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竹属菌草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1
作者 蔡杨星 林冬梅 +5 位作者 曹秀明 刘斌 林辉 罗海凌 刘凤山 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48,共8页
【目的】筛选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该类菌草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不同地区的12个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试材,对15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后腋芽萌发期的各个指标(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 【目的】筛选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该类菌草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不同地区的12个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试材,对15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后腋芽萌发期的各个指标(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测定。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势均降低,芽长、根长、芽鲜质量和根鲜质量都减小;除LZ_NO.1、LZ_NO.3和LZ_NO.7外,其他品种的发芽率均下降;活力指数受盐胁迫的影响最大。基于各指标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临近度对12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Z_NO.1、LZ_NO.3和LZ_NO.7为一类,属高耐盐型;LZ_NO.2、LZ_NO.4和LZ_NO.6为一类,属盐敏感型。【结论】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LZ_NO.1、LZ_NO.3和LZ_NO.7;根据活力指数可判定芦竹属菌草品种的质量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属菌草 腋芽萌发 耐盐性 隶属函数分析法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种植巨菌草对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思梦 林冬梅 +10 位作者 周恒宇 罗宗志 张丽丽 易超 林辉 林兴生 刘斌 苏德伟 郑丹 余世葵 林占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95-1605,共11页
了解种植巨菌草对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土壤质量状况的影响,可为沙漠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以巨菌草种植1 a、5 a、8 a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围封裸沙地为对照(CK),比较了CK与不同种植年限巨菌草样地植物物种多样... 了解种植巨菌草对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土壤质量状况的影响,可为沙漠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以巨菌草种植1 a、5 a、8 a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围封裸沙地为对照(CK),比较了CK与不同种植年限巨菌草样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种植巨菌草后更新灌草11科31属38种,优势种更替明显,改变了沙地群落结构,显著提高了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年限增加,灌草层物种数增加,灌木层各多样性指数在5 a样地中最佳,草本层各多样性指数在8 a样地中最佳;CK与1年样地间群落相似性指数最大,而后降低。与CK相比,种植巨菌草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环境,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孔隙度、含水量、持水量及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随年限增加,8 a和5 a样地土壤理化条件显著优于1 a和CK样地。冗余分析(RDA)分析结果表明灌草层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理化因子密切相关,各指数与除容重外其他因子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1 a与5 a样地间各多样性指数及土壤因子变化幅度明显大于5年与8年样地间。综上,种植巨菌草显著改善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随种植年限增加,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不断改善且逐渐稳定,沙漠生态系统朝正向演替发展,5 a可达较好效果,8 a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9种禾本科饲料植物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3
作者 张丽丽 罗宗志 +8 位作者 余世葵 苏德伟 郑丹 李春晓 易超 林辉 谢晶 林冬梅 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03,共8页
【目的】筛选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适应性良好的饲料植物,旨在为挖掘沿黄沙漠地区高产优质牧草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巨菌草、玉米、苏丹草、红高粱、‘绿洲1号’、紫象草、甜高粱、高丹草、华南象草9种禾本科饲料植物为研究对象,生长1... 【目的】筛选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适应性良好的饲料植物,旨在为挖掘沿黄沙漠地区高产优质牧草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巨菌草、玉米、苏丹草、红高粱、‘绿洲1号’、紫象草、甜高粱、高丹草、华南象草9种禾本科饲料植物为研究对象,生长107 d后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营养成分及经济效益,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巨菌草的株高最高,达298.89 cm,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68.18、38.68 t·hm^(-2),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9种植物的茎叶比为0.79~3.00,干鲜比为15.29~44.10,其中,紫象草的茎叶比、干鲜比最低;巨菌草单位耗水量下的鲜草产量最高;紫象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甜高粱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玉米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而巨菌草的木质素含量最低;玉米、红高粱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产奶净能较高;巨菌草净利润最高,为28888元·hm^(-2);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植物依次为巨菌草、紫象草、甜高粱。【结论】巨菌草产量大、水肥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生产性能综合评价最高,在沿黄沙漠地区具有较广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饲料植物 适应性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长苞铁杉林倒木不同结构组分难降解物含量的分解程度差异
4
作者 邹向飞 黎棕仁 +2 位作者 肖石红 何东进 游巍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目的]探究倒木不同结构组分难降解物含量的分解程度差异,为长苞铁杉林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长苞铁杉林倒木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在4种林分类型(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 [目的]探究倒木不同结构组分难降解物含量的分解程度差异,为长苞铁杉林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长苞铁杉林倒木为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在4种林分类型(长苞铁杉纯林、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长苞铁杉+毛竹混交林)中,探究倒木不同结构组分(树皮、边材、心材)的难降解物含量在分解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在倒木分解过程中,纤维素、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降低,木质素含量升高;倒木缩合单宁含量除了在长苞铁杉+阔叶树混交林中随腐烂等级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外,在其它3种林分类型中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从第Ⅰ腐烂等级到第Ⅴ腐烂等级,长苞铁杉倒木的难降解物质含量变化均为显著,其中树皮、边材和心材的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100.08 g·kg^(-1)(20.6%)、73.79 g·kg^(-1)(15.0%)和89.87 g·kg^(-1)(17.5%);木质素含量分别升高42.53 g·kg^(-1)(37.7%)、36.71 g·kg^(-1)(37.9%)和22.25 g·kg^(-1)(22.0%);缩合单宁含量分别下降34.45 g·kg^(-1)(47.4%)、11.02 g·kg^(-1)(23.5%)和16.83 g·kg^(-1)(44.0%);总酚含量分别下降4.87 g·kg^(-1)(57.6%)、1.78 g·kg^(-1)(32.0%)和2.06 g·kg^(-1)(41.7%)。[结论]长苞铁杉林倒木分解中难降解物含量除了与其自身C、N、P含量有关外,还受到林分类型及其结构组分与林分类型交互作用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为指导长苞铁杉林分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苞铁杉林 倒木 难降解物 结构组分 林分类型
下载PDF
不同水肥处理对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思梦 林冬梅 +7 位作者 张健 张煜隆 周扬 李勋 张艳 彭彬 刘斌 林占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4,共11页
为揭示不同水分与肥力管理对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控肥设计W1-W4共4个水分梯度(25%、50%、75%、100%田间持水量)与F1-F3共3个肥力梯度(3.3、6.6、13.2 g/盆)的完全随机耦合组12组,以75%田间... 为揭示不同水分与肥力管理对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控肥设计W1-W4共4个水分梯度(25%、50%、75%、100%田间持水量)与F1-F3共3个肥力梯度(3.3、6.6、13.2 g/盆)的完全随机耦合组12组,以75%田间持水量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水肥处理下巨菌草的形态特征与生物量.结果表明:茎粗、茎秆总长、叶宽受水分、施肥显著影响(P<0.05),株高、叶长、节间长、含水率、根冠比、茎叶比、生物量、干旱敏感指数、耐性指数及植株质量指数受水分、施肥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随水分和肥力增加,巨菌草根冠比下降,地下生物量分配占比减少,其余形态指标与生物量及指数均增加.施肥可减弱巨菌草受干旱胁迫程度.各组间相比较,株高、茎粗、茎秆总长、叶长、叶宽、节间长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35.97%、18.26%、45.55%、14.82%、29.52%、27.58%,茎、叶、根含水率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34.69%、31.09%、23.10%;叶、茎、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96.46%、132.52%、114.88%、123.71%、113.04%,根冠比、茎叶比最大值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39.67%、77.11%.巨菌草在正常水分(75%田间持水量)耦合中肥(6.6 g/盆)或高肥(13.2 g/盆)处理的形态特征较好,充足水分(100%田间持水量)耦合中肥(6.6 g/盆)处理的生物量积累、干旱耐性指数和植株质量指数较高.本研究表明正常水分耦合中肥与高肥、充足水分耦合中肥是巨菌草在干旱河谷生长发育与物质积累的优选水肥配比;结果可为干旱区巨菌草生长管理和植被生态恢复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图10表1参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形态特征 生物量 水肥耦合 水分胁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