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因子与CD4^(+)、CD8^(+)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黄利勇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33-36,48,共5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因子与CD4^(+)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4^(+)”)、CD8^(+)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8^(+)”)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6...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因子与CD4^(+)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4^(+)”)、CD8^(+)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8^(+)”)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甲状腺癌患者为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予以胸乳入路腔镜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CD4^(+)和CD8^(+)水平、创伤应激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84±1.98)mL,术后引流量为(30.23±9.48)mL,均少于对照组的(10.68±1.63)、(66.58±11.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5、10.305,P均<0.05)。术后3 d,两组CD4^(+)、CD8^(+)水平较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应用胸乳入路腔镜术于甲状腺癌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等优势,且有效改善患者创伤应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乳入路腔镜术 甲状腺癌 创伤应激因子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口服化疗肿瘤患者药物素养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口服化疗药物已发展为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药物依从性差及药物不良反应却是肿瘤患者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良好的药物素养则是确保用药安全及化疗疗效的关键。本文将从药物素养的定义和口... 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口服化疗药物已发展为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药物依从性差及药物不良反应却是肿瘤患者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良好的药物素养则是确保用药安全及化疗疗效的关键。本文将从药物素养的定义和口服化疗肿瘤患者药物素养的现状、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口服化疗肿瘤患者药物素养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提高口服化疗肿瘤患者的药物素养水平、保证化疗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化疗 肿瘤患者 药物素养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E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进展的研究
3
作者 李晓华 郑志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454-1457,1473,共5页
目的:探讨JMJD2E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与miR372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本研究中,选择了Hep3B人肝癌细胞并构建了JMJD2E过表达的细胞系。使用了多种实验技术,包括RT-PCR、Northern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来检测JMJD2E及相... 目的:探讨JMJD2E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与miR372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本研究中,选择了Hep3B人肝癌细胞并构建了JMJD2E过表达的细胞系。使用了多种实验技术,包括RT-PCR、Northern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来检测JMJD2E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通过miRNA检测工具详细分析和验证了miR372的表达。此外,还进行了免疫沉淀实验、RNA免疫沉淀、染色质免疫沉淀和超级凝胶移位实验,以深入研究JMJD2E蛋白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和染色质水平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CCK8测定法和细胞菌落形成效率测定评估了肝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能力,并在小鼠体内进行异种移植实验验证了研究结果。结果:JMJD2E过表达明显抑制了肝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包括细胞数量减少、集落形成效率下降以及细胞增殖率的减少。异种移植实验证实了这种抑制效应。此外,JMJD2E在表观遗传学上减弱miR372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揭示了JMJD2E在肝癌细胞中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iR372的表达发挥关键作用。JMJD2E的过表达降低了miR372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了肝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策略,有望改善肝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JMJD2去甲基化酶 JMJD2E miR372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Slc7a11通过E-cadherin/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自噬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华 郭欣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7 member11,Slc7a11)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Slc7a11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WB)检测Slc7...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7 member11,Slc7a11)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Slc7a11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WB)检测Slc7a11对MDA-MB-231细胞黏附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和p6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c7a11过表达组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体外与迁移侵袭实验检测到,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扰Slc7a11表达组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体外与迁移侵袭实验检测到,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Slc7a11后,自噬相关基因包括Beclin-1和LC3II的表达明显上调,而p62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Slc7a11能够调控细胞自噬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β-catenin复合体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7a11 乳腺癌细胞 侵袭转移 E钙黏蛋白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1
5
作者 杨永凯 张帆 +4 位作者 薛少华 刘盾 周晓辉 何祥中 高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483-2484,248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PCT)与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12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和肽素与PCT水平... 目的研究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PCT)与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12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和肽素与PCT水平的差异。结果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和肽素、PCT水平均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生存组血清和肽素、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肽素、PCT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关系密切,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肺疾病 和肽素 降钙素原 预后
下载PDF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永凯 张帆 +4 位作者 薛少华 刘盾 周晓辉 何祥中 高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802-48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肽素(copeptin)水平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76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肽素(copeptin)水平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76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与和肽素水平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二者联合检测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在发病后6、24h及7、14dPCT、和肽素水平均高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单项检测中PCT、和肽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和0.727,PCT的曲线下面积略大于和肽素,PCT、和肽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增加到0.841。结论血清PCT、和肽素均可作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PCT、和肽素水平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感染 降钙素原 和肽素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肽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永凯 张帆 +4 位作者 薛少华 何祥中 高伟 刘盾 周晓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断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09例(脑出血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2例(对照组),对脑出血组患者和对...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断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09例(脑出血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2例(对照组),对脑出血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及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病情严重程度及出血量增加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63,r=0.58,P<0.01),与GCS呈负相关(r=-0.52,r=-0.46,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和急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能反映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N端脑钠肽前体 和肽素 GCS评分 脑出血量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玉钿 张声 +2 位作者 郑曦 吴钦穗 黄双月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在乳腺癌间质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90例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30例,应用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中iNOS和COX-2的mRNA表达,另以E...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在乳腺癌间质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90例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30例,应用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中iNOS和COX-2的mRNA表达,另以Eli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iNOS和COX-2与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以及VEGF-C的关系。结果在90例乳腺癌中iNOS、COX-2的mRNA阳性率分别为66.7%、68.9%,LVD为(8.03±2.26)个/HPF,VEGF-C表达阳性率为47.8%,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iNOS mRNA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分期、LVD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P<0.01);COX-2 mRNA表达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分期和LVD呈正相关(P<0.05),与VEGF-C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iNOS和COX-2的m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iNOS和COX-2具有协同促进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有望在乳腺癌的临床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INOS COX-2 淋巴管生成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微创血肿碎吸术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高伟 薛少华 何祥中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不同手术时机的预后差异。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6~12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和晚期治疗组(发病12~72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和手术治疗后14d格拉斯哥昏迷昏迷评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不同手术时机的预后差异。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6~12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和晚期治疗组(发病12~72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和手术治疗后14d格拉斯哥昏迷昏迷评分(GCS)、手术后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及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血糖升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GCS、NIHSS、ADL评分结果相近(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14dGCS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术后90d,NIHSS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ADL评分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经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血糖升高)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减轻残疾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 碎吸术 手术时机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Livin和PTEN的表达及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玉钿 郑曦 +1 位作者 吴钦穗 黄双月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Livin和PTEN的表达,另以TUNE...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Livin和PTEN的表达,另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Livin和PTEN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在90例乳腺癌中Livin和PTE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48.9%,凋亡指数为4.79%±1.6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L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P>0.05);PTEN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未见显著相关(P>0.05)。结论 Livin和PTEN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分别起抑制和促进作用,Livin高表达和PTEN失表达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调控两种基因的表达有望影响乳腺癌细胞凋亡以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IVIN PTEN 凋亡 免疫组化 TUNEL
下载PDF
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彬生 陈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就诊时经医生检查均符合临床中有关复发性胆道结石的相关诊断标准。50例患者全部进行B超检查,对17例患...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就诊时经医生检查均符合临床中有关复发性胆道结石的相关诊断标准。50例患者全部进行B超检查,对17例患者进行CT检查,对8例患者进行MRCP检查,对3例患者进行PTC检查,本研究组患者均择期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探查取石。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进行探查以及B超检查和CT检查,确保无明显结石残留。结果在本研究组的50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案例,其中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伤口感染2例。患者出院前经B超检查和CT检查检测均未发现结石残留。结论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会加大手术的风险以及操作难度,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再次手术消除结石,清除结石的病灶,对胆管进行矫正,防止结石复发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胆道结石 再手术治疗 对策
下载PDF
即刻与延期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帆 黄双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9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即刻与延期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收治的67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手术同时实施乳房再造,根据乳房再造时间分为即刻再造组(观察组)35例,延期再造组(对照组)32例,手术后的6~1... 目的:探讨即刻与延期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收治的67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手术同时实施乳房再造,根据乳房再造时间分为即刻再造组(观察组)35例,延期再造组(对照组)32例,手术后的6~12个月进行乳房再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乳房外观、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即刻乳房再造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提高患者乳房外观满意率,且患者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再造 即刻乳房再造
下载PDF
结扎腰动脉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模型有效性的评估
13
作者 何祥中 陈春美 +1 位作者 韦浩 张帆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结扎腰动脉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模型,为研究缺血性脊髓病、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提供良好的载体。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出腰动脉)和脊髓缺血组(结扎所有腰动脉),于术后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苏木精-伊红(... 目的结扎腰动脉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模型,为研究缺血性脊髓病、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提供良好的载体。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出腰动脉)和脊髓缺血组(结扎所有腰动脉),于术后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及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术后48h对缺血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为(9.22±0.97),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镜下可见脊髓缺血组大鼠正常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aspase-3阳性细胞呈棕黄色,脊髓缺血组阳性率远大于假手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结扎大鼠腰动脉可以建立稳定的脊髓缺血模型,为脊髓缺血后损伤机制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提供良好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脊髓缺血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高压氧及Notch信号阻断剂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永凯 张帆 +4 位作者 韦浩 周晓辉 陈春美 王春华 涂献坤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8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及Notch信号阻断剂(DAPT)对大鼠颅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0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颅脑损伤组、DAPT{N-[N-(3,5-Difluorophen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t-butylester... 目的观察高压氧及Notch信号阻断剂(DAPT)对大鼠颅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0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颅脑损伤组、DAPT{N-[N-(3,5-Difluorophena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t-butylester}组、高压氧组及二甲基亚砜(DMSO)组,应用改良的自由落体方法制备脑损伤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法观察伤后7、14、21 d及28 d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结果颅脑损伤组、DAPT和高压氧组海马区Brd 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数,在伤后7 d为(14.2±1.3)、(11.4±1.7)个和(22.3±1.5)个,在伤后14 d为(9.6±0.7)、(6.9±2.1)个和(13.8±1.4)个,在伤后7 d较伤后14 d明显增多(P<0.05);与颅脑损伤组比较,DAPT组在伤后7 d及14 d双标阳性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高压氧组在伤后7 d及14 d双标阳性的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高压氧能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Notch信号阻断剂抑制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神经干细胞 NOTCH通路 增殖分化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丽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6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种护理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种护理方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社会、情绪、认知、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和P<0.01);观察组护理后的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在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血流重建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生辉 张帆 +3 位作者 杨永凯 周晓辉 吴彩松 丁艺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重建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经机械取栓后血管狭窄程度仍>50%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1例,随机分成支架组31例和药物组30例,支架组在颅... 目的探讨急性期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重建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经机械取栓后血管狭窄程度仍>50%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1例,随机分成支架组31例和药物组30例,支架组在颅内球囊扩张后选择合适大小的Enterprise支架或取栓支架(Solitair-FR)直接解脱,药物组不置入支架。评估患者术后90 d血管再通情况、预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及病死率。结果支架组即刻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药物组(93.5%vs 66.7%,P=0.021)。术后90 d,支架组18例血管狭窄程度≥50%;8例闭塞,血管再通23例;药物组血管再通12例,支架组术后90 d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药物组(74.2%vs 40.0%,P=0.007);2组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可明显提高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90 d后的血管再通率,安全性与药物治疗相当,但90 d良好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卒中 颅内栓塞 动脉闭塞性疾病 球囊取栓术
下载PDF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林慧 郭恩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对比... 目的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平均住院天数)、乳房外观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5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住院天数、乳房外观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创伤小,术后恢复情况、乳房外观情况及生活质量总体情况均好于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临床推广时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对保乳手术复发的顾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疗效 早期乳腺癌 复发
下载PDF
多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嵩 林晖 黄小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258-2260,共3页
目的:比较多灶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与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SPT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43例MPTC和78例SPT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分段、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 目的:比较多灶甲状腺乳头状癌(MPTC)与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SPT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43例MPTC和78例SPT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分段、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微小癌比例、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MPTC组年龄、腺外浸润发生率、淋巴结转移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低钙发生率均高于SP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TC年龄多较大,更易发生腺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患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多灶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观察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慧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0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进行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对照组进行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观... 目的研究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进行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对照组进行不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接受30~36个月的随访,随访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无胸肌萎缩症状出现,腋窝疼痛者2例,上臂麻木感者2例,2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术后出现局部复发1例,腋窝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1例。对照组患者胸肌萎缩症状者9例,腋窝疼痛者6例,上臂麻木感症状者14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1例,腋窝转移1例,骨转移2例,肺转移1例,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可显著降低胸肌萎缩及患侧上臂及腋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肿瘤复发率以及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永凯 张帆 +2 位作者 周晓辉 韦浩 罗生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7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脑梗死恢复期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联合组29例、高压氧组28例和针刺组29例。其中联合组进行高压氧和针刺治疗,高压氧组只进行高压氧治...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脑梗死恢复期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联合组29例、高压氧组28例和针刺组29例。其中联合组进行高压氧和针刺治疗,高压氧组只进行高压氧治疗、针刺组仅进行针刺治疗。干预时间为每天1次,每周5次,总共4周。所有受试者均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认知功能和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干预结束后,三组受试者的MoCA和MBI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其中联合组MoCA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高压氧组和针刺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31)。结论高压氧结合针刺疗法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要明显优于单纯的高压氧和针刺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针刺疗法 脑梗死恢复期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