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谈近代中西文闽方言文献音系研究法
1
作者 马重奇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5,共12页
探讨中国近代南方汉语方言中西文文献音系研究法,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闽方言文献为例探讨音系的研究方法。据统计,闽方言文献约有169种,其中,中文方言文献41种,西文方言文献128种。经过笔者多年的文献收集与研究,结合中西... 探讨中国近代南方汉语方言中西文文献音系研究法,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闽方言文献为例探讨音系的研究方法。据统计,闽方言文献约有169种,其中,中文方言文献41种,西文方言文献128种。经过笔者多年的文献收集与研究,结合中西语言学研究方法,总结出九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一、西文文献音系归纳法;二、西文闽方言文献中文白异读的归纳与考证;三、西文闽方言文献中“本韵”与“变韵”的归纳与考证;四、西文闽方言文献中“西方五线谱”声调调值标识法;五、西文闽方言文献中数学统计法;六、西文闽方言文献中历史共时与历时比较法;七、同地区不同音系西文闽方言文献研究法;八、中文闽方言文献内部比证法;九、西文与中文闽方言文献对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文闽方言文献研究法 中文闽方言文献研究法 西文与中文闽方言文献对读法
下载PDF
“蕞尔小国”与“西北大邦”——早期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日俄记述
2
作者 袁勇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10,170,共12页
日本和俄国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它们近现代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必然也造成早期海外华文文学中这两个国家记述的独特性。甲午战争是近现代日本华人记述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界线,比照甲午前后的日本华人记述,可以发现中日彼... 日本和俄国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有着长期紧密的关系,它们近现代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必然也造成早期海外华文文学中这两个国家记述的独特性。甲午战争是近现代日本华人记述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界线,比照甲午前后的日本华人记述,可以发现中日彼此对视态度的巨大转变。甲午战败之后掀起的考察与留学日本热潮及其记述中,中国人不敢再轻视日本,反而仰视日本,学习日本。相比较之下,由于极为寒冷的气候以及长久以来的边界矛盾,近代俄国华人记述并不多;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家,中国知识分子掀起了游历考察苏俄的热潮,由于立场不同,存在多重叙述声音,并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苏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日本 俄国 他者镜像
下载PDF
从《道光十八年冠船付评价方日记》看评价贸易——以告示、禀文、批示、札、单、甘结、领状等文书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竞(译) 陈硕炫(校译)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3期44-53,共10页
明清时期对琉球王国的册封,从永乐二年(1404)至同治五年(1866),长达462年共计24次。册封派遣的头号船、二号船,在琉球被称为“冠船”,册封使节及随行可携带一定物品充当压舱物,因此许多人将货物带进琉球,并以高价卖出。琉球为此临时设... 明清时期对琉球王国的册封,从永乐二年(1404)至同治五年(1866),长达462年共计24次。册封派遣的头号船、二号船,在琉球被称为“冠船”,册封使节及随行可携带一定物品充当压舱物,因此许多人将货物带进琉球,并以高价卖出。琉球为此临时设置管理贸易的评价方(司),为商品定价,王府将此业务称为“评价”,此项贸易称为“评价贸易”或“冠船贸易”。然而,在商定价格时,双方常相持不下。本文就道光十八年(1838)赴琉册封使(正使林鸿年、副使高人鉴)一行的评价贸易,参考台湾大学收藏《冠船付评价方日记》,对当时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评价方日记 评价贸易
下载PDF
英国医学传教士马士敦在华活动研究(1899—1937)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军锋 吴巍巍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78-89,共12页
马士敦出生于医学传教士世家,从小受到浓厚的医学传教家庭氛围的影响,在大学毕业后受英国长老会派遣来华,初在福建漳浦、永春行医传教。由于在华期间坚持学习,他取得伦敦大学产科学博士学位,在来华医学传教士群体中逐渐崭露头角,后来获... 马士敦出生于医学传教士世家,从小受到浓厚的医学传教家庭氛围的影响,在大学毕业后受英国长老会派遣来华,初在福建漳浦、永春行医传教。由于在华期间坚持学习,他取得伦敦大学产科学博士学位,在来华医学传教士群体中逐渐崭露头角,后来获聘北京协和医学院妇产科首任主任一职,为协和以及全国西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考察马士敦的在华活动,可以揭示人物研究在近代西学东渐和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研究中的意义,也有利于探讨具体人物的个体生命体验在近代跨区域、跨国界人员流动、文化交流研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士敦 医学传教士 妇产科 英国长老会
下载PDF
跨界书写:通向一种实践性的文化诗学--论周励《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勇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新移民写作的代表作家周励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她的“曼哈顿三部曲”,她从曼哈顿出发,开启“探索世界”的旅程,从一个自传体作家转身成为集作家、学者和探险家于一身的跨界文化大散文创作者。她的新作《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是一... 新移民写作的代表作家周励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她的“曼哈顿三部曲”,她从曼哈顿出发,开启“探索世界”的旅程,从一个自传体作家转身成为集作家、学者和探险家于一身的跨界文化大散文创作者。她的新作《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是一部纪实性的史诗作品,充满文化关怀与人文关怀的价值基点,达到“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的目的;具有“非虚构”与“跨界写作”的文体特征,呈现出“历史的文学性与文学的历史性”的文化诗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励 非虚构 跨界写作 文化诗学
下载PDF
试论风水在琉球的传播与应用
6
作者 徐竞 陈硕炫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84-101,共18页
明初,随着中琉间朝贡关系的确立以及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风水亦随之传入琉球,但并未能在琉球国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明清鼎革后,琉球为保障独立的王国体制,实施了“中国化志向”政策,为风水在琉球的广泛传播创造... 明初,随着中琉间朝贡关系的确立以及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风水亦随之传入琉球,但并未能在琉球国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明清鼎革后,琉球为保障独立的王国体制,实施了“中国化志向”政策,为风水在琉球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和历史条件。本文利用琉球方面大量的一手资料,试图通过对风水在琉球的传播概况和具体应用进行较为深入、详尽地分析和论述,凸显古代中国移民以及后裔对风水在琉球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勾勒琉球风水传播与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琉球 传播
下载PDF
舶来于中国的琉球青石考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竞(译) 陈硕炫(校译) 《海交史研究》 2020年第3期40-43,共4页
青石原产于福建省,作为高级石材,在13—16世纪的琉球被视为具有特殊价值之物加以利用。尤其是尚真王(Shou-Shin,1477—1526在位)时代,首里城主体建筑——正殿的栏杆、龙柱,以及国王和王族长眠的石棺,皆以青石制作。王家寺院圆觉寺内的... 青石原产于福建省,作为高级石材,在13—16世纪的琉球被视为具有特殊价值之物加以利用。尤其是尚真王(Shou-Shin,1477—1526在位)时代,首里城主体建筑——正殿的栏杆、龙柱,以及国王和王族长眠的石棺,皆以青石制作。王家寺院圆觉寺内的方丈桥以及诸多讴颂国王功绩的石碑亦取材青石。从中国进口的青石不仅成为彰显权威之物一度盛行,而且成为研究琉球与中国交流史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福建 青石 尚真王时代
下载PDF
近代台湾戏商组织探论
8
作者 简贵灯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4年第2期21-31,共11页
日本侵占时期,我国台湾地区大量涌现以运作戏班演出来营利的戏商组织。在它们的引介下,从1908到1937年间,有超过40个上海京班远赴我国台湾地区演出,掀起台湾戏曲史上首个演剧高峰,并形塑了台湾地区传统戏曲的海派风格。然而,这一组织一... 日本侵占时期,我国台湾地区大量涌现以运作戏班演出来营利的戏商组织。在它们的引介下,从1908到1937年间,有超过40个上海京班远赴我国台湾地区演出,掀起台湾戏曲史上首个演剧高峰,并形塑了台湾地区传统戏曲的海派风格。然而,这一组织一直鲜为人知,它的意义也一直被学界所忽视。本文依据日本侵占时期报刊所发现的史料,探讨戏商组织的发展历程,组织构成、经营模式及其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占时期 台湾地区 戏商组织 海派京剧
原文传递
当代台湾地区社会抗争的“本土”演进问题
9
作者 邓婧 《台湾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50-59,共10页
自1970年代随着国民党统治权威逐渐消解,“本土”势力随之以参与选举、社运、办刊等方式来拓展自身影响力。社会抗争是创造集体记忆,改变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从“美丽岛”事件至今,“本土”势力的保守性与机会主义,使其在反抗国民党威... 自1970年代随着国民党统治权威逐渐消解,“本土”势力随之以参与选举、社运、办刊等方式来拓展自身影响力。社会抗争是创造集体记忆,改变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从“美丽岛”事件至今,“本土”势力的保守性与机会主义,使其在反抗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同时,不断扭曲、虚构国民党威权形象与“中国认同”的意象联系,建构台湾地区社会的排斥性身份认知。可以说,台湾地区社会抗争从“反威权”渐近至“本土化”的进程中,国民党威权符号瓦解的同时,套在中国台湾人身上的“本土”身份认知枷锁却越捆越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社会 社会抗争 “本土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