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伴睡眠障碍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1
作者 卓彩琴 陈建 +1 位作者 陈珊珊 陈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伴睡眠障碍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三明市第二医院70例伴睡眠障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伴睡眠障碍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三明市第二医院70例伴睡眠障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中医证候总积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量表(GerdQ)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1周平均每天反酸次数及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GerdQ评分、PSQI评分、1周平均每天反酸次数低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平均每晚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伴睡眠障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比单用西药雷贝拉唑肠溶片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消化系统症状,提升睡眠质量,减少反酸次数,延长睡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干姜汤 雷贝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睡眠障碍
下载PDF
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肿清除率和再出血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肖连福 周希汉 +1 位作者 黄瑞宏 黄陈铭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2504-2507,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肿清除率和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实施小骨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神经内镜联...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肿清除率和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实施小骨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各个时间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定表(B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NIHS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观察组术后7 d、15 d、30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BI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 d、7 d、15 d、30 d的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33%、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联合小骨窗手术治疗较单纯小骨窗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率更高,既可缩短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又能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骨窗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清除血肿
下载PDF
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在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建丰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1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鉴别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肺部感染的患者160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94例)和非细菌性肺炎组(66例),选择住院部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的PC...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鉴别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肺部感染的患者160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94例)和非细菌性肺炎组(66例),选择住院部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的PCT和CRP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入院时细菌性肺炎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的PCT与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细菌性肺炎组的PCT水平和CRP水平,与非细菌性肺炎组的CRP水平相比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细菌性肺炎组中入院时、治疗1周后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结论:PCT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鉴别肺部感染中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分析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促进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清容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5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促进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2例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101)、对照组(n=101)。观察组接受临床药学干预,对照组没有实行...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促进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2例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101)、对照组(n=101)。观察组接受临床药学干预,对照组没有实行临床药学干预,对比两组间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抗生素使用(单联抗生素、二联抗生素、三联抗生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09±1.29)、(11.84±2.29),(12.37±1.43)、(15.36±2.3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7 6,P<0.05)。结论临床药学干预的实施,不但能规范抗生素使用情况,确保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而且能减少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患者实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经济负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呼吸内科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干预 呼吸内科 抗生素 促进作用
下载PDF
穴位疗法联合汤药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珊珊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4期3576-3578,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疗法联合汤药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予穴位疗法同时内服自拟健脾行气解郁方治疗。对照组36例予西药进行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 目的观察穴位疗法联合汤药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予穴位疗法同时内服自拟健脾行气解郁方治疗。对照组36例予西药进行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结束6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6个月之后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为8.8%,对照组为33.3%,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疗法配合汤药,能够改善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病情复发率低,简单易行,在临床运用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功能性消化不良 健脾行气解郁方 穴位疗法 穴位贴敷 自我按摩
下载PDF
甲亢性肝损害1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巫晓强 《蛇志》 2013年第4期378-379,38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28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肝损害组及无肝损害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亢病程、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28例甲亢患者中发生肝损害116例,发...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28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肝损害组及无肝损害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亢病程、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28例甲亢患者中发生肝损害116例,发生率为50.72%。甲亢患者的性别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无相关性;而年龄越大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病程越长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也越高。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TT4、FT3明显高于甲亢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测定以ALT、ALP升高多见。结论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率较高,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病程、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建议临床医生对初诊及复诊甲亢患者进行肝功能常规测定,以便合理选用治疗方案,使甲亢性肝损害得以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肝功能损害 甲状腺功能 肝功能
下载PDF
小儿创伤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肖连福 黄瑞宏 +1 位作者 周希汉 陈昌勇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1期4448-4448,44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出院后均随访5个月~6个月,痊愈20例,遗留轻瘫1例。结论脑血管损伤、血管痉挛及血管解剖...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出院后均随访5个月~6个月,痊愈20例,遗留轻瘫1例。结论脑血管损伤、血管痉挛及血管解剖学因素是小儿创伤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好发于基底节区,CT或MRI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早期综合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小儿 创伤性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755例基于新产程标准的产妇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小丽 梅苏珍 张敏君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2014)》在产科临床应用后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影响。方法纳入产房试产的180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孕产妇相关分娩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2014-10—2015-06间收治的孕产妇1050例为对照组,以...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2014)》在产科临床应用后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影响。方法纳入产房试产的180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孕产妇相关分娩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2014-10—2015-06间收治的孕产妇1050例为对照组,以Friedman产程标准处理产程;2015-07—2015-12间收治的孕产妇755例为研究组,以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为依据处理产程。并对两组孕产妇的剖宫产、产程中催产素使用、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可以减少产程干预、降低剖宫产率及催产素使用,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分娩并发症,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产程标准 Friedman产程标准 剖宫产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硬脑膜翻转及颞肌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5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肖连福 黄瑞宏 +4 位作者 陈昌勇 周希汉 黄陈铭 林进平 李文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硬脑膜翻转及颞肌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硬脑膜翻转及颞肌贴敷治疗的35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存活3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6%。存活的32例术后...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硬脑膜翻转及颞肌贴敷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硬脑膜翻转及颞肌贴敷治疗的35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存活3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6%。存活的32例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5例,4分19例,3分8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硬脑膜翻转及颞肌贴敷能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硬脑膜翻转 颞肌贴敷 疗效
下载PDF
顺铂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淑珍 杨美 +1 位作者 曾纯杰 王国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顺铂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52例.分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组和静脉组。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组又分为顺铂联合紫杉... 目的探讨顺铂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52例.分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组和静脉组。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组又分为顺铂联合紫杉醇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组(动脉组)52例和顺铂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组(动脉+静脉组)54例。静脉组46例。三组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紫杉醇135mg/m2,顺铂70mg/m2,治疗1-2个疗程,评估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完成率、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切缘阴性率、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组化疗后瘤体均明显缩小,静脉组5例病情进展,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组总有效率高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静脉组、动脉组、静脉组分别有47例、44例、30例完成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静脉组手术时间[(180.1±40.4)min]、动脉组手术时间[(180.2±30.3)min]均短于静脉组的(210.4±3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静脉组出血量[(265.6±50.2)ml]、动脉组出血量[(280.2±55.1)ml]均少于静脉组的(350.6±4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组术后病理切缘阴性率高于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所有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顺铂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即保留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优势,又减轻不良反应,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一种较佳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给药途径
下载PDF
比较不同针刺方法对健康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丽平 沈仲元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健康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生理调节作用。方法将89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和快针组,观察针刺前、中、后心率和HRV的变化。结果与针刺前比较,手针组在留针期间和取针后R-R间期延长(P<0.05),...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健康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生理调节作用。方法将89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和快针组,观察针刺前、中、后心率和HRV的变化。结果与针刺前比较,手针组在留针期间和取针后R-R间期延长(P<0.05),电针组在留针过程中R-R间期延长(P<0.05),快针组在针刺5 min R-R间期延长(P<0.05),起针后无明显变化(P>0.05)。电针组在针刺5 min时LF、HF、LF/HF均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SDNN、LF升高(P<0.05);手针组和快针组在针刺5 min时SDNN、HF、LF/HF显著升高(P<0.05),起针后以上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对健康人的心脏自主神经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引起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变异性增大。手针减慢心率的持续时间长于电针与快针。电针针刺时引起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均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增大、交感神经兴奋。手针和快速针刺时心率变异性增大、迷走神经兴奋,起针后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变化。不同针刺方法对心率和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手针 电针 心率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建芳 吴善苏 +1 位作者 王永富 张耀海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组(NV组)、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腰麻组(NS组)和单纯腰麻组(... 目的探讨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组(NV组)、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腰麻组(NS组)和单纯腰麻组(S组),每组18例。记录3组进入手术室后(t1)、手术开始3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MAP、HR、RR、SpO_2;记录3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情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下肢自由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的MAP、HR、R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V组患者t2时RR和SpO_2较t1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NS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低于S组,NV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高于NS组和S组,NV组术后出院时间较NS组和S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TURBt能有效地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神经阻滞 静脉麻醉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新径路
下载PDF
分析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清秀 郑玉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4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研究,并对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观察组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的...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研究,并对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观察组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法得出的最终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护理人员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不仅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对于病患的康复起到了极佳的辅助效果,促使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责任制整体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连福 黄瑞宏 陈昌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56-256,共1页
颅脑损伤所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颅脑损伤表现所掩盖,易被忽略。本文报道1例外伤性CVST。1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因车祸致头痛、呕吐2 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未发... 颅脑损伤所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颅脑损伤表现所掩盖,易被忽略。本文报道1例外伤性CVST。1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因车祸致头痛、呕吐2 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头颅CT平扫(图1A、1B)示:右额叶小点状高密度影,考虑脑挫裂伤,左侧枕部乳突区周边有少量积气,左侧枕骨骨折(骑跨横窦及乙状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静脉窦 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清秀 陈雪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120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术后排便、排尿情况,术后疼痛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120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术后排便、排尿情况,术后疼痛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排便困难、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分别是3.33%(2/60)、1.67%(1/60),对照组术后排便困难、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分别是30.00%(18/60)、20.00%(12/6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肛肠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术后排便困难、排尿困难等症状,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外科手术 早期护理干预 排尿排便 影响效果
下载PDF
不同负压对昏迷并发肺炎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珠妹 邓娟 江秋虹 《蛇志》 2015年第4期381-382,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对昏迷并发肺炎患者气管内吸痰效果的影响,以优化吸引方法。方法 将2011年8月~2013年5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50例昏迷并发肺炎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分别采用10.0~13.3kPa、20.0~26.8kPa、33.3~36.9kPa负压进行吸痰。观... 目的 探讨不同负压对昏迷并发肺炎患者气管内吸痰效果的影响,以优化吸引方法。方法 将2011年8月~2013年5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50例昏迷并发肺炎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分别采用10.0~13.3kPa、20.0~26.8kPa、33.3~36.9kPa负压进行吸痰。观察吸痰前及吸痰后5min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记录痰液吸净时间及7天内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3种负压吸痰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13.3kPa负压吸痰对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气管黏膜损伤率低,但吸痰彻底时间较长;20.0~26.6kPa负压吸痰对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气管黏膜损伤率低,吸痰彻底时间短;33.3~36.9kPa负压吸痰对血氧饱和度影响大,气管黏膜损伤率较高,吸痰彻底时间最短。结论 不同负压的选择对气管内吸痰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痰液吸净时间、气道黏膜损伤率影响大,临床护士应选择适宜的负压吸痰,最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对病人的不利影响,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患者 肺炎 吸痰负压 气管内吸痰
下载PDF
联用炙甘草汤和地高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颜曦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5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联用炙甘草汤和地高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单纯使用地高辛为A组患者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联用炙甘草汤和地高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单纯使用地高辛为A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炙甘草汤和地高辛为B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B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用炙甘草汤和地高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地高辛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研究
下载PDF
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职业倦怠变化的调查研究
18
作者 陈淑新 黄玉芳 林珠华 《蛇志》 2015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开展后对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以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我院201名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其中将开展优质护理科室的98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选择常规护理科室的103名护士为对照组,通过职业...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开展后对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以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我院201名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其中将开展优质护理科室的98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选择常规护理科室的103名护士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护士职业倦怠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护士职业倦怠总水平比较,观察组护士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维度高于对照组(P<0.01),但去人格化维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单个项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达9项,其中3项属于情感耗竭维度,1项属于去人格化维度,5项属于个人成就感维度。结论医院管理者在开展优质护理时应高度关注护士群体的工作倦怠现象,提高护士对职业满意度及职业成就感,以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量表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26例诊治体会
19
作者 李建平 付细娥 《蛇志》 2013年第3期274-274,28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早期诊断、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提出早期诊断依据及误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老年AAD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AAD患者因基础疾病多,对疼痛不敏感、对疾病重视不够,常以并发症为首诊,且...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早期诊断、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提出早期诊断依据及误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老年AAD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AAD患者因基础疾病多,对疼痛不敏感、对疾病重视不够,常以并发症为首诊,且在首诊时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腹症、脑血管病等。结论首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老年病人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时应考虑AAD的可能,及时选择合适的特异影像检查方法,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急性主动脉夹层 误诊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桑燕 杨阳 +2 位作者 涂振兴 李烨 王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2期35-38,4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变化,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且未经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变化,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且未经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成IMT正常组(n=51)、IMT增厚组(n=69)、斑块形成组(n=60)。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颈动脉彩超、24 h动态血压等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AASI变化,探讨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SBP、DBP、TG、LDL-C、FPG、HbA1c、FINS、HOMA-IR、UA、Cystatin C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组患者的SBP、DBP、TG、LDL-C、FPG、HbA1c、FINS、HOMA-IR、UA、Cystatin C均明显高于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AASI、IMT、RI水平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SV、DV水平明显低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组患者的AASI、IMT、RI明显高于IMT增厚组,SV、DV明显低于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IMT与TG、LDL-C、SBP、DBP、PP、FPG、UA、Cystatin C、AASI、RI、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r=0.482,0571,0.667,0.509,0.603,0.711,0.386,0.504,0.727,0.623,0.472;P<0.05),与SV、DV呈明显负相关(r=-0.567,-0.61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颈动脉IMT水平与PP、AASI、FPG、UA、LDL-C独立相关(β=1.229,1.442,0.887,1.501,1.88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ASI水平随着IMT的升高逐渐升高,其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独立相关,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