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罗恩病肛瘘的微创术式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梅香 郭艺红 +2 位作者 赖庆华 苏宝财 石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62-767,共6页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肛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微创手术治疗克罗恩病肛瘘(pfC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失禁率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限制,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fCD微创术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瘘 微创手术 综述
下载PDF
PDCA循环式护理对肛瘘手术后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黄文琴 陈巧丹 陈彬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究戴明环(PDCA)循环式护理对肛瘘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目的:探究戴明环(PDCA)循环式护理对肛瘘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式护理,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和睡眠质量。结果:2组术后6 h的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护理后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大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小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肛瘘手术患者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既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自护能力,又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式护理 常规护理 肛瘘 手术 疼痛程度 自我护理能力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四逆散治疗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术后肛门坠胀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阳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6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治疗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后肛门坠胀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PPH术后肛门坠胀伴焦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口服四... 目的观察四逆散治疗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后肛门坠胀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PPH术后肛门坠胀伴焦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口服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止痛片处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VAS评分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治疗PPH术后肛门坠胀伴焦虑患者有明显优势,可缓解坠胀和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肛门坠胀 焦虑 混合痔
下载PDF
汪机《外科理例》治疗痔漏特色及医案赏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凌燕 石荣 +1 位作者 李阳 王菁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2003-2005,共3页
《外科理例》是明代著名医家汪机的外科代表作,笔者通过对书中痔漏篇医案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汪机对于痔漏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临证辨治及遣方用药特点。在病因病机上,汪机认为痔漏与阳明大肠经及气血关系密切,病机以气血失调为本,湿... 《外科理例》是明代著名医家汪机的外科代表作,笔者通过对书中痔漏篇医案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汪机对于痔漏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临证辨治及遣方用药特点。在病因病机上,汪机认为痔漏与阳明大肠经及气血关系密切,病机以气血失调为本,湿邪侵袭为标。在临证辨治上,汪机在使用除湿、胜湿、导湿等治法的同时,不忘顾护脾胃及调补气血,尤重理气;临证中多四诊合参,重视观察脉象与整体的关系,并根据四季脉色变化而灵活变通;不忘依据患者病史及体质,结合四时及五行病症特点,诊治皆顺时而依。在遣方用药上,汪机立足于痔漏发展规律,在善用寒凉之品的同时重视参芪培补,祛病不忘固本。列举汪机治疗痔漏的特色医案数则,以希指导临床、启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理例 汪机 肛瘘 医案
下载PDF
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6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亚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7期707-707,共1页
目的:观察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加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用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术治疗。结果:60例均一次性治愈,无肛门失禁。结论: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加挂线术能一次性治愈坐骨直肠窝脓肿,安全有效。
关键词 坐骨直肠窝脓肿 主道放射旁道弧形切开加挂线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脾养魄门”释析
6
作者 赵晨孜 石荣 +1 位作者 王菁 李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30-133,共4页
魄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肛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主排泄糟粕。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具有统血摄血、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清降浊的功能,涉及魄门的发育、运行、维护与修复。脾运健旺,则魄门开阖有常,收放有权,糟粕... 魄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肛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主排泄糟粕。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具有统血摄血、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清降浊的功能,涉及魄门的发育、运行、维护与修复。脾运健旺,则魄门开阖有常,收放有权,糟粕能排。而脾失健运,则魄门失于濡养,松懈不收,外邪侵袭,而生诸病。本文结合中医典籍及中医临床医学研究,论述并总结了“脾养魄门”的内涵及临床意义,旨在说明该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魄门 关系 肛肠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郑燕琴 陈幼雅 严力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9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生物反馈治疗卧床患者的功能性便秘。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腹部按摩,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加生物反馈治疗。观... 目的探讨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生物反馈治疗卧床患者的功能性便秘。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腹部按摩,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加生物反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疗效、排便时间、排便方式、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及治疗后半年随访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效果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生物反馈治疗来缓解与治疗卧床患者的功能性便秘,可为临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 护理
下载PDF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压缓解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压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困难的影响,探寻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住院行混合痔手术后合并排便困难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耳穴埋豆...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压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排便困难的影响,探寻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住院行混合痔手术后合并排便困难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排便及肛门疼痛情况。结果与乳果糖口服相比,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压能较好地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排便困难(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压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的排便困难,同时较好地缓解肛门疼痛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压 混合痔 并发症 便秘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1例
9
作者 舒郁平 石荣 陈祖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2期80-81,共2页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来源不明的高度恶性小细胞肿瘤。临床上极易出现误诊,发病年龄6~49岁,中位年龄22岁,男性多见(男∶女=4:1)[1]。我们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恶性小细胞肿瘤 CELL 发病年龄 中位年龄
下载PDF
传统医学防治肛肠良性疾病手术术后小便不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文衡 陈祖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随着人们对肛肠疾病的愈发重视,而手术作为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肛肠手术量日益增多,其所带来的并发症也成为肛肠科医生所在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传统医学在防治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创伤小或无创伤、操作简便、疗效明显等优势。本文... 随着人们对肛肠疾病的愈发重视,而手术作为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肛肠手术量日益增多,其所带来的并发症也成为肛肠科医生所在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传统医学在防治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创伤小或无创伤、操作简便、疗效明显等优势。本文就肛肠良性疾病手术并术后发症之一的小便不畅,即尿潴留,近几年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良性疾病术后 小便不畅 尿潴留 中医防治 综述
下载PDF
小儿肛周脓肿术后不明原因发热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博文 吴许雄 梁瑞文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443-446,共4页
肛周脓肿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1]。其特点是多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寒战、高热,破溃后大多形成肛瘘。小儿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拒按(婴儿则表现为拒按、碰则哭闹不止),无... 肛周脓肿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1]。其特点是多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寒战、高热,破溃后大多形成肛瘘。小儿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拒按(婴儿则表现为拒按、碰则哭闹不止),无破溃流脓,常伴有体温升高、甚至发热等症状,目前,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案[2]。本院收治1例小儿肛周脓肿术后发热的案例,原因未明确,现将诊治经过总结如下,以期各位专家、同道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肛周脓肿术 肛腺感染 发热
下载PDF
混合痔患者术后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玉银 赵蓉 余月珍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作用。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7年2-10月收治的102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作用。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7年2-10月收治的102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方法为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术后第1、2天两组创面愈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进行比较,干预组创面愈合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3、5天对VAS评分展开比较,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有利于明显减轻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使患者能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中医特色护理 疼痛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痔上黏膜次环切术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祖清 梁瑞文 +2 位作者 张国兴 谢涵津 石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次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一科在2019年3—8月期间行环状痔吻合器手术的120例患者资料,其中使用痔上黏膜次环切术60例(大C环组),使用...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次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一科在2019年3—8月期间行环状痔吻合器手术的120例患者资料,其中使用痔上黏膜次环切术60例(大C环组),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60例(PPH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外痔个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继发性出血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PH组比较,大C环组痔上黏膜标本重量更少[(4.6±1.2)g比(7.1±2.8)g,t=-6.357,P<0.001],术后2周的疼痛感[(0.7±0.3)分比(0.9±0.5)分,t=-2.303,P=0.023]、以及术后1周、2周的肛门坠胀感和急便感均更轻[术后1周分别为:(1.0±0.4)分比(3.3±1.2)分,t=-13.920,P<0.001;(2.2±1.9)分比(5.0±2.0)分,t=-7.580,P<0.001],手术满意度评分更高[(4.7±1.1)分比(4.0±1.1)分,t=3.46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H组有2例术后1周继发性出血,有1例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而大C环组均无。两组均无术后2周继发性出血病例。结论痔上黏膜次环切术(大C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舒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痔上黏膜次环切术 痔上黏膜环切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新型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在痔吻合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研究
14
作者 王勋 石荣 王菁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319-325,共7页
目的:探讨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专利号:ZL201822134366.4)在痔吻合器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一科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行选择性痔上黏膜... 目的:探讨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专利号:ZL201822134366.4)在痔吻合器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一科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外痔切除术的104例混合痔患者,根据术中套镜类型不同,分为52例自由可变套镜(自由组),52例传统套镜(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入组的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近期疗效的对比中,自由组的术后急便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6% vs.26.9%,χ^(2)=5.216,P=0.022),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疼痛评分、术后继发性大出血(>200 mL)、术后尿潴留及术后住院天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对比中,自由组的术后肛门坠胀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8% vs.19.2%,χ^(2)=4.038,P=0.038),两组在疗效评定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两者在术后1年复发率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两组术后肛门狭窄(χ^(2)=1.040,P=0.308)及肛门失禁(P=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自由选择调节开环的痔上黏膜手术暴露辅助器械在痔吻合器的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可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且有更低的术后急便感及肛门坠胀感发生率,适合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外科器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