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梅毒1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9
1
作者 张肖民 张荣娜 +2 位作者 林淑钦 陈水仙 郑丽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192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93例)及未治疗组(9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192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93例)及未治疗组(9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母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高低,将192例梅毒孕妇分为≤1∶8组与≥1∶16组,观察血清滴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36%(87/93),未治疗组仅为283%(28/99)。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发生率分别为54%(5/93)和11%(1/93),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283%(28/99)和323%(32/99),且治疗组无死产及流产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者占630%(58/92),未治疗组仅占232%(13/56)。治疗组窒息儿、低体重儿、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RPR滴度≤1∶8组114例,≥1∶16组72例。≤1∶8组足月儿占781%(89/114),明显高于≥1∶16组的361%(26/72)。≤1∶8组早产儿、先天梅毒患儿、新生儿及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3%(6/114)、219%(25/114)、26%(3/114)和193%(22/114),明显低于≥1∶16组的375%(27/72)、722%(5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先天梅毒 孕妇 发生率 滴度 患儿 梅毒患者 母血清 显著性 孕周
原文传递
宫颈疾病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蔡色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672-3673,共2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的关系,为宫颈疾病的预防及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福建省仙游县妇幼保健院2006年7月-2011年6月60例不同类型宫颈疾病患者HPV的感染情况,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宫颈病变患者...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的关系,为宫颈疾病的预防及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福建省仙游县妇幼保健院2006年7月-2011年6月60例不同类型宫颈疾病患者HPV的感染情况,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炎37例,HPV感染率为29.7%;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例,其中CINⅠ10例、CINⅡ7例、CINⅢ6例,感染率分别为60.0%、71.4%、83.3%,中高度CIN(CINⅡ、CINⅢ)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度CIN和宫颈炎(P<0.05)。结论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与HPV感染有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感染率明显增高,HPV检测可用于宫颈疾病的筛查及治疗后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宫颈炎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