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林建英 张龙升 黄姗姗 《中外医疗》 2023年第8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诊治的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本院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开展时间(2022年1...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诊治的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本院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开展时间(2022年1月)为界将其分为A组、B组,各48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营养指标[前清蛋白(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情绪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B组ALT、AST、TBIL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B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B组PAB、ALB、TRF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B组PAB、ALB、TRF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B组SDS、S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B组SDS、S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6.25%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B组护理满意度较A组高(97.92%vs 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护理风险预警机制护理,可改善肝功能及营养指标,改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