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保护与再生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缪远 陈继锟 +3 位作者 吕忠正 刘佩 丁志康 高煜婷 《中国名城》 2023年第8期67-73,共7页
福建省三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全面研究其保护与更新路径可有效提升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再生能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管理与活态传承,已成为当下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的重要途径之... 福建省三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全面研究其保护与更新路径可有效提升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再生能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管理与活态传承,已成为当下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三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单体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基于实际需求针对性地搭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信息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归纳分析,提出数字化适宜性更新策略和县域层面的系统性预防理念,实现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动态保护、动态管理和活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数字化 保护更新 三明市
下载PDF
绘画创作中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
2
作者 徐子怡 徐子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5期15-17,共3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艺术审美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促使画者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意境。分析意境的审美特征在创作过程的体现,探讨艺术意境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于不同的艺术品类如何看待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进行研究...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艺术审美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促使画者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意境。分析意境的审美特征在创作过程的体现,探讨艺术意境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于不同的艺术品类如何看待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进行研究,让人们在感受艺术家创作的同时,发现意境的作用和魅力。通过对优秀绘画作品的拆解,结合创作基本步骤,将艺术意境在绘画创作中的实际应用清晰呈现出来,淡化绘画创作的装饰意义,提高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关系 艺术意境 审美特征 画面需要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策略研究
3
作者 赵一静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文章以“大思政”育人格局为研究背景,分析校园公共艺术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实价值,对如何运用公共艺术把校园空间塑造为继承民族精神的意识形态教育情境进行了探讨。结合案例举证分析以“德育”为核心的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原... 文章以“大思政”育人格局为研究背景,分析校园公共艺术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实价值,对如何运用公共艺术把校园空间塑造为继承民族精神的意识形态教育情境进行了探讨。结合案例举证分析以“德育”为核心的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情景交融。文章提出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发展史为思政主题的公共艺术提供了丰富资源和鲜活素材,总结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三个实施策略: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元素设计;构建红色文化主题空间;打造独特的校园红色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校园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尹芳娜作品
4
作者 尹芳娜 《教育评论》 2023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兰溪市三泉村世德堂营造意匠研究
5
作者 缪远 江丹洋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世德堂是南宋至清末一千多年来浙中西地区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南宋、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转向,其时代序列、演变过程清晰。文章通过综合阐述世德堂的建筑形式、空间建构及营造技艺来探析南宋、明、清三个时期世德堂的营造意... 世德堂是南宋至清末一千多年来浙中西地区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南宋、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转向,其时代序列、演变过程清晰。文章通过综合阐述世德堂的建筑形式、空间建构及营造技艺来探析南宋、明、清三个时期世德堂的营造意匠。运用图形学、数据及比例比较,探索其核心营造特点,为浙中西地区传统建筑营造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德堂 建筑形式 空间建构 营造技艺
原文传递
清代闽东传统建筑门簪形制特征研究
6
作者 王金楠 缪远 +2 位作者 赵洋 刘佩 李登帅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自清代以来,闽东地区门簪逐渐脱离传统门簪形制,装饰重心由外向内转移,在经历清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继承发展后,衍化出多元符号兼容并存的艺术特征,并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文章以清代闽东传统建筑门簪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类型... 自清代以来,闽东地区门簪逐渐脱离传统门簪形制,装饰重心由外向内转移,在经历清早、中、晚三个时期的继承发展后,衍化出多元符号兼容并存的艺术特征,并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文章以清代闽东传统建筑门簪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类型学研究方法,从地域形制、发展脉络、特征规律三个方面解析,揭示其在清代的发展演变特征。研究表明:闽东传统建筑门簪打破了传统建筑门簪簪体尺寸短小、素面无纹的特征,呈现由拙入繁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簪 清代 闽东 形制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