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藏时间对两种化学生态型紫苏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洪涌 郑新宇 +3 位作者 郑梅琴 陈芸 韩永明 林瑞余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49-53,共5页
为确定合适的保鲜期,以紫苏和白苏叶片为材料,研究了4℃条件下分别冷藏0、1、3、5、7、14d时两种生态型紫苏叶片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紫苏叶粗蛋白含量25.8g·hg-1、粗纤维含量8.0g·hg-1,显著高于白苏,粗脂肪含量16.2g·h... 为确定合适的保鲜期,以紫苏和白苏叶片为材料,研究了4℃条件下分别冷藏0、1、3、5、7、14d时两种生态型紫苏叶片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紫苏叶粗蛋白含量25.8g·hg-1、粗纤维含量8.0g·hg-1,显著高于白苏,粗脂肪含量16.2g·hg-1,显著低于白苏。在4℃冷藏过程中,两种生态型紫苏叶片营养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总酚、类黄酮含量随时间变化不显著,但其在紫苏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白苏;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冷藏3d前呈上升趋势,在紫苏中高于白苏,但冷藏3d后紫苏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且紫苏显著低于白苏;紫苏叶片的Vc含量均随冷藏时间增加迅速下降,在紫苏中高于白苏。冷藏7d时,白苏和紫苏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鲜叶下降了42%、提高了33%;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52%、提高了76%;游离氨基酸分别提高了191%、下降了10%;Vc含量分别下降了85%和77%,但总酚与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总体上,紫苏叶比白苏叶具有更高的营养、更耐冷藏,在4℃条件下冷藏时间以不超过7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冷藏时间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肖清铁 郑新宇 +4 位作者 韩永明 朱静静 郑梅琴 吕荣海 林瑞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4-731,共8页
为探讨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各部位的镉含量及镉富集总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不同部位镉的吸收和积累,施肥方式显著影响紫苏茎叶和籽... 为探讨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各部位的镉含量及镉富集总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不同部位镉的吸收和积累,施肥方式显著影响紫苏茎叶和籽粒中镉的吸收和积累。低密度种植D1(行株距30cm×20cm)和移栽种植方式(P1)可提高紫苏地上部及全株镉含量,施用有机肥(F1)可提高紫苏籽粒镉含量。镉迁移系数(TF)和富集系数(BCF)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移栽紫苏的TF和BCF高于直播紫苏。低密度、移栽种植处理的紫苏镉含量(4.57~5.08mg·kg^(-1))、TF(1.43~1.75)和BCF(2.08~2.24)均处于最高水平。低密度(D1)和高密度栽培D3(行株距20cm×20cm)紫苏镉富集总量无差异,均显著高于中密度D2(行株距25cm×20cm)栽培紫苏镉富集总量。田间栽培条件下镉在紫苏不同部位的分配比例:茎叶>根部>籽粒,其中地上部的平均分配比为83.11%。总之,混合施肥促进直播紫苏镉富集,施用复合肥有利于移栽紫苏镉向地上部迁移,适宜的高密度可提高紫苏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栽培 富集 植物修复
下载PDF
镉胁迫下紫苏低分子量有机酸及镉含量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燊 洪涌 +6 位作者 何小三 韩永明 彭军 朱静静 肖清铁 郑新宇 林瑞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3-599,共7页
分析了不同镉浓度水培处理紫苏根茎叶的有机酸组成、镉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HPLC可分离并同时定量分析出9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在不同处理紫苏的根茎叶中均检测到其中的8种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丙酮酸、抗坏血酸、乙酸、柠... 分析了不同镉浓度水培处理紫苏根茎叶的有机酸组成、镉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利用HPLC可分离并同时定量分析出9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在不同处理紫苏的根茎叶中均检测到其中的8种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丙酮酸、抗坏血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和琥珀酸.草酸、酒石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和琥珀酸占有机酸总量的95%以上.有机酸含量平均值在紫苏各器官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茎(13 530.2μg·g^(-1))>叶(9 963.7μg·g^(-1))>根(8 676.7μg·g^(-1)).紫苏各器官的有机酸含量随着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紫苏各器官的镉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根(753.1 mg·kg^(-1))>茎(135.6 mg·kg^(-1))>叶(24.3 mg·kg^(-1)),镉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显著升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紫苏有机酸总量与根、茎的镉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镉含量显著负相关.紫苏根的镉含量与草酸、酒石酸含量显著正相关;茎的镉含量与酒石酸、丙酮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及琥珀酸含量显著正相关;叶的镉含量与抗坏血酸、乙酸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草酸及柠檬酸含量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有机酸 胁迫响应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镉胁迫水稻苗期生长与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小三 王微 +7 位作者 肖清铁 郑新宇 郑梅琴 朱静静 韩永明 汪敦飞 林瑞余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4-891,共8页
稻米重金属污染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严重问题,微生物钝化是阻遏环境重金属进入生物循环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苗期水稻镉污染的缓解效应,本文以无镉处理为对照,通过添加20μmol×L^(-1)镉的水培试验,研究了铜绿假单胞... 稻米重金属污染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严重问题,微生物钝化是阻遏环境重金属进入生物循环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苗期水稻镉污染的缓解效应,本文以无镉处理为对照,通过添加20μmol×L^(-1)镉的水培试验,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载体A(硅藻土,粒径1~3 mm)、载体B(硅藻土,粒径3~6 mm)、载体C(活性炭,比表面积1 000 m^2×g-1)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与载体制备的菌剂A、菌剂B和菌剂C对水稻生长、镉含量及镉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mol×L^(-1)镉处理显著抑制了水稻根长、株高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添加菌液及菌剂A、B、C后,水稻生长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总生物量比镉处理(0.523 g×株^(-1))提高38.5%~67.3%,以菌剂B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高。水稻根、茎鞘、叶以及地上部镉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添加菌剂A、菌剂B、菌剂C及活性炭处理的水稻地上部镉含量分别比镉处理(101.3 mg×g^(-1))下降45.9%、47.9%、59.9%和59.9%,迁移系数降低16.7%、25.0%、33.3%和33.3%,富集系数减少48.1%、48.8%、58.8%和60.9%。添加活性炭、菌剂A和菌剂C处理的水稻单株镉积累量降低18.2%、9.5%和24.3%,添加菌剂B以及依次含有56.4 mL、45.3 mL、28.4 mL菌悬液的菌液A、菌液B和菌液C处理,其镉积累量依次增加15.0%、30.4%、14.9%、16.9%,说明菌株通过提高作物生物量增加了镉积累。综上,铜绿假单胞菌可显著促进镉胁迫水稻的生长,降低水稻的镉含量,抑制镉的迁移,降低水稻镉的有效性;菌剂A、B、C表现出良好的镉钝化能力,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可为环境镉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水稻 载体 菌剂 微生物钝化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茶园茶树茶青品质的差异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江华 罗盛财 +9 位作者 张奇 贾小丽 王海斌 刘宝顺 洪永聪 王飞权 晁倩林 曹士先 周建文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501,共7页
以武夷山3个不同地域茶园土壤及6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茶青品质,研究不同茶园茶青品质的差异及与种植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虽然3个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明显,但其土壤肥力指数大部分达到一级标准,可满足茶树生... 以武夷山3个不同地域茶园土壤及6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茶青品质,研究不同茶园茶青品质的差异及与种植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虽然3个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明显,但其土壤肥力指数大部分达到一级标准,可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在茶多酚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旗山茶园最高;在氨基酸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龟岩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九龙窠茶园最高;在咖啡碱含量上,肉桂、水仙以旗山茶园的含量最高,铁罗汉以龟岩茶园最高,半天妖、瓜子金、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最高.不同茶园之间的茶青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可通过主成分分析区分来自于旗山、龟岩、九龙窠茶园的茶青.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青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茶园的相关性指标不一致.综上,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影响茶树的茶青品质,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茶树品种特性选择不同的种植土壤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理化性质 茶青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间作麦冬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奇松 雷卫星 +5 位作者 刘江西 朱捷文 史凌珊 蔡普默 张见明 贾小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66-3374,共9页
【目的】分析间作麦冬对春季茶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茶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间的互作机制,为茶园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地梯田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 【目的】分析间作麦冬对春季茶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茶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间的互作机制,为茶园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地梯田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分析茶树单作、茶树—麦冬间作及茶园空地土壤(CK)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丰富度差异。【结果】相对于单作,间作麦冬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P<0.05,下同),以及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而pH无明显变化。相对于单作和CK,间作麦冬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明显影响,但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土壤速效营养、有机质和土壤相关酶呈显著正相关;芽单胞菌门与速效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绿湾菌门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LEfSe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菌门中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罗丹诺杆菌科(Rhodanobacteraceae)、褚氏杆菌属(Chujaibacter)、伯克氏菌科未分类菌属(unidentified_Burkholderiaceae),以及放线菌门中的放线菌门未分类菌纲(unidentified_Actinobacteria)为间作茶园土壤样本的标志性微生物,且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和单作处理。【结论】茶园间作麦冬可诱导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能富集更多参与土壤营养循环和拮抗病原菌的有益细菌,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茶树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细菌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茶园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生物量及精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永明 肖清铁 +7 位作者 郑新宇 吕荣海 郑梅琴 何小三 陈燊 彭军 朱静静 林瑞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2-506,共5页
为建立合理的紫苏栽培技术,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0cm×20cm、25cm×20cm、20cm×20cm等3个不同种植密度,设置有机肥、复合肥、混合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式以及移栽、直播2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精... 为建立合理的紫苏栽培技术,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0cm×20cm、25cm×20cm、20cm×20cm等3个不同种植密度,设置有机肥、复合肥、混合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式以及移栽、直播2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精油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施肥与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地上部生物量,以高密度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生物量最高,为12 056kg·hm-2;密度、施肥、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精油含量,以低密度施用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精油含量最高,达0.417%;紫苏精油产量受施肥、种植方式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间无显著差异,以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的紫苏精油产量最高,达41.0kg·hm-2。因此,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有利于紫苏精油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密度 施肥 精油 产量
下载PDF
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邱秋金 洪涌 +1 位作者 肖清铁 林瑞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549,共5页
为阐明小麦化感抑草效应与机制 以强化感小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为材料 通过沙培不同密度的小 麦 分 析了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根长、株高、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 MDA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化感小麦根系分泌 物显著... 为阐明小麦化感抑草效应与机制 以强化感小麦‘92L89’和弱化感小麦‘抗10103’为材料 通过沙培不同密度的小 麦 分 析了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根长、株高、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及 MDA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化感小麦根系分泌 物显著抑制看麦娘根长与株高生长 抑制效应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强 强化感小麦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不同密 度强化感小麦处理下 看麦娘的根系活力比对照下降了30.4%~45.1% 显著高于弱化感小麦的25.9%~28.2% 看麦娘叶片 的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及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8%~42.8%、18.4%~77.1%、34.2%~70.1%和30.0%~ 78.0% 而弱化感小麦处理后依次提高了5.4%~26.6%、9.6%~24.7%、7.9%~41.1%和4.0%~54.0% 低密度弱化感小麦处 理的看麦娘株高、SOD 活性、PAL 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见 化感小麦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抑制了受体植物根系活力和生 长 刺激叶片 SOD、POD、PAL 活性提高 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苯丙烷途径代谢增强 不利于靶标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感作用 看麦娘 根系活力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尤溪联合梯田稻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玉洁 樊荣荣 +5 位作者 吕昭君 朱胜男 肖清铁 王维奇 闵庆文 林瑞余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实地与文献调查表明,联合梯田的发展与历史上人口迁徙密切相关;稻作制度随时间推移由早期的一熟制向多熟制发展,随海拔高度增加由低海拔的三熟制向高海拔的一至二熟制转变;稻作模式由单季稻向丰富多样的复种轮作、间作以及立体种养转变... 实地与文献调查表明,联合梯田的发展与历史上人口迁徙密切相关;稻作制度随时间推移由早期的一熟制向多熟制发展,随海拔高度增加由低海拔的三熟制向高海拔的一至二熟制转变;稻作模式由单季稻向丰富多样的复种轮作、间作以及立体种养转变。联合梯田目前保留了稻薯复种轮作、瓜稻复种轮作、烟稻复种轮作、稻草复种轮作、稻菜复种轮作、稻豆间作、再生稻栽培、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等9种典型稻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溪 联合梯田 稻作制度 演变
下载PDF
玉米/豆科作物间作系统中不同互作因子对群体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奇松 李家俊 +2 位作者 叶江华 罗晓棉 林文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2-590,共9页
【目的】明确在间作条件下不同互作因子(地上部互作、根系竞争、土壤环境改良)对不同复合群体的生态效应。【方法】以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组合为研究对象,设置了间作无隔、间作网隔、间作全隔和3种作物的单作处理,比较分析不同间... 【目的】明确在间作条件下不同互作因子(地上部互作、根系竞争、土壤环境改良)对不同复合群体的生态效应。【方法】以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组合为研究对象,设置了间作无隔、间作网隔、间作全隔和3种作物的单作处理,比较分析不同间作处理的种间竞争关系和互作因子的产量贡献率。【结果】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均能提高群体产量,其中玉米增产起到主要作用,不同作物的竞争力排序为玉米>大豆>花生;地上部互作效应主要体现在提高了两种间作组合中玉米的产量,其产量贡献率分别为15.83%(玉米/大豆)和15.98%(玉米/花生),但却显著抑制了花生的产量(-11.42%);根系竞争对玉米/大豆间作组合的单一作物和群体产量均起到负效应(玉米-2.87%、大豆-5.35%、群体-4.52%),而对玉米/花生间作组合的玉米和群体产量起到正效应(5.88%和0.80%);土壤环境改良对两种间作组合中各作物产量均表现出正效应,可显著提高间作系统的产量和稳定性。【结论】不同间作组合之间,由于作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各互作因子对间作群体产量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其中土壤环境改良对玉米/豆科间作系统的增产及稳产起到主要作用。通过量化不同互作因子对间作作物产量形成的生态效应,可为优化间作的田间作物配置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花生 间作 种间竞争 产量贡献率
下载PDF
水稻苗期根系形态特征与化感潜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舜贤 李家玉 +3 位作者 张清旭 汪鹏 张奇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6-713,共8页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强化感水稻PI312777、Taichung Native1和非化感水稻Lemont在苗期(3~6叶期)的根系形态特征差异,结合品种的化感潜力和叶片总酚含量,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化感作用最强的5叶期,强化感水稻的根尖数、细根(直...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强化感水稻PI312777、Taichung Native1和非化感水稻Lemont在苗期(3~6叶期)的根系形态特征差异,结合品种的化感潜力和叶片总酚含量,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化感作用最强的5叶期,强化感水稻的根尖数、细根(直径<0.7 mm)的根长、表面积、体积均显著大于非化感水稻,且这些根系特征与水稻叶片浸提液对受体植株生长的抑制率和总酚含量有显著影响.水稻苗期根系的根尖数和细根生长会影响水稻化感作用,这为通过调控水稻根系生长以提高化感作用这一新途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潜力 根系形态 细根
下载PDF
茶多酚抗菌活性及其在水果复合保鲜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奇松 李家俊 +2 位作者 叶江华 张奇 贾小丽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0期22-26,共5页
利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绿色环保等特点,开发一款含茶多酚高效的天然水果复合保鲜剂。通过比较茶多酚、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确定茶多酚的抑菌浓度;并进一步研究了茶多酚与被膜剂(巴西棕榈蜡和商业化被膜剂)复合保鲜剂... 利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菌、绿色环保等特点,开发一款含茶多酚高效的天然水果复合保鲜剂。通过比较茶多酚、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确定茶多酚的抑菌浓度;并进一步研究了茶多酚与被膜剂(巴西棕榈蜡和商业化被膜剂)复合保鲜剂在柑橘保鲜中的作用。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4、0.6和1.0 g·L^(-1),其抑制细菌效果显著优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而茶多酚对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基于抑菌试验结果,复合保鲜剂中的茶多酚添加浓度确定为0.8 g·L^(-1)。柑橘保鲜试验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商业化被膜剂(CP)、商业化被膜剂+茶多酚(CP-TP)、巴西棕榈蜡(ZL)、巴西棕榈蜡+茶多酚(ZL-TP)处理均具有保鲜效果。含巴西棕榈蜡的处理的柑橘硬度和保水能力显著高于含商业化被膜剂的处理;ZL处理的果皮抑菌率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CP处理;茶多酚能显著提高巴西棕榈蜡保鲜剂的抑菌率,维持维生素C含量和降低水果呼吸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棕榈蜡+茶多酚复合涂剂的保鲜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柑橘保鲜 抑菌 水果保鲜 巴西棕榈蜡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下不同水稻化感潜力及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
13
作者 张清旭 张奇 +5 位作者 马华燕 冯常青 张伟彬 李家玉 王海斌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6-733,共8页
以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培养,并添加水杨酸诱导,分析水稻化感潜力和生理、形态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后,大部分品种的叶片浸提液和种植液对莴苣生长的抑制率均有显著提升.水稻生理、形态指标分析... 以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培养,并添加水杨酸诱导,分析水稻化感潜力和生理、形态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后,大部分品种的叶片浸提液和种植液对莴苣生长的抑制率均有显著提升.水稻生理、形态指标分析结果表明,PI312777、特优884、协青早B3个水稻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根长、株高、干重等均显著升高,其余水稻品种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化感潜力与上述生理、形态指标均呈正相关.水稻叶片叶绿素、氮含量对水稻种植液化感潜力的影响高于水稻叶片浸提液化感潜力,而水稻根长、株高、干重对水稻叶片浸提液化感潜力的影响高于水稻种植液化感潜力.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后,不同水稻的化感潜力与生理、形态指标的区分主要分为两大主成分,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38.52%,主成分2的贡献率为26.90%.水稻叶片浸提液化感潜力与水稻株高、干重、根长显著相关,而水稻种植液化感潜力与水稻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杨酸 化感潜力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华南地区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差异研究
14
作者 马志辉 冀弘艺 +4 位作者 李荣华 侯文韬 方长旬 章家恩 王瑞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4-471,共8页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探讨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华南地区的空间差异,运用GC-MS分析了华南地区23个不同地理种群230个薇甘菊植株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探讨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华南地区的空间差异,运用GC-MS分析了华南地区23个不同地理种群230个薇甘菊植株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地理种群的气候环境因素对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3个不同地理种群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的特征。结果表明:利用GC-MS从薇甘菊叶片中鉴定了4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β-荜澄茄油烯(24.63%)、β-石竹烯(16.81%)、大香叶烯D(10.47%)、α-古芸烯(9.95%)和α-姜烯(9.77%);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温度可显著影响薇甘菊叶片中5种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薇甘菊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表现出较强的地域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薇甘菊的入侵机制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植物次生代谢 生物入侵 非生物环境 地理种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