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FLP方法的连栽杉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则焰 赵紫檀 +5 位作者 林文雄 李建鹃 刘书影 周柳婷 罗扬 刘金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134-7143,共10页
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 RFLP),研究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的多代连栽杉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杉木多代连栽后根际微生态失衡,表现为碳循环菌和氮循环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病原菌数量增加。在不同代数杉木土壤... 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 RFLP),研究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的多代连栽杉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杉木多代连栽后根际微生态失衡,表现为碳循环菌和氮循环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病原菌数量增加。在不同代数杉木土壤中,4种内切酶消化后产生的末端限制性片段(T RFs)数量具有显著差异,第一代杉木(first Chinese fir rotation plantation,FCP)最高,第二代杉木(second Chinese fir rotation plantation,SCP)次之,第三代杉木(third Chinese fir rotation plantation,TCP)最少。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连栽导致土壤养分逐代降低,除土壤碳氮比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外,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T RFLP实验共鉴定出细菌门类12门,其中厚壁菌门、蓝藻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主要优势菌群。随栽植代数的增加,变形菌门细菌比例递增,而厚壁菌门细菌比例递减。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随栽植代数增长而减少,呈现FCP>SCP>TCP趋势,与T RFs片段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多代连栽降低了杉木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依据功能性不同,可将鉴定出的细菌划分为5类:碳循环功能菌、硫循环功能菌、氮循环功能菌、纤维降解菌及病原菌。连栽导致碳循环菌和氮循环菌相对含量降低,硫循环菌和纤维降解菌相对含量提高,病原菌相对含量随栽植代数增加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栽 杉木 土壤微生物 群落多样性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锈毛莓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晓莉 叶齐 +3 位作者 宁书菊 蔡国倩 公培民 魏道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88-192,共5页
[目的]研究锈毛莓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对影响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4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对·OH、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考察锈毛莓总三萜的体外抗氧化... [目的]研究锈毛莓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对影响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的4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对·OH、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考察锈毛莓总三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在超声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8(g∶mL)、超声时间为70 min、超声功率为4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83%时,锈毛莓总三萜提取率为5.06%,与理论值偏差较小。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其中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较强,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97和0.047 mg/mL;对·OH有较弱的清除能力。[结论]优选工艺适用于锈毛莓总三萜的提取,锈毛莓总三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毛莓总三萜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马蓝等79种植物分支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剑 叶齐 +9 位作者 宁书菊 李卿 谭何新 冯静娴 陈瑞兵 马晓莉 公培民 赵璇璇 张磊 魏道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1-730,共10页
分支酸合成酶(ehorismate synthase,CS,EC:4.2.3.5)催化5-烯醇式莽草酸-3-磷酸生成分支酸,是生物体内分支酸合成所必须的酶。目前,Genbank报道了79种高等植物cS的氨基酸序列。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蓝等79种植物共125... 分支酸合成酶(ehorismate synthase,CS,EC:4.2.3.5)催化5-烯醇式莽草酸-3-磷酸生成分支酸,是生物体内分支酸合成所必须的酶。目前,Genbank报道了79种高等植物cS的氨基酸序列。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蓝等79种植物共125条cs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信号肽、导肽、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卷曲螺旋结构、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功能域等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构建了cs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79种植物的cs被分为8个类群;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马蓝cs的氨基酸序列与芝麻、烟草、马铃薯等植物的同源性比较高。所有植物cs的开放阅读框在1300bp左右,相对分子质量为50kDa左右,等电点(pI)在5.0-8.0,呈微碱性。该研究克隆得到的马蓝cs的开放阅读框为1326bp,氨基酸残基数为442个,相对分子质量47kDa,等电点(pI)为8.11。CS氨基酸肽链表现出明显的疏水区和亲水区,不存在信号肽,可能存在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元件是无规则卷曲和d.螺旋,并含有活性结构域、PLN02754保守域和FMN结合位点3个主要的组成结构域。研究所获得的结构信息,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cs的构效关系和结构改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蓝 分支酸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 构效关系 结构改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