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兵
杨世明
+2 位作者
吴冯春
李永威
陈小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注射液,对照组未使用预防出血药物。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5 d血红蛋白(Hb)水平,围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3、5 d,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围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输血率(75.00%)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和输血率,提高术后Hb水平,且未增加术后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髓内固定
隐性失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兵
杨世明
+2 位作者
吴冯春
李永威
陈小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2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针对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中采用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后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开展时间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后确诊的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给予所有纳入...
目的:针对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中采用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后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开展时间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后确诊的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给予所有纳入对象均分别采用X线,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重建(VRT)等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0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经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重建(VRT)等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后检出率为98.00%(98/100),组间对比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X线诊断后检出率为90.00%(90/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相比,(X2=5.674,P=0.017),P<0.05;其中主要以多平面重组(MPR)像诊断正确率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技术诊断后的检出率较高,其诊断结果可作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膝关节骨折
检出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
12
3
作者
郭兵
杨世明
+1 位作者
李永威
陈小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9期981-982,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8-03诊治的30例严重骨质疏松、肱骨内侧缺乏有效支撑的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取同侧自体游离腓骨髓...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8-03诊治的30例严重骨质疏松、肱骨内侧缺乏有效支撑的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取同侧自体游离腓骨髓内植骨,选择合适型号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3~24)个月。术后植骨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29例骨折一期愈合,1例延迟至术后2年愈合。随访期间1例肱骨头塌陷,未予以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螺钉未穿出关节面。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71~97分,平均87分。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重建肱骨距,获得良好的固定稳定性,可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并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症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自体腓骨
植骨
原文传递
题名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兵
杨世明
吴冯春
李永威
陈小杰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骨科四肢创伤区
出处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基金
福建省卫计委2015年青年创新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5-CX-39)。
文摘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注射液,对照组未使用预防出血药物。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5 d血红蛋白(Hb)水平,围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3、5 d,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围术期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输血率(75.00%)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和输血率,提高术后Hb水平,且未增加术后DVT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髓内固定
隐性失血
分类号
R619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兵
杨世明
吴冯春
李永威
陈小杰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骨科四肢创伤区
出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2期2274-2277,共4页
基金
福建省卫计委2015年青年创新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5-CX-39)。
文摘
目的:针对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中采用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后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开展时间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后确诊的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给予所有纳入对象均分别采用X线,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重建(VRT)等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0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经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重建(VRT)等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后检出率为98.00%(98/100),组间对比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X线诊断后检出率为90.00%(90/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检查相比,(X2=5.674,P=0.017),P<0.05;其中主要以多平面重组(MPR)像诊断正确率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技术诊断后的检出率较高,其诊断结果可作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有效依据。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膝关节骨折
检出率
诊断价值
分类号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
12
3
作者
郭兵
杨世明
李永威
陈小杰
机构
福建
省
南平
市
第一
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
南平
第一
医院
)
骨科
四肢
创伤
区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9期981-982,共2页
基金
福建省卫计委青年创新课题(2015-CX-39)
文摘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8-03诊治的30例严重骨质疏松、肱骨内侧缺乏有效支撑的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取同侧自体游离腓骨髓内植骨,选择合适型号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3~24)个月。术后植骨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29例骨折一期愈合,1例延迟至术后2年愈合。随访期间1例肱骨头塌陷,未予以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螺钉未穿出关节面。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71~97分,平均87分。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重建肱骨距,获得良好的固定稳定性,可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并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症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自体腓骨
植骨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术围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
郭兵
杨世明
吴冯春
李永威
陈小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排螺旋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
郭兵
杨世明
吴冯春
李永威
陈小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腓骨植骨治疗Neer四部分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
郭兵
杨世明
李永威
陈小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