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型巨胚稻的发现及其遗传育种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毓 章清杞 +2 位作者 杨艳荔 黄荣华 杨仁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以若干籼稻品种为材料 ,通过核辐射诱变于M3代获得巨胚品系。对巨胚性状作了遗传育种分析。结果表明 ,巨胚属隐性单基因遗传 ,种胚的大小直接由合子基因型决定 ,而与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株基因型、胚乳基因型及细胞质均无关系。因此 ,... 以若干籼稻品种为材料 ,通过核辐射诱变于M3代获得巨胚品系。对巨胚性状作了遗传育种分析。结果表明 ,巨胚属隐性单基因遗传 ,种胚的大小直接由合子基因型决定 ,而与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株基因型、胚乳基因型及细胞质均无关系。因此 ,可在诱变的M2 世代或杂交F2 世代的种子上直接进行巨胚性状选择。巨胚稻糙米胚重比原来品种大 1倍左右 ,但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略有下降。本文还就巨胚稻的育种技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巨胚稻 遗传育种 诱变育种 隐性单基因
下载PDF
籼稻巨胚种质的诱变获得及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章清杞 张书标 +2 位作者 黄荣华 林光 杨仁崔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明确诱发产生巨胚突变的频率和巨胚基因的遗传规律。【方法】以11个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干种子,种植后收获自然成熟的M2代种子。将种子去壳后肉眼鉴别巨胚突变体(比原胚大至少1倍),计算水稻巨胚性状的突变频率;... 【目的】明确诱发产生巨胚突变的频率和巨胚基因的遗传规律。【方法】以11个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干种子,种植后收获自然成熟的M2代种子。将种子去壳后肉眼鉴别巨胚突变体(比原胚大至少1倍),计算水稻巨胚性状的突变频率;用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2个籼稻巨胚品系98-14geB和Mge86与其相应原亲本杂交配成一套F1、F2和BC1F1材料,调查种子胚的大小,研究巨胚性状的遗传。【结果】在M1代混收的M2种子中,水稻巨胚突变的出现频率平均为0.00125%,变幅为0.00029%~0.00285%。本研究以250Gy和350Gy2种剂量分别照射11个籼稻品系的干种子,在其中9个品系中获得巨胚突变体。【结论】本研究取材的2个籼稻巨胚突变体均为单隐性基因突变,且均与粳稻巨胚品种1137的巨胚基因等位,无非等位巨胚基因发现;胚的大小直接由种子基因型决定,而同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体基因型及细胞质均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巨胚 辐射诱变 突变率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不育系引种观察和初步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乃元 张轼 +4 位作者 梁康迳 郑旋 李毓 章清杞 杨仁崔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观察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7个不育系及其配组的杂交稻表现,IR68888A、IR68902A不育系花粉不育度高,杂种结实率高,农艺性状较好,外观米质优;IR68888A/明恢68和IR68888A/明恢70组合综合性状好,产量接近汕优63,有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的价值.
关键词 国际水稻研究所 水稻 不育系 引种 农艺性状 外观米质
下载PDF
辐射诱变选育特优63糯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荣华 张书标 +1 位作者 章清杞 杨仁崔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用60 Coγ射线 35 0Gy分别照射杂交稻保持系 (B系 )和恢复系 (R系 )干种子 ,M2 获得相应的糯性基因wx突变体 ,并育成糯不育系wxA和糯恢复系wxR ,组配出杂交糯稻新组合。特优 63糯与特优 63具有相似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和抗性。
关键词 辐射诱变 选育 恢复系 保持系 糯性 育成 产量水平 ^60Coγ射线 照射 性基因
下载PDF
辐射诱变选育水稻长穗颈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荣华 章清杞 +2 位作者 张书标 杨蜀岚 杨仁崔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用 60 Co-γ射线直接照射 11个杂交籼稻保持系 ( B系 )干种子 ,从 10个 B系的 M2 群体中获得长穗颈eui- 1突变体 ( e B) ,5个 B系还获得长穗颈 eui- 2突变体 .将突变体同相应的不育系 ( A系 )杂交、回交 ,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 e A系 ) .... 用 60 Co-γ射线直接照射 11个杂交籼稻保持系 ( B系 )干种子 ,从 10个 B系的 M2 群体中获得长穗颈eui- 1突变体 ( e B) ,5个 B系还获得长穗颈 eui- 2突变体 .将突变体同相应的不育系 ( A系 )杂交、回交 ,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 e A系 ) .e A系既保留了原 A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不育性 ,又从遗传上改善了异交特性 ,包括植株较高、穗颈伸长、达到完全或基本解除包穗、颖花增长、柱头外露率和颖花长宽比提高以及对赤霉素更敏感等 .本文还就利用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辐射诱变 EUI基因 长穗颈不育系 选育
下载PDF
巨胚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章清杞 张书标 +1 位作者 黄荣华 杨仁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巨胚稻品系及它们相应的非巨胚对照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直接辐照诱变获得的巨胚稻品系与相应原非巨胚稻相比,在主要农艺性状和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3个产量性状上十分相似,差异不显著,但巨胚... 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巨胚稻品系及它们相应的非巨胚对照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直接辐照诱变获得的巨胚稻品系与相应原非巨胚稻相比,在主要农艺性状和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3个产量性状上十分相似,差异不显著,但巨胚稻千粒重下降1.90-3.13 g,进而使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也相应下降;巨胚稻的粒重和容重均比相应非巨胚稻显著减小,但巨胚稻绝对胚重是非巨胚对照的1.69-2.04倍,相对胚重是非巨胚对照的1.97-2.47倍;(2)通过杂交选育的2个巨胚恢复系同它们相应非巨胚对照的农艺和产量性状则差异较大,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也均比相应亲本提高,分别是相应对照的2.06倍和1.75倍(绝对胚重)及2.42倍和2.04倍(相对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胚稻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糙米粒形 胚重
下载PDF
高秆隐性恢复系eR127在杂交稻配组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荣华 杨仁崔 +1 位作者 梁康迳 张书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7,共3页
用 9.6 99C· kg- 1 Co6 0 γ射线直接照射恢复系 R12 7干种子 ,在 M2 群体获高秆突变体 ,记为 e R12 7。研究结果表明 ,该突变基因与贵州的 Grlc,江苏的 0 2 42 8h和美国的 76∶ 45 12、IR5 0 eui等高秆突变体的基因属等位基因 ;用... 用 9.6 99C· kg- 1 Co6 0 γ射线直接照射恢复系 R12 7干种子 ,在 M2 群体获高秆突变体 ,记为 e R12 7。研究结果表明 ,该突变基因与贵州的 Grlc,江苏的 0 2 42 8h和美国的 76∶ 45 12、IR5 0 eui等高秆突变体的基因属等位基因 ;用 e R12 7和 R12 7组配龙特浦 A、冈 46 A、珍汕 97A和威 2 0 A等三系不育系 ,成对杂种株型无明显差异 ,但含有 eui基因的杂种比相应不含 eui基因的杂种早熟 2~ 3d,植株稍高 ,千粒重增加 ,有更高的产量潜力 ;e R12 7作为制种田父本不需喷 92 0就可达到制种高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诱变 EUI基因 杂交稻 高秆隐性恢复系 eR127 杂交组配 应用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性在异源胞质背景的遗传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乃元 李毓 +2 位作者 梁康迳 蔡之军 杨仁崔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以早籼金早 6号天然雄性不育株与金早 6号正常可育株杂交F1 为父本 ,9个水稻种质O .barthii、O .glaberri ma、O .sativa的印度春籼T14 1、非洲栽培稻GambiakaKokum、中国早籼珍汕 97、印尼爪哇稻Boak和Gannal品种、中国粳稻花壳糯和日... 以早籼金早 6号天然雄性不育株与金早 6号正常可育株杂交F1 为父本 ,9个水稻种质O .barthii、O .glaberri ma、O .sativa的印度春籼T14 1、非洲栽培稻GambiakaKokum、中国早籼珍汕 97、印尼爪哇稻Boak和Gannal品种、中国粳稻花壳糯和日本粳稻南粳 5 6与早籼珍汕 97杂交并多次回交的同核异质代换系为母本进行杂交 ,观察后代的遗传表现。杂交F2 代结果表明 ,金早 6号雄性不育性在 9个异源胞质背景下全部分离并出现雄性不育株 ,未发现与金早 6号雄性不育基因互作导致可育的胞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性 异源胞质 遗传 表达 可育胞质
下载PDF
籼稻巨胚不育系98-14geA的选育与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章清杞 张书标 +2 位作者 黄荣华 陈建勇 杨仁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23-228,共6页
通过Co60-γ射线照射籼稻保持系98-14B种子,获得其巨胚隐性单基因突变体98-14geB。98-14geB与98-14B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但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分别由0.57mg和2.69%提高到1.17mg和6.33%。98-14geB糙米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各... 通过Co60-γ射线照射籼稻保持系98-14B种子,获得其巨胚隐性单基因突变体98-14geB。98-14geB与98-14B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但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分别由0.57mg和2.69%提高到1.17mg和6.33%。98-14geB糙米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各种矿物质及氨基酸含量比98-14B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11.87%,比98-14B提高了22.46%;粗脂肪含量5.25%,提高了58.13%;17种氨基酸含量均提高了,提高幅度为10.05%~34.85%;98-14geB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也普遍高于98-14B。与98-14B相比,98-14geB千粒重及生产力有所下降。用98-14geB回交98-14A育成巨胚不育系98-14geA。98-14geA与98-14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不育性特征及构成产量配合力均无明显差异。利用巨胚恢复系与98-14geA组配成巨胚杂交稻,还就巨胚稻的育种技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巨胚不育系 98-14geA 营养成分分析 诱变育种
下载PDF
辐射水稻雄性不育性在异源胞质背景的遗传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乃元 李毓 +1 位作者 蔡之军 梁康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60 Coγ射线辐射水稻恢复系获得 4个隐性单基因不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用雄性不育突变株 可育株杂合体植株作父本 ,与 1 5个种质的同核异质代换系 (作母本 ) ,杂交配组成 60个组合。结果F1代小穗正常可育 ,F2 代分离出数量不等的雄性不... 60 Coγ射线辐射水稻恢复系获得 4个隐性单基因不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用雄性不育突变株 可育株杂合体植株作父本 ,与 1 5个种质的同核异质代换系 (作母本 ) ,杂交配组成 60个组合。结果F1代小穗正常可育 ,F2 代分离出数量不等的雄性不育株。未发现雄性不育基因与异源胞质互作表现完全可育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胞质 水稻 雄性不育性 遗传表达 可育株 小穗 同核异质 正常 辐射 ^60Coγ射线
下载PDF
巨胚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章清杞 张静 +3 位作者 陈健勇 张书标 黄荣华 杨仁崔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用Richards方程对2个巨胚稻及其相应非巨胚稻品种(龙特浦B)、1813B)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两类水稻品种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与非巨胚稻相比巨胚稻在起始灌浆潜势(R0)、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 用Richards方程对2个巨胚稻及其相应非巨胚稻品种(龙特浦B)、1813B)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两类水稻品种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与非巨胚稻相比巨胚稻在起始灌浆潜势(R0)、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灌浆持续时间t(99%)上均比对照品种低,且巨胚稻在第4—12天的灌浆高峰期间的灌浆速率明显低于对照品种,从而造成巨胚稻籽粒重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胚稻 籽粒灌浆特性
下载PDF
长穗颈不育系Ⅱ-32eA(1)制种“九二○”用量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章清杞 王忠安 +3 位作者 梁康迳 王乃元 黄荣华 刘文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6,共3页
在制种田中对长穗颈不育系Ⅱ 32eA(1)进行GA3 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随着GA3 用量的增加 ,不育系株高、穗颈长及异交结实率均显著增加 ;Ⅱ 32eA(1)在制种田中以 30g/hm2 GA3 施用量最为合适 ,在这个施用量下 ,Ⅱ 32eA(1)株高... 在制种田中对长穗颈不育系Ⅱ 32eA(1)进行GA3 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随着GA3 用量的增加 ,不育系株高、穗颈长及异交结实率均显著增加 ;Ⅱ 32eA(1)在制种田中以 30g/hm2 GA3 施用量最为合适 ,在这个施用量下 ,Ⅱ 32eA(1)株高 (116 .0 1cm) ,穗颈长 (0 .5 7cm) ,异交结实率 (37.13% )和理论产量 (3.34t/hm2 )均为最高 ;Ⅱ 32eA(1)比Ⅱ 32A对GA3 更为敏感 ,可大大减少制种中G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颈不育系 Ⅱ-32eA(1) 制种 植物生长调节量 九二O 施用量 水稻
下载PDF
籼稻直立穗突变体的培育、鉴定及其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书标 马洪丽 +1 位作者 黄荣华 章清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9-211,241,共4页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首次育成了1个籼稻直立穗突变体。该突变体穗型直立,与亲本品种9311的弯曲穗型显著不同。与9311相比,该突变体的株高显著下降,穗粒数减少、穗子缩短、剑叶变短、谷粒变宽变短,但千粒重没有发生变化。遗传分...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首次育成了1个籼稻直立穗突变体。该突变体穗型直立,与亲本品种9311的弯曲穗型显著不同。与9311相比,该突变体的株高显著下降,穗粒数减少、穗子缩短、剑叶变短、谷粒变宽变短,但千粒重没有发生变化。遗传分析表明,直立穗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该突变体与培矮64S组配的杂种与原杂交稻品种之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直立穗 诱发突变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水稻白转绿突变体的特性、遗传及其育种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房贤涛 马洪丽 +2 位作者 赵福源 章清杞 张书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1,共7页
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绿类型(W2、W3、W4和W10),白化转黄绿类型(W9)和白化转绿后期转白复绿类型(W1和W7)。这些突... 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绿类型(W2、W3、W4和W10),白化转黄绿类型(W9)和白化转绿后期转白复绿类型(W1和W7)。这些突变体的白转绿特性都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与原不育系"培矮64S"相似的农艺性状和育性转换特性,它们的杂种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分蘖和株高生长动态,但是它们的产量构成因素依不同的突变系而表现不同,其中W1、W2和W3的杂种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产量潜力,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色白转绿 光温敏核不育系 生长特性
下载PDF
e-杂交稻若干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书标 杨仁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9-924,共6页
研究了e 杂交稻的株形、产量构成、茎秆抗倒性 ,并分析了e 杂交稻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 ,与原杂交稻相比 ,e 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生育期外 ;植株生长较繁茂 ,各个生育期的植株高度略有增加 ,但分蘖数略有降低 ;构成产... 研究了e 杂交稻的株形、产量构成、茎秆抗倒性 ,并分析了e 杂交稻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 ,与原杂交稻相比 ,e 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生育期外 ;植株生长较繁茂 ,各个生育期的植株高度略有增加 ,但分蘖数略有降低 ;构成产量因素中的有效穗、结实率和穗粒数略有降低 ,但千粒重增加 ,保持原杂交稻的产量水平。茎秆的倒伏指数略有增加。稻米米粒变长、变宽 ,长宽比增加 ,稻米的外观品质有所改良。统计分析表明 ,所研究的e 杂交稻各性状与原杂交稻性状间的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准。本文还就eui种质的育种应用作了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杂交稻 生物学特性 株形 产量构成 茎秆抗倒性
下载PDF
6个水稻叶色白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育种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房贤涛 马洪丽 +2 位作者 赵福源 章清杞 张书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了明确水稻叶色白化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系的育种应用价值,笔者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浅绿类型(21W4)、白化转绿类型(2... 为了明确水稻叶色白化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系的育种应用价值,笔者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浅绿类型(21W4)、白化转绿类型(21W7、21W9和21W13)和白化转黄绿类型(21W1和21W10)。21W1的叶色变化特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21W4、21W7、21W9、21W10和21W13的叶色变化特性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6个突变体在穗长、倒二叶、有效穗、播始历期、颖花宽、柱头单边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方面与对照品种‘SE21S’有所差异,但它们均保持了‘SE21S’的育性转换特性。突变体的杂种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株高生长动态,产量构成因素依不同的突变系而表现不同,其中21W1、21W4、21W9和21W10的杂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有较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化转绿 光温敏核不育突变系
下载PDF
水稻eui基因及其e-杂交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书标 杨仁崔 +1 位作者 黄荣华 章清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668-674,共7页
eui基因具有遗传解除水稻不育系包穗的功能,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曾被誉为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第四遗传因子。随着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已将eui基因的育种应用推向生产。eui种质具有遗传多型性,发现新的eui基因,称e... eui基因具有遗传解除水稻不育系包穗的功能,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曾被誉为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第四遗传因子。随着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已将eui基因的育种应用推向生产。eui种质具有遗传多型性,发现新的eui基因,称eui2。eui1、eui2基因具有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已分别发现一系列碱基缺失不一的eui1、eui2突变系。已用图位克隆法分离出EUI1、EUI2基因。利用辐射诱变的方法,建立了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一批遗传解除包穗的长穗颈不育系,组配出相应的e-杂交稻组合。长穗颈不育系能达到解除或基本解除包穗且对“920”的敏感,其种子生产只需少量的“920”。e-杂交稻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产量潜力,但具有明显较强的生长优势。本文概述了eui基因及其e-杂交稻研究进展,并展望了eui基因和e-杂交稻育种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EUI基因 E-杂交稻
下载PDF
水稻eui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书标 杨仁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29-734,共6页
概述了eui基因的发现、遗传、作用机理、定位和育种应用 ,及e 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 ,并展望了eui基因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水稻 EUI基因 E-杂交稻
下载PDF
e-杂交稻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仁崔 张书标 +1 位作者 黄荣华 章清杞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4,18,共5页
概述了水稻eui基因的发现、研究和应用 ,评述了长穗颈不育系和e -杂交稻的表现及其育种技术 ,讨论了e
关键词 E-杂交稻 EUI基因 辐射诱变 长穗颈不育系 高秆隐性恢复系
下载PDF
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的选育与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清杞 张书标 +1 位作者 郑宝东 黄荣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2-606,共5页
用350Gy剂量的Co60-γ射线照射水稻三系保持系813B种子,获得巨胚突变体,命名为巨胚813B(简称813geB)。用巨胚813B回交813A育成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简称813geA)。对巨胚813B及巨胚813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胚813A与813... 用350Gy剂量的Co60-γ射线照射水稻三系保持系813B种子,获得巨胚突变体,命名为巨胚813B(简称813geB)。用巨胚813B回交813A育成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简称813geA)。对巨胚813B及巨胚813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胚813A与813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不育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明显差异。巨胚813B与813B具有相似的农艺性状,但绝对胚重由0.61mg提高到1.36mg,相对胚重由2.70%提高到6.96%。巨胚813B糙米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813B高。其中蛋白质含量9.77%,比813B提高了8.80%;粗脂肪含量5.28%,比813B提高了87.23%;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利用巨胚恢复系与巨胚813A可组配成巨胚杂交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不育系 巨胚813A 营养分析 诱变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