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1
作者 余磊 邹春峰 +4 位作者 苏孙欢 张诚琮 曹志伟 张起楷 陈丽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发乳腺癌患者57例,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4例为A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12 mg/m^(2)、紫杉醇45 mg/m^(2),化疗药物采用...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发乳腺癌患者57例,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4例为A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12 mg/m^(2)、紫杉醇45 mg/m^(2),化疗药物采用微导管于肿瘤靶血管局部灌注方式完成,靶血管栓塞材料为Embosphere栓塞微球,栓塞终点为肿瘤靶血管主干闭塞。选择同时段全身化疗患者33例为B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40 mg/m^(2)、紫杉醇135 mg/m^(2),比较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A组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6个月疾病控制率87.5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2个月;B组6个月疾病控制率63.63%,PFS 9个月,中位OS 20个月;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3),两组间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A组患者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75%(18/24),胸壁疼痛、低热经止痛、退热等对症治疗3d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相关靶血管损伤、栓塞剂异位栓塞、胸壁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19.47±4.96)个月(8~24个月)。结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近期疗效优于全身化疗,未发生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局部复发乳腺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并发症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种文 张起楷 +1 位作者 翁明珠 余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被膜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并发症原因与处理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均先行食管造影,测量病变长度,取X线正位片上病变长度减去放大率21.5%±2.45,作为病变实际长度。选... 目的:探讨国产被膜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并发症原因与处理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均先行食管造影,测量病变长度,取X线正位片上病变长度减去放大率21.5%±2.45,作为病变实际长度。选择大于测得病变实际长度4cm支架,支架直径大于病变段以上正常食管腔直径的15%~20%,一般以16~20mm为宜。在超滑导丝、导引导管引入超硬导丝将支架植入预定部位,狭窄严重者先予球囊扩张再植入支架,亦有先植入支架后辅以球囊扩张。结果:20例患者共植入18枚支架,2例因食管腔完全闭塞,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而放弃。成功率为90%。支架植入后占位效应引发的胸骨后疼痛16例、气管支气管压迫性胸闷呼吸困难2例,食物嵌顿2例;出血1例,支架移位1例,再狭窄1例。结论:食管支架植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有效,认识和掌握并发症原因与处理方法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支架
下载PDF
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磊 唐璠 +4 位作者 曹志伟 张诚琮 苏孙欢 张起楷 肖玉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发血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血尿 栓塞微球
下载PDF
栓塞微球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磊 唐璠 +2 位作者 黄种文 张起楷 黄荣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8期61-63,69,共4页
目的探讨栓塞微球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不同的栓塞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试验组术中采用5F导管联合栓塞微球、弹簧圈栓塞,对照组术中采用5F导管联合明胶海绵... 目的探讨栓塞微球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不同的栓塞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试验组术中采用5F导管联合栓塞微球、弹簧圈栓塞,对照组术中采用5F导管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栓塞。观察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2组随访4~68个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经止痛、止吐等处理,2~3d自行缓解;2组均未出现宫腔感染、子宫坏死和破裂、髋部疼痛、下肢麻木及感觉过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68个月,试验组4例、对照组2例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未作特殊处理,恢复正常;试验组2例、对照组1例出现闭经,3例均未出现潮热、易怒、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女性激素水平正常,均未行人工周期治疗。结论栓塞微球联合弹簧圈治疗产后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应作为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栓塞微球 弹簧圈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颗粒型栓塞材料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余磊 唐璠 +4 位作者 曹志伟 张诚琮 苏孙欢 钟越 张丽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0-906,共7页
目的探讨TACE中颗粒型栓塞材料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7例,按颗粒型栓塞材料的类型分为粒径100~300μm Embosphere微球组(EBM组)、150~350μm PVA颗粒组(PVA组)、150~350μm明胶海... 目的探讨TACE中颗粒型栓塞材料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7例,按颗粒型栓塞材料的类型分为粒径100~300μm Embosphere微球组(EBM组)、150~350μm PVA颗粒组(PVA组)、150~350μm明胶海绵颗粒组(GSM组),EBM组35例,PVA组32例,GSM组30例,分别采用40%碘化油与盐酸表柔吡星注射液混悬液、3种颗粒型栓塞材料栓塞肿瘤靶血管,栓塞终点为3~5个心动周期对比剂未排空,随访术后1、3、6个月患者疾病缓解率、临床获益率,比较3组患者至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EBM组术后1、3、6个月缓解率分别为82.86%、77.14%、71.42%,PVA组为50.00%、43.75%、37.50%,GSM组为56.67%、50.00%、46.67%;EBM组至疾病进展时间为16(95%CI 10~21)个月、PVA组为8(95%CI 6~9)个月、GSM组为9(95%CI 5~12)个月;EBM组术后腹痛、发热发生率分别为45.7%、88.6%,PVA组为75.0%、56.2%,GSM组为80.0%、56.7%;EBM组术后近期疾病缓解率高于PVA组和GSM组,至疾病进展时间长于PVA组和GSM组,腹痛发生率低于PVA组和GSM组,发热发生率高于PVA组和GSM组,EBM组与PVA组、GS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PVA组与GS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者间术后临床获益率、总生存时间、恶心及呕吐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术后患者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肝脓肿、消化道出血、胆管损伤、胆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相关死亡病例。结论100~300μm Embosphere微球、150~350μm PVA颗粒、150~350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原发性肝癌靶血管安全有效,100~300μm Embosphere微球栓塞术后患者近期疗效更优,更适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栓塞术后综合征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余磊 张英妹 +2 位作者 黄种文 曹志伟 张丽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清宫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7例,按是否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分为A组(n=35)例和B组(n=32);A组清宫术前先行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栓塞术,B组... 目的探讨清宫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7例,按是否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分为A组(n=35)例和B组(n=32);A组清宫术前先行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栓塞术,B组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化疗后行清宫术,比较2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清宫术。A组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B组(P<0.05);A组发热、腹痛、恶心及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P<0.05),均未见子宫感染、穿孔、破裂发生。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较单纯甲氨蝶呤化疗联合清宫术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且安全性高,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瘢痕妊娠 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 安全
下载PDF
经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余磊 张英妹 +2 位作者 黄种文 张起楷 黄荣娇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锁骨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科行颈静脉、锁骨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n=80)与B组(n=76)。A组行颈静脉穿刺途径,B组经锁骨下静脉途...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锁骨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科行颈静脉、锁骨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n=80)与B组(n=76)。A组行颈静脉穿刺途径,B组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年导管通畅率。结果A组患者成功实施经颈静脉输液港植入79例,技术成功率98.75%,发生港体相关性并发症5例,发生率6.25%;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6例,发生率7.50%,无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发生感染相关性并发症8例,发生率10.00%,随访1年导管通畅率为92.50%。B组患者成功实施经锁骨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73例,技术成功率96.05%,发生港体相关性并发症6例,发生率7.89%;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15例,发生率19.74%,其中发生导管夹闭5例,发生率6.58%;发生感染相关性并发症5例,发生率6.58%,1年通畅率为81.57%。B组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高于A组(P<0.05),1年导管通畅率低于A组(P<0.05),两组技术成功率及港体、导管、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颈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无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1年导管通畅率高于经锁骨下静脉路径,可作为输液港植入术患者的首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并发症 通畅率 静脉输液
下载PDF
微弹簧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MPCNL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余磊 唐璠 +2 位作者 黄种文 张起楷 翁明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6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MPCNL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我科采用微弹簧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MPCNL术后出血患者30例,观察临床止血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MPCNL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我科采用微弹簧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MPCNL术后出血患者30例,观察临床止血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28例患者一次成功止血,1例患者栓塞后24小时再次出血,量约500ml,再次行栓塞术,出血停止; 1例患者栓塞后出血未见缓解,第二天选择外科肾切除术,止血成功率96. 7%(29/30)。术后随访4~68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肾脓肿、肾功能恶化、肾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微弹簧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MPCNL术后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对肾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弹簧圈 出血 MPCNL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内脏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余磊 孙英明 +4 位作者 曹志伟 张诚琮 苏孙欢 张起楷 肖玉玲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67-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内脏动脉瘤(V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VVA患者8例,术中造影明确动脉瘤闭塞情况,随访动脉瘤复发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血管腔内治...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内脏动脉瘤(V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VVA患者8例,术中造影明确动脉瘤闭塞情况,随访动脉瘤复发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血管腔内治疗,1例脾动脉瘤患者术后2周复查CT见脾动脉瘤瘤腔闭塞伴脾脏60%梗死,未形成脾脓肿。8例患者术后出现轻中度腹痛症状,未给予止痛治疗疼痛缓解,无动脉瘤瘤腔破裂、股动脉血肿及动静脉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期内无动脉瘤腔再通。结论血管腔内治疗VVA瘤腔闭塞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具有治疗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治疗 内脏动脉瘤 疗效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综合症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10
作者 余磊 唐瑶 +2 位作者 黄种文 张起楷 涂宣庆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B08期221-221,共1页
ICS又称Cockett,综合症或May—thurner综合症,其病因主要为解剖学凼素引起,左右髂总静脉在L5平面汇合为下腔静脉,而此处正是骶髂前突部位,因此左髂总静脉易受右髂总动脉与骶骨岬或L5及骨盆边缘的压迫,形成腔内粘连或内膜增生导致... ICS又称Cockett,综合症或May—thurner综合症,其病因主要为解剖学凼素引起,左右髂总静脉在L5平面汇合为下腔静脉,而此处正是骶髂前突部位,因此左髂总静脉易受右髂总动脉与骶骨岬或L5及骨盆边缘的压迫,形成腔内粘连或内膜增生导致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而引发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以及髂股静脉血栓。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66例患者,就其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静脉压迫综合疽 介入治疗 支架
原文传递
中国肝静脉压力梯度临床应用现状:一项基于CHESS-HVPG协作组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雯 刘福全 +75 位作者 张林鹏 丁惠国 诸葛宇征 王继涛 李雷 王广川 吴浩 李晖 曹国洪 罗薛峰 孔德润 孙林 吴伟 孙军辉 刘江涛 朱贺 李东良 郭武华 薛挥 王宇 更藏尖措 赵添 袁敏 刘士荣 宦徽 牛猛 李欣 马军 朱清亮 郭文波 张昆鹏 朱晓亮 黄必润 李佳楠 王卫东 易宏锋 张齐 高龙 张国 赵中伟 熊恺 王泽鑫 单鸿 李明省 张学强 施海彬 胡晓钢 朱康顺 张占国 姜泓 赵剑波 黄明声 沈文拥 张琳 谢峰 李志伟 侯昌龙 呼圣娟 鹿建伟 崔旭东 路婷 杨少奇 刘伟 施军平 雷彦明 暴金伦 王涛 任伟新 朱晓黎 王勇 余磊 余强 向慧玲 罗文强 祁小龙 CHESS-HVPG协作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7-643,共7页
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对了解此项技术在国内应用真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全面调查了国内开展HVPG技术的基本情况,包括该技术的医院分布、医院级别、全年例数、所用导管、平均费用、适应证、存在问题等。... 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对了解此项技术在国内应用真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全面调查了国内开展HVPG技术的基本情况,包括该技术的医院分布、医院级别、全年例数、所用导管、平均费用、适应证、存在问题等。结果经调查,2021年我国开展HVPG技术的医院有70家,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调研医院2021年度共计开展HVPG4398例,其中单独HVPG检测2291例(52.1%)。HVPG平均检测费用(5617.2±2079.4)元。其中,96.3%团队使用球囊闭塞法完成HVPG检测,且绝大多数团队使用取栓球囊导管(80.3%)。结论本次调研明确了国内HVPG的临床应用现状,证实了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已经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但未来仍需要继续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压力梯度 应用现状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