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血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曦 洪清 +1 位作者 林功舟 林芳英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9-391,共3页
目的 探讨氯化血红素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包合前后氯化血红素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研磨法制备氯化血红素 β环糊精包合物 ,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制备工艺 ,并用差示热分析图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的变化验证... 目的 探讨氯化血红素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包合前后氯化血红素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研磨法制备氯化血红素 β环糊精包合物 ,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制备工艺 ,并用差示热分析图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的变化验证包合物的形成 ;测定其溶解度和溶出度。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 ,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氯化血红素 :β 环糊精 (摩尔比 ) 1∶8、研磨时间 80min ,氯化血红素 :稀氨水 (g :mL) 1∶10 ,β环糊精 :水 (g :mL) 1∶30 ;氯化血红素经 β环糊精包合后 ,溶解度为原药的 7.2 8倍 ,氯化血红素及包合物的溶出度参数t50 分别为 6 7.0 ,19.7min ,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示热分析法确证了包合物的形成。结论 包合后氯化血红素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均有显著提高 ,并掩盖了其不良气味 ,证实氯化血红素和 β环糊精形成了新的物相 ,提示本工艺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血红素-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在β-环糊精包合前后溶解度和溶出度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曦 洪清 +1 位作者 林功舟 林芳英 《海峡药学》 2000年第4期20-21,共2页
探讨氯化血红素用β-环糊精包合后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 ,溶解度采用离心法 ,将氯化血红素及包合物用水配成饱和溶液 ,取适量以 40 0 0 r· m in- 1 离心 ,然后按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溶出度采用桨法 (中国药典二部二法 ) ,以人工... 探讨氯化血红素用β-环糊精包合后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 ,溶解度采用离心法 ,将氯化血红素及包合物用水配成饱和溶液 ,取适量以 40 0 0 r· m in- 1 离心 ,然后按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溶出度采用桨法 (中国药典二部二法 ) ,以人工肠液为溶出介质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血红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氯化血红素用β-环糊精包合后 ,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均有显著提高 ,制得的包合物水溶性好 ,体外溶出快 ,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进一步证实包合物制备方法的可行性 ,同时也为氯化血红素加工成各种剂型开辟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溶解度 溶出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羧甲司坦颗粒剂中羧甲司坦的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秀琳 许永鹏 《海峡药学》 2002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 测定羧甲司坦颗粒剂中羧甲司坦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 C18(4.6×300mm,5μm);流动相:pH2.0磷酸盐缓冲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结果 羧甲司坦进样量在2... 目的 测定羧甲司坦颗粒剂中羧甲司坦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 C18(4.6×300mm,5μm);流动相:pH2.0磷酸盐缓冲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结果 羧甲司坦进样量在2~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0.4%(n=9)。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羧甲司坦颗粒剂 羧甲司坦 含量测定 祛痰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长连 汤秀芝 +2 位作者 黄品芳 许雄伟 包秀华 《海峡药学》 1996年第4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儿茶酚胺 HPLC 电化学检测 血药浓度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K_(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5
作者 董爱森 林建峰 +1 位作者 翁建南 金静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87-88,共2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成份之一的雷公藤内酯醇 (又称雷公藤甲素 )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 )的抑制作用 ,以便了解雷公藤内酯醇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 SRB试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0 .1μg/ ml的雷公藤内酯醇对 K562 ... 目的 观察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成份之一的雷公藤内酯醇 (又称雷公藤甲素 )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 )的抑制作用 ,以便了解雷公藤内酯醇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 SRB试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0 .1μg/ ml的雷公藤内酯醇对 K562 有中度抑制作用 ;1μg/ ml的雷公藤内酯醇对 K562 有较强抑制作用。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红白血病细胞 K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K562细胞株 SRB试验 红白血病
下载PDF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3种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6
作者 方令平 黄显 +2 位作者 游枫慧 赖双阳 廖燕玲 《海峡药学》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目的  研究替硝唑 (tinidazole,TNZ)葡萄糖注射液与氨茶碱、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 3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室温在 6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配伍液的 p H值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葡萄... 目的  研究替硝唑 (tinidazole,TNZ)葡萄糖注射液与氨茶碱、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 3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室温在 6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配伍液的 p H值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 3种配伍液的含量。结果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配伍稳定 ,与氨茶碱 6h内配伍不稳定。 结论  在室温 6h内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注射液配伍稳定可用 ,与氨茶碱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