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米质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清华 郑长林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解福建省水稻品比品种的稻米品质状况,对2021—2023年福建省水稻品比品种稻米品质作了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籼稻品种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整精米率等4项定级指标优质率均较高,但是综合优质率仍然较低,特别是达到部颁一... 为了解福建省水稻品比品种的稻米品质状况,对2021—2023年福建省水稻品比品种稻米品质作了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籼稻品种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整精米率等4项定级指标优质率均较高,但是综合优质率仍然较低,特别是达到部颁一等的优质稻品种数量极少。垩白度优质率仍然是6项定级指标中优质率最低的指标,而碱消值是仅次于垩白度的限制优质率的品质指标。因此,为提高籼稻品种优质率,垩白度和碱消值是今后籼稻育种应该重点考虑提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比 稻米品质 鉴定 评价
下载PDF
2011-2013年福建省预试水稻品种米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郑苹立 郑长林 +2 位作者 段斌莉 李清华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2-655,共4页
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Y/T593-2013,对2011-2013年福建省籼稻新品种(包括早、中、晚稻共248份)稻米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3种类型籼稻糙米率、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等指标优质达标率较高,但是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等指标... 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Y/T593-2013,对2011-2013年福建省籼稻新品种(包括早、中、晚稻共248份)稻米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3种类型籼稻糙米率、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等指标优质达标率较高,但是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等指标优质率偏低,尤其是垩白度优质率严重偏低。早、中籼中没有品种达到优质稻标准,晚籼优质米率为6.9%。本文从育种角度提出福建省稻米品质改良遗传重点是垩白性状,要努力降低稻米垩白率和垩白度,同时早、中籼的改良还要注重提高整精米率和透明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质 评价 改良
下载PDF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实施成效——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惠杰 郑家团 谢华安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福建省科技厅于2013—2016年设立了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介绍了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项目实施以来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效。
关键词 福建省 杂交水稻 种质创新 选育 进展
下载PDF
水稻不育系IR 58025A与其改良新不育系制种产量比较研究
4
作者 董练飞 王洪飞 +5 位作者 游晴如 董瑞霞 涂诗航 周鹏 廖发炼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3期5-7,共3页
利用3个IR58025B改良的新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以IR58025A为对照,与恢复系成恢727进行了杂交制种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IR58025A相比,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分别与成恢727配制F1的制种产量极显著增加,平均产量分别为2... 利用3个IR58025B改良的新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以IR58025A为对照,与恢复系成恢727进行了杂交制种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IR58025A相比,不育系恒达A、福稻A、钧达A分别与成恢727配制F1的制种产量极显著增加,平均产量分别为2.85 t/hm^2、2.78 t/hm^2和2.64 t/hm^2;这3个不育系柱头活力强于IR58025A、且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是制种组合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IR58025A 异交结实率 制种
下载PDF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方喜 朱永生 +2 位作者 谢鸿光 张建福 谢华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采用人工老化方法对193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耐储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绝大多数种质不耐储藏,但仍有少数种质的耐储藏特性较好,其中籼稻的耐储藏特性一般好于粳稻,同时籼稻和粳稻中都存... 采用人工老化方法对193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了耐储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绝大多数种质不耐储藏,但仍有少数种质的耐储藏特性较好,其中籼稻的耐储藏特性一般好于粳稻,同时籼稻和粳稻中都存在较好的耐储藏种质。在地域分布上,不同来源的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差异很大,其中来源于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广东、江西、江苏等省份的种质较耐储藏。因此,可以从大量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耐储藏特性较好的种质用于耐储藏水稻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储藏 微核心种质 人工老化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不育系臻达A及其杂交种的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瑞霞 王洪飞 +5 位作者 董练飞 周鹏 涂诗航 游晴如 廖发炼 黄庭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3-586,共14页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是一个遗传传递能力强的广谱抗性基因。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BL27为抗源供体,与优质、配合力强、感稻瘟病的水稻保持系臻达B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创制水稻抗病保持系新种质,再与臻达A测交和回交进行...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是一个遗传传递能力强的广谱抗性基因。本研究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5的BL27为抗源供体,与优质、配合力强、感稻瘟病的水稻保持系臻达B为受体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创制水稻抗病保持系新种质,再与臻达A测交和回交进行不育系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3个抗性基因纯合、农艺性状和开花习性均与臻达A相似的改良不育系株系。利用福建省近年来致病性代表的22个稻瘟病菌株对3个改良不育系及其15个杂交种进行抗性鉴定,3个改良不育系的抗性频率为95.45%~100%,15个杂交种的抗性频率均达75%以上,而原始对照臻达A及其杂交种的抗性频率仅为54.55%和40.91%~63.64%。自然病圃诱发鉴定表明,3个改良不育系的叶瘟和穗颈瘟均为0级,表现高抗,而对照臻达A的叶瘟为5级,穗颈瘟为7级,表现感病;15个杂交种均表现良好的稻瘟病抗性。进一步分析比较15个杂交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结果表明臻达A-Pi25-3改良不育系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优,继续回交转育,于2015年育成了稻瘟病抗性强、配合力好、群体整齐和性状稳定的不育系,命名为157A。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Pi25不仅在水稻不育系臻达A的遗传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且在不同水稻恢复系测交种的背景下同样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抗性,说明抗性基因Pi25对不育系稻瘟病改良的效果明显。创制的新不育系157A的稻瘟病抗性显著提高,还基本保留了原来不育系高配合力等优良特性,为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品种提供了不育系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臻达A 稻瘟病 Pi25基因 抗性改良 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水稻脆性突变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水金 郑轶 +5 位作者 朱永生 杨东 涂诗航 周鹏 郑家团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895-898,共4页
水稻脆性突变体是水稻突变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水稻茎秆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艺性状,不仅影响水稻的抗倒伏,还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脆性突变体具有纤维素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营养成分改变和脆性增加等特点,是研究抗倒... 水稻脆性突变体是水稻突变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水稻茎秆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艺性状,不仅影响水稻的抗倒伏,还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脆性突变体具有纤维素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营养成分改变和脆性增加等特点,是研究抗倒伏育种的重要材料,也可作为选育谷秆两用型水稻的中间材料。综述了水稻脆性突变体的来源、形成机理和脆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脆性突变体在水稻常规育种、转基因育种和谷秆两用稻育种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性突变体 基因克隆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潢优粤禾丝苗的选育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洪飞 游晴如 +6 位作者 陈春霞 房贤涛 周鹏 郑菲艳 董瑞霞 涂诗航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2-571,共10页
【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良常规稻资源,加强早熟优良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创制,培育杂种优势强、优质、抗病及广适应性的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早熟优良杂交水稻品种需求。【方法】以泸香90B为母本,早熟优质常规稻佳... 【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良常规稻资源,加强早熟优良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创制,培育杂种优势强、优质、抗病及广适应性的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早熟优良杂交水稻品种需求。【方法】以泸香90B为母本,早熟优质常规稻佳辐占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福建建阳和海南三亚两地穿梭加代育种,及福建上杭茶地稻瘟病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早熟、大粒、优质、抗病的优良单株与Ⅱ-32A测交和多代回交转育,于2013年育成早熟优质高配合力水稻不育系潢达A;2016年春季在海南用潢达A与恢复系粤禾丝苗进行制种配组(潢优粤禾丝苗)。潢优粤禾丝苗于2016–2017年参加福建、海南和江西等多地品比试验,2018–2020年参加福建省早稻组和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联合体区试和生产试验,考察其综合性状表现。【结果】潢优粤禾丝苗在多地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达810000 kg·hm^(-2)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4.33%~18.76%。在福建省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达8014.50 kg·hm^(-2)、8003.70 kg·hm^(-2)和7444.65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平均增产4.80%、10.93%和8.26%;在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联合体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761.25 kg·hm^(-2)和8838.45 kg·hm^(-2),比对照品种五优308平均增产4.18%和3.54%;于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00009),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10328)。【结论】潢优粤禾丝苗是早晚兼用型、高产稳产、抗病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其早稻和晚稻米质分别达部颁一等和三等优质稻品种品质标准,可在福建全省作早稻种植和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早熟 潢优粤禾丝苗 品种选育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京福8优77的选育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洪飞 林强 +6 位作者 段斌莉 郑苹立 张丹 黄庭旭 翁国华 郑秀平 周天理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49-954,共6页
京福8优77(京福8A/明恢7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稻瘟病抗性较好以及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 京福8优77(京福8A/明恢7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稻瘟病抗性较好以及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03)。本文介绍京福8优77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京福8优77 选育
下载PDF
籼型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恒达A的选育 被引量:4
10
作者 游晴如 杨东 +9 位作者 董瑞霞 黄庭旭 郑家团 王乌齐 涂诗航 张水金 周鹏 王洪飞 王志赋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42-948,共7页
恒达A是以D62B为母本、IR58025B为父本的杂交后代F2选株与龙特甫B进行复交选育的保持系再与珍汕97A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25)。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异交率高,穗大粒多,分... 恒达A是以D62B为母本、IR58025B为父本的杂交后代F2选株与龙特甫B进行复交选育的保持系再与珍汕97A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25)。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异交率高,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配合力好。本文介绍了不育系恒达A的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配制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系不育系 恒达A 选育
下载PDF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聚两优636的选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瑞霞 王志赋 +4 位作者 郑长林 王洪飞 周鹏 涂诗航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8-1163,共6页
利用明恢63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L124杂交,对后代入选优良株系经多年多点进行抗瘟性鉴定、测交、筛选和逐代稳定,育成强恢复系福恢636与两系不育系RGD-7S配组,培育出两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聚两优636。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 利用明恢63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L124杂交,对后代入选优良株系经多年多点进行抗瘟性鉴定、测交、筛选和逐代稳定,育成强恢复系福恢636与两系不育系RGD-7S配组,培育出两系中籼杂交稻新品种聚两优636。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聚两优636 高产 抗病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川优673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鸿光 朱永生 +6 位作者 吴方喜 杨东 游晴如 黄瑞霞 王志赋 涂诗航 黄庭旭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选的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5—2008年在福建省沙县制种,平均产量为4.17t/hm2,最高产量可达4.53t/hm2。介绍了川优673亲本的特征特...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选的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5—2008年在福建省沙县制种,平均产量为4.17t/hm2,最高产量可达4.53t/hm2。介绍了川优673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在福建省沙县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川优673 制种技术
下载PDF
福建省优质稻品种米质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清华 郑苹立 郑长林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2期10-12,共3页
对2018年32份福建省第九届优质稻参评品种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评优质稻品种的透明度均达到优质1级标准;垩白度、直链淀粉和胶稠度3项指标达标率较高,仅1份未达优质标准;但碱消值... 对2018年32份福建省第九届优质稻参评品种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评优质稻品种的透明度均达到优质1级标准;垩白度、直链淀粉和胶稠度3项指标达标率较高,仅1份未达优质标准;但碱消值达标率偏低(81.3%),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外观品质 食用品质 评价
下载PDF
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品比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洪飞 黄妙春 +2 位作者 董瑞霞 游晴如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第4期66-69,共4页
对新选育的13个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清优308、清优华占、潢优177、潢优308和潢优丝苗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表现突出,在福建省可作早稻种植,为推选水稻品种申报国家或省级品种试验提供科... 对新选育的13个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清优308、清优华占、潢优177、潢优308和潢优丝苗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表现突出,在福建省可作早稻种植,为推选水稻品种申报国家或省级品种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早稻 品比试验
下载PDF
福建省优质稻鉴评材料米质鉴定与初筛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苹立 李清华 郑长林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1-5,共5页
对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的69份优质稻鉴评材料(主推广品种24个、后备品种45个)进行米质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中糙米率与透明度表现最好,达标率均为100%;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达标率分别为73.9%、82.6%、98.6%;整精米率... 对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的69份优质稻鉴评材料(主推广品种24个、后备品种45个)进行米质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中糙米率与透明度表现最好,达标率均为100%;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达标率分别为73.9%、82.6%、98.6%;整精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较低,分别为68.1%和50.7%。在参试的69个品种中达到优质稻标准的品种有23个,其中推广品种14个、后备品种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标准 米质评价 达标率
下载PDF
福建省粮食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成效与管理措施
16
作者 杨惠杰 郑家团 谢华安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3期86-88,共3页
福建省科技厅设立了"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期),专项实施以来,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专项合同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该专项的主要研究... 福建省科技厅设立了"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期),专项实施以来,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专项合同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该专项的主要研究内容、取得的成效以及采取的管理措施、实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科技重大专项 粮食作物 育种技术 成效 管理措施
下载PDF
早籼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聚两优919丰产稳产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留英 王洪飞 +7 位作者 丁信良 董瑞霞 丁源 游晴如 林霖 陈春霞 张水金 黄庭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1-14,17,共5页
利用2017—2019年福建省早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等分析方法,研究聚两优919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结果表明,聚两优919在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771.13 kg/hm^(2),... 利用2017—2019年福建省早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等分析方法,研究聚两优919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结果表明,聚两优919在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771.13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3.74%。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998.55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4.00%。2年区域试验平均变异系数为13.85%,低于对照品种T78优2155(14.38%);平均高稳系数为81.25%,高于对照品种(77.84%);平均适应度为68.9%,明显高于对照品种(41.7%)。全生育期2年区域试验平均128.3 d,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早熟0.6 d,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由此说明,聚两优919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病性、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福建省作早稻种植,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聚两优919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下载PDF
优质三系不育系泰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游晴如 王洪飞 +7 位作者 董瑞霞 董练飞 廖发炼 涂诗航 周鹏 张水金 郑家团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4-241,共8页
泰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通过引进试种观察并进行配组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福建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花时早且比较集中,配合力强,可恢性好,制种生产较易;生育期性状的早熟遗传传... 泰丰A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通过引进试种观察并进行配组试验,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在福建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花时早且比较集中,配合力强,可恢性好,制种生产较易;生育期性状的早熟遗传传递力较强,与相应的恢复系配组可配出早稻、晚稻,也可以配出弱感光品种,配制杂种的优势强。其最突出特点是不育系及所配品种稻米品质优,尤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商品性好;利用泰丰A已配组育成泰丰优2098、泰丰优656、泰优202、泰丰优2197、泰优676和泰优2328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泰丰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与优良恢复系进行广泛测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泰丰A 特征特性 研究利用
下载PDF
宜优673在福建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性状表现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清华 游晴如 +5 位作者 林志强 郑苹立 郑长林 董瑞霞 张翊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747-751,共5页
对福建省12个不同种植地点的宜优673晚稻稻米品质进行检测研究,并探讨温度因子(日均温、日极端最高温、日极端最低温和日较差)对稻米品质各理化性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点宜优673垩白度差异最大,垩白率次之,透光率和整精米... 对福建省12个不同种植地点的宜优673晚稻稻米品质进行检测研究,并探讨温度因子(日均温、日极端最高温、日极端最低温和日较差)对稻米品质各理化性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点宜优673垩白度差异最大,垩白率次之,透光率和整精米率差异程度居中,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较小,糙米率、精米率差异最小。研究还表明:在灌浆期间日极端最高温、日较差与垩白度、垩白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日极端最高温升高,日较差增大,宜优673的垩白有增大的趋势;而日极端最低温与垩白度、垩白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日极端最低温的降低,垩白呈增大的趋势。在全省12个试验点中,福州、莆田和诏安3个试验点种植的宜优673所有品质指标均达到优质标准,其余试验点种植的宜优673有1项或2项品质指标(垩白率、垩白度)未能达到优质标准。宜优673在福建省东南沿海一线作晚稻种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性状和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地点 宜优673 稻米品质 温度因子 垩白
下载PDF
‘广两优676’作为菜后稻的氮磷钾施肥效应与适宜用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志赋 王乌齐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为研究‘广两优676’超高产水稻作为菜后稻的施肥效应,应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在菜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钾含量丰富的菜田上,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磷钾肥具有一定增产作用。根据建立的... 为研究‘广两优676’超高产水稻作为菜后稻的施肥效应,应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在菜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钾含量丰富的菜田上,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磷钾肥具有一定增产作用。根据建立的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到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施肥量为N 103kg·hm-2、P2O541kg·hm-2、K2O 103kg·hm-2,氮磷钾适宜施用比例为1∶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后稻 '广两优 676’ 氮磷钾 施肥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