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毒素检测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世华 张峰 +3 位作者 袁军 张薇 刘晓雷 王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6-731,共6页
生物毒素是一类生物源小分子化合物,已知化学结构的达数千种.生物毒素作为重要资源库在开发新药、探讨病因和生命科学奥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毒性强、生物学功能较特殊且不易找到有效的解毒剂等特性.因此,发展... 生物毒素是一类生物源小分子化合物,已知化学结构的达数千种.生物毒素作为重要资源库在开发新药、探讨病因和生命科学奥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具有结构复杂、分布广、毒性强、生物学功能较特殊且不易找到有效的解毒剂等特性.因此,发展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毒素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生物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免疫学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具有定性、定量、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而受到关注,但仪器昂贵,成本较高.而免疫学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投资少,测定结果可靠,常常作为一些单位的首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等离子体共振法和极谱检测法在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时间方面又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应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受限,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免疫分析 检测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致癌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庄振宏 张峰 +4 位作者 李燕云 袁军 杨燕凌 林玲 汪世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2-1525,共4页
黄曲霉毒素为肝脏毒素,主要损害肝脏。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种类、毒性,以及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危害。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黄曲霉毒素引发DNA损伤与基因突变、对ras等癌基因与P53等抑癌基因的作用及与HBV联合致癌等致癌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肝脏 致癌机理 进展
下载PDF
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表达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玲 林志伟 +2 位作者 郭梧年 杨菁 汪世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8-943,共6页
以高效降解木质素为指标,进行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纤维素酶处理纤维材料的研究。通过测定14株白腐菌菌株在愈创木酚、苯胺兰和鞣酸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和酶活分泌能力,得到8株能产生阳性反应的菌株。以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失重的比值(SF指数... 以高效降解木质素为指标,进行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和纤维素酶处理纤维材料的研究。通过测定14株白腐菌菌株在愈创木酚、苯胺兰和鞣酸培养基上生长状况和酶活分泌能力,得到8株能产生阳性反应的菌株。以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失重的比值(SF指数)为指标,对这几株菌进行复筛,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长优势和强酶分泌能力的菌株平菇10969和侧耳WP1。与黄胞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RP78和P.chrysosporium BKM-F-1767两株模式菌相比,白腐菌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强酶系分泌能力和降解的优势。从分离的白腐菌中克隆纤维素酶基因(egl2),表达蛋白并测定酶活。用粗酶液处理不同的纤维材料,结果表明,其还原糖产量为综纤维素(酸解)>菌草(白腐菌处理)>未处理菌草。白腐菌的研究对草质资源的充分利用、污染物的降解、燃料乙醇的开发以及我国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木质素降解菌 纤维素酶 综纤维素 基因克隆 还原糖 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荔枝雄花性别决定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苏金为 王湘平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8,共9页
荔枝雄花雌蕊原基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开始衰退。内质网历经增生扩展,穿壁相连,同心缠绕,多条平行弯曲,不规则堆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产生许多囊泡,囊泡在细胞内含物的降解和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在雌蕊原基细胞衰败... 荔枝雄花雌蕊原基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开始衰退。内质网历经增生扩展,穿壁相连,同心缠绕,多条平行弯曲,不规则堆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产生许多囊泡,囊泡在细胞内含物的降解和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在雌蕊原基细胞衰败的前、中期数量增加,后期分批降解。过氧化物酶体在雌蕊原基细胞衰败的中期紧挨核短暂出现。细胞核的染色质凝集断裂;核周腔扩大,形成胀泡;染色质趋边,外泄。细胞原生质表现出有序的、在膜包裹下的降解,首先是核糖体,而后依次是: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雌蕊原基的衰败历程可能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性别决定 超微结构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胁迫相关小鼠肝脏线粒体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庄振宏 郑传琦 汪世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1,共5页
为了加强经黄曲霉毒素B。感染后肝脏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的检测,以助于预防中毒的爆发和扩散,以黄曲霉毒素感染小白鼠,10周后提取小白鼠的线粒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黄曲霉毒素对小鼠线粒体蛋白组差异表达的影响。双向... 为了加强经黄曲霉毒素B。感染后肝脏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的检测,以助于预防中毒的爆发和扩散,以黄曲霉毒素感染小白鼠,10周后提取小白鼠的线粒体蛋白,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黄曲霉毒素对小鼠线粒体蛋白组差异表达的影响。双向电泳结果发现有31个蛋白质点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有新出现或明显上调的7个蛋白质点以及缺失的或明显下调的6个蛋白质点。这些点大多处于5.2~9.0pI值范围内,分子量处于8~165ku之间。据此推测,毒素可能通过改变这些蛋白表达量,从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进而对小鼠产生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肝脏 线粒体 双向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