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福建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华珍 黄倩 +2 位作者 林清强 卢玉栋 游瑞云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1期29-36,共8页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学科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产学研协同育人有效整合教育、科研等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福建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以产学研项目为支撑,开展了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等改革措施。在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支...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学科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产学研协同育人有效整合教育、科研等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福建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以产学研项目为支撑,开展了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等改革措施。在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支持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直接对接,实现校企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产学研协同育人 实践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第四版)》教材修订解读
2
作者 江剑平 华瑞昭 +2 位作者 黄嘉宁 何雨微 梁晓彤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2期152-156,共5页
近年来,我国出台或修订了许多与生育和性教育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同时,随着性科学研究的深入,对性的认识或观念不断更新,性教育现状与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既为我国性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内容... 近年来,我国出台或修订了许多与生育和性教育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同时,随着性科学研究的深入,对性的认识或观念不断更新,性教育现状与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既为我国性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内容和实施路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第四版)》的修订是落实国家性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促进了中国式性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健康发展,对提升学生性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教材 修订
下载PDF
基于化学师范生教师素质培养的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与建议
3
作者 林子仪 肖宠馨 +3 位作者 黄倩 卢玉栋 林清强 游瑞云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1期82-87,共6页
第一课堂是培养化学师范生教师素质的主阵地,第二课堂也同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以福建师范大学未来卓越教师学会化学学科分会为例,从社团制度、社团活动、社团优势三方面分析了该社团作为第二课堂补充与巩固化学师范生教师素质... 第一课堂是培养化学师范生教师素质的主阵地,第二课堂也同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以福建师范大学未来卓越教师学会化学学科分会为例,从社团制度、社团活动、社团优势三方面分析了该社团作为第二课堂补充与巩固化学师范生教师素质培养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学院与社团层面须丰富激励政策、加强相关微专业建设等建议,旨在为其他高师院校化学师范生培养提供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师范生 教师素质培养 社团建设
下载PDF
DHA单酰基甘油酯型藻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扬敏 田力 +2 位作者 王小斐 魏登枭 何勇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研究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机制。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DHA单酰基甘油酯组)、阳性对照组(DHA三酰基甘油酯组和DHA乙酯组)5组。给药15 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 研究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机制。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DHA单酰基甘油酯组)、阳性对照组(DHA三酰基甘油酯组和DHA乙酯组)5组。给药15 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 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分析小鼠粪便细菌多样性。DHA单酰基甘油酯能显著降低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TG、TC和LDL浓度,而显著增加HDL浓度,改善酒精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而且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肝损伤改善效果优于DHA三酰基甘油酯和DHA乙酯。此外,DHA单酰基甘油酯能显著抑制酒精肝损伤小鼠肝组织TLR 4、MyD88、NF-κB基因表达,对酒精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具有一定恢复作用。DHA单酰基甘油酯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 4/NF-κB通路和改善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单酰基甘油酯 酒精性肝损伤 TLR 4/NF-κB通路 肠道细菌 保肝作用
下载PDF
现代酶工程技术概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乙卿 俞如旺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介绍酶的改造、分离、纯化以及酶催化工程等现代常用的酶工程技术,认识蛋白质工程和催化工程在酶制剂生产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催化工程
下载PDF
福建山地几种主要土类土壤磷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鼎华 涂传进 +1 位作者 沈乒松 刘桂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6,共8页
对福建山地黄壤、红壤、紫色土和赤红壤土壤无机和有机磷的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土类无机磷组成以闭蓄态磷(O-P)含量最高,其次为磷酸铁盐(Fe-P),再其次为磷酸铝盐(Al-P);几种土类闭蓄态磷(O-P)占全磷比例的大小顺序为赤红壤>红... 对福建山地黄壤、红壤、紫色土和赤红壤土壤无机和有机磷的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土类无机磷组成以闭蓄态磷(O-P)含量最高,其次为磷酸铁盐(Fe-P),再其次为磷酸铝盐(Al-P);几种土类闭蓄态磷(O-P)占全磷比例的大小顺序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各土类闭蓄态磷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pH值、阳离子交换量存在负相关。有机磷含量以及占全磷比重的大小顺序为黄壤>紫色土>红壤>赤红壤,由北向南,有机磷占全磷的比重以及绝对量均逐渐降低。随着纬度(北纬)的降低,地带性土类中等活性有机磷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中等稳定和高稳定有机磷呈逐步升高趋势。各类土壤有机磷组分与有效磷相关密切的顺序为: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高稳定性有机磷;无机磷各组分与有效磷相关密切的顺序为:O-P>Al-P>F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地 土类 无机磷 有机磷 组成
下载PDF
福建长汀重建植被马尾松与木荷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儒珠 李机密 +2 位作者 郑怀舟 王健 周延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20-6130,共11页
比较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重建植被措施治理后,2个不同恢复程度生境中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木荷(Schima superba)光合特性季节变化及日进程,结果表明:(1)马尾松净光合速率(Pn)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恢复程度较低生境(样地... 比较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重建植被措施治理后,2个不同恢复程度生境中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木荷(Schima superba)光合特性季节变化及日进程,结果表明:(1)马尾松净光合速率(Pn)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恢复程度较低生境(样地Ⅰ)马尾松Pn最大值出现在秋季,恢复程度较高生境(样地Ⅱ)马尾松Pn春季最大,秋季次之;样地Ⅱ马尾松Pn日均值冬季显著低于样地Ⅰ(P<0.05),春季极显著高于样地Ⅰ(P<0.01),反映出样地Ⅱ马尾松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强于样地Ⅰ马尾松。(2)样地Ⅰ和样地Ⅱ木荷Pn季节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且样地Ⅱ木荷Pn高于样地Ⅰ;此外,样地Ⅱ木荷Pn秋季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重建植被措施治理后,木荷在恢复程度较高生境中生长良好。(3)根据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的变化方向判断,夏季和秋季样地Ⅰ马尾松与木荷Pn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8:00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显示在长期较为恶劣的生境条件下,马尾松与木荷已形成一种趋同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即通过气孔调节限制蒸腾失水,但这种适应是以降低光合速率为代价的,这也是样地Ⅰ马尾松与木荷生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4)同一生境,木荷Pn与蒸腾速率(Tr)均明显高于马尾松,尤其样地Ⅱ2树种间的差异更显著,表明重建植被措施实施后,生态恢复程度较高生境中,木荷生长、竞争优势强于马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季节变化 日变化 马尾松 木荷 长汀
下载PDF
高值化等鞭金藻固碳研究进展
8
作者 蔡楠 方静平 +1 位作者 陈必链 何勇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0,共13页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标,并致力于对CO_(2)进行固定和资源化利用。海洋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固碳效率高的特点,集成废/污水处理和生物固碳,转化合成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高值生物活性物质的等鞭金藻固碳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碳捕获和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和比较了常用的CO_(2)捕获技术的优缺点,强调基于等鞭金藻的碳捕获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固碳效率的优势。其次阐明了海洋等鞭金藻光合固碳机制及其与卡尔文循环、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通路的联系;探讨光和CO_(2)对微藻固碳能力和胞内碳流分布的影响,探究培养条件、光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藻株等影响等鞭金藻固碳效率的因素。最后,概述了等鞭金藻光合固碳与岩藻黄素、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高值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关系,为精深加工、开发高值化等鞭金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推动等鞭金藻固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协同推进节能减排,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等鞭金藻 固碳 高值化生物质 碳代谢 效率 生物活性成分
下载PDF
福州大叶榕隐头果内的小蜂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文珊 陈友铃 +1 位作者 蔡美满 刘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6-1441,共6页
对福州2个样地10株大叶榕果内小蜂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全年在两个样地267个隐头果内共收集到小蜂13458只。发现大叶榕隐头果内有7种小蜂,隶属小蜂总科Chalcidoidae中的榕小蜂科Agaonidae、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隐针榕小蜂... 对福州2个样地10株大叶榕果内小蜂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全年在两个样地267个隐头果内共收集到小蜂13458只。发现大叶榕隐头果内有7种小蜂,隶属小蜂总科Chalcidoidae中的榕小蜂科Agaonidae、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隐针榕小蜂亚科Epichrysomallinae、锥尾榕小蜂亚科Otitesellinae和延腹榕小蜂亚科Sycoryctinae;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刻腹小蜂科Ormyridae、姬小蜂科Eulophidae,其中榕小蜂科的Platyscapa coronata是大叶榕唯一的传粉者,传粉方式为主动传粉;非传粉榕小蜂的雄性多型现象普遍。传粉与非传粉小蜂的性比明显具有偏雌现象。传粉小蜂性比为0.19±0.07,非传粉小蜂中Camarothorax bismasculinus小蜂性比为0.36±0.10;Walkerella sp.小蜂性比为0.36±0.22,Sycoscapter sp.小蜂性比为0.31±0.22,Sycophila sp.小蜂性比为0.35±0.13。雄性多型现象可能是导致非传粉小蜂性比提高的原因之一。根据各种榕小蜂发生数量及连续性,可将大叶榕隐头果中的榕小蜂分为常见种和偶见种,Platyscapa coronata、Camarothorax bismasculinus、Walkerella sp.、Sycoscapter sp.和Sycophila sp.为常见种,Omyrus sp.和Aprostocetus sp.为偶见种。偶见种的存在对常见种的数量几乎没有影响,偶见种利用的是榕果内未饱和的一部分资源,也可能是榕果为偶见种的发生预留了空间和资源。首次发现姬小蜂科的昆虫寄生在榕果内,且有一定的种群数量,为姬小蜂科昆虫分类及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在大叶榕小蜂群落结构中,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12—翌年5月)榕果内小蜂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传粉榕小蜂是优势种,其重要值达到0.42,榕果种子结实率高;夏—秋季(6—11月间)小蜂种类和数量略少,Camarothoraxbismasculinus和Sycophila sp.是优势种,其重要值分别为0.56和0.28,而传粉小蜂的重要值仅为0.025,此期大叶榕榕果中几乎找不到传粉小蜂,榕果结实率极低,对大叶榕的繁殖利益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雨水和高温等不良气候,可能是导致夏-秋季雄花期榕果内的传粉小蜂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两个实验样地的小蜂群落结构组成没有明显差异,年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榕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性比 重要值
下载PDF
鲤疱疹病毒二型(CyHV-Ⅱ)疫苗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琳娇 孙丽芳 +4 位作者 朱春华 张红 董盼盼 陈磊清 吴允昆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HV-Ⅱ)对任何发育时期的金鱼、鲫鱼及其杂交品种均具有感染能力,能够引起金鱼疱疹病(goldfish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GFHN),是一种传染性强且死亡率极高的疫病,给我国金鱼和鲫鱼养殖业造... 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Ⅱ,CyHV-Ⅱ)对任何发育时期的金鱼、鲫鱼及其杂交品种均具有感染能力,能够引起金鱼疱疹病(goldfish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GFHN),是一种传染性强且死亡率极高的疫病,给我国金鱼和鲫鱼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鱼用疫苗的研发是预防和治疗该疫病最有效的办法。综述了CyHV-Ⅱ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和纳米递送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用疫苗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金鱼疱疹病害防治和鱼用疫苗研究提供新技术方法和新思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二型(CyHV-Ⅱ) 免疫途径 纳米材料 疫苗类型
下载PDF
福州市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庆圆 唐兆和 耿宝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3-609,共7页
2006年3月~2007年2月,对福州市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00种,隶属13目30科,其中古北界鸟类40种,东洋界鸟类31种,广布种鸟类29种。调查4个样区中主要鸟类种类和数量的结果表明,福州市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2006年3月~2007年2月,对福州市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00种,隶属13目30科,其中古北界鸟类40种,东洋界鸟类31种,广布种鸟类29种。调查4个样区中主要鸟类种类和数量的结果表明,福州市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为3.4022,其中以浦下洲最高,为2.9590;大梦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2.5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市区 鸟类 多样性
下载PDF
福建光皮桦野生种群遗传变异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一青 黄儒珠 +2 位作者 李志真 黄勇 杨宗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65,共6页
采用表型性状测定结合RAPD标记,研究福建境内8个光皮桦野生种群的遗传变异,探讨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光皮桦野生种群在DNA和表型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基本一致,即约2/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3存在于种群间;叶、果序和种... 采用表型性状测定结合RAPD标记,研究福建境内8个光皮桦野生种群的遗传变异,探讨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光皮桦野生种群在DNA和表型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基本一致,即约2/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3存在于种群间;叶、果序和种子3类性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0632,0.0706和0.0693,各类性状的形状指数(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比单个性状小;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PPL)、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65.27%,0.2461和0.3628。相关分析表明:表型性状间及其与经纬度、年均温、年日照时数、海拔及有机质等环境因子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各环境因子相关的主要表型性状有叶长宽比、侧脉数、叶基角、种翅宽、种子千粒质量和果序长宽比等;PPL,h和I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相关,与经纬度、年降水量呈负相关;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而与年均温分异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遗传变异 表型变异 RAPD 生境
下载PDF
福州大叶榕隐头果内榕小蜂的分类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文珊 陈友铃 +2 位作者 伍小刚 张彦杰 郑翠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2,共6页
通过对福州两个样地大叶榕雄花期隐头果进行定时、定点采集,观察与鉴定,从546个花序果内共收集到榕小蜂33641头,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7个科(亚科)7个属的11个种,其中传粉小蜂为榕小蜂科的Platyscapa coronata,其余10种非传粉小蜂分别隶属... 通过对福州两个样地大叶榕雄花期隐头果进行定时、定点采集,观察与鉴定,从546个花序果内共收集到榕小蜂33641头,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7个科(亚科)7个属的11个种,其中传粉小蜂为榕小蜂科的Platyscapa coronata,其余10种非传粉小蜂分别隶属于隐针榕小蜂亚科Epichrysomallinae,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锥尾榕小蜂亚科Otitesellinae和延腹榕小蜂亚科Sycoryctinae,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刻腹小蜂科Ormyridae和姬小蜂科Eulophidae。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12-翌年5月)榕果内小蜂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传粉榕小蜂是优势种;夏-秋季(6-11月间)小蜂种类和数量略少,Camarothorax bismasculinus和Sycophila sp.1是优势种。在非传粉小蜂中,Camarothorax、Sycophila、Otitesella、Sycoscapter等4个属的榕小蜂为常见种,而Ormyrus和Aprostocetus等2个属的榕小蜂为偶见种。根据小蜂的形态特征制定大叶榕隐头果中榕小蜂种类检索表,本实验为榕小蜂分类、榕-蜂协同进化研究,以及非传粉小蜂对榕-蜂共生体系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榕 榕小蜂 分类检索表
下载PDF
福建三明马尾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9
14
作者 董志鹏 郑怀舟 +3 位作者 方克艳 严容 郑立伟 杨玉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运用树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三明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iniana)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夏季温度限制着马尾松的径向生长,年轮宽度与上一年和当年7—8月平均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马尾松的径向生长受到... 运用树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三明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iniana)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夏季温度限制着马尾松的径向生长,年轮宽度与上一年和当年7—8月平均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马尾松的径向生长受到降水和湿度的影响较大,与上一年1—3月降水量和2—3月平均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6—11月平均降水量和7—8月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宽度年表与上一年2—3月太阳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P<0.01);另外,宽度年表与6—11月PDSI显著正相关(P<0.05),生长季的干旱胁迫抑制了马尾松的生长。研究说明本地区限制马尾松树木生长的因素较多,1年中不同时期限制马尾松径向生长的气候因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 马尾松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下载PDF
福建邵武发现一例白化王锦蛇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秋金 陈友铃 谢少和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47,F0004,共2页
关键词 白化现象 王锦蛇 无脊椎动物 邵武 福建 神农架地区 白化动物 黑眉锦蛇
下载PDF
红火蚁觅食行为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欣亚 汪岚峰 +5 位作者 毛磊 王国红 杜澄举 陈洁 王磊 王偲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3-885,共13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极具危害性的入侵生物,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地区扩散成灾。近年来,国内外在红火蚁觅食行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为红火蚁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回顾了红火蚁觅食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红火...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极具危害性的入侵生物,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地区扩散成灾。近年来,国内外在红火蚁觅食行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为红火蚁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回顾了红火蚁觅食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红火蚁觅食的过程、行为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觅食行为与防治的联系。红火蚁可广泛地采集和利用不同类型、大小和成分的食物。其觅食过程分为食物搜寻、搬运与处理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着食物埋藏、铺路越障和工具利用等行为。目前已报道多种跟踪信息素和关键基因可以调控红火蚁的觅食行为。此外,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红火蚁的觅食行为和策略。基于红火蚁特殊的觅食行为模式,有望开发出专一性更强、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监测和防控技术。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红火蚁觅食行为的模式及其分子和化学机制,更好地将理论研究与防治实践相结合,控制红火蚁疫情蔓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生物 觅食行为 食物搬运 诱饵 监测技术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一夜情认知和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超 黄敏 +3 位作者 郑晶璋 刘涛 陈焕 江剑平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5期121-124,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一夜情的认知与态度,探讨其性别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通过纸质和网络对1056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在有性经验的大学生中曾有过一夜情的占18.9%;有72.7%的大学生对别人的一夜情表示理解与宽...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一夜情的认知与态度,探讨其性别差异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通过纸质和网络对1056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在有性经验的大学生中曾有过一夜情的占18.9%;有72.7%的大学生对别人的一夜情表示理解与宽容,有19.2%认为可接受一夜情,男生明显多于女生。提示虽然一夜情发生率在大学生中还较低,但多数学生对一夜情持较宽容态度,甚至已经有部分学生愿意发生一夜情,男生尤其明显,这可能导致未来一夜情发生率会有较大上升。大学生对一夜情的认知受多元性文化、个人因素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较大,并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应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立体化教育,根据性别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端正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一夜情 认知 态度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福建长汀冬季植物树干CO2释放速率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玮 朱锦懋 +4 位作者 黄儒珠 王健 郑怀舟 盛浩 李机密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1期38-46,共9页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原位测定了长汀重建生态系统2个先锋树种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和木荷(Schima superba)冬季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 CO2 efflux rates,FCO2),同时测定了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树干温度及树干液流密度...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原位测定了长汀重建生态系统2个先锋树种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和木荷(Schima superba)冬季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 CO2 efflux rates,FCO2),同时测定了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树干温度及树干液流密度.结果表明:2个树种冬季南面FCO2日变化呈单峰型模式,峰值分别出现在18:00和20:00;北面FCO2日变化呈S型,最高值出现在18:00到2:00之间;但它们的最低值均出现在8:00前后.冬季马尾松FCO2在0.71~1.56μmol·m^-2·s^-1之间,木荷在1.57~2.98μmol·m^-2·s^-1之间,极显著高于马尾松(P〈0.01).树干温度和树干液流密度是影响长汀重建生态系统冬季马尾松和木荷冬季FCO2的重要因素,FCO2与树干温度显著相关(P〈0.05),树干南、北面的Q10马尾松分别为1.86和1.57,木荷为1.77和1.82.白天树干液流出现峰值时,马尾松和木荷树干呼吸产生的CO2分别有19.72%-29.12%和20.68%~29.83%溶解于木质部液流中,并被向上运输.因此,通过FCO2估计树干呼吸速率(stem respiration rates,R5)的方法可能低估了长汀重建生态系统冬季马尾松和木荷白天的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CO2释放速率 树干温度 树干液流密度 重建生态系统 马尾松 木荷 长汀
下载PDF
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重建植被马尾松和木荷夏秋季树干CO_2释放速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玮 朱锦懋 +3 位作者 黄儒珠 郑怀舟 王健 盛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7,共6页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于2008年夏季和秋季,原位监测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程度样地重建植被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 CO2efflux rate,FCO2);并分析了FCO2与树干温度、气温、树干液流...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于2008年夏季和秋季,原位监测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程度样地重建植被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树干CO2释放速率(stem CO2efflux rate,FCO2);并分析了FCO2与树干温度、气温、树干液流密度、空气相对湿度、树干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对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夏季和秋季FCO2值大小、FCO2日变化规律、以及FCO2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植被重建后样地中植物FCO2显著提高,恢复程度低样地马尾松夏秋季节FCO2的平均值为1.18μmol/(m2.s),显著低于恢复程度高样地马尾松、木荷(夏秋季节FCO2平均值分别为1.85,5.28μmol/(m2.s)(p<0.05)。夏季,恢复程度低样地马尾松FCO2日变化规律为三峰型,且其与树干温度、气温、树干液流密度、空气相对湿度显著相关(p<0.05);但其余时间,两样地马尾松、木荷FCO2日变化均为双峰模式,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植被重建后,样地中温度、土壤肥力等环境因子改善,使植物树干生长速率加快,是导致样地间FCO2存在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CO2释放速率 树干呼吸 植被重建 水土流失 福建长汀
下载PDF
辛氏切头涡虫在福建的新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友勤 饶小珍 陈寅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7,共6页
在福建省闽清县安仁溪上游尚德村附近溪流中的石蟹体表发现辛氏切头涡虫(Temnocephalasemperi),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三次在我国的自然界采获该种涡虫,并首次在切头涡虫体内发现寄生线虫。对生活在闽清山区溪流中的辛氏切头涡虫的生境... 在福建省闽清县安仁溪上游尚德村附近溪流中的石蟹体表发现辛氏切头涡虫(Temnocephalasemperi),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三次在我国的自然界采获该种涡虫,并首次在切头涡虫体内发现寄生线虫。对生活在闽清山区溪流中的辛氏切头涡虫的生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食性、地理分布等做了记述,对辛氏切头涡虫的栖主、超寄生现象和分布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氏切头涡虫 线虫 超寄生 闽清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