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育宾 何建峰 陈章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6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体前后对照的方法,将71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34例。观察组37例采取家属自愿,采用丰富环境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手法。对照组34例仅按照常...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体前后对照的方法,将71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34例。观察组37例采取家属自愿,采用丰富环境及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手法。对照组34例仅按照常规治疗和健康辅导。两组患儿在生后行3 d头颅CT扫描,生后第28天、纠正年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头颅CT扫描脑部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征象,而对照组有5例最终诊断为脑瘫,有3例精神发育迟滞,语言发育迟缓、听力困难、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修复作用,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早期干预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育宾 何建峰 陈章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486-487,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7例,在常规医学治疗基础上,控制惊厥后给予早期干预。结果患儿NBAS评分表明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有促进作用。结论早期干预对新生儿智...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7例,在常规医学治疗基础上,控制惊厥后给予早期干预。结果患儿NBAS评分表明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有促进作用。结论早期干预对新生儿智力发展和大脑功能有肯定的促进效果,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下载PDF
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艺卿 《北方药学》 2023年第9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与观察组(氯雷他定+孟鲁...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治疗)与观察组(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每组43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鼻炎侧位片腺样体厚度(A)/鼻咽腔宽度(n)(A/N)比值与临床症状评分,并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N比值、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皮肤萎缩、瘙痒刺痛、头痛、鼻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在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及腺样体肥大程度,安全性好,停药后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雷他定 孟鲁司特钠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腺样体肥大
下载PDF
益生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36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胡跃山 林惠芬 陈章海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8期17-17,共1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应用抗生素后继发腹泻,为较常见的药物副反应。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也日益增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临床观察 婴幼儿 益生菌 治疗 药物副反应 继发腹泻
下载PDF
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价值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庄晓燕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5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行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满足入选依据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观察组行间断蓝光照射,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行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满足入选依据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观察组行间断蓝光照射,对照组行持续蓝光照射。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和粪胆素水平、胆红素变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2.8%和对照组7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 1,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40.5±10.5)μmol/L和粪胆素(168.3±22.6)mg/100 g,与对照组(43.6±12.3)μmol/L、(163.4±30.5)mg/100 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4 0、0.763 6,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4%低于对照组34.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 2,P<0.05)。④两组患儿黄疸持续用时、首日胆红素下降、平均胆红素下降、首次排胎粪用时、胎粪排净用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 6、0.230 9、0.075 7、1.283 3、0.638 3,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发生原因为母乳性黄疸以及围产因素,通过间断和持续蓝光疗法,均能达到一定的治愈率,同时改善临床指标,但相比之下,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性,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持续性蓝光照射 间断蓝光照射 不良反应 价值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