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生死哲学的本体关切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玲莉 朱人求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庄子哲学实质上是一种生死哲学。在庄子的生死哲学中,庄子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来揭示“道”的本质、作用以及世界万物的产生。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体系建构的基点。庄子生死哲学充分表达了庄子思想的本体关切:生死与世界的创生同步,生... 庄子哲学实质上是一种生死哲学。在庄子的生死哲学中,庄子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来揭示“道”的本质、作用以及世界万物的产生。生死问题是庄子哲学体系建构的基点。庄子生死哲学充分表达了庄子思想的本体关切:生死与世界的创生同步,生死与“道”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对生死的超越即是对“道”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死哲学 本体关切
下载PDF
继承八闽文化遗产 建构福建特区文化
2
作者 张华荣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闽文化 福建文化 文化发展 特区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地方文化 区域文化 朱子学 遗产
下载PDF
庄子死亡文化哲学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雅娟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39-41,共3页
死亡文化哲学,是指从哲学角度研究与死亡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即用文化哲学的视角审视在死亡阴影下人类生命的种种挣扎与抗争。从文化哲学的独特角度出发,重新阐述庄子死亡文化哲学,进而对旷达玄深而又独具灵性的庄子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哲学,是指从哲学角度研究与死亡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即用文化哲学的视角审视在死亡阴影下人类生命的种种挣扎与抗争。从文化哲学的独特角度出发,重新阐述庄子死亡文化哲学,进而对旷达玄深而又独具灵性的庄子死亡文化作现代哲学诠释,窥视其死亡文化哲学的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死亡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 文化时代性 文化心理性 文化驱动性
下载PDF
严复思想和现代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岗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88,共4页
现代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五四运动时期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正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唯一能符合现代性的是“五四”期间的思想启蒙运动。但“五四”运动以前的严复... 现代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五四运动时期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正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唯一能符合现代性的是“五四”期间的思想启蒙运动。但“五四”运动以前的严复、孙中山都开始了思想启蒙。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应是近代与现代的界碑,其表现是对近代社会文化观——中体西用的批判。严复的现代性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取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自由来说明。严复通过撰文、翻译、著书,全面介绍和阐述天赋人权论和西方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他不仅是中国倡导自由主义第一人,也是中国进行现代思想启蒙的第一人,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现代性 自由观
下载PDF
宋代儒佛关系的澄清与拓展——评《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人求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佛教观 儒佛 儒士 宋代 视域 澄清 中国文化 佛教文化
下载PDF
张栻的思想及湖湘学派的衰落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卿彦 《船山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
湖湘学派是宋代学派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其理论是在紧紧依托宋朝的时代背景下所提出来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但湖湘学派的衰落也非常迅速,本文所探讨的是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的一些思想及湖湘学派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张栻 衰落
下载PDF
略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7
作者 任海彬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以社会实践主体人为基点,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内涵,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阐释,全面发展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文化解读,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要义,以人为本则是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以社会实践主体人为基点,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内涵,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阐释,全面发展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文化解读,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要义,以人为本则是在文化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 文化 关系
下载PDF
朱子和谐四重奏与当代社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人求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6,共4页
朱子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朱子和谐观包含四重含义:心和、人和、协和、中和,它们分别指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世界和谐和天人和谐,具有多维性和普遍性,是一个逐步放大的同心圆,一个逐步上... 朱子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朱子和谐观包含四重含义:心和、人和、协和、中和,它们分别指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世界和谐和天人和谐,具有多维性和普遍性,是一个逐步放大的同心圆,一个逐步上升的理想境界。朱子的和谐四重奏,由低级到高级,由自我到他人,由人际到国别,由人类到宇宙,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和 人和 协和 中和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从“无”到“虚”:张湛的贵虚本体论研究
9
作者 叶勤 《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5-49,共5页
处在魏晋玄学的潮流中,《列子》与《列子注》均采取了“以无为本”的立场,但二者在“有生于无”还是“有”“自生独化”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于是《列子注》借鉴了佛教般若学关于“空”的思想,将具有浓厚生成论色彩的“无”范畴改造... 处在魏晋玄学的潮流中,《列子》与《列子注》均采取了“以无为本”的立场,但二者在“有生于无”还是“有”“自生独化”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于是《列子注》借鉴了佛教般若学关于“空”的思想,将具有浓厚生成论色彩的“无”范畴改造成较为纯粹的本体范畴“虚”。这一改造,既是对玄学内部贵无论与独化论的总结,也预示了学界的思想重心从玄学向佛学转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湛 生成论 本体论 魏晋玄学 贵无论 独化论 贵虚论
下载PDF
朱子学的当代发展与创新——“朱子学与理学学派”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朱人求 周燕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朱子学与理学学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4日至6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国内朱子思想研究的一次规模较大、包容性较强的学术盛会,显示了当今国内外朱子学与理学学派研究的新进展。与会学者主要就朱子哲学、朱... "朱子学与理学学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4日至6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这次研讨会是国内朱子思想研究的一次规模较大、包容性较强的学术盛会,显示了当今国内外朱子学与理学学派研究的新进展。与会学者主要就朱子哲学、朱子学与理学学派、朱子后学以及朱子学在当代的传播、发展与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朱子后学 理学学派
下载PDF
朱熹重农思想探微
11
作者 许卿彦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45-48,共4页
朱熹对农业十分关注,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发展的好坏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民众的生计。所以他不仅以身作则督促人们去耕作,采取优惠条件激发民众的务农积极性,而且还正确分析传统农业的弊病,采用新的农作方法来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 朱熹对农业十分关注,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发展的好坏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民众的生计。所以他不仅以身作则督促人们去耕作,采取优惠条件激发民众的务农积极性,而且还正确分析传统农业的弊病,采用新的农作方法来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重农 改革
下载PDF
朱熹政治学说中的“诚意”思想
12
作者 许卿彦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朱熹对"诚意"的关注态度是和"天理"一起并列的。朱熹一生为官的时间并不长,但为了改变当时的政治腐败,他把希望放在君主身上,盼望通过对君主教授"诚意"来"正君心",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
关键词 朱熹 诚意 正君心
下载PDF
朱熹政治思维下的“诚意”阐述
13
作者 许卿彦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8-51,共4页
朱熹对"诚意"的关注态度是和"天理"一起并列的,是其思想的代表部分。朱熹一生为官的时间并不长,但为了改变当时的政治的腐败,他把希望放在了君主的身上,盼望通过对君主教授"诚意"来"正君心",... 朱熹对"诚意"的关注态度是和"天理"一起并列的,是其思想的代表部分。朱熹一生为官的时间并不长,但为了改变当时的政治的腐败,他把希望放在了君主的身上,盼望通过对君主教授"诚意"来"正君心",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诚意 正君心
下载PDF
朱子的精神自由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治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3-55,共3页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可是在整理、阐述理学思想的时候,他的精神也在经受着自由的沐浴。他在阐述天理观念并且格物穷理的时候,在走进山野欣赏春色的时候,在对人生境界孜孜以求的时候,都呈现出自由的本色。
关键词 朱熹 天理 自然 境界 自由
下载PDF
《列子》的和谐观及其现代价值
15
作者 朱英坤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列子》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列子》的和谐观源于“虚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和谐:基于“心和”,经过“人和”,达到“天和”。《列子》的和谐观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列子》 虚静 心和 人和 天和
下载PDF
孔子的志趣与后世文人的精神追求
16
作者 王治伟 《保定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中国文人的典范。他在言行间体现出的志趣,对后世文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事迹与后世文人追求之间的种种契合正体现了孔子思想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 孔子 济世 超脱 谦卑
下载PDF
社会责任与社会道义之间——试析企业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
17
作者 廖亚红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年第2期5-6,24,共3页
慈善事业至今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贡献还不大,尤其是企业慈善的发展尤为缓慢。在诸多干扰企业参与慈善的因素中,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认识到慈善事业所带来的效益,还没有将慈善事业视为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两种观点的比... 慈善事业至今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贡献还不大,尤其是企业慈善的发展尤为缓慢。在诸多干扰企业参与慈善的因素中,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认识到慈善事业所带来的效益,还没有将慈善事业视为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两种观点的比较分析后,指出企业与慈善事业的关系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即慈善是企业的一种道德资本;企业要善于投资与经营好这种道德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慈善事业 角色地位 道德资本
下载PDF
一位资深出版家三十年的精神苦旅——从《征途——薛德震哲学书信集》说起
18
作者 林可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7-278,共2页
薛德震先生近作《征途——薛德震哲学书信集》(以下简称《哲学书信集》)于2010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加关于异化与人道主义问题探讨、争论有关史实的如实记载,也是他近30年的漫长岁月中精神苦旅的生... 薛德震先生近作《征途——薛德震哲学书信集》(以下简称《哲学书信集》)于2010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参加关于异化与人道主义问题探讨、争论有关史实的如实记载,也是他近30年的漫长岁月中精神苦旅的生动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苦旅 书信集 出版家 哲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三十年 人民出版社 2010年
原文传递
“万物一体”思想研究的新进展:评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等著作
19
作者 林可济 《哲学门》 2005年第1期251-268,共18页
张世英在《新哲学讲演录》等著作中认为,哲学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可概括为人生在世的“在世结构”问题,它可分为两个层次、三个发展阶段。他还从本体论、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方面阐明了这个基本思想的具体... 张世英在《新哲学讲演录》等著作中认为,哲学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可概括为人生在世的“在世结构”问题,它可分为两个层次、三个发展阶段。他还从本体论、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方面阐明了这个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融会古今”、“贯通中西”是他进行研究工作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一体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现当代哲学 人生境界
原文传递
衍义体在东亚世界的影响及其衰落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人求 王玲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衍义体在元明清风行一时,影响深远。衍义体把对话的客体直指帝王,关注治道,为帝王献计献策,成为帝王之学的绝妙体裁,备受宋元明清帝王的尊崇,它的经世的一面也愈来愈得到强化。衍义体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其声誉也远播海外,在儒教文化圈... 衍义体在元明清风行一时,影响深远。衍义体把对话的客体直指帝王,关注治道,为帝王献计献策,成为帝王之学的绝妙体裁,备受宋元明清帝王的尊崇,它的经世的一面也愈来愈得到强化。衍义体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其声誉也远播海外,在儒教文化圈影响下的东亚世界也备受推崇。明清之际,衍义体逐渐走向世俗化,随着科举制度和封建帝制的废除,衍义体也盛极而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义体 经世化 东亚世界 《大学衍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