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安全隔离区在福建出口肉禽产业中的实践和应用
1
作者 张体银 张伯强 +3 位作者 詹开瑞 李文迹 吴中海 徐兴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动物疫病已成为影响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阻碍了我国肉类产品的出口。OIE推行新的动物疫病区域管理措施,即生物安全隔离区,目前已成为控制动物疫病、促进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出口肉禽贸易的需求,应用国际规... 动物疫病已成为影响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阻碍了我国肉类产品的出口。OIE推行新的动物疫病区域管理措施,即生物安全隔离区,目前已成为控制动物疫病、促进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出口肉禽贸易的需求,应用国际规则探索在出口肉禽产业链实行生物安全隔离区管理,福建地区初步建立了运行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在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肉类产品出口取得一定成效,可为我国建立切实可行的非疫区和稳定出口肉类基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隔离区 生物安全 实践和应用
原文传递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19
2
作者 郑腾 张体银 +4 位作者 白泉阳 王武军 张志灯 林素洁 于师宇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H7N9型禽流感病毒自2013年2—3月首次在中国上海地区发现感染发病至今,已经有763人确诊感染,分布于20省(市)。763名患者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且男性多于女性;其中310人死亡,死亡率达到40.6%,引起了全球关注。本文就该病毒的病原学、流... H7N9型禽流感病毒自2013年2—3月首次在中国上海地区发现感染发病至今,已经有763人确诊感染,分布于20省(市)。763名患者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且男性多于女性;其中310人死亡,死亡率达到40.6%,引起了全球关注。本文就该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性和病毒的溯源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型禽流感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致病性
原文传递
进口蜂产品中蜂类疫病传入风险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白泉阳 张体银 +4 位作者 郑腾 王武军 张志灯 于师宇 林素洁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3-127,共5页
随着蜂产品进口量的大幅增长,蜂类疫病传入风险也逐步增大。采用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式,根据OIE规定的蜂产品国际贸易重点关注疫病名录,从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3个方面对进口蜂产品可能携带... 随着蜂产品进口量的大幅增长,蜂类疫病传入风险也逐步增大。采用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式,根据OIE规定的蜂产品国际贸易重点关注疫病名录,从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3个方面对进口蜂产品可能携带的蜂类疫病进行风险分析,通过风险评估,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小蜂螨病、狄斯瓦螨病和蜂房小甲虫病能给国内养蜂业带来一定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产地要求、卫生证书要求和进口检疫等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疫病传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蜂产品 风险分析 细菌 寄生螨 敌害
原文传递
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H7亚型禽流感病毒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险朋 卢沛炯 +2 位作者 郑腾 万庆文 黄炳炽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7年第8期24-27,共4页
为了验证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可行性,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分别对标准抗原和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和方法的适用性。结果为H7亚型流感病毒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能够检出H7N9、H7N2亚型禽流... 为了验证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可行性,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分别对标准抗原和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和方法的适用性。结果为H7亚型流感病毒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能够检出H7N9、H7N2亚型禽流感抗原阳性,对其他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能检出H7N9、H7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血凝效价1:512)1 000倍的稀释度;检测10次H7N9亚型禽流感抗原的变异系数为1.12%,差异不显著;检测临床100份样品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H7亚型禽流感病毒操作简便、试验时间短、不受人为因素干扰,适合市场、养殖场大规模的监测或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层析法 H7亚型禽流感病毒 检测 验证
原文传递
基于gyrB基因建立快速检测沙雷菌的PCR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阮靖华 王武军 +6 位作者 白泉阳 张体银 郑腾 于师宇 林素洁 俞道进 黄一帆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108,共6页
选择gyr B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沙雷菌属的PCR检测,该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79 bp。研究所选用的14株沙雷菌分别代表沙雷菌属的7个不同种。此外,2种沙门菌、2种克雷伯菌以及其他5种肠道菌用于进行引物特异性的验... 选择gyr B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于沙雷菌属的PCR检测,该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79 bp。研究所选用的14株沙雷菌分别代表沙雷菌属的7个不同种。此外,2种沙门菌、2种克雷伯菌以及其他5种肠道菌用于进行引物特异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扩增的条带与预期的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一致,而非沙雷菌属的其他9个种属均没有扩增条带;该方法检测沙雷菌的最低检测限为9.785 pg。通过对4株从蜜蜂中分离所得的黏质沙雷菌和3株从进口鱼粉中分离所得的居泉沙雷菌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研究表明,基于gyr B基因建立的PCR方法在沙雷菌属的检测中具有特异性强、快速和灵敏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菌 肠道菌 gyrB基因 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