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地办学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为例
1
作者 王刚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2-64,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身处新时代,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主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和生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异地办学校区,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身处新时代,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主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和生力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异地办学校区,更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积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通过重视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新媒体运用等现实路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引导大学生自主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办学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校园文化 融合
下载PDF
民族新信仰的找寻:“科玄论战”与唯物史观中国化——兼论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及其实现
2
作者 郑博匀 李宝艳 豆金雨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科玄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中西方思想文化第一次爆发激烈冲突的思想论战。在论战中,唯物史观派在科学观上肯定科学的作用而否定科学万能论,在文化观上纾解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历史观上驳斥了科玄两派对唯物史观的质疑。同时... “科玄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中西方思想文化第一次爆发激烈冲突的思想论战。在论战中,唯物史观派在科学观上肯定科学的作用而否定科学万能论,在文化观上纾解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历史观上驳斥了科玄两派对唯物史观的质疑。同时,唯物史观派巧妙地运用了投合时好与话语创新的论战策略,不断提高其在论战中的话语权。“科玄论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路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发扬,完成了对中国道路的思想启蒙,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权 唯物史观
下载PDF
在文艺与政治之间:重思文艺“民族形式”论战——兼论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及其实现
3
作者 郑博匀 李宝艳 豆金雨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发起与领导的文艺“民族形式”论战开始将文艺与政治相联系。论战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民族形式”新命题为开始标志,以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论战收官。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发起与领导的文艺“民族形式”论战开始将文艺与政治相联系。论战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民族形式”新命题为开始标志,以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论战收官。在论战中,中国共产党呈现了基于人民性、朝向现代性、内蕴国际性的新文艺观,并在论战的发起阶段、进行阶段、收尾阶段分别采取有效的策略,争夺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文艺“民族形式”论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文艺坚持人民至上,促进文艺社会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实现文艺阶级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师生共讲“三模式”
4
作者 《福建青年》 2024年第4期31-31,共1页
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以下简称学院团委)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推动理论宣讲组织化、规范化、科学化运作,以学院师生为主体组建多个宣讲团,深入全校各学院、地方企业、基层社区等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80余场。
关键词 福建农林大学 理论宣讲 学科专业 党的创新理论 基层社区 规范化 团委 师生共讲
原文传递
沿海农林院校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期望薪酬的调查与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唐宇 丘素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个体而言,期望薪酬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以福建农林大学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探讨沿海农林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个体而言,期望薪酬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以福建农林大学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探讨沿海农林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薪酬的现状,分析影响其设定期望薪酬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沿海农林院校涉农专业本科毕业生设定合理期望薪酬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农林院校 涉农专业 本科毕业生 期望薪酬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TS维度:必要性及对策——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文华 刘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38-142,共5页
论文概述了STS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大学生接受STS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加强大学生STS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大学生STS教育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STS 必要性 对策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素质拓展教育的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宝艳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3期31-35,共5页
素质拓展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素质拓展教育与通识教育既有共性又各有侧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主流声音凝聚共识,具有政策优势;教师队伍学缘丰... 素质拓展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素质拓展教育与通识教育既有共性又各有侧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主流声音凝聚共识,具有政策优势;教师队伍学缘丰富,具有师资优势;回应学生的社会关注,具有认同优势。基于此,福建农林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一主多辅"模式的素质拓展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专题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三结合",提升主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开设系列公共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组织读书沙龙培养大学生读书和思考的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等多种途径,形成辅渠道的立体延展。具体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教育内容的立体延展性方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兴趣的融合,在教育主体的团队共享性方面实现了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在教育组织的协同育人性方面实现了"大思政"视角下的各部门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素质拓展教育 “一主多辅”模式
下载PDF
思政课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8
作者 黄旺生 吴晓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8-40,共3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融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教材中结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融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教材中结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增强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十八届三中全会 思想政治课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严家显“黄历精神”对福建农林大学学校文化的影响
9
作者 吴晓芳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9期3-4,共2页
1940年,著名昆虫学家、教育家严家显先生克服重重困难,在战时省会永安县黄历村创办了福建省立农学院。严家显先生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以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态度形成了战时省立农学院的"黄历精神"。而福建农林大学自建成以来,... 1940年,著名昆虫学家、教育家严家显先生克服重重困难,在战时省会永安县黄历村创办了福建省立农学院。严家显先生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以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态度形成了战时省立农学院的"黄历精神"。而福建农林大学自建成以来,也形成了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学术文化为首要的学校文化。这不仅与"黄历精神"一脉相承,而且"黄历精神"更对福建农林大学的学校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家显 黄历精神 福建农林大学 学校文化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10
作者 刘欣欣 李宝艳 《大连干部学刊》 2023年第10期31-37,共7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打破国民党封锁,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外援力量的支持,采取了多种策略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主要表现为:冲破共产国际指示束缚,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党的革命话语影响力。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打破国民党封锁,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外援力量的支持,采取了多种策略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主要表现为:冲破共产国际指示束缚,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党的革命话语影响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实践探索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在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现实启示可以总结为: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内容表达;拓展话语媒介与载体,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坚持与错误话语作斗争,掌握国际话语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鑫 赖淑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54-157,共4页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成和倾向,试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当代大学生构建科学的主流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参考,为提高大学生理想...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成和倾向,试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当代大学生构建科学的主流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参考,为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 主流价值观
下载PDF
加快东南(福建)科学城高新区与大学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2
作者 张丽萍 郭海婷 郑庆昌 《学会》 2023年第5期36-41,共6页
建设科学城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大城市... 建设科学城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大城市纷纷谋划建设科学城,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成为我国参与新一轮全球竞争的高能级科技力量和创新策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科教兴国战略 大学城 北京怀柔 大城市 高新区 科学城 全球竞争
下载PDF
宣传创新与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贤明 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宣传理念的角度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坚持宣传为民、重视大众主体意识、坚持平等和尊重多元、重视引领和引导作用等;从创新宣传方式的角度提出,要提升马... 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宣传理念的角度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坚持宣传为民、重视大众主体意识、坚持平等和尊重多元、重视引领和引导作用等;从创新宣传方式的角度提出,要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应坚持宣传的科学性、发挥行为的示范性、关注大众利益、转换表达方式、创新媒体宣传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权 宣传理念 宣传方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中国化:逻辑进路与当代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兴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3,共6页
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有着鲜明的逻辑进路,紧密地契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土地政策法规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 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有着鲜明的逻辑进路,紧密地契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土地政策法规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政策的主张,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中国化的演进逻辑,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拓展农民土地权益实现途径、加快土地流转必然是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 中国化 逻辑进路 当代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成越 吴锦程 《普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9,共3页
中国在近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这种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步伐,在理论与历史实践两方面都有重大的发展,完善了中国领导阶层的思想体系建设,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形式与外来制度文化的... 中国在近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这种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步伐,在理论与历史实践两方面都有重大的发展,完善了中国领导阶层的思想体系建设,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形式与外来制度文化的必然结合,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产生了阻碍,产生了深刻的文化思想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文化意蕴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创新性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金志 黄旺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848-851,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贯彻十八大精神是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转变观念、充实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贯彻十八大精神是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转变观念、充实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并具体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贯彻党的十八精神的重要意义,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方式和途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十八大精神 教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贤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6期40-43,共4页
专题式教学是符合大学生的主体条件、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的理想教学方式。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应该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注意与中学政治课的衔接和创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框架和教学方... 专题式教学是符合大学生的主体条件、学习能力、认知规律的理想教学方式。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应该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注意与中学政治课的衔接和创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框架和教学方式;在设计专题主题、选取教学案例、配置教学方法时,要立足现实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释力,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题式教学 专题设计
下载PDF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四维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飞霞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90-93,共4页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影响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与积极践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通过关注现实问题、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把握辩证统一、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保持...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影响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与积极践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通过关注现实问题、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把握辩证统一、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保持开放交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纳力,拓展有效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力等四维路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有效传播
下载PDF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宝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时代诉求,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向行为,不能达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最终目标。为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文本研...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时代诉求,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向行为,不能达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最终目标。为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共同理想与利益诉求的统一、文本研究与宣传普及的统一、武装群众与指导实践的统一和理论信仰与文化认同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成越 吴锦程 《普洱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12,共3页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发展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发展环境,当然对于中国也不例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当...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发展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发展环境,当然对于中国也不例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当前我国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辩证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