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治疗颅内动脉瘤显微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正俭 黄绳跃 +3 位作者 刘宇清 王开宇 张文清 洪文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3期3484-3485,共2页
目的:探析颅内动脉瘤显微术治疗后应用依达拉奉药物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80例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用显微夹闭术治疗,术后分别用... 目的:探析颅内动脉瘤显微术治疗后应用依达拉奉药物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80例于本院进行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用显微夹闭术治疗,术后分别用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1d、2周、4周神经功能(NIHSS)、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以及改良Barthle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治疗后1d两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并无明显差异,术后2周、4周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后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改善颅内血流状况,同时对神经功能以及预后质量等也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夹闭术 依达拉奉
下载PDF
基于3D-Slicer软件的教学方式在神经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洪文瑶 刘宇清 +3 位作者 陈忠仪 廖正俭 刘莉 黄绳跃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评估基于3D-Slicer软件的教学方式在神经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方向)的4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 目的评估基于3D-Slicer软件的教学方式在神经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方向)的4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学员。试验组采用基于3D-Slcier软件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考试成绩和自编调查问卷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为(79.90±6.25)分,高于对照组学员的(73.35±8.3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比对照组学员在教学方式灵活性[(3.65±0.67)分比(3.00±0.56)分]、学习效率[(3.45±0.60)分比(2.90±0.55)分]、颅脑定位诊断分析[(4.00±0.32)比(3.60±0.50)]和手术方式理解[(3.55±0.60)比(3.00±0.65)]方面的评分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学临床教学中,运用基于3D-Slicer软件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增强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Slicer软件 神经外科学 临床教学 教学方式
原文传递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手术定位软件在幕上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正俭 陈忠仪 +4 位作者 刘宇清 何炳蔚 黄绳跃 洪文瑶 潘儒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501-503,共3页
随着显微外科及精准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如何做到准确定位颅内幕上病变,并进行个性化手术切口设计,是手术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精准神经外科理念深入人心,神经导航设备在三甲医院普及并逐渐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基于增强现... 随着显微外科及精准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如何做到准确定位颅内幕上病变,并进行个性化手术切口设计,是手术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精准神经外科理念深入人心,神经导航设备在三甲医院普及并逐渐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可将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模型与真实场景叠加,以增强使用者直接感观的功能已得到初步应用。本研究利用AR技术,将三维虚拟模型图像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透视叠加到患者体表及术野,为手术提供导航,辅助手术方案制定与实施,并自主研制出独特的二维码标志物设置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 幕上病变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的高频超声观察与病理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清 漆松涛 +6 位作者 黄绳跃 吴烽芳 沈衍富 俞训彬 丁桂升 黄绍嵩 林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389-2393,共5页
目的建立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模型,高频超声(high-frequency ultrasound,HFUS)观察模型的长期可靠性,光镜与透射电镜(TEM)评价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10只犬采用全麻和显微外科的方法,将双侧的颈外静脉剥离外膜后,取1.5cm嫁接同侧颈总... 目的建立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模型,高频超声(high-frequency ultrasound,HFUS)观察模型的长期可靠性,光镜与透射电镜(TEM)评价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10只犬采用全麻和显微外科的方法,将双侧的颈外静脉剥离外膜后,取1.5cm嫁接同侧颈总动脉制作梭形动脉瘤模型20枚;术后第2、4、12周分别进行HFUS检测血管参数;术后6、12、24周分别选择2只犬的4枚动脉瘤模型解剖后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余4只犬继续观察至24个月。结果 10只犬全部存活,术后经HFUS观察:共收获大小相似的梭形动脉瘤模型20枚(成模率达100%),瘤腔内为涡流,术后12周模型膨胀性增大,并具有自发破裂的趋势;HFUS可清晰地显示动脉瘤壁的内膜增厚、增生斑块和钙化;模型的病理学观察显示:在血流动力学作用下,6、12周,瘤壁以损伤、应激增生为主;24周瘤壁以适应性重塑为主。术后12个月发现1枚动脉瘤自发破裂并闭塞,病理学显示瘤壁多层次出血、内膜崩裂、远端吻合口斑块钙化、脱落,瘤腔内多层次血栓闭塞。长达24个月的观察表明:破裂梭形动脉瘤模型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机制和病理学特征,与人体真正的颅内动脉瘤生理特性相符合。结论犬嫁接性梭形动脉瘤模型制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模型 高频超声 超微结构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对不同血容量状态猪颅高压模型颅内压和脑氧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晓芬 陈晗 +7 位作者 于荣国 王开宇 赵建祥 张颖蕊 李敏 陈凯 吴佳芳 陈辉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容量状态下颅高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后,其血流动力学状态、颅内压(ICP)及脑氧分压(PtiO2)的变化。方法选取雄性14~16月龄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低血容量组和正常血容... 目的观察不同血容量状态下颅高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后,其血流动力学状态、颅内压(ICP)及脑氧分压(PtiO2)的变化。方法选取雄性14~16月龄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低血容量组和正常血容量组。建立ARDS和颅高压模型。自5 cmH2O(1 cmH2O=0.098 kPa)水平逐步增加PEEP 5 cmH2O,直至25 cmH2O。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并应用Sidak法进行多重比较和P值的校正。结果随着PEEP逐渐增加,正常血容量组ICP逐渐升高,而低血容量组ICP逐渐下降;当PEEP在5、10、15 cmH2O时,两组间ICP值分别为(25.83±1.47)mmHg(1 mmHg=0.133 kPa)比(27.00±1.63)mmHg、(27.33±1.75)mmHg比(27.67±2.21)mmHg、(28.83±1.72)mmHg比(27.5±2.06)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93、0.227、0.906,P值均>0.05);当PEEP在20、25 cmH2O时,两组间ICP值分别为(31.33±2.07)mmHg比(26.5±3.35)mmHg、(31.67±2.94)mmHg比(25.83±3.6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4、3.964,P值均<0.01)。随着PEEP逐渐增加,两组PtiO2均逐渐下降,其中低血容量组下降更明显;在各PEEP水平时,两组间PtiO2值分别为(19.83±2.64)mmHg比(14.33±3.50)mmHg、(18.67±2.50)mmHg比(12.33±3.88)mmHg、(17.67±3.88)mmHg比(10.67±3.88)mmHg、(15.33±2.34)mmHg比(9.17±3.54)mmHg、(13.67±3.61)mmHg比(6.67±2.7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3、3.319、3.668、3.231、3.668,P值均<0.05)。结论PEEP对血流动力学、颅内压、脑代谢作用受不同容量状态的影响。低血容量状态下,PEEP逐渐上升,其心输出量、血压和PtiO2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血容量状态 颅高压 颅内压 脑氧代谢
原文传递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缺失小鼠的脑细胞色素P450-1B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兴泳 温玉星 +3 位作者 张旭 汪银洲 廖之君 LIAO Francesca-fang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基因敲除小鼠脑内细胞色素P450-1B1(CYP1B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按照体重将小鼠分为4组:野生型组(n=4)、e NOS基因敲除组(n=4)、实验组(2种小鼠各4只)和对照组(2种小鼠各4只)。实验组腹腔注... 目的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基因敲除小鼠脑内细胞色素P450-1B1(CYP1B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按照体重将小鼠分为4组:野生型组(n=4)、e NOS基因敲除组(n=4)、实验组(2种小鼠各4只)和对照组(2种小鼠各4只)。实验组腹腔注射2,3',4,5'-tetramethoxystilbene(TMS,CYP1B1抑制剂) 300μg·kg^(-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溶剂二甲基亚砜30μL,每天1次,连续1周。以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小鼠的CYP1B1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p17表达。结果野生型组和基因敲除组小鼠的前脑皮质区CYP1B1免疫荧光阳性细胞数分别是(106±21)个/200×视野、(249±17)个/200×视野;这2组在纹状体区阳性细胞数分别是(85±16)个/200×、(211±23)个/200×视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野生型组和基因敲除组小鼠的脑CYP1B1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是0. 45±0. 04,1. 15±0. 1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TMS干预后,实验组中野生型小鼠和e NOS基因敲除小鼠脑Caspase-3 p17蛋白灰度值分别是1. 24±0. 21,2. 21±0. 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野生型小鼠和e NOS基因敲除小鼠,Caspase-3 p17蛋白灰度值分别是0. 23±0. 03,0. 76±0. 0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1)。结论 e NOS基因敲除小鼠脑内CYP1B1蛋白表达升高并且起到抗凋亡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色素P450-1B1 基因敲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