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周 《武夷科学》 2017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标本鉴定,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753种,隶属于181科741属;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中科、小科为主,种数集中在中等科,优势科不是...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标本鉴定,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753种,隶属于181科741属;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中科、小科为主,种数集中在中等科,优势科不是很明显;种子植物属的组成以极小属为主,种数集中在小属;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兼具部分温带性质;属于中国特有种有18属2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种子植物 地理区系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斌 徐荣地 蔡孝星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98-106,共9页
对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调查研究发现有蝴蝶种类6科243种,其中本地新纪录种150种。
关键词 戴云山 蝴蝶种类 调查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实践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荣地 陈斌 蔡孝星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32-35,共4页
多年来,为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生态文化,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宣教工作,成果显著,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命名为'全省野生... 多年来,为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生态文化,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科普宣教工作,成果显著,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命名为'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普宣教 实践探索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模式探索(上)
4
作者 涂青云 郑元捷 《福建林业》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在这其中,尽管我们并不否认某些地域、某些领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甚至是以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等种种问题,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社区发展 戴云山 福建 改革开放 经济社会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蝴蝶种类调查研究
5
作者 徐建国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6年第4期77-81,共5页
文章对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蝴蝶种类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戴云山保护区蝴蝶的组成及结构比例、观赏价值高的种,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该保护区蝴蝶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戴云山 蝴蝶资源 调查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周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是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环境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本文立足福建戴云山国家...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是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环境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本文立足福建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分析其相关的环境教育资源,针对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具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建国 《林业勘察设计》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西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西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实施,促进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条件分析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周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年第6期64-66,101,共4页
文章基于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区位和环境条件,探讨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适合的生态旅游类型,以期为今后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探讨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建国 《林业建设》 2009年第6期10-13,共4页
概述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分复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特点,分析了导致危机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保护管理能力、提高区内群众的经济水平、发挥保护区... 概述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分复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特点,分析了导致危机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保护管理能力、提高区内群众的经济水平、发挥保护区的"基地"作用等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开淼 元晓春 +2 位作者 徐建国 李文周 郭伟锋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6期165-174,共10页
两栖动物是衡量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指标类群,其多样性极易受到旅游干扰的影响,研究旅游干扰短期内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实施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于2015—2018年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进行旅游干扰... 两栖动物是衡量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指标类群,其多样性极易受到旅游干扰的影响,研究旅游干扰短期内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实施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于2015—2018年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进行旅游干扰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区域共记录有两栖动物26种,隶属于2目7科20属,其中中国特有物种12种;模式产地物种1种,即小棘蛙Quasipaa exilispinosa;新记录种4种,为小竹叶臭蛙Odorrana exiliversabilis、福建掌突蟾Leptobrachella liui、黄岗臭蛙Odorrana huanggangensis、九龙棘蛙Rana jiulongensis。2)2016—2018年旅游重度干扰区两栖物种数量显著大于旅游轻度干扰区;3)旅游重度干扰区两栖物种多样性指数大于旅游轻度干扰区,但统计上无显著差别;4)2017年和2018年旅游重度干扰区两栖物种均匀度指数显著大于旅游轻度干扰区;5)相关性分析显示旅游干扰程度对两栖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影响不显著,对物种数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6)空气温度和水温是影响两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认为目前戴云山保护区实验区生态旅游短期内对两栖动物多样性没有明显负面影响,环境因子是决定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丰富度 多样性 九仙山风景区
下载PDF
关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美双 《福建林业》 2019年第2期21-23,共3页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闽中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发源地,地处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m,素有'闽中屋脊'之称。保护区建于1985年,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472.4hm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闽中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与发源地,地处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m,素有'闽中屋脊'之称。保护区建于1985年,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472.4hm2,其中核心区5514.1hm2,缓冲区3515.4hm2,实验区4442.9hm2,森林覆盖率为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冬青属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12
作者 林开淼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7年第6期39-41,57,共4页
文章采用标准样地方法调查戴云山保护区内冬青属野生植物资源,并观测其花期、花色、果期、果色、叶质、叶型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冬青属野生植物共有15种,且具有较突出的观赏价值。花期3~7月,花朵较小,花色丰富;果期7~12月,果色以红色为... 文章采用标准样地方法调查戴云山保护区内冬青属野生植物资源,并观测其花期、花色、果期、果色、叶质、叶型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冬青属野生植物共有15种,且具有较突出的观赏价值。花期3~7月,花朵较小,花色丰富;果期7~12月,果色以红色为主;叶以薄革质或厚革质为主。在本次调查所有样地出现野生冬青属植物频次最大的是钝齿冬青、梅叶冬青,最小的是尾叶冬青、黄毛冬青;大部分冬青属植物均分布在1 000~1 400 m海拔,钝齿冬青的海拔分布范围为最广;区内冬青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黄山松阔叶混交林,在黄山松纯林、马尾松纯林和灌木林分布较少,且均为群落伴生种,重要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 戴云山保护区 野生植物 重要值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在德化生态县创建的意义与展望
13
作者 张荣琮 《福建林业》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该文基于国家级生态县生态环境保护类有关指标及德化县的生态环境基本情况,分析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德化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中的意义,指出其生态建设管理的主要成效,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县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现代化建设
14
作者 涂青云 《福建林业》 2020年第3期6-9,共4页
一、背景分析(一)国家战略层面看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两个百年梦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又进--步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即到2021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背景分析(一)国家战略层面看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两个百年梦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又进--步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即到2021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即到2049年要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然保护区 百年梦想 背景分析 战略层面
下载PDF
福建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15
作者 马良 陈新艳 +3 位作者 付厚华 柳明珠 陈文伟 陈世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2-905,共4页
福建省山地众多,地貌特殊,植物多样性高,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但尚未完全摸清整个福建省植物多样性状况。本研究在福建省本土野生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4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为血红肉果兰(Cyrtosia sep... 福建省山地众多,地貌特殊,植物多样性高,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但尚未完全摸清整个福建省植物多样性状况。本研究在福建省本土野生植物调查过程中,发现4种被子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为血红肉果兰(Cyrtosia septentrionalis)、菱唇蛤兰(Conchidium rhomboidale)、长萼栝楼(Trichosanthes laceribractea)、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均为福建省新记录种,肉果兰属(Cyrtosia)为福建省新记录属。对4种植物进行简要的形态特征描述和提供相应的特征照片,并与福建省原有相近种的形态特征区别点进行分析。4种被子植物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植物多样性,为福建省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资料。凭证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FJ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建国 《林业建设》 2012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指出威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遵循的原则,探讨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戴云山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物多样性 保护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对福建戴云山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赵盼盼 周嘉聪 +7 位作者 林开淼 林伟盛 袁萍 曾晓敏 苏莹 徐建国 陈岳民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76-2686,共11页
温度、水分等多种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然而关于中亚热带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变化响应的研究还是相对匮乏。戴云山山脉是中国最大的黄山松种质基因基地,... 温度、水分等多种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土壤酶活性。然而关于中亚热带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变化响应的研究还是相对匮乏。戴云山山脉是中国最大的黄山松种质基因基地,本研究以中亚热带戴云山1300 m (L)、1450 m(M)、1600 m(H)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海拔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如何变化及驱动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对淀积层(B)土壤的酶活性影响整体较小,在淋溶层(A)土壤中,随海拔升高,纤维素水解酶(β-葡糖苷酶(βG)、纤维素水解酶(CBH))显著降低,因此使土壤可溶性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随海拔升高有下降趋势。尽管酸性磷酸酶活性(ACP)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然而有效磷(AP)无显著变化。此外随海拔升高,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显著降低。冗余分析(RDA)结果发现,MBP和碳/氮比(C/N)是影响A层中土壤酶活性变化最重要的因子,而在B层中,土壤含水量(WC)和MBP对土壤酶活性起主要作用。研究表明,磷限制的亚热带地区,无机磷很容易被铁铝固定,MBP可以对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补充,成为影响本地区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随海拔海拔降低,土壤有机碳、氮分解相关酶活性较高,从而加速了土壤碳、氮周转。因此,探究不同海拔梯度酶活性变化为预测中亚热带亚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养分循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氮添加对戴云山黄山松林土壤有机氮解聚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
18
作者 林开淼 元晓春 +3 位作者 曾泉鑫 徐建国 陈文伟 陈岳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550-6559,共10页
解聚作用是控制土壤有机氮矿化和氮素有效性供应的关键,然而氮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解聚作用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以福建戴云山黄山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T)、低氮(LN)和高氮(HN)3个氮添加水平,进行为期2年的氮沉降模拟试验... 解聚作用是控制土壤有机氮矿化和氮素有效性供应的关键,然而氮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解聚作用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以福建戴云山黄山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T)、低氮(LN)和高氮(HN)3个氮添加水平,进行为期2年的氮沉降模拟试验。通过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8种有机氮解聚酶活性的变化,探究土壤有机氮解聚作用响应氮沉降的机理过程。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显著增加0—10 cm和10—2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并显著增加了10—2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含量。同时,0—10 cm土壤锰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氮添加量增加而显著提高,HN处理下土壤漆酶活性显著高于LN和CT;10—20 cm土壤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漆酶活性均随氮添加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是谷氨酰胺酶活性变化相反。冗余分析表明两个土层有机氮解聚酶活性影响因素不同,土壤硝态氮(NO-3-N)是0—10 cm土层有机氮解聚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而10—20 cm土层有机氮解聚酶活性由NO-3-N和MBC共同影响。综上所述,亚热带黄山松林土壤不同有机氮解聚酶对氮添加的响应不一致,主要受土壤NO-3-N和MBC调节。该研究有助于拓宽土壤氮循环对氮沉降的响应机理,同时对维持土壤有效氮含量和提高黄山松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有机氮解聚 蛋白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德化县自然保护小区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雅琼 曾美銮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38-43,共6页
本文论述了德化县自然保护小区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科学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德化县 自然保护小区 现状与对策中国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
20
作者 陈文伟 郑永集 《福建林业》 2017年第2期14-14,共1页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处于福建两大山脉之一-戴云山脉主体部分德化县境内,于1985年建立,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几个自然保护区之一,200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我围东南沿海,跨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
关键词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福建省 监测站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定位 南亚热带 主体部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