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地区部分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红凤 卢海景 林玉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462-1463,共2页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部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 H )2‐VitD3]水平。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该院就诊骨质疏松患者216例纳入研究组,其中老年...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部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 H )2‐VitD3]水平。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该院就诊骨质疏松患者216例纳入研究组,其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亚组112例,绝经性骨质疏松症亚组55例,继发骨质疏松症亚组16例,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亚组33例,根据年龄不同。另外选取参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 H )2‐VitD3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血清25‐(OH)2‐VitD3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参考值(30~100 ng/mL)。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亚组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男性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6,P<0.05)。对照组男性25‐(OH)2‐VitD3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16,P<0.05)。研究组小于60岁被试与大于或等于60岁被试的25‐(OH)2‐Vit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13,P<0.05)。对照组小于60岁被试与大于或等于60岁被试的25‐(OH)2‐Vit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68,P<0.05)。结论不同类型和性别的骨质疏松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存在差异,有必要科学指导中老年人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骨质疏松症 泉州地区
下载PDF
复方三黄液对60株骨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庆昕 陈长贤 +3 位作者 陈晋兰 钟黎鹃 饶华春 周晓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781-1782,共2页
目的了解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42株MSSA中32株... 目的了解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42株MSSA中32株MIC为7.8μg/mL,10株MIC为15.6μg/mL;18株MRSA中14株MIC为7.8μg/mL,4株MIC为15.6μg/mL。MRSA组均值为9.6μg/mL,MSSA均值为9.5μg/mL。结论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并能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关节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卢海景 张红凤 粘少硕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关节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3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诊断分组。测定不同骨关节疾病患者关节液中SAA水平,同时进行生化项目检测...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关节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3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诊断分组。测定不同骨关节疾病患者关节液中SAA水平,同时进行生化项目检测;采集107例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清SAA测定。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关节液SAA单独或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对不同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运用非参数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考察各组关节液患者SAA与血清SAA的相关性。结果 369例患者关节液SAA水平为25.70(3.42,82.12)mg/L,其中感染性关节炎SAA水平最高,为76.69(13.30,164.76)mg/L,其次为强直性脊柱炎[57.70(9.66,135.06)mg/L],而骨性关节炎最低[3.00(0.60,25.70)mg/L],关节液SAA在不同关节炎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关节液SAA对感染性关节炎(AUC=0.674)、强直性脊柱炎(AUC=0.616)均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而对痛风性关节炎(AUC=0.585)、类风湿性关节炎(AUC=0.557)的辅助诊断意义较弱。关节液SAA联合白细胞计数(WBC)、总蛋白(TP)、葡萄糖(GLU)检测可以提高对感染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AUC分别为0.840 [95%可信区间(95%CI)为0.750~0.929]、0.632(95%CI为0.553~0.71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关节液SAA与血清SAA有弱相关性(r=0.492,P=0.001),但在感染性关节炎(r=0.960,P=0.010)和外伤性关节炎(r=0.740,P=0.000)中二者相关性较高。结论 关节液中SAA的检测对感染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引起关节异常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关节液 骨关节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骨折部位骨代谢生代指标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红凤 卢海景 +1 位作者 饶华春 林玉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083-3085,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不同骨折部位的水平回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该院骨折患者共655例,分为骨折观察组和健康体检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比较χ2=0.10,年龄比较t=0.37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不同骨折部位的水平回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该院骨折患者共655例,分为骨折观察组和健康体检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比较χ2=0.10,年龄比较t=0.370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不同骨折部位分为关节骨病科、脊椎科、康复科、上肢科、下肢科。对骨折术后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同时比较骨折观察组中不同骨折部位的检测结果。早晨空腹抽血,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25-羟基维生素D(Vitamin D-total)等各项水平。选取健康体检人群38例作对比。结果 655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统计显示,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观察组与健康体检组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骨折部位患者间骨代谢生化指标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检测结果均数不同或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代谢生化指标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取均数做两两比较后,结果分别为:下肢科与脊椎科的Osteocalcin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椎科与上肢科的TP1NP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骨病科与康复科,脊椎科与康复科,康复科与上肢科、下肢科的β-Crosslaps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tamin D-total检测结果均数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可在骨折后早期发生变化。检测骨折患者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根据骨代谢实际变化情况,对不同部位骨折患者术后纠正骨代谢指标,采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进行治疗,提高骨峰值,以有效改善和防治骨折后期骨质疏松,且可辅助预测骨折风险,提高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 骨折 骨钙素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胶原特殊序列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水绵 游玉权 +3 位作者 张红凤 饶华春 郭庆昕 蔡美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6期2314-2317,共4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探讨抗核抗体检测在AS患者分类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2019年明确诊断为AS的患者4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S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1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探讨抗核抗体检测在AS患者分类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2019年明确诊断为AS的患者4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S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1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453例AS患者中,抗核抗体阳性139例,阳性率为30.68%。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抗核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91.67%。在抗核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中,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P<0.01)。AS患者抗核抗体核型以核颗粒型(45.32%)为主;抗核抗体阳性的AS患者整体滴度中位数为1∶100;抗核抗体滴度≥1∶320患者占18.71%,其抗核抗体谱检测中特异性抗体检出率达3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抗核抗体阳性为AS合并其他AI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S患者中30.68%可检出抗核抗体,滴度以1∶100为主,部分患者出现中高滴度,为合并其他AID的表现。应加强抗核抗体阳性且病程较长的中老年AS患者的分类管理,进行长期的医学观察,评估是否并发其他A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及抑膜效果实验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庆昕 陈长贤 +3 位作者 饶华春 周晓兰 钟黎鹃 陈水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9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4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平板法测定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4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平板法测定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结果:48株临床分离菌中12株MIC为200mg/ml,31株为100mg/ml,5株为50mg/ml;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SMIC50 1、3d均为25mg/ml,7d50mg/ml;SMIC80 1、3、7d均为200mg/ml。结论:复方三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并能有效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三黄液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下载PDF
蛋白S缺乏致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赖珊珊 郭庆昕 饶华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558-560,共3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是临床三大血栓性疾病之一,复...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是临床三大血栓性疾病之一,复发率和致死率极高,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对于降低VTE的病死率、改善预后尤为重要。VTE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类,而抗凝蛋白缺乏是我国VTE发病的主要遗传性危险因素,其中以蛋白S缺乏的发病率最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抗凝蛋白 蛋白S缺乏 抗凝治疗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及毒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郭庆昕 杨滨 强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ospital-acquri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A-MRSA)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ospital-acquri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A-MRSA)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CA-MRSA)的基因分型及毒力差异。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分离的非重复MRSA菌株83株,按照美国CDC的CA-MRSA定义分为HA-MRSA和CA-MRSA两组。采用多重PCR法进行SCCmec分型,普通PCR+测序法进行spa分型,普通PCR检测毒力基因: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cocidin,PVL)、酚可溶性调节肽a(phenol-soluble modulins α,PSMa)、酚可溶性调节肽mec(phenol-soluble modulins mec,PSM-mec)、剥脱性毒素A(exloliative toxin A,ETA)、剥脱性毒素B(exfoliative toxin B,ETB)、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TSST)、α-毒素(hla)、δ-毒素(hld)。结果SCCmec分型中SCCmecⅠ、Ⅱ、Ⅲ、Ⅳa型和未分型各占1.2%、3.6%、65.1%、28.9%、1.2%;而39株HA-MRSA中SCCmecⅢ型占82.1%,44株CA-MRSA中SCCmecⅢ、Ⅳa型各占50.0%,HA-MRSA与CA-MRSA比较,SCCmecⅢ、Ⅳ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43、20.253,均P〈0.05);spa分型中共检出15个型,t437、t062、t015分别占39.8%、21.7%、10.8%,其中HA-MRSA的主要spa分型t437、t062分别为28.2%、23.1%,CA-MRSA主要spa分型t437、t062分别为50.0%、20.5%,HA-MRSA与CA-MRSA比较,t437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毒力基因检测中PSM-a、hla、hld阳性率均为100.0%,PVL、ETA、ETB、TSST、PSM-mec阳性率分别为24.3%、4.8%、1.2%、10.8%、4.8%。PVL阳性的MRSA中HA-MRSA和CA-MRSA分别10.3%、36.4%,两者差异统计学意义(χ2=7.705,P=0.006); PSM-mec阳性的MRSA中,HA-MRSA和CA-MRSA分别10.3%、0。结论HA-MRSA中鉴定出SCCmecⅣa型和spa t437型的菌株,因此推断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携带有更强毒力的CA-MRSA基因型将与传统的HA-MRSA基因型共存,给医院感染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基因型 毒力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获得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