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在利用人口统计资料和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特点 影响 福建省
下载PDF
福建省流动人口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晓 朱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51,共7页
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较翔实的基础资料和实地抽样调查数据 ,分析研究了福建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点进而摸清其流动规律 ,探讨流动人口对福建社会经济的影响 ,并提出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特征 福建省
下载PDF
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被引量:24
3
作者 谭苏华 朱宇 +1 位作者 林李月 杨中燕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1,共10页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现状。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生活虽已迈入小康阶段,但呈现低消费、高积累的特征,他们的消费弱势地位集中体现在发展享受型消费上。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探究了流动人口...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现状。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生活虽已迈入小康阶段,但呈现低消费、高积累的特征,他们的消费弱势地位集中体现在发展享受型消费上。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探究了流动人口家庭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收入、人力资本与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制度约束和汇款行为阻碍了其城市消费水平的提升;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呈现"倒U型"生命周期特征;户主为在婚者、女性和新生代的家庭其消费能力强于户主为单身者、男性和老生代的家庭。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流动人口家庭城市生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法
下载PDF
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居留意愿及其决定因素——文献综述及其启示 被引量:67
4
作者 朱宇 林李月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7,共11页
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居留意愿是人口迁移流动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研究的缘起,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的测度、水平和变化,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结论、启示和未来展望等四个方... 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居留意愿是人口迁移流动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研究的缘起,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的测度、水平和变化,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结论、启示和未来展望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中国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的研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动人口在城镇居留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的变化趋势,其结果对认识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居留意愿及其决定因素以及相关研究的历史发展和未来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决定因素
下载PDF
1990年代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变化的空间格局和国际对比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6-811,共6页
文章将上海市划分为核心区、内圈、外圈三个部分,对其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与若干东南亚特大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与这些东南亚特大城市相类似,上海市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增长最快的是其内圈。但... 文章将上海市划分为核心区、内圈、外圈三个部分,对其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与若干东南亚特大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与这些东南亚特大城市相类似,上海市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增长最快的是其内圈。但与上述东南亚特大城市不同的是,上海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仍以核心区最为突出;核心区仍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研究还表明,1990年代上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和产业从核心区向外围的扩散。但与上述东南亚特大城市相比,这种扩散的空间范围有限,其郊区化和产业结构向高级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仍处于起始阶段。上述分析和对比对研究上海今后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和空间规划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就业结构 东南亚 人口 就业增长 上海 服务业 核心区 起始阶段 年代
下载PDF
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 被引量:139
6
作者 朱宇 《南方人口》 CSSCI 2004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文基于一项在福建省沿海地区所做的问卷调查 ,探讨了在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结果表明 ,即使没有户籍制度这一障碍 ,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还没有把在流入地定居作为其最终目标。流动... 本文基于一项在福建省沿海地区所做的问卷调查 ,探讨了在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结果表明 ,即使没有户籍制度这一障碍 ,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还没有把在流入地定居作为其最终目标。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其在流入地的生存能力和家庭策略、市场需求波动和企业用工策略等一系列非户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认为 ,在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 ,要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外的更广泛领域考察与流动人口有关的政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制约机制
下载PDF
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49
7
作者 林李月 朱宇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6,共9页
本文基于一项在福建省6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状况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两栖状态即循环流动的特性和过客心理比户籍制度和个人特征对流动人口在城镇居住状态的影... 本文基于一项在福建省6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状况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两栖状态即循环流动的特性和过客心理比户籍制度和个人特征对流动人口在城镇居住状态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且这种影响使得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个人因素对流动人口居住状态的影响出现了"反常"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居住状况 两栖状态
原文传递
就地城镇化背景下扩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以泉州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宝玉 朱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88-97,共10页
基于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考察了1990-2010年间就地城镇化背景下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既符合都市区化的世界性潮流,又有就... 基于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考察了1990-2010年间就地城镇化背景下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既符合都市区化的世界性潮流,又有就地城镇化特征:第一,整体空间规模持续扩大,其中核心区的初始规模较小且增长较慢,城乡融合区初始规模较大且增长显著,在扩展大都市区占主导地位.第二,空间形态呈断续分布、多点集聚特征,但在研究期内离散程度有所降低.第三,扩展大都市区空间城镇属性逐步提高且以低标准城乡融合区到高标准城乡融合区再到核心区的就地转化为主,并伴随着以人口集聚为主的外延型向以就业非农化为主的内涵型的蜕变,研究认为应重视对扩展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的调控,构建一种城乡融合的空间管理体系,优化功能空间布局、促进扩展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扩展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演变 泉州市
下载PDF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4
9
作者 朱宇 林李月 柯文前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60,共11页
文章从人口迁移流动的不同形式及其演变趋势、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整体强度的国际对比、人口迁移流动的微观生命过程、以及人口循环流动的发生发展机制和近期演变等4个方面回顾了国际上对人口迁移流动演变趋势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并根据从... 文章从人口迁移流动的不同形式及其演变趋势、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整体强度的国际对比、人口迁移流动的微观生命过程、以及人口循环流动的发生发展机制和近期演变等4个方面回顾了国际上对人口迁移流动演变趋势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并根据从中获得的借鉴和启示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认为目前我国人口在区域和乡城间迁移流动的减缓更多预示的是人口迁移流动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其整体规模和强度的下降,后者还有着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今后仍不可忽视针对迁移流动人口的各种公共服务的转移、接续问题,并要根据人口迁移流动形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在城市间和城市内部迁移流动上升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地改进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形式 规模和强度 乡一城迁移流动 城一城迁移流动 城市内部迁移流动
原文传递
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139
10
作者 朱宇 王春光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群体 城市 第一代农民工 农民工问题 学术研究 农村生活 农业生产
原文传递
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 被引量:60
11
作者 朱宇 杨云彦 +4 位作者 王桂新 段成荣 桂世勋 李若建 刘传江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2,共17页
While rural-urban migrant work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n the urban and coastal areas of China,they are predomiantly not the permanent residents in the places of destination.Th... While rural-urban migrant work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n the urban and coastal areas of China,they are predomiantly not the permanent residents in the places of destination.They are not urban resients not only in terms of thei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atus,but more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income,living arrangement,social security,health care,and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which are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urban local residents.Many of them will finally to their place of origin,and remittance,techniques and new ideas they gained from their employment and living in urban area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o-economic life in their hometowns.In population classification,they are different from both the rural and urban local residents,spanning rural and urban areas,a population group having close connection with both rural and urban areas.Marginalisation of their living status has been an increasing concern.Six scholars who have long had interest in this area are invited to write on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and concerns of the rural-urban migrant wor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群体 计划生育委员会 城乡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统计局 二元划分 中国社会 抽样调查
原文传递
51.27%的城镇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国际背景下的思考 被引量:44
12
作者 朱宇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
从迄今国际通行的传统城乡人口划分原则和标准以及当今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城乡人口划分和统计的演变趋势两个方面,对2011年末中国大陆51.27%的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基本上符合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城乡划... 从迄今国际通行的传统城乡人口划分原则和标准以及当今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城乡人口划分和统计的演变趋势两个方面,对2011年末中国大陆51.27%的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基本上符合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城乡划分原则和标准,不应因为城镇化进程中某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我国已有半数以上人口聚居于城镇、且拥有国际公认的城镇人口基本特征的事实。文章还认为,我国现行的城镇化数据不仅没有高估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反而存在着未能涵盖大量具有相当城镇特性、但仍未被纳入常规市镇人口统计的"准城镇人口",从而低估实际城镇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率 城乡划分原则和标准 国际对比 城乡界限淡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