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留有尾声听余音——小学数学新授课结尾十法
1
作者 薛赞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7年第12期21-23,共3页
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后面的活动又冲淡了前面的学习内容,此时,学生大脑疲劳,情绪低落,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果下课铃一响就草草收场,宣布散... 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后面的活动又冲淡了前面的学习内容,此时,学生大脑疲劳,情绪低落,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果下课铃一响就草草收场,宣布散课,那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会使教学效果打折扣的.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疲劳 试商法 堂课 教学效果 轴对称图形 对称美 教学活动 知识结构 计算失误 课本知识
下载PDF
乐读与善读——朗读教学管见 被引量:2
2
作者 施茂枝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7年第X6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乐读 引导学生 朗读教学 朗读者 培养兴趣 作品 教师 范读 入情 课文
下载PDF
阅读、阅读能力试解──兼谈阅读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施茂枝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9年第11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文章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能力 语言能力 书面言语 文学阅读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主体 语文素质
下载PDF
教材处理要别出心裁
4
作者 施茂枝 《小学教学研究》 1999年第11期8-8,共1页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教材更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艺术地处理教材就必须在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执教者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把教材内容转化、优化为教学内容,并富有创意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材、教师...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教材更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艺术地处理教材就必须在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执教者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把教材内容转化、优化为教学内容,并富有创意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材、教师、学生巧妙地组合成生气洋溢的动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处理 处理教材 执教者 主要依据 学生 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 动态结构 三要素
下载PDF
《三味书屋》中几外文字的改动
5
作者 施茂枝 《湖南教育(上旬)(A)》 1999年第3期48-48,共1页
《三味书屋》中几外文字的改动《三味书屋》入选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时,文字有如下改动:1.原教材:“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一个书塾,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新教材:“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 《三味书屋》中几外文字的改动《三味书屋》入选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时,文字有如下改动:1.原教材:“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一个书塾,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新教材:“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原教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味书屋》 新教材 福建宁德地区 小学教师 文字 鲁迅 花骨朵 纪念馆 九年义务教育 意义连贯
下载PDF
为上好试卷讲评课再进一言
6
作者 薛赞祥 《小学教学研究》 1996年第12期20-21,共2页
由于工作之便,有机会听了一些小学数学试卷的讲评课,深为广大数学教师的辛勤劳动所感动,从新授课到复习课,从拟定试题,评阅试卷,作出分析,最后到安排讲评课,无处不闪烁园丁精神的火花!听课之后,颇受教益。听课后,简述四点浅见。(一)着... 由于工作之便,有机会听了一些小学数学试卷的讲评课,深为广大数学教师的辛勤劳动所感动,从新授课到复习课,从拟定试题,评阅试卷,作出分析,最后到安排讲评课,无处不闪烁园丁精神的火花!听课之后,颇受教益。听课后,简述四点浅见。(一)着眼于激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用实验证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卷讲评课 数学教师 学生思想 数学试卷 哈佛大学 复习课 差错原因 新授课 试题 詹姆斯
下载PDF
曲问的形式及价值
7
作者 施茂枝 《小学教学研究》 1998年第2期3-4,共2页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这就是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取得答案。曲问含蓄生动,问在此意在彼,大大增加了思维容量。巧妙运用曲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学生心智,兼有很高的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内容 心理平衡
下载PDF
“这个例句不是连动句”吗
8
作者 施茂枝 《小学教学研究》 2000年第5期14-15,共2页
“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这个句子是不是连动句?何联合教师认定它不是连动句(《这个例句不是连动句》,载于2000年第1期《小学教学研究》),其理由主要是:“有动作,至少两个;动作有次序,动作连着动,动作连得紧;动作是同一... “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这个句子是不是连动句?何联合教师认定它不是连动句(《这个例句不是连动句》,载于2000年第1期《小学教学研究》),其理由主要是:“有动作,至少两个;动作有次序,动作连着动,动作连得紧;动作是同一个对象所发出”,这是连动句的特点,而“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中的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牵着毛驴’只是表示东郭先生‘在路上走’的方式”。并非“连着动”,“不存在连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先生 《小学教学研究》 教师 方式 句子 特点 次序 表示 存在
全文增补中
转化·表象·命题——小学作文教学断想 被引量:4
9
作者 施茂枝 《小学语文教学》 1999年第5期28-29,共2页
(一)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这是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象是思维的起点”,是写作中双重转化的基础。没有表象,“意”和... (一)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这是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象是思维的起点”,是写作中双重转化的基础。没有表象,“意”和“文”只是无源之水。不同的“物”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小淘气 双重转化 写作客体 词汇联想 形象感 词语 语言能力 记叙文 写作活动
原文传递
《灯光》文字改动简析
10
作者 施茂枝 《小学语文教学》 2000年第3期56-,共1页
关键词 突击连 后续部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