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栓治疗老年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邱锋 蔡芳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4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抗栓治疗老年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410例抗栓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出血、栓塞等不良事件分为正常组(335例,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出血组(30例,发... 目的研究抗栓治疗老年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410例抗栓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出血、栓塞等不良事件分为正常组(335例,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出血组(30例,发生出血事件)、栓塞组(45例,发生栓塞事件)。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抗栓药物应用情况及息肉相关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使用桥接抗凝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应用抗栓药物病因、抗栓药物应用时间、术前停药时间、术后恢复用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栓药物病因中,正常组中高血压及冠心病所占比例最高,为67.16%;出血组和栓塞组中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0.00%、66.67%。抗栓药物应用时间中,栓塞组应用时间6个月~1年比例最高,为77.78%;出血组应用时间>5年比例最高,为83.33%。术前停药时间中,正常组术前3~7 d停药比例最高,为53.73%;出血组术前0~2 d停药比例最高,为50.00%;栓塞组术前>7 d停药比例最高,为44.44%。术后恢复用药时间中,正常组术后3~7 d恢复用药比例最高,为34.33%;出血组0~2 d及3~7 d恢复用药比例均较高,均为33.33%;栓塞组术后>7 d恢复用药比例最高,为77.78%。出血组和栓塞组息肉大小≥2 cm比例分别为83.33%、66.67%,高于正常组的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息肉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栓治疗老年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有一定风险,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和血栓,尤其对术前抗凝药物应用时间长、术中摘除息肉直径较大的患者风险尤为明显,临床应增加对此类患者的术后监护,并予以一定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栓治疗 内镜 结肠息肉 切除手术 老年
下载PDF
老年鹦鹉热衣原体肺炎3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刘歆 林金霞 +1 位作者 江发英 王集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的3例老年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治过程。结果3例老年患者,男1例,女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乏力。3...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的3例老年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治过程。结果3例老年患者,男1例,女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乏力。3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D-二聚体、CRP呈不同程度增高。胸部CT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磨玻璃影。确诊后予莫西沙星、米诺环素治疗,复查胸部CT病灶吸收良好。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在老年群体具有发热、干咳等不典型特点,尽早行mNGS检测可明确病原微生物,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肺炎 老年 宏基因组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程锦 石松菁 +1 位作者 陈湘平 陈凤朱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7期1-6,12,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NT-proBNP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确诊入院时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是否升高,将其分为观察组(NT-proBNP...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NT-proBNP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1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确诊入院时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是否升高,将其分为观察组(NT-proBNP升高)60例和对照组(NT-proBNP正常)54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既往病史、BMI、是否有脓毒性休克及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等。入院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送检血清肌酐、NT-proBNP、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指标、心肌抑制因子、心肌自身免疫抗体等指标。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脓毒性休克占比、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CK-MB、cTnI、PCT、CRP、IL-1β、TNF-α、β1-AAB、M2-AA显著较高,Ccr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脓毒症患者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为PCT、IL-1β、BMI、Ccr(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NT-proBNP的升高与BMI、PCT、IL-1β、Ccr指标相关,上述指标是老年脓毒症患者NT-proBNP升高的影响因素,但这些发现需要样本量更大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自身免疫抗体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在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邱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在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老年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入院时疑似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患者58例,并接受常规内镜检查与ME-NB... 目的观察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在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老年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入院时疑似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患者58例,并接受常规内镜检查与ME-NBI检查,并经内镜下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确诊的患者。根据病理金标准,分析常规内镜检查与ME-NB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明确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7例良性病变,23例癌前病变,19例胃癌早期,9例进展期癌。而在其他两种检查结果分析,ME-NBI检查结果为5例良性病变,23例癌前病变,21例胃癌早期,9例进展期癌。在常规检查检查结果为8例良性病变,19例癌前病变,20例胃癌早期,11例进展期癌。在胃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比较中,白光内镜和ME-NBI两种检查在敏感度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胃癌早期特异度的比较中,ME-NBI检查高于常规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疑似老年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检查中,由于老年胃退化机制的影响下,采取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实施检查,较常规内镜检查,能获得更高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以为临床实施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 常规内镜 老年患者 胃癌早期 癌前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代谢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冯敏 徐成波 +2 位作者 温俊平 吕琦 杨晓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7-54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及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D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并发DN及DN的临床分期将106例T2DM患者分为非DN组,DNⅢ期组、DNⅣ期组、DNⅤ期非血液透析组。检测患...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及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D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并发DN及DN的临床分期将106例T2DM患者分为非DN组,DNⅢ期组、DNⅣ期组、DNⅤ期非血液透析组。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等血清铁代谢和临床生化指标,并分析血清铁代谢与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DN的发生发展,患者SF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与非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I随着DN的病程进展而逐渐降低,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SI与血尿酸呈负相关。sTfR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SF是DN的一个潜在早期预测指标,对T2DM患者动态监测SF浓度,有利于早期加强干预,延缓D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铁代谢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永明 陈世谋 +2 位作者 刘宇 刘钦华 吴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6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h后PaO2、PaCO2改善情况;24h后氧和指数、心率、呼吸频率、... 目的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6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h后PaO2、PaCO2改善情况;24h后氧和指数、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有效组治疗1-2h后PaO2、PaCO2明显改善,24h后氧合指数、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SaO2、pH值明显改善。无效组治疗1-2h后PaO2、PaCO2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且24h后亦无明显改善。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2h后各指标明显改善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人 无创通气呼吸机
下载PDF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曾庆新 彭如洁 张富春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出血病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伴随全身慢性疾病,并与同期174例中青年患者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出血病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伴随全身慢性疾病,并与同期174例中青年患者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居多,其次为上消化道肿瘤,所占比例较中青年患者高。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较中青年患者多,无痛性黑便常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发症状,上消化道出血伴随全身慢性疾病较中青年患者多。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是主要病因,服用NSAIDs药物是主要诱因,以无痛性黑便为其首发症状及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是主要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食品交换份法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吕琦 李若男 +1 位作者 杨小玲 陈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3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探讨食品交换份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3个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从2014年6月开始统一接受常规治疗,入组后采用食品交换份法,经过12个月后,观察干预前、后体重、FBG、2hBG、HbA1c浓度变... 目的:探讨食品交换份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3个社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从2014年6月开始统一接受常规治疗,入组后采用食品交换份法,经过12个月后,观察干预前、后体重、FBG、2hBG、HbA1c浓度变化。结果:(1)干预前有效率64.4%,干预后有效率为84.4%,对两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12个月后,患者体重、FBG、2hBG、HbA1c等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食品交换份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对于病情控制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交换份法 老年糖尿病 社区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晓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60-162,共3页
老年住院患者由于疾病、药物及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发生跌倒,跌倒的后果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如何预防跌倒成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将跌倒纳入护理不... 老年住院患者由于疾病、药物及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发生跌倒,跌倒的后果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如何预防跌倒成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将跌倒纳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中.本文对我院21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预防 原因分 护理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经济负担
下载PDF
21例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脑病临床分析
10
作者 陈湘平 林煦晨 +3 位作者 黄浩 林立伟 蔡柔荧 林梅玉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21例抗生素相关性脑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药至出现精神症状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21例抗生素相关性脑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药至出现精神症状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抗生素的141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1~11d后出现不同程度脑病。不同抗生素的使用,所表现出的临床特点各异,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后,神经精神症状完全消失。结论老年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应警惕抗菌药物相关性脑病,应及时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脑病 临床特点 Β-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
下载PDF
头孢米诺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刘歆 张美泉 王集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头孢米诺钠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确诊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63例,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头孢米... 目的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头孢米诺钠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确诊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63例,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头孢米诺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含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喘鸣音、肺部啰音、发热、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头孢米诺钠具有与莫西沙星相当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莫西沙星更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米诺钠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不良反应 肺功能
下载PDF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集红 郭永明 +4 位作者 刘歆 江发英 张春辉 张美泉 陆君琴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75例,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按6mg/d剂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75例,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按6mg/d剂量和3mg/d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用药前后两组CAT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的差别.结果用药后,高剂量组CAT评分为8.09分,低于低剂量组的9.71分(P<0.05);高剂量组肺功能指标FEV1为1.80L、FEV_(1)/FVC为66.32%、FEV_(1)%预计值为62.77,均高于低剂量组的1.64L、58.43%、57.99(均P<0.05);高剂量组血气指标PO2为82􀆰45mmHg,高于低剂量组的73􀆰62mmHg(P<0.05);PCO_(2)为58.03mmHg,低于低剂量组的63.95mmHg(P<0.05);高剂量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低剂量组81.33%(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67%)与低剂量组(28.00%)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更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缺氧状态,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率增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布地奈德 不同剂量 雾化吸入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AECOPD患者的临床作用分析
13
作者 刘歆 陈秀兰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AECOPD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AECOPD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憋喘、咳嗽、哮鸣音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速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G、Ig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_(8)^(+)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AECOPD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布地奈德 沙美特罗替卡松 血气分析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MCP-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敏 徐成波 +3 位作者 温俊平 林桂芳 吕琦 黄国良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06-310,313,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s)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氧化应激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RMCs与不同浓度的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共同培养,...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s)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氧化应激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RMCs与不同浓度的糖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共同培养,或与同一质量浓度的AGE-BSA和BSA共同培养不同时间,以中和抗RAGE抗体封闭细胞膜上RAGE;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AGEs对HRMCs中RAGE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CP-1 mRNA的表达。结果:在HRMCs中AGE-BSA能够促进RAGE的表达,并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促进HRMCs中ROS及MCP-1的表达;ROS及MCP-1的表达水平在加入不同浓度(50、100、200、400 mg/L)的AGE-BSA作用48 h后以及加入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AGE-BSA作用不同时间(12、24、48、72 h)后,较相应质量浓度或时间的BSA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抗RAGE抗体干预后能够部分抑制AGE-BSA诱导ROS及MCP-1的表达,而人IgG没有这种作用。结论:AGEs通过RAGE激活氧化应激效应诱导MCP-1的表达上调,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受体 氧化应激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下载PDF
塞来昔布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若男 温俊平 +3 位作者 林桂芳 吕琦 杨小玲 陈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糖尿病心肌病组(B组)和糖尿病心肌病塞来昔布治疗组(C组)各10只。取大鼠心肌组织,经常规石蜡切片、染色后测定胶原纤维面的密度值...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糖尿病心肌病组(B组)和糖尿病心肌病塞来昔布治疗组(C组)各10只。取大鼠心肌组织,经常规石蜡切片、染色后测定胶原纤维面的密度值;采用RT-PCR法测定TGF-β1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肌组织的胶原纤维密度值、TGF-β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C组大鼠的胶原纤维、TGF-β1mRNA表达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糖尿病心肌病 胶原纤维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肾病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婷 李若男 吕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2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观察男性、未绝经女性和绝经后女性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各组间骨密度的差别。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0月在福建省老年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37例,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使... 目的:观察男性、未绝经女性和绝经后女性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各组间骨密度的差别。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0月在福建省老年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37例,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值,比较男性、未绝经女性和绝经后女性在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时腰椎T值变化情况。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临床蛋白尿组T值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及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间腰椎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男性患者中,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与无合并肾病患者比较,腰椎骨密度更低。糖尿病肾病进一步加重,骨密度降低更加明显。而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有无合并糖尿病肾病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骨密度
下载PDF
不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春生 姚月娴 +4 位作者 蔡文钦 张忠武 叶榕婷 阮君炜 王世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3期19-23,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血清肌酐[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和CKD-EPI公式]及胱抑素C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在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肾功能分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于福建省老年医院住院且进行^(... 目的评价基于血清肌酐[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和CKD-EPI公式]及胱抑素C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在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肾功能分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于福建省老年医院住院且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胱抑素C及血肌酐等检测的14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的GFR_(核素)结果将患者肾功能分为5级,根据胱抑素C及血肌酐计算推测GFR(GFR_(胱抑素C)、GFR_(MDRD)、GFR_(C-G)及GFR_(CKD-EPI))。结果^(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果显示,111例(75%)高血压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不同计算公式的灵敏度及特异性:GFR_(胱抑素C)灵敏度为70.27%,特异性为84.68%;GFR_(MDRD)灵敏度为73.00%,特异性为87.39%;GFR_(C-G)灵敏度为70.27%,特异性为90.00%;GFR_(CKD-EP)灵敏度为78.38%,特异性为86.4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公式计算的GFR值之间及其与GFR_(核素)呈正相关,与胱抑素C、血肌酐呈负相关(P<0.01)。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分别为GFR_(胱抑素C)=0.372,GFR_(MDRD)=0.356,GFR_(C-G)=0.396,GFR_(CKD-EPI)=0.408(P<0.01)。四个计算公式总体正确分级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血清肌酐(MDRD简化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和CKD-EPI公式)及胱抑素C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敏感和可靠的指标,分级准确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MDRD简化公式 COCKCROFT-GAULT公式 CKD-EPI公式 肾功能分期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龙萍 陈佳 +1 位作者 吴欣 高淑卿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根据室间隔是否增厚再分为室间隔增厚组50例、室间隔非增厚组40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根据室间隔是否增厚再分为室间隔增厚组50例、室间隔非增厚组40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获取心脏结构指标[主动脉内径(AO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普勒检测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充盈速度(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充盈速度(E/A)],以及颈部血管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Crouse斑块积分、斑块数目].结果观察组的AOD、LAD、LVEDd、IVST、A均大于对照组,LVEF、E、E/A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室间隔增厚组的cIMT、Crouse斑块积分、斑块数目大于高血压室间隔非增厚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压室间隔非增厚组与对照组cIMT、Crouse斑块积分、斑块数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在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诊断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且有助于高血压心血管损害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超声心动图 颈部血管彩超
下载PDF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6期2380-2381,2393,共3页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比较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中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昭敏 周锦烽 +2 位作者 林梅 罗静楠 林敬源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2期31-34,共4页
目的基于logistic联合ROC曲线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检查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该院神经内科的153例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出院时的临床资... 目的基于logistic联合ROC曲线探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检查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该院神经内科的153例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出院时的临床资料,并经过6个月的随访,根据MMSE评分分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75例)和卒中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78例),探讨引起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模型。结果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出院NIHSS评分(14.47±5.39)分(t=2.760,P=0.010)、P300潜伏期(399.85±12.59)ms(t=-8.630,P=0.000)、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比例(80.0%)(χ2=9.770,P=0.000)和吸烟人群比例(72.0%)(χ2=16.110,P=0.000)均高于卒中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P300波幅(5.47±0.48)mV低于卒中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t=9.490,P=0.000)。出院时NIHSS评分高(OR=1.171,P=0.009)、P300潜伏期延长(OR=0.920,P=0.000)、P300波幅减小(OR=6.604,P=0.000)、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比例(OR=5.539,P=0.012)及吸烟(OR=0.246,P=0.015)是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P=0.000)。结论出院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P300的波幅低和潜伏期延长是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综合上述指标可更好预测患者发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同时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异常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前已发生,值得临床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预测模型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