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归侨知青及其安置情况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叶青 杨雅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5,共12页
近40年来,有关知青的学术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在重新检视和反思知青史研究成果时,笔者却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特殊群体——归侨知青。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海外华侨子弟归国求学,国家对其给予了妥善的安置照顾。然而,受经济条件所限,20世纪6... 近40年来,有关知青的学术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在重新检视和反思知青史研究成果时,笔者却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特殊群体——归侨知青。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海外华侨子弟归国求学,国家对其给予了妥善的安置照顾。然而,受经济条件所限,20世纪60年代初,地方政府开始动员归侨学生上山下乡。1968年,侨生群体更是被卷入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之中。笔者认为,在知青史研究的版图上,归侨知青应当拥有自己的位置和一定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福建省革委会 知青返城 侨务工作 永定县 海外华侨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下载PDF
“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与社会心理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叶青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从其产生直至消亡自始至终制约着"文革"的发展过程。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这场运动加以审视,力图说明"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的产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心态基础。探究"文革"时... "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从其产生直至消亡自始至终制约着"文革"的发展过程。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这场运动加以审视,力图说明"文革"时期群众组织的产生,有着广泛的社会心态基础。探究"文革"时期广大民众参加组织所蕴含价值取向的心理特征,对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国民有着深刻的反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时期 群众组织 社会心理
下载PDF
论章开沅与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峻 林伟荦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6年第5期88-93,共6页
章开沅先生以从事辛亥革命史研究而蜚声海内外。然而,18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他意外发现美国耶鲁神学院图书馆保存着贝德士博士(Dr·MinersearleBates)的个人专档,其中存有一大批“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档案,此乃研究南京... 章开沅先生以从事辛亥革命史研究而蜚声海内外。然而,18年前的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他意外发现美国耶鲁神学院图书馆保存着贝德士博士(Dr·MinersearleBates)的个人专档,其中存有一大批“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档案,此乃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最宝贵的原始资料。以此为契机,章开沅开始了对南京大屠杀和侵华日军暴行史的研究,先后撰著、编译3部以档案文献为主的专著,弥补了南京大屠杀证据链的不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他还积极投身于南京大屠杀的取证和揭露真相活动,与国外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并带动一批学者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开沅 南京大屠杀 贝德士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及其特征的历史考察
4
作者 叶青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0年第5期59-65,共7页
无产阶级的政党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总是把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阶级斗争作为最重要的途径,群众运动作为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始长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农... 无产阶级的政党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总是把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阶级斗争作为最重要的途径,群众运动作为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始长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最终使社会得到根本变革,这也促使共产党夺取政权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后,又惯性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战线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本文在阐述中国共产党与群众运动之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其内在的运动机制和规律,分析其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运动 特征 历史考察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福建小水电建设的兴起
5
作者 高峻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09年第6期67-75,共9页
20世纪50年代,福建省山区乡村的小水电建设异军突起,取得骄人的业绩,名闻全国。其成因缘于福建省具有兴建小水电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民国时期小水电建设的艰难起步,为新中国成立后小水电建设的迅速兴起奠定了基础。而50年代福... 20世纪50年代,福建省山区乡村的小水电建设异军突起,取得骄人的业绩,名闻全国。其成因缘于福建省具有兴建小水电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民国时期小水电建设的艰难起步,为新中国成立后小水电建设的迅速兴起奠定了基础。而50年代福建省出台的一系列适宜的举措更是推动这一时期小水电建设勃兴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年代 福建 小水电建设 兴起
下载PDF
“文化帝国主义”命题源流考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晓德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7,共10页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非常流行但争议很大的术语,用来说明欧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的活动,更具体地说主要是针对西方世界的"领头羊"美国,与美国大众文化在发展中国家传播引起"美国化&q...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非常流行但争议很大的术语,用来说明欧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的活动,更具体地说主要是针对西方世界的"领头羊"美国,与美国大众文化在发展中国家传播引起"美国化"这一现象密切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美国媒介对世界各地大众生活的影响甚至控制。"文化帝国主义"话语在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在解释全球"美国化"上也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帝国主义 美国化 文化征服
下载PDF
近代福建鼠疫的传播与社会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杨齐福 杨明新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41,共9页
鼠疫是近代福建的主要传染病,它在福建的传播有其明显的地域特色。鼠疫导致了福建人口锐减,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给民众心理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关注这段灾难史,有助于加强对鼠疫等公众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关键词 鼠疫 传染病 福建地方史
原文传递
归侨知青史研究中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叶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57,共4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历时20多年、涉及1700多万青年的大规模政治和社会运动,由于有着毋庸置疑的历史深度和社会意义,近40年来,有关知青的文学作品、学术成果一直长盛不衰。然而在重新检视和反思知青史研究时,笔者却发现,归侨知青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历时20多年、涉及1700多万青年的大规模政治和社会运动,由于有着毋庸置疑的历史深度和社会意义,近40年来,有关知青的文学作品、学术成果一直长盛不衰。然而在重新检视和反思知青史研究时,笔者却发现,归侨知青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华侨学生归国求学,国家给予妥善安置照顾。1968年,侨生群体也被卷入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但对于归侨知青这一特殊群体,学术成果暂付阙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青 归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学术成果 1968年 社会运动
下载PDF
琉球观音信仰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国平 《海交史研究》 2010年第1期85-121,共37页
观音信仰作为外来宗教信仰在宋代咸淳年间传入琉球,因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而一度衰落。一个世纪后,观音信仰从日本再次传入琉球,在历代统治阶级的保护和扶植下,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17世纪以后,观音信仰从琉球的都市逐渐... 观音信仰作为外来宗教信仰在宋代咸淳年间传入琉球,因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而一度衰落。一个世纪后,观音信仰从日本再次传入琉球,在历代统治阶级的保护和扶植下,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17世纪以后,观音信仰从琉球的都市逐渐扩展到乡村、甚至离岛,许多观音堂被陆续建造起来。反观妈祖信仰在琉球的局部地区和特定群体中流传及近代的急遽衰落,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外来宗教信仰要在异国他乡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要积极地融入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中,建构深厚的信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琉球社会 中琉文化
下载PDF
再谈郑和下西洋与《卫所武职选簿》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恭生 《海交史研究》 2009年第2期31-47,共17页
明代兵部编录的《卫所武职选簿》是研究郑和下西洋重要史料之一,本文从中摘录出郑和下西洋军官169人简略事迹,由此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军官死亡数目不少,其中因病而死者居多;其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与海盗陈祖义等作战地点除旧港之外,... 明代兵部编录的《卫所武职选簿》是研究郑和下西洋重要史料之一,本文从中摘录出郑和下西洋军官169人简略事迹,由此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军官死亡数目不少,其中因病而死者居多;其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与海盗陈祖义等作战地点除旧港之外,还有阿鲁洋和棉花屿洋;再次,《卫所武职选簿》史料进一步证实锡兰山战役是完全由亚烈苦奈儿"悖逆夺官钱粮"而引起的自卫反击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 《卫所武职选簿》 海盗鹄
下载PDF
一九五八年抗御黄河大洪水的决策和组织机制探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峻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10,共7页
1958年7月,黄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洪水,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黄河堤防和东平湖围堤水位高涨,呈现险恶的局面。国家黄河防汛指挥机构通过较为科学的决策机制,提出了不分洪战胜洪水的建议。沿黄各县、市的干部群众及解放军官兵参... 1958年7月,黄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洪水,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黄河堤防和东平湖围堤水位高涨,呈现险恶的局面。国家黄河防汛指挥机构通过较为科学的决策机制,提出了不分洪战胜洪水的建议。沿黄各县、市的干部群众及解放军官兵参与抗洪抢险,终于取得抗御特大洪水的胜利。在千里黄河大堤上进行大兵团作战式的防汛抗洪,民众的组织调动、防汛技术传授及物资支持等,有赖于逐渐形成的防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御黄河洪水 决策机制 组织体制
下载PDF
郑和与泉州关系新证——族谱里的郑徐联姻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恭生 《海交史研究》 2015年第2期93-97,共5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台湾徐氏《嘉义泉郡安平徐状元巷族谱》的解读,发现明永乐年间泉州的进士徐升堂娶了郑和妹妹为妻,其胞弟举人徐陟的后人也有二位娶马氏女性为妻。徐郑两家的联姻进一步说明了泉州与郑和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郑和 徐升堂 族谱
下载PDF
清代台湾海峡的自然灾害与闽台贸易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心希 《海交史研究》 2005年第1期73-84,113,共13页
清代福建海外贸易的衰微,论者多以为是清朝统治者闭关自守政策所致。实际上笔者以为与清代台湾海峡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有关。影响台湾海峡地区海上贸易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风与瘟疫等灾害。本文研究清代上述灾害对两岸海上航运造成的影... 清代福建海外贸易的衰微,论者多以为是清朝统治者闭关自守政策所致。实际上笔者以为与清代台湾海峡进入自然灾害高发期有关。影响台湾海峡地区海上贸易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风与瘟疫等灾害。本文研究清代上述灾害对两岸海上航运造成的影响及两地官员与民众的救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航运 风灾 瘟疫 澎湖 赈济 清代
下载PDF
周恩来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思想述论
14
作者 高峻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7年第3期25-30,共6页
周恩来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思想从发展进程看,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步成型阶段,周恩来在对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作出精辟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部署了治理方策,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70年代初,随着水污染问题的凸显,周恩来直面现实,采取... 周恩来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思想从发展进程看,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步成型阶段,周恩来在对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作出精辟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部署了治理方策,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70年代初,随着水污染问题的凸显,周恩来直面现实,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保护水生态环境,并一再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周恩来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思想亦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保护 水生态环境 特点
下载PDF
唐代用林特点及其影响
15
作者 刘锡涛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唐代前后期用林活动有明显的不同特点。唐前期,人们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同时又有一些用林活动。唐后期,人们植树护林较少,而用林、毁林情况较为严重。正因用林、毁林活动频繁,其后果也是很严重:导致全国森林分布的不平衡,即南多... 唐代前后期用林活动有明显的不同特点。唐前期,人们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同时又有一些用林活动。唐后期,人们植树护林较少,而用林、毁林情况较为严重。正因用林、毁林活动频繁,其后果也是很严重:导致全国森林分布的不平衡,即南多北少;森林破坏带来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且出现不平衡性,即南少北多;森林分布的不平衡造成各地环境质量出现差异,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埋下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林 环境 生态 植树
下载PDF
“美国化”与以色列向现代消费社会的转变--一种文化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德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5,共7页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从战后建国至今与美国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当以色列在战后大踏步地迈向现代消费社会时,美国大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致使以色列与很多国家一样出现了所谓的"美国化"趋势。其...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从战后建国至今与美国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当以色列在战后大踏步地迈向现代消费社会时,美国大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致使以色列与很多国家一样出现了所谓的"美国化"趋势。其实,以色列社会不会完全被"美国化","美国化"多少包含着以色列人对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如果把这一带有争议性的术语用"现代化"来表述,大概更能准确地把握住以色列自放弃开拓性民族精神以来大踏步迈向现代社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化 以色列 文化借鉴 大众文化
原文传递
教会报刊对晚清社会陋习的揭示与批判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齐福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80,共7页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并在华创办报刊以传播教义,其中《万国公报》等教会报刊曾对晚清社会陋习予以猛烈抨击并提出改良设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社会改良的步伐,但其"耶稣"拯救中国论、殖民主义文化心态和&qu...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并在华创办报刊以传播教义,其中《万国公报》等教会报刊曾对晚清社会陋习予以猛烈抨击并提出改良设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社会改良的步伐,但其"耶稣"拯救中国论、殖民主义文化心态和"西方中心论"等偏见,又削弱了其在社会改良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报刊 晚清 社会陋习
原文传递
“文革”时期福建经济的“三落两起”
18
作者 叶青 陈秋兰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62,共5页
本文考察"文革"时期福建经济"三落两起"的发展轨迹,并深入分析其波动与政治动乱、社会动荡的内在关联。冷峻的经济数据承载着福建社会政治生态的风霜,折射了全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进程。随着"文革&... 本文考察"文革"时期福建经济"三落两起"的发展轨迹,并深入分析其波动与政治动乱、社会动荡的内在关联。冷峻的经济数据承载着福建社会政治生态的风霜,折射了全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进程。随着"文革"研究的拓展与深入,必定能给后世树立警醒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福建经济 “三落两起”
原文传递
“一月风暴”在福建
19
作者 叶青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7,共5页
1967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一年,"文化大革命"进入了所谓"夺权"阶段。上海的"一月风暴"迅速蔓延全国。本文从"文革"时期现存的档案、群众组织小报中爬梳出福建"一月风暴"的历史实相... 1967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一年,"文化大革命"进入了所谓"夺权"阶段。上海的"一月风暴"迅速蔓延全国。本文从"文革"时期现存的档案、群众组织小报中爬梳出福建"一月风暴"的历史实相,剖析反思"一月风暴"的发生原因、灾难性后果,以期为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国民提供有意义的历史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月风暴” 全面夺权 灾难性后果 教训
原文传递
明代庶吉士群体构成及其特点 被引量:37
20
作者 郭培贵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33,192,共16页
庶吉士是明代出现的一个仅次于一甲进士的高科名群体,成为阁臣等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依其产生方式和任务等不同,大致可分为六类。其中,经"考选"产生的"进学"类是其主体。庶吉士地域和户类来源都十分广泛;且具... 庶吉士是明代出现的一个仅次于一甲进士的高科名群体,成为阁臣等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依其产生方式和任务等不同,大致可分为六类。其中,经"考选"产生的"进学"类是其主体。庶吉士地域和户类来源都十分广泛;且具有很高的社会流动率,82.48%的庶吉士出自非进士家族,而出自进士家族的庶吉士又以一代进士家族为主,庶吉士家族绝无超过三代者。庶吉士考选成为明廷吸纳各阶层、各地区尤其是北方、西北、西南地区和其他边远省份人才进入统治高层的最主要通道,不仅对统治高层实现不同特点人才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增强朝廷凝聚力、稳定社会和巩固统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庶吉士 分甲 地域 出身 户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