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旁套管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春美 蔡刚峰 +8 位作者 张伟强 王锐 陈琰 李锋 王春华 王帆 陈志杰 石松生 杨卫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681,共5页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椎旁套管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旁套管入路组(n=28)和后正中入路组(n=21),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指标。结果椎旁套管入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椎旁套管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椎旁套管入路组(n=28)和后正中入路组(n=21),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指标。结果椎旁套管入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局部伤口疼痛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1d、3d和5d的肌酸磷酸激酶均值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1周、6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椎旁套管入路组术后1d.7d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椎旁套管入路在出血量、肌肉创伤和临床症状缓解等方面优于后正中入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不同水平脊髓缺血中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卫忠 宋启民 +5 位作者 陈春美 石松生 王春华 贾建文 房新蓉 涂献坤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 为术中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脊髓功能,预防术后运动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33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8只用于排除麻醉和手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余25只根据结扎左肾动脉和动脉分叉间节段性... 目的 为术中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脊髓功能,预防术后运动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33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8只用于排除麻醉和手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余25只根据结扎左肾动脉和动脉分叉间节段性脊髓供血动脉的条数分为5组(n=5),分别为1~5根组.记录各组动物麻醉后基线诱发电位,血管结扎后急性期诱发电位,结扎后30 min、2 d后诱发电位.动物麻醉清醒后、血管结扎后2 d时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并取缺血中心区标本行HE染色. 结果 潜伏期对缺血性损伤不敏感,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波幅变化复杂,对运动功能特异性差,2、3、4根组均观察到急性期波幅先降低又逐渐恢复趋势,波幅的变化可以反映脊髓的病理损害程度和运动功能. 结论 缺血急性期CSEP波幅变化复杂,对运动功能特异性差,波形记录的信号需要平均化过程,造成结果 解释的延迟,术中应联合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功能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功能 脊髓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