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体输血诱发巨噬细胞分化失调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吴玲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异体输血诱发巨噬细胞分化失调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例异体输血诱发巨噬细胞分化失调患者,按照溃疡原因分为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 目的探讨异体输血诱发巨噬细胞分化失调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例异体输血诱发巨噬细胞分化失调患者,按照溃疡原因分为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反复清创,直到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足功能、创面组织炎症浸润细胞计数及创面组织白细胞介素-12β(IL-12β)、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干预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AOFAS功能评分对比,统计学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干预后AOFAS评分、AOFAS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干预后AOFAS评分(62.53±4.21)分、AOFAS功能评分(42.14±3.21)分均低于足部外伤溃疡组的(89.68±6.51)、(48.37±4.59)分,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干预前创面组织炎症浸润细胞计数对比,统计学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干预后创面组织炎症浸润细胞计数均低于干预前,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干预后创面组织炎症浸润细胞计数(41.33±4.09)个/高倍镜视野高于足部外伤溃疡组的(33.21±1.75)个/高倍镜视野,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干预前创面组织IL-12β、iNOS、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对比,统计学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和足部外伤溃疡组干预后创面组织IL-12β、iNOS、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干预前,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干预后创面组织IL-12β、iNOS、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8±0.012)、(56.822±12.116)、(1.812±0.246),均高于足部外伤溃疡组的(0.025±0.011)、(33.032±11.005)、(0.833±0.115),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体输血诱发巨噬细胞分化失调会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足功能、创面组织炎症浸润细胞计数及创面组织IL-12β、iNOS、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输血 巨噬细胞分化失调 糖尿病足溃疡 创面愈合 影响
下载PDF
mTORC1在EB病毒LMP1促进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高晶晶 朱雄鹏 +3 位作者 王明泉 林兴智 庄燕玲 林宏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qPCR验证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LMP1蛋白、CD38的表达量及较EBV-p70S6K磷酸化水平。结果:相较于EBV-DLBCL细胞,LMP1蛋白在EBV+DLBCL细胞上表达(P=0.0008),EBV+DLBCL细胞p70S6K磷酸化水平更高(P=0.0072)及CD38的表达量更高(P=0.0091)。与空载组对比,LMP1OE组的LMP1蛋白表达及CD38表达量均增高(P=0.0353;P<0.0001),且p70S6K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65);并验证了LMP1 mRNA表达(P<0.0001)。较si-NC组,LMP1KO组不表达LMP1蛋白(P=0.0129),且p70S6K磷酸化消失(P=0.0228);同时,CD38表达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2377)。结论:LMP1通过活化mTORC1通路促进DLBCL细胞浆母细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膜蛋1 mTORC1通路 CD3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化
下载PDF
长期输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不规则抗体产生及其与RH因子和贫血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明泉 高晶晶 +1 位作者 谢仁伟 王清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56-1760,共5页
目的:分析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长期定期输血治疗后不规则抗体的出现情况及其与RH因子和贫血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长期输血的120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抽提,应用PCR-SSP法对其RH因子的基因型进行... 目的:分析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长期定期输血治疗后不规则抗体的出现情况及其与RH因子和贫血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长期输血的120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抽提,应用PCR-SSP法对其RH因子的基因型进行测定,采取血型血清学法对患儿不规则抗体及其类型进行筛查与鉴定,采用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与PCR体外扩增的方法对其基因分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儿的RH因子基因型以Ce/Ce(59.17%)与CE/ce(25.00%)为主;其中产生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儿10例,其阳性率为8.33%;在1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儿中,RH因子基因型有Ce/Ce 6例,cE/cE、CE/ce、cE/ce与Ce/ce均各1例;在1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儿中,贫血基因突变位点有:IVs-11654M 2例,cD4142M 6例,28M 1例,CD71-72M 1例。结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长期定期输血治疗后出现不规则抗体,这可能与RH因子和贫血基因突变位点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RH因子 基因分型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泉州地区5008例遗传咨询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明泉 高晶晶 +2 位作者 林丽屏 郑亚欣 庄建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1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外周血检查 遗传咨询 泉州地区 出生人口素质 儿童智力低下 科学依据 染色体数目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指导作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仁伟 沈小琪 +2 位作者 吴玲玲 李丽群 侯志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危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凝血检测配合指导输血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配合指导输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成分、输血量指标及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制品用量,记录观察组输血前后,R值、K值,α角度及MA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红细胞悬液平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冷沉淀平均使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R值、K值均低于输血前,α角度大于输血前,MA值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能够对危重症患者的合理用血提供参考,并且对输血效果进行检验,为临床中血液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辅助危重症患者的科学、有效治疗,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危重症患者 临床合理用血 输血量 输血成分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泉 程凌利 +4 位作者 高晶晶 谢仁伟 林丽屏 杨建忠 许荣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33-1937,共5页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127例,同时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实验分析miR-609变化,分析miR-609与地中海贫血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127例,同时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实验分析miR-609变化,分析miR-609与地中海贫血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地中海贫血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中miR-609相对表达量为3.17±0.2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R-609高表达患者ALT、Plt、MCH水平明显高于miR-609低表达患者(P<0.05)。miR-609高表达患者Hb、sICAM-1水平明显低于miR-609低表达患者(P<0.05)。miR-609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AST无相关性(P>0.05)。miR-609高表达组患者的轻度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miR-609低表达的患者(P<0.05)。miR-609水平与中度贫血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miR-609高表达组的严重贫血患者例数明显多于miR-609低表达的患者(P<0.05)。miR-609高表达组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头晕、乏力及发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miR-609低表达的患者(P<0.05)。miR-609水平与地中海贫血患者恶心发生率无相关性。ROC曲线发现,miR-609的AUC值为0.862,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84.1%。这提示miR-609对地中海贫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CH、miR-609是地中海贫血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miR-609水平上升,是患者的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患者疗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09 地中海贫血 预后价值
下载PDF
成分输血技术要点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7
作者 谢仁伟 郑宝梅 +1 位作者 魏祥坤 盛伊兰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4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接受异体成分血治疗的86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本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BT...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接受异体成分血治疗的86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本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BTMIS)及电子病历资料,分析输注异体成分血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去白细胞成分血与否、成分血制品种类、患者性别、输血史及疾病种类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结果8689例输注异体成分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17例,发生率为1.35%,其中男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15%,低于女性的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反应68例,占比58.12%;非溶血性发热49例,占比41.88%。输注去白细胞成分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低于未去白细胞成分血患者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血小板成分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高于输注血浆、红细胞患者的1.56%、0.85%,且输注血浆成分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输注红细胞成分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高于无输血史患者的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液内科最高(2.92%),其次为传染病科(1.47%),且血液内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ICU、传染病科、消化科、心外科、肿瘤内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科室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成分血去白细胞与否、成分血制品种类及患者性别、输血史及疾病类型等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输注合适的、不同类型的血制品,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治疗
下载PDF
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玲玲 谢仁伟 +3 位作者 魏祥坤 李丽群 盛伊兰 郑宝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24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纤维蛋白原(冷沉淀)联合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21年9月因严重急性创伤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救治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纤维蛋白原(冷沉淀)联合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21年9月因严重急性创伤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救治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ation,ATC)分为非ATC组和ATC组,其中110例患者为ATC。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创伤严重程度得分(injury severity sco re,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 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等指标的差异,并将统计值P<0.05的项目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此外,ATC患者被连续随机分配到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按照常规的诊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同时抽取血样并送往实验室测量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时补充冷沉淀,对比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凝血功能及临床结局差异。结果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酸中毒、GCS评分≤6分、碱缺失≥6 mol/L以及合并颅脑损伤均是ATC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TC患者在接受冷沉淀联合输血治疗后,凝血功能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4 h内所需的浓缩红细胞显著减少(P<0.05)。此外,接受冷沉淀治疗组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也较低(P<0.05)。但他们术后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败血症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创伤患者低体温、酸中毒、GCS评分<6分、碱缺失≥6 mol/L以及合并颅脑损伤均是ATC的独立危险因素,冷沉淀联合输血治疗ATC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影响因素 纤维蛋白原 冷沉淀 输血 凝血功能 临床结局
下载PDF
A205亚型1例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家系调查
9
作者 高晶晶 侯志婷 +1 位作者 王碰治 朱雄鹏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A205亚型个体的分子生物学及家系遗传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8月因术前血型筛查正反定型不符拟行进一步血型鉴定的1例先证者及其父母、弟弟为研究对象。先证者为男性,17岁。采用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受试者进行ABO亚型鉴定,并且应... 目的探讨A205亚型个体的分子生物学及家系遗传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8月因术前血型筛查正反定型不符拟行进一步血型鉴定的1例先证者及其父母、弟弟为研究对象。先证者为男性,17岁。采用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受试者进行ABO亚型鉴定,并且应用Sanger测序法确定ABO基因突变情况。并且根据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先证者血型在家系中的遗传特征。本研究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泉一伦[2021]124号),受试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ABO血型鉴定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母亲的血清学分型为Ax亚型,ABO基因分型为A205/O01,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存在c.28+5859T>G、c.261delG、c.467C>T、c.1009A>G。先证者父亲及弟弟的血清学分型为均O型。②家系调查结果显示,先证者与其母亲ABO血型分型、ABO基因分型及测序结果一致,先证者的ABO基因突变遗传自母亲。结论ABO基因c.28+5859T>G单核苷酸突变可抑制A基因的转录,而同时存在c.467C>T、c.1009A>G突变时,红细胞上A抗原表达减弱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抗原 基因检测 内含子 ABO血型系统 GATA结合基序 家系调查
原文传递
阿加曲班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仁伟 王明泉 +5 位作者 程凌利 吴玲玲 李丽群 张清泉 洪全龙 李国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另取8只大鼠仅分离颈动脉,不插入线栓,设为假手术组.假手术...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另取8只大鼠仅分离颈动脉,不插入线栓,设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给予腹腔注射0.9%NaCl 5 mL;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5和3.0 mg·kg^(-1)阿加曲班,腹腔注射.4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颅内血流动力学,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低、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的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49.86±7.52),(58.84±8.97),(41.23±8.20)和(69.52±10.26)cm·s^(-1),血小板黏附率分别为(15.03±1.96)%,(12.27±1.81)%,(18.86±2.10)%和(9.32±1.57)%,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2.17±6.85)%,(45.22±5.82)%,(60.30±7.93)%和(34.26±4.10)%,脑组织p-NF-κB p65/NF-κB p65分别为0.75±0.09,0.63±0.07,0.98±0.08和0.27±0.03,iNOS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1±0.11,0.52±0.06,1.26±0.19和0.30±0.04.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比较,低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加曲班可改善MCAO大鼠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减轻脑组织病理变化,推测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脑组织NF-κB p65磷酸化及iNO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阿加曲班 血流动力学 血小板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