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崔会芳 叶惠龙 +5 位作者 夏爱芳 黄文侨 陈旭君 林勇 黄溢华 卢晔 《国际呼吸杂志》 2012年第24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胸片、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查,将我院收治的32例非典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细菌性感染19例,非细菌性感染13例),30例典型下呼吸道感...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胸片、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查,将我院收治的32例非典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细菌性感染19例,非细菌性感染13例),30例典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细菌性感染16例,非细菌性感染14例)。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法测定血清PCT,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两组患者PCT、CRP值,以及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细菌性感染患者PCT及CRP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非细菌性感染患者PCT及CRP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RP相比,PCT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血清PCT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细菌性感染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且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要优于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呼吸道感染 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一文读后有感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晔 叶惠龙 +5 位作者 崔会芳 黄文侨 陈旭君 舒逸 林勇 黄溢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在认真拜读贵刊2012年第8期发表的“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1]”(以下简称指南)一文后,我们对于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章节中的部分观点有些疑惑。气管支气管结核是呼吸科常见病,随着高分辨率cT及支气管镜的普及,其... 在认真拜读贵刊2012年第8期发表的“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1]”(以下简称指南)一文后,我们对于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章节中的部分观点有些疑惑。气管支气管结核是呼吸科常见病,随着高分辨率cT及支气管镜的普及,其临床诊断已不成问题。正如指南中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结核 治疗指南 结核诊断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高分辨率CT 临床诊断 常见病 呼吸科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冷冻与氩气刀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崔会芳 黄文侨 +6 位作者 叶惠龙 黄建隆 陈旭君 林勇 吕黎松 夏爱芳 卢晔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16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冷冻与氩气刀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无痛支气管镜条件下,首先用超细支气管镜观察支气管结核病变,且依据术前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结合镜下观察结果予以正确分型.随后更换XT40...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冷冻与氩气刀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无痛支气管镜条件下,首先用超细支气管镜观察支气管结核病变,且依据术前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结合镜下观察结果予以正确分型.随后更换XT40型治疗支气管镜,严格根据狭窄部位选择与之相应型号的球囊扩张导管进行扩张,每周实施扩张、冷冻或氩气刀治疗术1次,平均1~4次;1次球囊扩张时间1~4 min不等,扩张压力保持在3~6个大气压,最高不超过8个大气压;冻融时间维持在0.5~3 min,氩气刀功率在25 W左右,时间少于5s.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完全有效18例,基本有效14例,完全无效3例,35例患者球囊扩张、冷冻或氩气刀治疗总有效率为91.4%.与上述三种介入治疗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如下:支气管撕裂伤致气胸1例,冻切致软式冷冻探头损坏1例,氩气刀治疗致气管内燃烧损坏气管镜1例,大出血3例,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 %(6/35),但无一例死亡发生.结论 针对各种临床类型或复杂支气管结核的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如何正确选择球囊扩张冷冻与氩气刀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尽管上述几种介入方法疗效确切,但亦应重视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球囊扩张 冷冻 氩气刀 选择时机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肺大咯血纤维支气管镜几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选择时机探讨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辉民 卢晔 +8 位作者 叶惠龙 崔会芳 黄文侨 陈旭君 林勇 黄溢华 崔晓 苏桂琴 夏爱芳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5期358-36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肺大咯血几种不同介入方法选择时机与安全性。方法总结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大咯血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通过对比观察大咯血即刻控制率、手术过程难易程度、耗费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等指标,对微导管...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肺大咯血几种不同介入方法选择时机与安全性。方法总结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大咯血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通过对比观察大咯血即刻控制率、手术过程难易程度、耗费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等指标,对微导管置人止血法(方法A)、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纱条置入止血法(方法B)、氩等离子凝固术(方法C)等三种肺大咯血的介入技术,重点在该三项技术介入选择时机的把握与安全性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在2i例患者中,方法A完成12例,方法B完成6例,方法C完成3例,大咯血即刻控制率分别是方法A为75%,方法B为83.3%,方法C为100%;三种不同方法操作顺利,操作时间3~10min,方法A、B中均有病例出现鼻腔出血、声音嘶哑,方法C则无;方法A、B、C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胸闷气短,但三种方法中均无明显胸痛、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脓肿、局部黏膜压迫坏死和烧灼伤。方法A发生导管滑脱3例,方法B发生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纱条咳出1例,方法C发生纤维支气管燃烧导致气管镜前端损坏1例。结论对于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大咯血应选择术者较熟练掌握、费时短,疗效较可靠,且患者意愿较易接受的介入治疗方法。但是,各种方法均有其限制,需要严格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咯血 纤维支气管镜 微导管置入 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纱条 氩等离子凝固术 选择时机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治疗大咯血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旭君 黄溢华 +8 位作者 黄文侨 林勇 黄建隆 崔会芳 舒逸 陈明红 吕黎松 夏爱芳 卢晔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4期287-288,共2页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止血药物的应用目前仍然是临床治疗的基石。因为绝大部分经气管或血管介入止血的治疗手段都需要有充分完成其准备条件的时间窗。本研究总结了在需要选择呼吸介入术治疗之前及在垂体后叶素应用无效或... 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止血药物的应用目前仍然是临床治疗的基石。因为绝大部分经气管或血管介入止血的治疗手段都需要有充分完成其准备条件的时间窗。本研究总结了在需要选择呼吸介入术治疗之前及在垂体后叶素应用无效或难以承受其不良反应的49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针对生长抑素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作出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生长抑素 影响因素 有效性
原文传递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会芳 黄溢华 +4 位作者 黄文侨 陈旭君 林勇 黄建隆 卢晔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3期220-221,共2页
患者:女,39岁,家庭妇女,以“畏寒、发热、咳嗽、咳痰3d”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3d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至39.5℃,伴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不易咳出,伴轻微胸闷,无胸痛、呼吸困难,无盗汗、纳差、消瘦,无肌肉、关... 患者:女,39岁,家庭妇女,以“畏寒、发热、咳嗽、咳痰3d”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3d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至39.5℃,伴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不易咳出,伴轻微胸闷,无胸痛、呼吸困难,无盗汗、纳差、消瘦,无肌肉、关节疼痛,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鉴别诊断 良性病变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生物学制剂在肺大疱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7
作者 崔会芳 陈旭君 +5 位作者 黄文侨 舒逸 吴奕群 黄建隆 陈辉民 卢晔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3054-3056,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不同生物学制剂在肺大疱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例肺大疱患者均在大型C臂机适时引导下经超细支气管镜工作通道先后通过微导管向目标细支气管注入生物学制剂。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7例)选用纤维蛋白原+... 目的:回顾分析两种不同生物学制剂在肺大疱减容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例肺大疱患者均在大型C臂机适时引导下经超细支气管镜工作通道先后通过微导管向目标细支气管注入生物学制剂。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7例)选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稀释液,B组(4例)选用猪源蛋白粘合剂。 A组采用通过超细支气管镜置入外径<1.2 mm 微导管,依次注入利多卡因2 mL、纤维蛋白原5 mL、凝血酶(500 u ×2支)稀释液。 B组则以相同方法注入猪源蛋白粘合剂,注药完毕后吸尽支气管近端混悬残留液。两组均记录操作时间,并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操作时间为5~15 min,B组操作时间为6~20 min。综合两组:完全有效4例,明显有效2例,基本有效3例,完全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2%(9/11)。 A、B两组一般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38%(22/42)、58.33%(1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而且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两种不同生物学制剂安全性及有效性可能均较好,但考虑到样本量较少,尚需进一步建立对照组、扩大病例数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疱 减容术 生物制剂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