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刺抽吸与颅骨开窗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黄立航 林义生 王富根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穿刺抽吸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方法对113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分为穿刺抽吸组和小骨窗开颅组,又按照病情轻重(意识状况分级)分为3个亚组,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 目的比较穿刺抽吸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缺点。方法对113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分为穿刺抽吸组和小骨窗开颅组,又按照病情轻重(意识状况分级)分为3个亚组,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骨窗开颅组的3个亚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36%,9.89%,48.16%,低于穿刺抽吸组的3个亚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34%,20.38%,68.42%,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由于血肿清除彻底,直视下止血,减压较充分,疗效较穿刺抽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抽吸 小骨窗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32例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黄立航 段传志 黄柒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94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9例、丁苯酞组33例和联合治疗组32例、。采用NIHS...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94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9例、丁苯酞组33例和联合治疗组32例、。采用NIHSS评分法评估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30天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7天、14天的缺血灶大小。结果治疗7天后,三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30天后,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较亚低温组和丁苯酞组均显著降低(所有P<0.01),而亚低温组和丁苯酞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治疗3天后,联合治疗组缺血灶大小较亚低温组和丁苯酞组明显减少(所有P>0.05);而亚低温组和丁苯酞组缺血灶大小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联合治疗组缺血灶大小较亚低温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14天后,联合治疗组缺血灶大小较亚低温组明显减少(P<0.01),丁苯酞组缺血灶大小较亚低温治疗组也明显减少(P<0.05);但联合治疗组和丁苯酞组缺血灶大小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能显著减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的缺血灶体积、降低NIHS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继发脑梗死 亚低温 丁苯酞注射液
下载PDF
卒中型垂体腺瘤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立航(综述) 王守森(审校)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39-140,178,共3页
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是指带瘤垂体和非瘤垂体的梗死、坏死或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最早于1898年由Baily报道,描述相关症状;1950年Brougham对其进行临床总结、正式命名[1]。由于关注点的不同和较混乱的定义,目前对于"垂体... 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是指带瘤垂体和非瘤垂体的梗死、坏死或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最早于1898年由Baily报道,描述相关症状;1950年Brougham对其进行临床总结、正式命名[1]。由于关注点的不同和较混乱的定义,目前对于"垂体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意见仍有诸多争议[2-3]。神经外科医生所关注的垂体卒中,主要为垂体腺瘤所引起的急症或影像学上出血、梗死的病例,即卒中型垂体腺瘤。本文对卒中型垂体腺瘤的影像特征、临床诊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卒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钻孔软通道引流术和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在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4
作者 黄立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64-265,共2页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钻孔软通道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0月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实验组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析2组高血压脑...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钻孔软通道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0月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实验组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析2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其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钻孔软通道引流术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引流术的实施,能够更好促进患者颅内血肿的清除,可以在直视下双极电凝确切止血,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钻孔软通道引流对其脑组织损伤小,微创且安全性高,但再出血发生率高于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软通道引流术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壳核脑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