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闭合穿针内固定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欧清彬 庄志强 +3 位作者 洪嘉志 林俊东 林伟栋 黄庆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10-1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闭合穿针内固定对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80例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分为中医组和手术组,各有40例。中医组进行中医手法整复... 目的对比研究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闭合穿针内固定对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80例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分为中医组和手术组,各有40例。中医组进行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组进行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解除固定时两组患者的B角、C角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位后摄片时相比,解除固定时两组患者的B角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的肘内翻发生率与中医组相比更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在维持骨折端复位及减少肘内翻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 闭合穿针内固定 骨科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2
作者 戴振火 黄雪乔 +3 位作者 唐淑慧 王超柱 叶志雄 吴辉鸿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PPLEC)的CT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PLE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中央型和周围型病灶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并对照病理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PPLEC)的CT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PLE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中央型和周围型病灶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并对照病理分析。结果 中央型6例(28.6%),周围型15例(71.4%),平均直径(3.9±1.5)cm。14例(66.7%)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10例(47.6%),7例(33.3%)呈分叶状(浅分叶5例,深分叶2例),毛刺征4例(19.0%),伴胸膜牵拉/凹陷3例(14.3%)。平扫8例(38.1%)肿瘤为均匀等密度,6例(28.6%)见斑片状低密度区,4例(19.0%)见钙化,3例(14.3%)见空泡或空洞形成;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6例(76.2%)出现渐进性强化,7例(33.3%)伴“血管包埋征”,2例(9.5%)见“支气管包埋征”。中央型与周围型肿瘤在形态特征、边缘光滑/毛刺、密度均匀及强化程度、胸腔积液、胸膜牵拉/凹陷、血管/支气管包埋、阻塞性肺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癌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成分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特征,对于该病的术前诊断能够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上皮癌 肺肿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X线 病理学
下载PDF
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联合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
3
作者 戴振火 邹毅明 李伟周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MD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和MRI检查,... 目的探讨多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摄影(MD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和MRI检查,将临床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与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疾病检出率、对病灶检出情况、不同肝癌类型检出情况。结果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疾病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病理共确诊病灶137个,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病灶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病理确诊巨块型肝癌23例,结节型24例,弥漫型21例,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与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巨块型肝癌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T联合MRI检查方法对结节型、弥漫型肝癌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一种检查方法(P<0.05)。结论MDCT联合MRI对疾病和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单纯使用MDCT或MRI检查,为尽早准确诊断、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
下载PDF
胸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的CT和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玉琴 张来顺 +2 位作者 王春 曾蒙苏 徐鹏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 探讨胸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LCD)的CT、MRI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CD的CT和MRI影像资料,包括肿块的位置、大小(最长径)、形态、边缘、钙化、内部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及强化方... 目的 探讨胸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LCD)的CT、MRI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CD的CT和MRI影像资料,包括肿块的位置、大小(最长径)、形态、边缘、钙化、内部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滋养血管及周围淋巴结卫星灶等情况。结果 纵隔4例,腹腔4例,腹膜后12例,大小1~9cm(平均4.5cm);边缘光滑15例(75%),边缘不清1例,部分不清4例;肾形或类肾形15例(75%),类圆形4例,不规则形1例;6例钙化(30%)为斑块、分支状或弧形;14例(70%)平扫为较均匀密度或信号改变,4例MR平扫为较均匀信号,T1WI呈低或略低信号,T2WI抑脂呈略高或等信号,DWI略高信号,所有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伴后期持续强化;滋养血管11例(55%);周围淋巴结卫星灶14例(70%)。结论 肾形外观,质地均匀、持续且明显强化是胸腹部LCD一定特征表现,滋养血管、周围卫星灶及病灶内钙化存在可提示LCD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玉琴 陈跃平 +3 位作者 张来顺 蒋永建 唐淑慧 汤华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6期528-53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各种方法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17处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经MRI诊断为脑静脉畸形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过磁共振常规T1WI、T2WI、T2FLAIR、DWI和T1WI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做过SWI、MR...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各种方法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17处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经MRI诊断为脑静脉畸形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过磁共振常规T1WI、T2WI、T2FLAIR、DWI和T1WI增强扫描,其中部分病例做过SWI、MRV扫描。结果DVA位于幕上区有12个,幕下区5个;引流静脉在T1WI、T2WI、T2FLAIR均表现流空低信号,髓静脉大部分为细条状或丝瓜囊状长T1、长T2信号、T2FLAIR低信号;DWI、SWI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区域均为斑点状或细条状低信号;TIWI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见髓静脉呈轮辐状或树枝状汇入引流静脉;MRV直观而形象地显示引流静脉及其引流方向,类似于脑血管造影表现,但对髓静脉的显示不及增强扫描。16例患者中6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MRI常规扫描结合T1WI增强扫描及MRV可明确诊断脑DVA及其并发症,可替代脑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 发育性静脉异常(DVA) 磁共振成像 血管畸形
下载PDF
腰椎间盘低剂量CT轴位扫描临床意义及图像质量与受检者自身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林俊东 郑亚明 洪嘉志 《中国医药》 2015年第6期88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低剂量CT轴位扫描的临床意义及图像质量与受检者自身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行腰椎间盘CT检查的患者105例,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常规剂量(270 mA...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低剂量CT轴位扫描的临床意义及图像质量与受检者自身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行腰椎间盘CT检查的患者105例,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常规剂量(270 mA)和低剂量(180 mA、135 mA)扫描,比较应用2种不同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所得图像质量的差异,以及发现椎间盘病变的差异.对图像质量与受检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腰围、体重指数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不同低剂量CT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所得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3-4:(3.8±0.7)、(3.3±0.8)分比(4.2±0.6)分;L4-5:(3.6±0.9)、(3.2±0.9)分比(4.3±0.7)分;L5-S1:(3.9±0.7)、(3.3±0.8)分比(4.4±0.6)分](P<0.05).2种不同低剂量CT图像发现椎间盘病变数目与常规剂量CT图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电流180和135 mA扫描辐射剂量较管电流270 mA扫描降低36.5%、54.0%.管电流270、180和135 mA CT图像中,腰围与图像质量评分相关性最强(r=-0.267、-0.427、-0.398,P<0.01),其次依次为体重指数、年龄及体质量(P<0.01),而性别及身高与之无相关性(P>0.05).结论 腰椎间盘CT个体化低剂量轴向扫描技术可大幅度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但不影响病变检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体重指数 腰围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T_1WI-3D-FFE成像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戴振火 陈春美 +1 位作者 陈跃平 徐玉琴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T_1WI-3D-FFE序列显示脑池段面神经神经及其周围血管,探讨其在面肌痉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临床诊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行T_1WI-3D-FFE序列扫描,评价其显示患侧面神经与责任血管的效果,。结果 80例面肌痉挛患... 目的分析磁共振T_1WI-3D-FFE序列显示脑池段面神经神经及其周围血管,探讨其在面肌痉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临床诊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行T_1WI-3D-FFE序列扫描,评价其显示患侧面神经与责任血管的效果,。结果 80例面肌痉挛患者图像得分2分29例、3分51例,其中患侧发现神经血管压迫77例,阳性率为96. 25%,健侧发现面神经根部存在血管接触或压迫11例,阳性率为13. 75%; MR T_1WI-3D-FFE成像评估面肌痉挛患者神经血管压迫敏感度为87. 3%、特异度为83. 9%。结论 T_1WI-3D-FFE成像能同时显示脑池段面神经周围血管,是诊断面神经血管压迫性病变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维快速场回波 面肌痉挛 面神经
下载PDF
螺旋CT及MRI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戴振火 张来顺 +2 位作者 唐淑慧 陈跃平 杨小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6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螺旋CT/MRI影像表现特征,探讨螺旋CT/MRI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观察患者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及CT/MRI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螺旋CT/MRI影像表现特征,探讨螺旋CT/MRI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观察患者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及CT/MRI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患者行视神经管的减压手术病理确诊,40例患者均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研究显示,螺旋CT检查确诊37例,诊断符合率92.5%,MRI检查确诊35例,诊断符合率87.5%,两组结果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显示患者视神经管骨折部位包括蝶鞍型骨折、管前型骨折、半管型骨折和全管型骨折,MRI检查显示患者视神经损伤包括移位、水肿、出血和萎缩。结论:CT/MRI检查对了解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性质、范围及程度有重要意义,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视神经病变的情况,分辨率高,联合诊断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螺旋CT MRI检查 诊断效果
下载PDF
MSCT联合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优势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国 徐玉琴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5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MSCT联合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7例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SCT平扫和MSCTU检查,其中部分病例做过IVP或MRU检查。结果:泌尿系肿瘤14例,其中肾盂癌5例,肾癌3例,其它肾肿瘤2例,输尿管癌2例,膀胱癌2例;... 目的:探讨MSCT联合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7例病例,所有病例均行MSCT平扫和MSCTU检查,其中部分病例做过IVP或MRU检查。结果:泌尿系肿瘤14例,其中肾盂癌5例,肾癌3例,其它肾肿瘤2例,输尿管癌2例,膀胱癌2例;结石25例,其中单侧输尿管嵌顿性结石13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5例,单侧2例,双侧3例;外压性输尿管狭窄7例,6例为迷走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1例为卵巢动脉压迫输尿管;炎性病变2例;术后累及或泌尿系外病变累及泌尿系4例。结论:MSCT联合MSCTU检查逐渐成为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提高了对泌尿系畸形和输尿管外血管压迫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尿路造影术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柱炎CT及MRI表现
10
作者 戴振火 周杰钦 唐淑慧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观察椎体及附件、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改变,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37例患者中,椎体... 目的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观察椎体及附件、椎间盘、椎旁软组织改变,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37例患者中,椎体骨质异常CT显示31例,MR显示37例;椎间盘受累CT显示18例,MR显示29例;椎旁软组织受累CT显示16例,MR显示25例。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脊柱炎的CT和MR表现具有特征性,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CT MR
下载PDF
应用CT轴位扫描降低腰椎间盘病变放射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俊东 王祖琛 +1 位作者 洪嘉志 郑亚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CT轴位扫描应用于腰椎间盘扫描以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正常BMI的60例志愿者行CT腰椎间盘检查,在其他参数均相同情况下分别进行常规剂量(270 mA)和低剂量(180 mA、135 mA)扫描,比较两种不同低剂... 目的探讨CT轴位扫描应用于腰椎间盘扫描以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正常BMI的60例志愿者行CT腰椎间盘检查,在其他参数均相同情况下分别进行常规剂量(270 mA)和低剂量(180 mA、135 mA)扫描,比较两种不同低剂量CT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的图像质量差异,以及发现椎间盘病变的差异。结果在扫描图像质量方面,两种不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诊断疾病方面,两种不同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满足诊断需要的同时,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分别降低36.5%及54.0%。结论轴位扫描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可大幅度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轴位扫描 低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