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园凤 卢青英 +1 位作者 张百祥 王秀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9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9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疾病过程的心理分析,制订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将其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结果患者的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做好吞咽...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9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疾病过程的心理分析,制订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将其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结果患者的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做好吞咽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使其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2015—2017年腹水中大肠埃希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张晓曼 邓懋清 陈丽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分析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所有住院患者腹水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 目的:分析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所有住院患者腹水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统计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转归。结果:腹水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4. 7%,主要分布于普外科、重症医学科、消化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78. 6%,3年来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71. 4%、77. 2%、85. 0%;且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高,检出1例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结论:腹水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严重,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腹水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监测,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大肠埃希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率
下载PDF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内镜诊治体会
3
作者 姜添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6期3593-3593,共1页
目的总结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17年3月诊治的76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 76例患者中异物位于食管内26例、胃内49例、十二指肠1例,其中3例异物经内镜治疗未能成... 目的总结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17年3月诊治的76例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内镜处理异物的情况。结果 76例患者中异物位于食管内26例、胃内49例、十二指肠1例,其中3例异物经内镜治疗未能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自行排出),治疗不成功率3.9%。结论采用内镜诊治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上消化道异物一旦确诊,又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均应积极行内镜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诊疗 体会
下载PDF
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并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詹儒东 陈东风 +5 位作者 兰伟斌 占鹏 蒋建清 邱汉民 吴福春 邱永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6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并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01—2013-01诊治股骨粗隆下并粗隆间骨折15例,采用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15例术后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并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01—2013-01诊治股骨粗隆下并粗隆间骨折15例,采用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15例术后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周。未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8~96分,平均93分;其中优12例,良3例。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髋内翻、下肢旋转畸形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并粗隆间骨折为髓内中心固定,力学性能较佳,能较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对术后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瑛 黄立 +1 位作者 涂学招 占鹏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对术后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股骨假体屈曲位的放置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对术后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股骨假体屈曲位的放置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于矢状位上中立位,观察组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于矢状位上屈曲位。术前与术后1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膝关节最大屈曲度,统计术后膝前痛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前痛发病率为3.33%(1/30),对照组为20.00%(6/30),观察组术后膝前痛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44)。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于矢状位上屈曲位,可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 膝前痛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