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周易订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满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9,共9页
宋代兴起的古《周易》研究,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再现了古《周易》十二篇之次序,以利于我们理解《周易》经、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进一步研讨了《周易》经传文字的古字、古音、古义,为探寻《周易》一书思想内容的原始面... 宋代兴起的古《周易》研究,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再现了古《周易》十二篇之次序,以利于我们理解《周易》经、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进一步研讨了《周易》经传文字的古字、古音、古义,为探寻《周易》一书思想内容的原始面貌提供了依据。明代是古《周易》研究深入的重要时期,何楷撰著的《古周易订诂》一书,以广博宏富的资料,成为古《周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言象数不忘义理,谈义理不离象数;取材宏富,辞必有据,保存了大量先儒旧说,是研究明代以前易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此外,该书在考订各本《周易》经传文字异同方面,保存了诸家之说,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楷 古周易 象理并重 考辨异文
下载PDF
《周易》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1999年第3期81-86,共6页
既是文学家又是易学家的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其文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易》这部古老、奇特、意蕴丰富的儒家经典的影响。本文就欧阳修文学观念中的“文道关系”论、“简易为文”说、“穷而后工”说等方面所受到《周易》的影响进... 既是文学家又是易学家的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其文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易》这部古老、奇特、意蕴丰富的儒家经典的影响。本文就欧阳修文学观念中的“文道关系”论、“简易为文”说、“穷而后工”说等方面所受到《周易》的影响进行考辨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易学思想 文学观念
下载PDF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上)──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1998年第1期34-45,共12页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周易》 汉《易》 《易传》 《易》学 牟宗三 方东美 现代启示 熊十力 易学思想
下载PDF
"十洲构想"与《易》学 被引量:1
4
作者 詹石窗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6-19,共4页
'十洲构想'是中国古代地域划分的一种基本设想,它首见于南北朝盛行的《十洲记》一书中.'十洲构想'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九州'观念的发展,而且也表现了《易》学原理在地理博物体志怪书中的深刻影响.'十洲构想&... '十洲构想'是中国古代地域划分的一种基本设想,它首见于南北朝盛行的《十洲记》一书中.'十洲构想'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九州'观念的发展,而且也表现了《易》学原理在地理博物体志怪书中的深刻影响.'十洲构想'的内容是复杂的.本文拟从来源和特点上探讨这种构想与《易》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 构想 东海 方丈 地域划分 南海 深刻影响 象征 黄帝 基本设想
下载PDF
阐发汉《易》之大蕴──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善文 《周易研究》 1995年第2期80-83,共4页
阐发汉《易》之大蕴──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张善文《周易》哲学,原本象数,发为义理。纵览中国《易》学发展史,治《易》派别虽纷然多歧,但起主导作用的无非是“象数学”与“义理学”这两人派系。用最简中的话概括之,象数学... 阐发汉《易》之大蕴──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张善文《周易》哲学,原本象数,发为义理。纵览中国《易》学发展史,治《易》派别虽纷然多歧,但起主导作用的无非是“象数学”与“义理学”这两人派系。用最简中的话概括之,象数学,是研究《周易》卦象爻象及阴阳奇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汉《易》 发展史 京氏《易》 象数学 《周易》 《易林》 易学研究 焦延寿 《四库提要》
下载PDF
周易与中国文化精神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善文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2011年第3期37-39,共3页
何谓《周易》?何谓文化精神?这两个概念,用最简约的语言可试为界定如下:《周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哲学著作。它盛行于西周时期,以八卦、六十四卦为象征符号,配以阐释六十四卦哲理的卦爻辞文字,以及相传孔子所作《易传》七种十篇(... 何谓《周易》?何谓文化精神?这两个概念,用最简约的语言可试为界定如下:《周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哲学著作。它盛行于西周时期,以八卦、六十四卦为象征符号,配以阐释六十四卦哲理的卦爻辞文字,以及相传孔子所作《易传》七种十篇(也称《十翼》)。其内容揭示事物的变化哲理,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最重大影响的"十三经"中的第一部经典作品。文化精神,指人类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文明,在历代先哲(或智者)极力推广并蔚为教化的过程中,所逐步积淀而形成的足以体现文明渊源、教化内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诸方面交互融贯的民族气质特征,即因民族文化之熏陶而产生的具备诸多传统美德的精神总和。以此言之,中国文化精神所涵盖的传统思想道德之丰厚,是可想而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周易》 中国 六十四卦 民族文化 古代哲学 西周时期 人类历史
下载PDF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下)──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
7
作者 黄黎星 《周易研究》 1998年第2期64-75,共12页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下)──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黄黎星四、对易理精蕴的阐发弘扬之一:宇宙本体论《周易·系辞传》曰:“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易》,……其...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下)──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黄黎星四、对易理精蕴的阐发弘扬之一:宇宙本体论《周易·系辞传》曰:“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易》,……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周易》 《易传》 方东美 宇宙本体论 现代启示 《易》 易学思想 牟宗三 熊十力
下载PDF
论易学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
8
作者 詹石窗 《中国哲学史》 1993年第2期32-39,45,共9页
易学与道教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已逐步为学术界所承认。但是,过去,学者们多注意《周易》象数学对道教的影响问题,而相对忽略了义理派在道教理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作者首先分析了易学义理派... 易学与道教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已逐步为学术界所承认。但是,过去,学者们多注意《周易》象数学对道教的影响问题,而相对忽略了义理派在道教理论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作者首先分析了易学义理派对道教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而具体阐述了易学义理派在经典注疏、教理建设诸方面对道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典籍 道教理论 思想体系 思想主张 五斗米道 玄学 义理派 魏晋南北朝 学术界 佛教
下载PDF
“道南”视域下的《淙山读周易记》探析
9
作者 肖满省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27-32,共6页
以宋代莆田学者方实孙的《淙山读周易记》为个案,通过文献深入比较,分析道南学派对程氏易学的继承与发展。《淙山读周易记》以《程氏易传》的思想为基础,融汇其他义理学派的观点,表现出宋代义理易学的特色。另一方面,《淙山读周易记》... 以宋代莆田学者方实孙的《淙山读周易记》为个案,通过文献深入比较,分析道南学派对程氏易学的继承与发展。《淙山读周易记》以《程氏易传》的思想为基础,融汇其他义理学派的观点,表现出宋代义理易学的特色。另一方面,《淙山读周易记》以爻象解释《周易》,将卦爻辞融会贯通,作整体上的解读,颇多新见。《淙山读周易记》是对程氏易学发挥,是道南易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淙山读周易记》 《程氏易传》 儒家义理 爻象解易 道南学派
下载PDF
唐代易學之盛世風範——《周易正義》的撰述規模、綱領及論易宗旨考評
10
作者 張善文 《中国经学》 2009年第1期159-176,共18页
本文通過對《周易正義》立名之視野、撰修之規模、綱領之整飭、綜論之藴蓄等四方面的考評,力圖揭示唐代易學的盛世風範。藉此推知,貞觀年間修撰的《周易正義》,由於當時國家最高領導者的極度重視,從立名、撰述到審定、頒行諸階段,均予... 本文通過對《周易正義》立名之視野、撰修之規模、綱領之整飭、綜論之藴蓄等四方面的考評,力圖揭示唐代易學的盛世風範。藉此推知,貞觀年間修撰的《周易正義》,由於當時國家最高領導者的極度重視,從立名、撰述到審定、頒行諸階段,均予以直接統籌指導,加之衆多高水準的撰修人員之集思廣益,終使一部久傳不衰的易學名著應運而生。這是開闢一代學術風氣的創舉。於是,《周易正義》的學術影響,不僅對唐代三百年間的易學産生了重大的衝擊與催化作用,甚至對宋代義理之學的興起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開創先聲之功。本文對前人的某些觀點或文獻資料,間有辨正。如指出清人皮錫瑞謂“穎達既卒,博士馬嘉運駮難義疏”之誤;又指出《新唐書·藝文志》於《周易正義》條下列“王談”之名,後世晁公武、馬端臨等皆沿之,而“談”當屬“琰”字之形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易學 《周易正義》 孔穎達 撰修
下载PDF
先后天学说与儒道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善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0-205,共6页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 后天 儒家 道家 思想
下载PDF
《易义古象通》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满省 《周易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
《易义古象通》是明代易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学术背景,它既是明代象数易学复兴的产物,也是宋元以来"古《周易》"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魏濬有意识地摆脱宋易与汉易的束缚,结合生活实理,努力从《周易》经传... 《易义古象通》是明代易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学术背景,它既是明代象数易学复兴的产物,也是宋元以来"古《周易》"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魏濬有意识地摆脱宋易与汉易的束缚,结合生活实理,努力从《周易》经传文字中挖掘古《易》象,并由古《易》象阐发《周易》的思想内涵,象数与义理并重,征实与创见融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义古象通》 古《易》象 即象以通义
原文传递
文必宗经说
13
作者 张善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文心雕龙》云:"文能宗经,体有六义。"《颜氏家训》亦谓:"夫文章者,原出五经。"二者皆以为经学与文学息息相关,允属确论。综而考之,兹事宜有四端值得当今经学界与文学界共审观之:一端,群经是往圣垂教后世之千古至... 《文心雕龙》云:"文能宗经,体有六义。"《颜氏家训》亦谓:"夫文章者,原出五经。"二者皆以为经学与文学息息相关,允属确论。综而考之,兹事宜有四端值得当今经学界与文学界共审观之:一端,群经是往圣垂教后世之千古至文,其自身的文学价值应予充分认定。二端,古之文人以读经为本,群经对历代作家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形式之影响应予认真品评。三端,经术长期风行于古代社会,经学在文学思想领域的渗透作用应予深入考察。四端,经学既属过去亦属未来,今后中国文学的创作旨趣是否仍需毋忘宗经之道应予切心体会。总此四端,于经学与文学关系之研讨,盖有承前启后之益。昔儒称:"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其此之谓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文学 综观
下载PDF
吴承仕易学思想与治易方法探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满省 《徽学》 2019年第1期232-244,共13页
吴承仕先生虽不以善《易》名家,但对历代易家、易著均有广泛的涉猎,而且有自己鲜明的易学思想和治易方法。他治《易》主张训诂举大义,排斥汉、宋、清儒象数之学;强调治《易》需明法式,知源流,能用史的观点来审视历代易家、易著,并做出... 吴承仕先生虽不以善《易》名家,但对历代易家、易著均有广泛的涉猎,而且有自己鲜明的易学思想和治易方法。他治《易》主张训诂举大义,排斥汉、宋、清儒象数之学;强调治《易》需明法式,知源流,能用史的观点来审视历代易家、易著,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又因吴先生精通文字、音韵、训诂及古代名物制度,在治《易》过程中,多能从小学入经学而得特殊之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承仕 易学思想 治易方法
原文传递
朱熹“《易》本为卜筮而作”的意义
15
作者 肖满省 《朱子学刊》 2016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朱子提倡的'《易》本为卜筮之书'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魏晋以来只注重阐发《周易》义理的治《易》倾向,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异议,在易学界有着深远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朱熹 卜筮 易象观
原文传递
宋儒对古筮法的考察及其思想文化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黎星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92,共7页
宋代学者如程迥、朱熹、赵汝楳、雷思齐等,曾对春秋时期的《周易》"古筮法"进行了考辨、探究,力图复现"古筮法"之原貌,同时,又因应时代的要求,将古老巫术的神道思想与儒家的伦理观念进行调和,具有其独特的思想文化... 宋代学者如程迥、朱熹、赵汝楳、雷思齐等,曾对春秋时期的《周易》"古筮法"进行了考辨、探究,力图复现"古筮法"之原貌,同时,又因应时代的要求,将古老巫术的神道思想与儒家的伦理观念进行调和,具有其独特的思想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迥 朱熹 赵汝揲 雷思齐 古筮法 思想文化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