加也有助于提高酒样的整体风味。组合"A5+B6+M2+NY02"与"A5+B6+M2+Y2",二者发酵所得酒样均清亮透明,呈红琥珀色,具有红曲黄酒特征风味及较爽适的口感,满足清爽型干红曲黄酒的各项指标。纯种多菌混合发酵技术制备清爽型干红曲黄酒具有可行性,可实现红曲黄酒质量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黄酒 多菌混合发酵 发酵产物分析 感官评定
原文传递
小麦面筋蛋白脱酰胺改性过程中分子的聚集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廖兰 林维杰 +2 位作者 李章发 赵谋明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5,共8页
以极稀到亚浓调控的原始聚集态(0.01~10 mg/m L)小麦面筋蛋白溶液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湿热柠檬酸脱酰胺过程中,随着小麦面筋蛋白的浓度和脱酰胺时间的变化,小麦面筋蛋白聚集态的变化行为和结构差异。研究发现改性小麦面筋蛋白的脱酰程度... 以极稀到亚浓调控的原始聚集态(0.01~10 mg/m L)小麦面筋蛋白溶液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湿热柠檬酸脱酰胺过程中,随着小麦面筋蛋白的浓度和脱酰胺时间的变化,小麦面筋蛋白聚集态的变化行为和结构差异。研究发现改性小麦面筋蛋白的脱酰程度、水解度、表面疏水性随着原始聚集度的降低和脱酰胺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蛋白浓度的降低和脱酰胺时间的增加,α-螺旋结构向β-转角和β-折叠的转变,蛋白结构发生红移。Zeta电位、SDS-PAGE、FTIR和内源性荧光的结果表明:在脱酰胺处理过程中小麦面筋蛋白的原始聚集态对蛋白结构的展开以及氢离子与酰胺基团和肽键的接触有显著影响,且氢离子易于与高分子质量的麦谷蛋白亚基接触并水解其肽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面筋蛋白 脱酰胺 聚集态 浓度 时间
原文传递
甜型红曲黄酒中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翠银 龚丽婷 +3 位作者 黄志清 刘志彬 张雯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9-217,共9页
以典型甜型红曲黄酒沉缸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其挥发性香气物质,然后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法(GC-O)中的时间-强度法(GC-OSME法)和香气活力值法(OAV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确定其关键挥发性香气物质... 以典型甜型红曲黄酒沉缸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其挥发性香气物质,然后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法(GC-O)中的时间-强度法(GC-OSME法)和香气活力值法(OAV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确定其关键挥发性香气物质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型红曲黄酒中的关键挥发性香气物质为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乳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2-壬酮、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糠醛、苯甲醛和β-苯乙醇。进一步研究发现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糠醛和苯甲醛的含量随陈酿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异丁醇、异戊醇、乙酸异戊酯、β-苯乙醇和4-乙基愈创木酚的含量随陈酿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型红曲黄酒 挥发性香气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 香气活力值
原文传递
大黄鱼鲜度评价及鲜度与细菌菌群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雯 倪莉 +3 位作者 吕旭聪 王颖 叶海锋 叶秀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1-188,共8页
将感官指标、细菌总量计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3个新鲜度评价指标相结合,测定0~4℃冰鲜保藏条件下的大黄鱼鲜度,结果表明:2d内保持一级鲜度,5d内维持二级鲜度,9d为腐败点。鲜度评价指标评价不同鲜度等级的大黄鱼存在差异:... 将感官指标、细菌总量计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3个新鲜度评价指标相结合,测定0~4℃冰鲜保藏条件下的大黄鱼鲜度,结果表明:2d内保持一级鲜度,5d内维持二级鲜度,9d为腐败点。鲜度评价指标评价不同鲜度等级的大黄鱼存在差异:一级鲜度中3个评价指标较为一致,二级鲜度中TvB—N检测和细菌总量平板检测结果滞后于感官评价。利用PCR一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技术分析了大黄鱼鲜度变化与鱼体细菌菌相的关系,结果表明细菌菌群结构随大黄鱼贮藏时间而变化.冰鲜贮藏2d的鱼体细菌种类呈现多样性;贮藏9d后鱼体细菌种类减少,优势菌群明显。16SrDNA—V3区DGGE图谱主要条带测序和Genebank数据库比对结果.贮藏9d的大黄鱼处于腐败变质期,主要细菌种类有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hic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其中希瓦氏菌为优势腐败菌或特定腐败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与发酵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鲜度 细菌菌群
原文传递
福建药白曲中根霉的分离鉴定及菌株特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许明明 吕旭聪 +2 位作者 刘志彬 张雯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福建各地区药白曲中的根霉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株根霉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确定这6株根霉均为米根霉属Rhizopus oryzae strain CBS 112.07。通过糯米基质固态发酵法跟踪测定米根霉产液...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福建各地区药白曲中的根霉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株根霉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确定这6株根霉均为米根霉属Rhizopus oryzae strain CBS 112.07。通过糯米基质固态发酵法跟踪测定米根霉产液化酶、糖化酶以及产还原糖和总酸能力,结果显示:6株米根霉的液化力在前5 d呈递增的趋势,其中以菌株M1,M2,M3产液化酶活力最高,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糖化力则在前5 d内呈现快速上升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其中以菌株M2,M3,M6产糖化酶活力最高,其糖化力均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三者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还原糖产量变化趋势与糖化力相似,其中以M2、M3产还原糖量最高,并与其他菌株之间呈显著差异性;此外,M4产总酸能力最高,可达到1.17%(以乳酸计),其产还原糖量和糖化酶活力最低。M1,M2和M3是可应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优良米根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药白曲 根霉 鉴定 生化特性
原文传递
茶汤的摄入对经络体表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明明 郭静科 +3 位作者 倪莉 饶平凡 陈洪彬 程永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3,共7页
人体穴位间电位实时监测方法已被证实可以对抗氧化干预等刺激发生迅速响应。采用穴位间电位实时监测方法,跟踪红茶(金骏眉)、乌龙茶(武夷水仙)和绿茶(高山绿茶)3种茶汤的摄入对人体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 人体穴位间电位实时监测方法已被证实可以对抗氧化干预等刺激发生迅速响应。采用穴位间电位实时监测方法,跟踪红茶(金骏眉)、乌龙茶(武夷水仙)和绿茶(高山绿茶)3种茶汤的摄入对人体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8条经络的体表电位的影响,以评估穴位间电位实时监测方法对人体摄入抗氧化食品(茶汤)的响应;同时还测定了3种茶汤的体外抗氧化活力和粒径分布,并将其与茶汤的人体经络体表电位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种茶汤对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电位影响最为显著;3种茶汤均可产生生理效应,出现打嗝、肠道蠕动等生理变化,其中以红茶的生理效应最明显,作用时间最长;3种茶中,以红茶引起的经络体表电位影响最大,其可能与茶汤颗粒最小有关系。作者推测,茶汤的抗氧化纳米颗粒通过清除肠壁疏松结缔组织层的氧自由基,引起肠道平滑肌缩收,产生打嗝等生理反应,并可能借助胆管的桥连进一步解除肝脏的氧化应激;同时因人体生物电网络系统的存在,肝肠间氧化应激的传递可能引发与各脏器相连经线上的电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 穴位间电位监测法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