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化疗症状的影响
1
作者 林宝钗 吕迎君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 目的: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Piper癌因性疲乏量表(P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症状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4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距离更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更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化疗症状改善显著,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睡眠护理 肺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化疗症状
下载PDF
食管癌上皮细胞及其浸润淋巴细胞白介素2和白介素10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永娥 明德松 +1 位作者 庄建良 陈一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9-700,703,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上皮细胞及其浸润淋巴细胞(TIL)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探讨二者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法(SP法)观察20例食管癌上皮细胞及其TIL的IL-2、IL-10表达情况。结果全部标本的... 目的观察食管癌上皮细胞及其浸润淋巴细胞(TIL)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探讨二者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法(SP法)观察20例食管癌上皮细胞及其TIL的IL-2、IL-10表达情况。结果全部标本的癌上皮细胞IL-2、IL-10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癌旁组织,16例标本(80%)的癌上皮细胞IL-10的表达高于IL-2;癌组织中淋巴细胞(TIL)很多,大部分标本的TIL存在表达IL-2(16,80%)、IL-10(18,90%)的不同的TIL,16例标本(80%)的TIL的IL-10表达高于IL-2;对照癌旁组织中淋巴细胞均未见IL-2、IL-10的表达。结论食管癌上皮细胞表达IL-2、IL-10,可能与其发生、发展有关;食管癌组织存在表达IL-2、IL-10的异质性TIL,且呈Th2漂移;对照癌旁组织中淋巴细胞均未见IL-2、IL-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细胞 上皮细胞 白介素2 白介素10 免疫组化
下载PDF
Kiss-1、MMP2、TIMP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一峰 钟清木 张白凌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Kiss-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PTC原发灶及其4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灶中Kiss-1、MMP2、TIMP2的表达... 目的探讨Kiss-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PTC原发灶及其4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灶中Kiss-1、MMP2、TIMP2的表达。结果 1.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原发灶中MMP2的表达强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而前者Kiss-1、TIMP2的表达强度均低于后者,两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TC转移灶中MMP2的表达强度高于原发灶,它们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IMP2、Kiss-1在原发灶与转移灶中表达强度的差异无具统计学意义(P>0.05);3.三者在PTC原发灶和转移灶中表达强度的自身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PTC有转移组原发灶中,Kiss-1的表达与MMP2、TIMP2的表达相关(r=0.604,P<0.05;r=0.819,P<0.05);在PTC无转移组原发灶中,Kiss-1的表达与MMP2、TIMP2的表达相关(r=0.906,P<0.05;r=0.915,P<0.05)。结论 MMP2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尤其在转移灶中的高表达可能在PTC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TIMP2、Kiss-1的表达下调,尤其在自身转移灶中的低表达可能在转移过程中与前者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KISS-1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泉 程凌利 +4 位作者 高晶晶 谢仁伟 林丽屏 杨建忠 许荣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33-1937,共5页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127例,同时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实验分析miR-609变化,分析miR-609与地中海贫血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127例,同时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实验分析miR-609变化,分析miR-609与地中海贫血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地中海贫血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中miR-609相对表达量为3.17±0.2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R-609高表达患者ALT、Plt、MCH水平明显高于miR-609低表达患者(P<0.05)。miR-609高表达患者Hb、sICAM-1水平明显低于miR-609低表达患者(P<0.05)。miR-609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AST无相关性(P>0.05)。miR-609高表达组患者的轻度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miR-609低表达的患者(P<0.05)。miR-609水平与中度贫血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miR-609高表达组的严重贫血患者例数明显多于miR-609低表达的患者(P<0.05)。miR-609高表达组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头晕、乏力及发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miR-609低表达的患者(P<0.05)。miR-609水平与地中海贫血患者恶心发生率无相关性。ROC曲线发现,miR-609的AUC值为0.862,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84.1%。这提示miR-609对地中海贫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CH、miR-609是地中海贫血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上升,是患者的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患者疗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09 地中海贫血 预后价值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3、IL-15水平及其比值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明德松 苏智军 +3 位作者 邱晓东 庄建良 郭如意 林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IL-13、IL-15水平及IL-15/IL-13比值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0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3、IL-15水平。结果 肝炎组血清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 目的 探讨血清IL-13、IL-15水平及IL-15/IL-13比值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0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3、IL-15水平。结果 肝炎组血清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IL-15值及IL,15/IL-13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好转组(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与无细菌感染组间比较,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均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IL-13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IL-15、IL-15/IL-13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存在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的异常,存在IL-13、IL-15的失衡;通过联合检测血清IL-13、IL-15值及IL-15/IL-13比值,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激活状态,有助于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白介素-13 白介素-15
下载PDF
Kiss-1、β-caten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一峰 钟清木 张白凌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2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Kiss-1、β-caten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PTC组织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Kiss-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甲状腺组织的Kiss-1阳性表达率显著... 目的探讨Kiss-1、β-caten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PTC组织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Kiss-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甲状腺组织的Kis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TC(χ2=14.16,P<0.01);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的Kis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者(χ2=15.41,P<0.01);微小癌与非微小癌两者的Kiss-1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②PTC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24.75,P<0.01);微小癌和非微小癌、伴有和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间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5和0.53,P>0.05)。③Kiss-1阴性表达与β-catenin异常表达正相关(spear-man correlation value=0.56,P<0.01)。结论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很可能始于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Kiss-1表达的下调可能级联增强了β-catenin的正向效应作用,最终导致PTC的发生和颈部淋巴结的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KISS-1 Β-CATENIN
下载PDF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连云宗 潘群雄 +1 位作者 庄建良 陈一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44-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rPEDF)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增殖、侵袭和表达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癌细胞增殖率,观察不同浓度rPEDF对TPC-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检测rPED... 目的探讨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rPEDF)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增殖、侵袭和表达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癌细胞增殖率,观察不同浓度rPEDF对TPC-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检测rPEDF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侵袭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变化。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穿透数为(91.4±20.3)%明显多于rPEDF处理过的细胞(43.6±13.8)%的2.1倍,加入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后,细胞穿透数减少至72.4%[(72.4±16.5)%,P<0.05],表明rPEDF能有效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体外侵袭性,至少部分是在VEGF调节的作用下。TPC-1PEDF组(将rPEDF加入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中)中VEGF表达量为(0.38±0.04)IU/mL,与未加rPEDF蛋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作对照[TPC-1con组,(2.11±0.02)IU/mL]比较,平均减少5.6倍(P<0.01),同时TSP-1的表达量TPC-1PEBF组为(1298±116)IU/mL,与TPC-1con组的(251±21)IU/mL比较,平均表达上调5.2倍(P<0.01)。结论 rPEDF能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并改变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 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术前经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建良 许荣誉 +2 位作者 何荣琦 潘群雄 欧阳永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桡动脉灌注化疗在Ⅱb-Ⅲb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15例Ⅱb-Ⅲb期乳腺癌随机分为A组(术前经桡动脉CAP方案灌注化疗)和B组(术前无化疗),评定A组的临床疗效与病理组织学反应。对比两组的5年存活率及无病存活率。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术前桡动脉灌注化疗在Ⅱb-Ⅲb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315例Ⅱb-Ⅲb期乳腺癌随机分为A组(术前经桡动脉CAP方案灌注化疗)和B组(术前无化疗),评定A组的临床疗效与病理组织学反应。对比两组的5年存活率及无病存活率。检测两组肿瘤细胞的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A组乳腺肿瘤与腋淋巴结临床有效率为80.2%与77.6%组织学反应显效率92.6%。A组和B组的5年存活率为77.8%和63.4%,5年无病存活率为72.2%和56.9%;细胞凋亡指数为19.37±6.49和9.2±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桡动脉灌注化疗能有效地提高对乳腺肿瘤及腋窝淋巴结的局部临床控制率,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桡动脉 术前动脉化疗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体外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肺癌细胞A549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庄建良 潘群雄 +2 位作者 许荣誉 朱雄鹏 李纯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研究负载有肺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并携带外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囚子(GM—CSF)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激活自身T淋巴细胞形成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I.)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肺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致... 目的 研究负载有肺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并携带外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囚子(GM—CSF)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激活自身T淋巴细胞形成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I.)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肺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致敏DC,再用含有GM—CSF外源基凶的腺病毒感染DC,将所得的DC与T细胞混合培养以形成对A549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的CTL。细胞分为未处理(N—DC)组、加抗原未感染病毒(A—DC)组和加抗原感染病毒(G—A—DC)组。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计算CTL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当CTL与A549细胞,即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值(E/T)为5:1时,N—DC组的杀伤率为(1.9±0.7)%,A—DC组为(21.3±2.6)%,G—A—DC组为(34.5±4.9)%;当E/T为10:l时,N—DC组的杀伤率为(4.8±0.8)%,u—DC组为(35.4±3.6)%,G—A—DC组为(51.3±2.9)%;E/T为20:1时,N,DC组的杀伤率为(5.3--.t-O.2)%,A—DC组为(40.5±7.7)%,C—A—DC组为(72.5±4.7)%。3组之间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2,F:356,P〈0.05),通过两两比较,得出(j—A—DC组的杀伤率高于其他两组(P〈0.001),且A—DC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帅癌细胞株A549可溶性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卅对A549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的CTL,当所致敏的DC通过腺病毒感染而带有外源基因GM—CSF时,所诱导的细胞毒杀伤反应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