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PreS1蛋白与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特异性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丹 丁健 +1 位作者 林纳 王小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15-231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蛋白与人类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nascent-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alpha polypeptide,NACA)之间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交合实验验证PreS1蛋白和NACA在酵母细胞内的结合作用,利用离体结合...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蛋白与人类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nascent-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alpha polypeptide,NACA)之间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交合实验验证PreS1蛋白和NACA在酵母细胞内的结合作用,利用离体结合实验证实二者在体外的结合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二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特异性结合。结果携带NACA基因的酵母同携带preS1基因的酵母交合后发生反应,LacZ活性检测菌落呈现蓝色,离体结合实验Western印迹中出现特异性结合活性反应条带,提示PreS1蛋白和NACA在体外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在13×103处出现蛋白条带,提示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仍能检测到PreS1蛋白和NACA的特异结合。结论NACA与PreS1蛋白在酵母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均存在特异性结合,推测NACA可能通过与PreS1蛋白的结合影响病毒黏附及反式激活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PRES1蛋白 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 离体结合实验 免疫共沉淀实验
下载PDF
白介素-10对肝纤维化大鼠星状细胞EGF及H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史美娜 王小众 +2 位作者 郑伟达 张莉娟 陈治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IL10干预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I组,24只),分别于CCl4造模第7周及11周采用链... 目的探讨IL10干预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I组,24只),分别于CCl4造模第7周及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灌注分离肝星状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新分离肝星状细胞中EGF、HGFmRNA表达水平;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原代培养3天后肝星状细胞EGF的表达。并于上述两个时间段分别将各组肝组织行HE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与正常组相比,纤维化模型组EGF、HGF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IL10干预后则明显降低(P<001)。对EGF而言,IL10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对HGF而言,IL10组皆低于正常组(P<005)。肝纤维化模型组EGFmRNA水平在第11周较第7周有进一步的升高(P<005)。SP免疫细胞化法检测各组EGF的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mRNA结果相平行。结论EGF、HGF随肝纤维化进程逐渐升高,IL10可抑制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的表达,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白介素-10 表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舒林酸对HBV X基因转染的肝癌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黄伟平 黄月红 +2 位作者 陈治新 陈红英 王小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舒林酸(Sulindac)对HBV X基因转染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X瞬时转染SMMC7721细胞(SMMC7721/HBx),以转染空载体pcDNA3的SMMC7721细胞组(SMMC7721...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舒林酸(Sulindac)对HBV X基因转染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HBx真核表达载体pcDNA3-X瞬时转染SMMC7721细胞(SMMC7721/HBx),以转染空载体pcDNA3的SMMC7721细胞组(SMMC7721/pcDNA3)及未转染质粒的SMMC7721细胞组(SMMC7721)为对照,于转染后72 h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Bx的表达;并以各种浓度的舒林酸于瞬时转染后24 h干预SMMC7721/HBx组和SMMC7721/pcDNA3组至72 h,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的表达。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SMMC7721/HBx组在RNA及蛋白水平均有HBx的表达,而SMMC7721/pcDNA3组及SMMC7721组均无表达。与SMMC7721/pcD-NA3组及SMMC7721组相比,Western blot示SMMC7721/HBx组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水平较高,免疫细胞化学显示SMMC7721/HBx组β-catenin的表达水平较高,核染色较深,而SMMC7721/pcDNA3组及SMMC7721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示一定浓度的舒林酸干预SMMC7721/HBx组和SMMC7721/pcDNA3组细胞48 h后可下调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而对SMMC7721/HBx组的下调较SMMC7721/pcDNA3组明显。结论HBx基因成功瞬时转染入SMMC7721细胞,激活Wnt信号通路,并同时上调cyclinD1的表达。舒林酸可通过下调β-catenin抑制肝癌细胞的Wnt信号通路,下调cyclinD1的表达,且HBx阳性的肝癌细胞对舒林酸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WNT信号通路 舒林酸 乙型肝炎病毒 X基因
下载PDF
胃泌素对胃癌细胞粘着斑激酶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丹 丁健 王小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胃泌素能够刺激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这一作用同酪氨酸激酶有关。本研究旨在阐明胃泌素对人胃癌细胞内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 kinase,FAK)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用人胃泌素受体(gastrinreceptor,GR)的真核表达载体pC... 背景与目的:胃泌素能够刺激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这一作用同酪氨酸激酶有关。本研究旨在阐明胃泌素对人胃癌细胞内粘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 kinase,FAK)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方法:用人胃泌素受体(gastrinreceptor,GR)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1/GR,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强胃泌素受体表达;用胃泌素受体拮抗剂L-365260,抑制胃泌素和其受体结合;以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胃泌素刺激胃癌细胞,利用免疫沉淀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情况下,FAK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结果:分别用0.1nmol/L、1nmol/L和10nmol/L的胃泌素作用后,转染pCR3.1/GR的SGC7901细胞内FAK酪氨酸磷酸化表达量分别为0.64±0.06、0.91±0.10和1.00±0.10,高于SGC7901细胞的0.40±0.05、0.52±0.07和0.62±0.06(P<0.01);转染pCR3.1/GR的SGC7901细胞内FAK酪氨酸磷酸化表达量分别为0.72±0.08、0.83±0.05、0.88±0.06和1.00±0.08,高于SGC7901细胞的0.59±0.05、0.65±0.07、0.58±0.03和0.47±0.10(P<0.01或P<0.05)。胃泌素受体拮抗剂L-365260使转染pCR3.1/GR的SGC7901细胞内FAK酪氨酸磷酸化表达量从1.00±0.07降至0.72±0.07(P<0.01),使SGC7901细胞内表达量由0.62±0.06降至0.45±0.05(P<0.01)。在此过程中,FAK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K是胃泌素和其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的关键下游信号分子,酪氨酸磷酸化是其活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 粘着斑激酶 胃肿瘤 酪氨酸磷酸化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祥雄 陈治新 +1 位作者 王小众 林谷珍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64-65,共2页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对该病演变过程中纤维化形成与机体免疫参与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1,2]。笔者对4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1材...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对该病演变过程中纤维化形成与机体免疫参与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1,2]。笔者对4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检查对象肝硬化患者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透明质酸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莉娟 李斌 +2 位作者 黄月红 陈治新 王小众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 5 0例门脉高压患者 (其中 2 0例伴腹水形成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GFβ1 和 TNFα的检测。...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 5 0例门脉高压患者 (其中 2 0例伴腹水形成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GFβ1 和 TNFα的检测。 结果 对照组血清 TGFβ1 和 TNFα为 12 .32± 3.2 9ng/ml,94.74± 49.30 pg/ml,门脉高压组分别为 19.2 1± 5 .87ng/ml,140 .85± 5 3.47pg/ml(P<0 .0 5 ) ;门脉高压伴腹水者为 18.44± 5 .89ng/m l,16 7.34± 38.6 2 pg/ml,不伴腹水者为 2 0 .6 8± 6 .73ng/ml,10 1.5 4± 2 8.2 4pg/m l,两者比较 TGFβ1 差异无显著性 ,而有腹水者 TNFα高于无腹水者 (P<0 .0 5 )。 结论  TGFβ1 和 TNFα水平升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血压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