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赞 张真真 +1 位作者 张声 陈余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的特点。方法收集26例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通过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恶性黑色素瘤11例,可见突出的嗜酸性核仁、核沟、核内假包涵体,表达S-100蛋白、HMB-45、Melan-... 目的探讨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的特点。方法收集26例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通过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恶性黑色素瘤11例,可见突出的嗜酸性核仁、核沟、核内假包涵体,表达S-100蛋白、HMB-45、Melan-A。嗅神经母细胞瘤7例,可见神经原纤维、菊形团结构,NSE、Syn阳性,S-100蛋白在肿瘤周边的支持细胞中表达。横纹肌肉瘤4例,瘤细胞多嗜酸性,desmin、vimentin、MyoDl、Myogenin阳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可见较多的凋亡、坏死和出血,NSE、Syn、CgA均阳性。骨外Ewing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可见Homer-Wright假菊形团及乳头状结构,CD99、vimentin、Syn、NSE均阳性。结论鼻腔小细胞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临床和形态学表现,因此,只有根据其各自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才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肿瘤 小细胞肿瘤 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脑室内脑膜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丽 付伟伟 +9 位作者 林琳 吴喜跃 吴龙 赵树超 付海洋 许丹榕 蔡珊珊 张声 刘雪咏 王行富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18年3月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93例脑室内脑膜瘤,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等。结果脑室内脑...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18年3月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93例脑室内脑膜瘤,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等。结果脑室内脑膜瘤占脑膜瘤总数1.95%,男女比例为1.0∶2.6。发病年龄8~72岁,中位年龄47岁,发病高峰为41~60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40/66,60.6%)、头晕(20/66,30.3%)等,术前症状持续时间1 d^6年不等。主要发生在侧脑室(88/93,94.6%),以三角区居多(78/88,88.6%)。大部分(53/73,72.6%)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周围脑水肿。肿瘤最大径0.2~11.0 cm,中位值4.5 cm。肿瘤周围脑水肿与肿瘤最大径及WHO分级有关。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纤维型、过渡型、脑膜上皮细胞型、血管瘤样型、沙砾体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不典型、横纹肌样型以及间变性脑膜瘤等,大部分为WHOⅠ级,以纤维型最多(38/93,40.9%)。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总体预后较好,但高级别肿瘤预后较差。结论脑室内脑膜与其他部位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大致相似,但发病高峰略低。发生瘤周水肿的比例较高。肿瘤预后与组织学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脑膜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预后 组织病理学 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病理特征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