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寄主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抗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肖义军 陈元仲 +3 位作者 陈炳华 陈建华 林振兴 范延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用80%乙醇提取、聚酰胺柱层析分离了从寄主分别为夹竹桃、桑树、无患子和桂花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MTT法分析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 目的: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用80%乙醇提取、聚酰胺柱层析分离了从寄主分别为夹竹桃、桑树、无患子和桂花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MTT法分析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抑制效果;AO/EB荧光染色观察和DNA片段化分析检测了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对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对HL-60细胞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作用48 h的IC50值为0.60 mg.L-1,桑树寄生的效果次之,IC50值为2.49 mg.L-1,无患子寄生IC50值为83.89 mg.L-1,桂花寄生在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基本无抑制作用;夹竹桃寄生总黄酮提取物通过阻滞HL-60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抗肿瘤效果与其寄主相关,以寄主为夹竹桃者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桑寄生 夹竹桃 总黄酮 强心苷 HL-60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增强多柔比星抗白血病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肖义军 陈元仲 +3 位作者 陈炳华 黄美娟 陈建华 林振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31-435,共5页
以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裸鼠移植瘤为模型,研究了一种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Nispex)与多柔比星联用的抗白血病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抑瘤率为指标,采用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DI)来评价药物联合作用疗效。10mg/... 以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裸鼠移植瘤为模型,研究了一种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Nispex)与多柔比星联用的抗白血病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抑瘤率为指标,采用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DI)来评价药物联合作用疗效。10mg/kg/d Nispex腹腔给药(连续给药9d)与15mg/kg多柔比星(尾静脉一次性给药,下同)联用对HL-60移植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瘤率89%,CDI为0.43(P<0.01);与10mg/kg多柔比星联用,抑瘤率为57%,CDI值为0.80(P<0.05)。说明Nispex与多柔比星有较好的协同抗白血病作用。采用EM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了Nispex对HL-60细胞中NF-κB的影响,结果表明Nispex可降低了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也抑制NF-κB的核转移,说明Nispex是一种天然NF-κB抑制剂。ELISA分析表明Nispex可下调HL-60细胞分泌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桑寄生 夹竹桃 多柔比星 HL-60 移植瘤 协同作用 NF-ΚB VEGF
下载PDF
血液病并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郑正津 付海英 +1 位作者 王少元 沈建箴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并发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和不同分层诊断的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从2005年4月-2008年3月期间住院的血液病患者85例发生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肺部CT影像,以及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并发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和不同分层诊断的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从2005年4月-2008年3月期间住院的血液病患者85例发生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肺部CT影像,以及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不同分层诊断的抗真菌疗效。结果:①呼吸道IFI肺部CT影像学主要特征有结节样/球状阴影和靠胸膜的楔形阴影等;②微生物检测结果念珠菌属占44.7%,霉菌占12.9%,未检出真菌占42·4%;③IFI初始治疗中伊曲康唑组有效(痊愈加好转)率(67.7%)好于氟康唑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氟康唑初始治疗无效改用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患者16例,治疗有效率分别是66.7%和75%,而伊曲康唑无效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有效率为3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分层治疗中,拟诊治疗、抢先治疗与确诊治疗各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影响抗真菌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中主要是与原发病是否进展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粒细胞缺乏时间、抗真菌治疗时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胸部CT影像学对IFI诊断有重要价值,而痰检真菌学诊断价值不大;②伊曲康唑注射液可以优先选择用于呼吸道IFI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真菌 感染 治疗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3
4
作者 傅丹晖 陈志哲 +4 位作者 吕联煌 卓光生 黄淑桦 梁玉英 战榕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方法 用 AHSCT治疗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5 8例 ,年龄 31.9± 10 .5 (14~ 5 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 30例 (CR1 2 4例 ,CR2 5例 ,CR31例 ) ,...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方法 用 AHSCT治疗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5 8例 ,年龄 31.9± 10 .5 (14~ 5 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 30例 (CR1 2 4例 ,CR2 5例 ,CR31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18例 (CR1 13例 ,CR2 3例 ,CR32例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3例 (均获血液学缓解 ) ,恶性淋巴瘤 7例 (CR4例 ,PR3例 )。预处理化疗方案选用以下药物中任意两种或三种联合 :阿糖胞苷 3~ 4g/ m2 ,环磷酰胺 4~ 6 g/ m2 ,鬼臼乙叉苷 (VP- 16 ) 0 .5~ 1.0 g/ m2 。除 5例联合全身骨髓照射 (剂量为7~ 8Gy) ,其余均单用化疗。 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移植相关死亡 1例 (1.72 % )。ANL L、AL L CR1期移植者 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5 2 .4%± 4.2 %和 46 .1%± 3.5 % ,复发率分别为 37.7%± 4.5 %和 40 .5 %±6 .7%。 10例 CML 和恶性淋巴瘤患者中 ,除 1例 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复发 ,余均获持续完全缓解。 结论 为降低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无造血干细胞供者的 CR1 期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 A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抑制性消减杂交法研究初治和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建达 陈晓梨 +4 位作者 陈鑫基 祝亮方 杨月玲 陈元仲 吕联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比较初治与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的差异表达。 方法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SSH)成功地构建消减效率高的一对来自同一个体复发与初治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差异表达的 c DNA文库 ,对含有插入片段的质粒 DNA进行测序分... 目的 比较初治与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的差异表达。 方法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SSH)成功地构建消减效率高的一对来自同一个体复发与初治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差异表达的 c DNA文库 ,对含有插入片段的质粒 DNA进行测序分析 ,将差异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与 Gen Bank核酸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 在挑选 80个白色克隆中有 70个含有 (4 0 0~ 10 0 0 bp)长短不等的插入片段 ,测序结果经检索显示 2 0个片段为未知序列 EST,提示这些片段可能来自 2 0个新基因 ,其中 7个 EST片段已在Gen Bank db EST数据库注册登记。 结论 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消减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克隆、分离、鉴定急淋白血病复发相关基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复发 杂交 遗传学技术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福建汉族人群结合珠蛋白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邹起练 林祥泉 +1 位作者 陈元仲 林颖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452-453,456,共3页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人群结合珠蛋白(Hp)基因的群体遗传特点及4个年龄组人群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离血清中的Hp,分析群体中的Hp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4个年龄组群体间差异。结果福建汉族Hp1基因频... 目的探讨福建汉族人群结合珠蛋白(Hp)基因的群体遗传特点及4个年龄组人群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离血清中的Hp,分析群体中的Hp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4个年龄组群体间差异。结果福建汉族Hp1基因频率为0.340,其中儿童组0.307,青年组0.338,中年组0.363,老年组0.383。儿童组Hp1基因频率显著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Hp0-0型频率0.026,4个年龄组分别为0.032,0.046 0.014,0.014。结论福建汉族人群Hp1基因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福建 触珠蛋白类 遗传学 群体 基因 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
下载PDF
自体树突状细胞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净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君敏 陈志哲 魏秀妹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考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树突状细胞 (DC)刺激自体骨髓 T细胞 ,清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方法 采集 3例 CML 病人 (2例慢性期和 1例急变期 )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PBMNC) ,经塑料贴壁后在含自体血浆、重组人白介素 4(rh IL... 目的 考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树突状细胞 (DC)刺激自体骨髓 T细胞 ,清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方法 采集 3例 CML 病人 (2例慢性期和 1例急变期 )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PBMNC) ,经塑料贴壁后在含自体血浆、重组人白介素 4(rh IL- 4)、重组人粒 -单集落刺激因子 (rh GM- CSF)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rh TNFα)的 RPMI- 16 40培养液 ,37℃ ,5 % CO2 孵箱培养 10天 ,或用免疫磁珠从 PBMNC分离 DC,在含自体血浆、rh GM-CSF和 rh TNFα的 RPMI16 40培养液培养 3天 ,收获的细胞即 DC加到含 rh IL- 2的 Dexter骨髓长期培养体系 ,置37℃ ,5 % CO2 孵箱培养 7天 ,观察培养前后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和 P2 10阳性细胞比例。 结果 从 CML 病人外周血获得的 DC大多数表达 P2 10。在含 rh IL- 2的 Dexter体系加入 DC能进一步增加体系中的 T细胞数。在 2例慢性期病人体系中的 P2 10阳性细胞减少 ,但在急性期病例 ,体系中 P2 10细胞明显增加。 结论  CML 病人的 DC表达 P2 10 ,能刺激自体骨髓中 T细胞增生 ,在慢性期病人 ,这些自体 DC活化的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净化 自体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激活抗白血病免疫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君敏 陈志哲 魏秀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 DCS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体外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初步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峰 陈荣 +2 位作者 谢树森 陈元仲 黄慧芳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酞菁锌(ZnPcS2P2)介导的光动力效应体外杀灭K562白血病细胞中光剂量以及光敏剂浓度对白血病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用17种不同光剂量(360、324、290、250、200、180、124、90、76、47、29、18、11、6.9、4.2、2.1和0J/cm2)的半... 目的研究酞菁锌(ZnPcS2P2)介导的光动力效应体外杀灭K562白血病细胞中光剂量以及光敏剂浓度对白血病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用17种不同光剂量(360、324、290、250、200、180、124、90、76、47、29、18、11、6.9、4.2、2.1和0J/cm2)的半导体激光分别辐照与7种不同光敏剂浓度〔0(光照对照组)、0.0625、0.125、0.25、0.5、1.0和2.0μg/ml〕ZnPcS2P2行体外培养的K562白血病细胞。辐照后将细胞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d,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白血病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单纯药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没有影响,单纯光照在光剂量为360J/cm2时能引起细胞的损伤。与光敏剂共培养的各组白血病细胞均受到激光辐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存活率随着光剂量以及光敏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结论光动力学疗法能够有效地杀灭白血病细胞,但是光剂量和光敏剂浓度的选择十分关键。ZnPcS2P2浓度1.0μg/ml、光剂量6.9J/cm2是杀灭K562白血病细胞一组比较理想的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 白血病细胞 光剂量 肿瘤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骆社丹 吴勇 +2 位作者 陈建华 刘合昆 陈元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42-74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谱。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包含人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上113个基因的芯片分别检测经过FAB分型和免疫学分型的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TGF-β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谱。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包含人TGF-β/BMP信号转导通路上113个基因的芯片分别检测经过FAB分型和免疫学分型的B-ALL患者白血病细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ALM6细胞、Raji细胞的TGF-β1mRNA及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上各基因表达谱,以经流式细胞术分选的健康人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为对照,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表明,同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相比较,B-ALL细胞、NALM6细胞、Raji细胞TGF-β1表达水平下调,cyc和Smad-1基因表达上调,IL-6、Smad-7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TGF-β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TGF—β信号转导通路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大黄素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旭春 胡建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21-1124,共4页
本研究探讨大黄素(emodin)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黄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 本研究探讨大黄素(emodin)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EL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黄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HEL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r=0.995),作用48小时的IC50约为4.19μmol/L。AO/EB荧光染色法发现,大黄素作用后24小时HEL细胞发生凋亡,胞核呈致密浓染或碎片并发出黄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大黄素作用后24和48小时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7.35±1.68)%和(58.49±1.5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黄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Akt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P-Akt、P-GSK3β和HSP70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大黄素能显著抑制HEL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Akt、P-GSK3β和HSP70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红白血病 HEL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病诊治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素芳 胡建达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00-402,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病 诊治 进展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熙 唐育梅 黄慧芳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8期3345-3347,共3页
高三尖杉酯碱(HHT)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有较好的疗效,且其不良反应较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低。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激活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步骤。体外细胞实验显示HHT可通过抑制JAK/STAT、磷脂酰肌醇3-激... 高三尖杉酯碱(HHT)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有较好的疗效,且其不良反应较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低。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激活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步骤。体外细胞实验显示HHT可通过抑制JAK/STA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WNT等信号途径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该文就HHT临床联合用药、抗白血病效应及其与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予以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抗白血病效应 信号途径
下载PDF
下调NPM基因表达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敏辉 郑志宏 +4 位作者 江佩芳 吴正军 甘东辉 张娜 胡建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核仁磷酸蛋白(NPM)的表达,研究NPM基因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hRNA抑制NPM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PM基因的表达,MTS法检测抑制NPM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核仁磷酸蛋白(NPM)的表达,研究NPM基因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hRNA抑制NPM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PM基因的表达,MTS法检测抑制NPM基因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NPM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并感染K562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抑制K562细胞NPM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集落形成。干扰NPM基因可使G0/G1期延长,细胞周期阻滞,这可能与下调NPM基因后激活p21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CDK2/CyclinE复合物形成有关。结论:下调K562细胞NPM基因的表达,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磷酸蛋白 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125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15
作者 陈万紫 罗清文 黄慧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探讨3号染色体异常在血液病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8年6月来于院就诊的125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常规核型分析,根据主要遗传学异常将患者分为3组:3q异... 目的:探讨3号染色体异常在血液病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8年6月来于院就诊的125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常规核型分析,根据主要遗传学异常将患者分为3组:3q异常、3p异常及+3/-3。结果:3组中以3q异常最常见,其次为+3和3p异常。各组在年龄、性别、WBC、Plt计数和Hb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125例患者中未治疗即死亡或放弃治疗的42例,治疗2个疗程以上的共83例;3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25%、43.0%和58.7%。3q异常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3/-3组(P=0.041)。而3q异常中以涉及3q21/3q26位点异常的检出率最高,其2年的总生存率(41.1%)明显高于其它的3q位点异常(11.1%)(P=0.044)。结论:患者伴有3号染色体异常尤其是3q异常预后较差,而3q异常中涉及3q21/3q26位点异常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号染色体 细胞遗传学 核型分析 血液病
下载PDF
大黄素诱导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18
16
作者 连晓岚 胡建达 +2 位作者 郑志宏 陈英玉 郑合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2-1316,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素(Emodin)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bcl-2/bax比值变化和procaspase-3(CPP32)的激活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大黄素对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检...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素(Emodin)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bcl-2/bax比值变化和procaspase-3(CPP32)的激活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大黄素对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检测、DNA倍体分析及DNA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PCR及检测大黄素作用前后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黄素作用前后caspase-3活性变化及检测CPP32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黄素能抑制U937细胞增殖,作用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30μmol·L-1;线粒体膜电位、亚G1峰(凋亡峰)及DNA片段化的检出证实大黄素能诱导U937细胞凋亡,并呈量效关系。大黄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高,S期比例下降,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大黄素作用后U937细胞bcl-2/bax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比值下降,被激活的caspase-3阳性细胞增多,CPP3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呈时效关系。结论大黄素能通过诱导凋亡来抑制U937细胞增殖,bcl-2/bax比值的降低及CPP32的活化可能参与了大黄素抑制U937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937细胞 大黄素 细胞凋亡 BCL-2/BAX CPP32
下载PDF
Nispex体内外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 被引量:13
17
作者 肖义军 陈元仲 +3 位作者 陈炳华 黄美娟 俞萍丽 林锦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1-4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植物多酚类成分不仅有防癌抗癌作用,也可增强放化疗的效果,还可以保护正常细胞免受放化疗的毒性。本研究探讨一种主要成分为多酚的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提取物(简称Nispex)的体内外抗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的效果。方法:采... 背景与目的:植物多酚类成分不仅有防癌抗癌作用,也可增强放化疗的效果,还可以保护正常细胞免受放化疗的毒性。本研究探讨一种主要成分为多酚的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提取物(简称Nispex)的体内外抗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的效果。方法:采用MTT法研究Nispex的体外抑瘤作用;以对小鼠的近似LD50值评估Nispex的急性毒性;以HL-6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为对象,研究Nispex及其与多柔比星(阿霉素)联用的体内抑瘤效果。以相对瘤体积和瘤重来评价药物的体内抑瘤效果,以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DI)来评价药物联合作用疗效。结果:Nispex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4、48、72和96h的IC50值分别是0.75、0.70、0.54和0.48μg/ml。Nispex对小鼠的近似LD50值为126.81mg/kg。Nispex(ip)-剂量为30mg/kg时,肿瘤生长抑制率达60.6%;10mg/kg与多柔比星联用时,肿瘤生长抑制率达94.4%,CDI=0.21<0.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spex体内外有一定的抑瘤效果,与多柔比星联用的协同作用非常显著,可能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肿瘤植物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桑寄生 夹竹桃 多酚 多柔比星 白血病 HL-60细胞 移植瘤 肿瘤联合化疗
下载PDF
eEF1A1回复表达对敲除eEF1A1基因的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毅 胡建达 +4 位作者 伍严安 郑静 齐元麟 陈英玉 黄肖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9-284,共6页
本文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eEF1A1)回复表达对eEF1A1基因敲除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构建表达的eEF1A1慢病毒并感染eEF1A1基因敲除的Jurkat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 本文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eEF1A1)回复表达对eEF1A1基因敲除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构建表达的eEF1A1慢病毒并感染eEF1A1基因敲除的Jurkat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eEF1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MTT法、Annexin V-APC标记法、DNA倍体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构建的eEF1A1表达慢病毒使基因敲除Jurkat细胞的eEF1A1表达明显回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EF1A1表达组Jurka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凋亡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随着S期、G2/M期细胞比例增多,pAk、NF-κB、p-NF-κB、mTOR、p-mTOR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eEF1A1在T-ALL细胞中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它的表达可有效促进Jurka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NF-κB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 JURKA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I3K 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大黄素对Jurkat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魏天南 胡建达 +3 位作者 陈英玉 陈鑫基 刘庭波 吕联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03-1206,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中药大黄素(emodin)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DNA片段化检测和末端缺口原位标记(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C-MYC、hTERT、ca... 本研究探讨中药大黄素(emodin)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DNA片段化检测和末端缺口原位标记(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C-MYC、hTERT、caspase蛋白前体procaspase-8、procaspase-9、procaspase-3和caspase-3剪切片段以及PARP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黄素能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对Jurkat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μmol/L。DNA片段化的检出及TUNEL凋亡细胞的检出证实了大黄素能有效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在一定的药物浓度范围内(0-80μmol/L)与药物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CL-2、C-MYC和hTERT蛋白在大黄素作用后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家族的蛋白前体procaspase-3、8、9表达均下降,而激活后的活性片段caspase-3则表达上调。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Jurkat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C-MYC、hTERT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家族特别是caspase-3活性片段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凋亡 CASPASE途径
下载PDF
103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生物学特征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殷悦 占文琪 +5 位作者 黄慧芳 张臣青 付丹晖 徐淑娟 胡建达 陈鑫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8-68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总结分析急性红白血病(AEL)的生物学特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3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肝功能、乳酸脱氢酶、凝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缓解率、复发率、无复发生... 目的:本研究总结分析急性红白血病(AEL)的生物学特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3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肝功能、乳酸脱氢酶、凝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缓解率、复发率、无复发生存及总生存等指标观察疗效。结果: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中位数分别为3.04×10~9/L、0.67×10~9/L、66 g/L及45.0×10~9/L,71.1%的患者外周血涂片可以发现有核红细胞,无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主要表达:CD13(93.5%)、CD117(89.1%)、HLA-DR(87.0%)、CD34(80.0%),部分患者表达淋系抗原CD4(42.9%)及CD7(28.9%)。82例患者核型分析显示,正常核型52.4%(43/82),异常核型41.5%(34/82),检查失败6.1%(5/82)。34例异常核型中,简单异常41.2%(14/34),复杂核型58.8%(20/34)。对60例患者检测融合基因显示,阳性率为16.7%(10/60)。27例患者检测预后基因突变显示,阳性率为77.8%(21/27)。初诊急性红白血病103例中接受化疗81例,可进行疗效分析66例。2个疗程累积缓解率45.5%(30/66),复发率36.7%(11/30),中位复发时间15.5(6.2-50)个月。可进行疗效分析66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CR(30例)患者截至随访结束未达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未获CR(36例)患者12个月(P=0.001)。CR患者5年生存率65%,无复发生存(RFS)中位时间46.2个月,3年RFS为58%。结论:AEL患者具有高表达CD34抗原、多为复杂核型等生物学特点。虽然AEL患者缓解率低,生存期短,但缓解患者人群具有较好的长生存及良好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红白血病 免疫分型 染色体核型 缓解率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