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代易学文化解释功能的扩张 被引量:5
1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80,共11页
《周易》尊崇的经典地位是在西汉时期确立的,汉《易》之特色在于象数学大昌。汉代易学既以其哲理观念的宏观层面的影响,更以其卦爻符号、象数模式的具体形态的影响,介入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核心领域,也介入天文历法、物候气象、灾... 《周易》尊崇的经典地位是在西汉时期确立的,汉《易》之特色在于象数学大昌。汉代易学既以其哲理观念的宏观层面的影响,更以其卦爻符号、象数模式的具体形态的影响,介入政治、经济、军事、伦理等核心领域,也介入天文历法、物候气象、灾异、医药等自然科学领域,还介入音乐、文学、建筑等艺术领域,表现出易学文化解释功能的扩张。汉代易学文化解释功能之扩张,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极大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象数 文化解释功能 扩张
下载PDF
论朱载堉的乐学与易学 被引量:4
2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5,共10页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堉,精研律历之学,苦心孤诣,创造了"新法密律",乃中国古代音乐史上辉煌成就之一。在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朱氏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盲从空疏荒诞之论,力寻确凿精切之征。然而,朱氏也曾依傍《周易...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堉,精研律历之学,苦心孤诣,创造了"新法密律",乃中国古代音乐史上辉煌成就之一。在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朱氏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盲从空疏荒诞之论,力寻确凿精切之征。然而,朱氏也曾依傍《周易》经典,在《易》学哲理、象数模式等方面,援经立论,或阐发义理,或论证律例,涉及到《易》理与乐理、《易》理与乐谱、《易》理与乐器等内容。本文以《律吕精义》为主要资料,论述朱载堉的律学思想与易学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乐律 乐谱 乐器 易学思想
下载PDF
郭璞易学思想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连镇标 《周易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41-51,共11页
在易学史上,郭璞精湛的易占一直为人推重,而其颇具特色的易学思想却往往被忽视,或语焉不详。笔者在深入研读郭璞诗赋文的基础上,结合其行状,对其易学思想予以全面梳理。本文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结合郭璞的诗赋,指出郭璞对周易... 在易学史上,郭璞精湛的易占一直为人推重,而其颇具特色的易学思想却往往被忽视,或语焉不详。笔者在深入研读郭璞诗赋文的基础上,结合其行状,对其易学思想予以全面梳理。本文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结合郭璞的诗赋,指出郭璞对周易义理的承袭与发挥;一是结合《晋书》本传、郭璞《易洞林》,从取象运数、据象成辞及阴阳灾异说两方面,深入阐析郭璞对焦(赣)、京(房)、管(辂)易象数学的继承与发展;一是结合郭璞的行状,指出郭璞在易占实践上为改革易占方法、完善易占辞以适应现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 从而表明郭璞是位既重义理又重象数,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易学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璞 易学 义理 象数学 阴阳灾异说 易占
下载PDF
后汉书律志中的易学与乐律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黎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10,172,共7页
《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颇为丰富,京房"六十律"与汉《易》"卦气说"象数模式的密切关联性,正是从《后汉书.律志》相关记载中得以显示的。本文对《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作... 《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颇为丰富,京房"六十律"与汉《易》"卦气说"象数模式的密切关联性,正是从《后汉书.律志》相关记载中得以显示的。本文对《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作出具体的分析评说,并论述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律志 易学 乐律学 卦气说
下载PDF
尚秉和易学思想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连镇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61,共7页
尚秉和是我国上世纪易学泰斗,其身后留下的《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尚氏学》等系列易著,至今仍是学人治易的重要参考书。为了帮助今人了解尚氏其人其作,本文对尚氏生平行状及其易学思想作一番全面、深入的探考。
关键词 尚秉和 易学思想 象数学
下载PDF
论易学与古代乐律学的文化解释功能群叠加
6
作者 黄黎星 孙晓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3-210,共8页
中国古代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是在整个思想文化大背景的笼罩、影响下发展的。其中,通过阴阳五行、天文历数、地域方位等自然哲学的观念及其相应的值配模式,使《易》学象数模式的象征体系与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形成了通融互摄的... 中国古代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是在整个思想文化大背景的笼罩、影响下发展的。其中,通过阴阳五行、天文历数、地域方位等自然哲学的观念及其相应的值配模式,使《易》学象数模式的象征体系与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形成了通融互摄的阐释发挥的关系网络,这一形态,对古代乐律学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易》学与古代乐律学的文化解释功能群叠加的问题展开论述,以探明古代乐律学的重要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古代乐律学 文化解释 功能群叠加
下载PDF
马振彪与《周易学说》
7
作者 连镇标 《闽江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12,共6页
马振彪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易学家,然其身后却留下近60万字的易学巨著——《周易学说》。为了让今人了解马振彪其人其书,进而对上世纪中叶我国易学发展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对马振彪的坎坷生平际遇、深厚的易学根底及《... 马振彪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易学家,然其身后却留下近60万字的易学巨著——《周易学说》。为了让今人了解马振彪其人其书,进而对上世纪中叶我国易学发展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对马振彪的坎坷生平际遇、深厚的易学根底及《周易学说》的解易特点、学术价值作一番探考,庶几填补现代易学史上的一项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振彪 中国现代易学史 《周易学说》 生平际遇 学术价值 易学发展
下载PDF
郑玄“爻辰”易例与古代乐律论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黎星 孙晓辉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96,共8页
"爻辰",是东汉易学家郑玄所倡的重要易学条例。"爻辰"说承西汉京房《易》例而立,以乾、坤两卦的十二爻,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相值配,并运用十二辰属相及其所值五行、方位、时令... "爻辰",是东汉易学家郑玄所倡的重要易学条例。"爻辰"说承西汉京房《易》例而立,以乾、坤两卦的十二爻,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相值配,并运用十二辰属相及其所值五行、方位、时令、二十八宿等各类物象解《易》,兼有诸多旁涉性的运用,其中,将"爻辰"与十二律吕相值配,乃接绪京房援《易》立律的思想,对后世的相关论说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两汉至魏晋隋唐时期音律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对"爻辰"与十二律吕相值配的体系进行梳理、探析,探究其学说渊源,并揭示其思想文化的深沉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周易 爻辰 十二律吕 象数模式
下载PDF
以象解筮的探索——论尚秉和先生对《左传》《国语》筮例的阐解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41,共12页
《左传》《国语》中的筮例,是对《易》学研究极具价值的材料,历代学者对此进行过许多研究考辨、阐释解说。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既以《左传》《国语》筮例作为创立“尚氏学”的最重要的佐证材料之一,又将“以象解《易》”的方法... 《左传》《国语》中的筮例,是对《易》学研究极具价值的材料,历代学者对此进行过许多研究考辨、阐释解说。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既以《左传》《国语》筮例作为创立“尚氏学”的最重要的佐证材料之一,又将“以象解《易》”的方法用以阐解《左传》《国语》的筮例,颇具特色。本文考察了尚先生以象解筮的具体内容,辨析了“尚氏说”的自洽性,并就“尚氏说”中“观象”与“用象”、“易理”与“义理”等问题进行追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秉和 《左传》 《国语》 筮例 《易》象
下载PDF
郭璞易占与道教关系探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连镇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9,共6页
郭璞不仅精通易学,而且深谙道家道教学说及其方术。在长期的易占实践中,他往往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获得极大成功。本文从阐析郭璞易占的具体筮例入手,深入探考了道教与易占之间的特殊关系,庶几有助于人们对魏晋时期易象数... 郭璞不仅精通易学,而且深谙道家道教学说及其方术。在长期的易占实践中,他往往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获得极大成功。本文从阐析郭璞易占的具体筮例入手,深入探考了道教与易占之间的特殊关系,庶几有助于人们对魏晋时期易象数学的发展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璞 易占 道教 方术 堪舆
下载PDF
南风一曲 千载风韵——朱载堉古琴论文化蕴涵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黎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91-796,共6页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堉,在其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曾选取了若干古琴谱作为范例,阐述对古琴艺术的见解,尤其是对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更详加解说,并于其中融汇了古代礼乐文化的丰富内容。朱载堉的古琴论的文化蕴涵可归结...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堉,在其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曾选取了若干古琴谱作为范例,阐述对古琴艺术的见解,尤其是对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更详加解说,并于其中融汇了古代礼乐文化的丰富内容。朱载堉的古琴论的文化蕴涵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古琴谱构成的象征意义;其二,古琴曲风格的教化作用;其三,古琴歌辞句的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古琴论 文化蕴涵
下载PDF
先后天学说与儒道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善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0-205,共6页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 后天 儒家 道家 思想
下载PDF
《易林》道家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连镇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2-39,共8页
焦延寿《易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确是一个特异的存在,在它身上,儒、道、阴阳诸家思想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囿于篇幅,本文着重阐发了《易林》的道家思想(前人均未涉及这方面),并藉以为开展《易林》思想研究抛砖... 焦延寿《易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确是一个特异的存在,在它身上,儒、道、阴阳诸家思想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囿于篇幅,本文着重阐发了《易林》的道家思想(前人均未涉及这方面),并藉以为开展《易林》思想研究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林 道家 焦延寿
下载PDF
童子问易,石破天惊——欧阳修《易》学著作简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黎星 《闽江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9,22,共4页
本文对北宋学者欧阳修的《易》学著述进行考察评说,指出欧阳修《易》学思想以“义理”为归依,落实于“人事”的特点;以及他大胆疑古,开启辨正经典之学风的意义。
关键词 欧阳修 <易>学著述 疑古辨正
下载PDF
《文言传》:千古文章之祖
15
作者 黄黎星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53-257,共5页
《易传》"十翼"之一的《文言传》,全篇仅近千字,分为"乾文言"与"坤文言"两部分,分别阐释《乾》《坤》两卦的象征义蕴。《文言传》在义理上广为引申,旁通四达,哲理意蕴至为深刻详明,而且其文章注重修辞,... 《易传》"十翼"之一的《文言传》,全篇仅近千字,分为"乾文言"与"坤文言"两部分,分别阐释《乾》《坤》两卦的象征义蕴。《文言传》在义理上广为引申,旁通四达,哲理意蕴至为深刻详明,而且其文章注重修辞,文采斐然,具有垂范后世的典范意义,被后代学者称誉为"千古文章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传》 哲理 修辞 文采
下载PDF
《周易》“辞见情伪”论析
16
作者 黄黎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在《易传》论"辞"的内容中,"圣人之情见乎辞"树立人文创造活动主体的典范,而"辞见情伪"说,更具有创作主体论中情感修养论的指导意义。与"辞见情伪"说密切相关的修养说,则是《易传》中的"... 在《易传》论"辞"的内容中,"圣人之情见乎辞"树立人文创造活动主体的典范,而"辞见情伪"说,更具有创作主体论中情感修养论的指导意义。与"辞见情伪"说密切相关的修养说,则是《易传》中的"易其心而后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创作主体
下载PDF
何振岱诗文与易学论析
17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80,共6页
晚清民国时期诗界"同光派闽派"之殿军何振岱以诗词古文擅名诗坛文苑。何振岱师从名儒谢章铤,出经入史,学有根柢,乃博雅之通儒,晚年更对易学有所探研。本文从何振岱评易家、论易理、析易筮等方面对其易学思想进行论析。
关键词 何振岱 易学 卜筮
原文传递
河图洛书: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原点——兼论依傍经典观念何以能实现其律学之创新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57-66,共10页
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在总结前人的乐律理论基础上,纠偏救弊,加以发展,通过精密计算与科学实验,创造出"新法密律",是世界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平均划分音律、精确计算出系列相关数值、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理论的杰出成果。朱... 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在总结前人的乐律理论基础上,纠偏救弊,加以发展,通过精密计算与科学实验,创造出"新法密律",是世界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平均划分音律、精确计算出系列相关数值、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理论的杰出成果。朱载堉将易学中"图书学"所阐发的"河图"洛书"图式及其意蕴,作为其律学思想及律数计算的理论原点。虽然他在观念上依傍古老的经典学说,但在思路和方法上采取了循理求数、以数明理的思路,又以深厚精湛的数学计算功力作为有力的工具性配合,并注重实践性的检验,从而实现了律学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十二平均律 河图洛书 方法 创新
原文传递
朱熹论《周易》“乾道变化”之精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黎星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43,共10页
"变化"之道,是《周易》的根本性观念。《周易.乾.彖传》中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一语,蕴涵非常丰富,历代《易》学家对"变化"一词有不同的解说。朱熹对"变"与"化"的涵义进行了精细的... "变化"之道,是《周易》的根本性观念。《周易.乾.彖传》中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一语,蕴涵非常丰富,历代《易》学家对"变化"一词有不同的解说。朱熹对"变"与"化"的涵义进行了精细的辨析,用以说明阴阳二气动静流行所呈现的不同形态,以及人与万物之性化育与生成的转化形态,具有哲理精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周易 乾道变化
原文传递
《汉书·律志》引易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黎星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6,共8页
《汉书·律志》中,直接引用《周易》辞句者颇多,并有许多与《易》理、《易》例相关的内容,这是显示《易》学对中国古代乐律学产生影响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对《汉书·律志》引《易》的内容进行梳理,作出具体的分析评说,并论述... 《汉书·律志》中,直接引用《周易》辞句者颇多,并有许多与《易》理、《易》例相关的内容,这是显示《易》学对中国古代乐律学产生影响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对《汉书·律志》引《易》的内容进行梳理,作出具体的分析评说,并论述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律志 周易 援引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