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改革 增强发展活力——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机构改革的设想
1
作者 董爱森 王敦平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3-44,共2页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我所成立于1980年,现有职工115人,其中,在编78人(6人在国外留学),离退休37人;在职72人中,高级职称者24人(正高职5人),中级职称者24人,初级职称者14人,工人10人.
关键词 福建医学科学研究所 机构改革 福建省医学科学院
下载PDF
福建省临床医学科研获奖成果信息流的研究
2
作者 李双官 朱凯 胡师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1-92,共2页
我们对福建省临床医学科研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奖成果前3位为内科学、肿瘤学和外科学;自选课题占66%,招标课题占34%,国内先进占65.4%;第一作者平均年龄49.4岁。提示应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以提高总体科研水平。
关键词 科研成果 临床研究 信息流
下载PDF
福建省临床医学科研获奖成果水平研究和分析
3
作者 李双官 朱凯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为反映福建省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概况、水平、成就和进展,为科研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学科研人员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更好地加强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管理、推广应用,提高决策、科研管理的水平。我们对“六五”以来我省临床医学获奖成果进行分... 为反映福建省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概况、水平、成就和进展,为科研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学科研人员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更好地加强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管理、推广应用,提高决策、科研管理的水平。我们对“六五”以来我省临床医学获奖成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科学研究 科学成果 福建
下载PDF
福建汉族人群6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士杰 胡洁 +1 位作者 金静君 何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42-145,共4页
目的对福建汉族人群中DYS393、DYS19、DYA389Ⅱ、DYS390、DYS391、DYS385等6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的分布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多重PCR和四色荧光自动化检测技术对212例无血缘关系的福建汉族个体6个YSTR基因座进行检测。结果DYS... 目的对福建汉族人群中DYS393、DYS19、DYA389Ⅱ、DYS390、DYS391、DYS385等6个Y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及单倍型的分布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多重PCR和四色荧光自动化检测技术对212例无血缘关系的福建汉族个体6个YSTR基因座进行检测。结果DYS393、DYS19、DYA389Ⅱ、DYS390、DYS391、DYS385基因座分别有6、5、6、4、4、38个等位基因或等位基因组,基因多样性(GD)分别为0.6131、0.6913、0.7381、0.6459、0.3829、0.9570,共发现15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21。结论6个YSTR基因座在福建省汉族人群中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Y染色体 遗传多态性 福建 汉族
下载PDF
福建畲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金静君 薛士杰 +2 位作者 赖力 何萍 胡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对福建畲族群体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其种族特异性及其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中的应用。方法荧光标记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和一个性别位点并进行PCR复合扩增,用ABI遗传分析仪以毛细管... 目的对福建畲族群体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其种族特异性及其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中的应用。方法荧光标记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和一个性别位点并进行PCR复合扩增,用ABI遗传分析仪以毛细管电泳技术对100例福建畲族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PCR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基因,并以分析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126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范围在0.0050~0.5550。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5个STR位点的HET在0.6300~0.8900之间,DP在0.7680~0.9590之间,EPP在0.3280~0.7750之间,PIC在0.5200~0.8600之间。累积DP和EPP分别达到0.99999999和0.99999288。结论15个STR位点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并有丰富的信息含量,适合作为福建畲族地区的遗传标记,可用于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分型 遗传多态性 福建畲族
下载PDF
福建省不同产地雷公藤根皮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志林 陈俊元 +1 位作者 徐榕青 张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28-28,共1页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是从卫矛科雷公藤植物中分离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药理实验证实具有抗肿瘤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临床已试用于治疗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福建是我国雷公藤的主要产地之一,雷公藤内酯醇的生产原料主要为雷...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是从卫矛科雷公藤植物中分离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药理实验证实具有抗肿瘤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临床已试用于治疗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福建是我国雷公藤的主要产地之一,雷公藤内酯醇的生产原料主要为雷公藤根皮,所以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雷公藤根皮由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对药厂的生产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药品: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Data Recorder DR-2数据处理机,高效硅胶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品)。雷公藤内酯醇对照品,从雷公藤根皮中提取而得,mP、UY、I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TRIPTOLIDE 双波长薄层扫描 二萜内酯 免疫抑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 卫矛科 对照品溶液 硅胶板 硅胶层析板
下载PDF
福建省不同产地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夏志林 陈俊元 +1 位作者 徐榕青 陈建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25-26,共2页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屑植物,药用部分是其根的木质部(根心),目前已知的有效和毒性成分主要是二萜(雷公藤内酯醇等)、生物碱类化合物。鉴于雷公藤是毒性较大的药物,临床上使用不同产地的生药在剂量上...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屑植物,药用部分是其根的木质部(根心),目前已知的有效和毒性成分主要是二萜(雷公藤内酯醇等)、生物碱类化合物。鉴于雷公藤是毒性较大的药物,临床上使用不同产地的生药在剂量上差别较大,为了探索其内在质量差别,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有效成分 毒性
下载PDF
福建省级8所三甲医院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江荣辉 陈秋立 林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三甲医院 学科建设 分析 对策
下载PDF
福建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士杰 金静君 +1 位作者 何萍 胡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 HL A- DR多态性与 SLE的易感性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方法 ,对 80例 SLE患者和 1 0 4例健康人 HLA- DR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SL E患者 DR1 5基因频率明显升高 (P<0 .0 0 1 ,RR=3.86) ,DR3... 目的 探讨 HL A- DR多态性与 SLE的易感性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引物 (PCR- SSP)方法 ,对 80例 SLE患者和 1 0 4例健康人 HLA- DR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SL E患者 DR1 5基因频率明显升高 (P<0 .0 0 1 ,RR=3.86) ,DR3、 DR4基因频率显著下降 (P<0 .0 5,RR=0 .48;P<0 .0 5,RR=0 .38) ,DR1 5阳性的患者中狼疮性肾炎发病率高于其它患者 (P<0 .0 5,RR=3.1 5) ,抗 SSA抗体也明显升高 (P<0 .0 5,RR=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聚合酶链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类型 PCR-SSP方法
下载PDF
福建省2006~2008年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毅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4期2272-2275,共4页
本文对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2006-2008年承接的医药卫生科技查新项目进行统计,从查新委托日期、性质、范围、地区单位分布、单位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福建省医药卫生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供... 本文对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2006-2008年承接的医药卫生科技查新项目进行统计,从查新委托日期、性质、范围、地区单位分布、单位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福建省医药卫生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查新 统计 分析
下载PDF
新活素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疗效评价: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1
作者 林晟 林忠宝 +1 位作者 陈清华 刘海云 《海峡药学》 2023年第9期72-7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新活素在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住院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共90例中高危肺栓塞患者,其中4例失访。根据是否使用新活素,分为新活素组34例和非新活素组52例。对比...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新活素在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住院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共90例中高危肺栓塞患者,其中4例失访。根据是否使用新活素,分为新活素组34例和非新活素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线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院内死亡、3个月死亡率、6个月死亡率、9个月死亡率等结局指标。对远期结局指标呼吸困难进行多因素分析,根据近期及远期死亡率绘制K-M生存曲线。结果两组人群人口学特征无差异(P>0.05),但心率、收缩压、cTnI和是否双侧肺栓塞等临床基线资料存在差异(P<0.05)。最后一次随访时,新活素组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少于非新活素组(P=0.018)。对呼吸困难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使用新活素的OR值为0.31(95%CI 0.12~0.83)(P=0.02)。两组近期和远期生存率无差异(P=0.97)。结论新活素可以改中高危肺栓塞善患者远期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不降低近期及远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 急性肺栓塞 呼吸困难
下载PDF
血管衰老与血流动力学衰老综合征及其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丽玉 洪华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04,共3页
血管病变是各种血管疾病的共同基础,是组织、器官和机体老化的基础[1]。血管病变多为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但临床上无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且无AS危险因素而发生心力衰竭和终末期心脏病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于血管发生增龄性重构和功能变... 血管病变是各种血管疾病的共同基础,是组织、器官和机体老化的基础[1]。血管病变多为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但临床上无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且无AS危险因素而发生心力衰竭和终末期心脏病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于血管发生增龄性重构和功能变化,即血管衰老[2]。血管衰老是指动脉形态结构随增龄而发生一系列改变及其功能下降的过程。血管衰老加速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血管疾病也会加快血管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衰老 血流动力学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林文金 林振湖 +3 位作者 梁荣喜 陈聪 林礼务 薛恩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腋窝淋巴结常规超声、经皮超声造影(pCE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的NAC前临床N 1期乳腺癌患者148例,其中训练集112...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腋窝淋巴结常规超声、经皮超声造影(pCE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的NAC前临床N 1期乳腺癌患者148例,其中训练集112例,测试集36例。以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腋窝淋巴结pCR组和腋窝淋巴结病理未完全缓解(npCR)组,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原发灶T分期、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短径、长径/短径比、淋巴门结构、实质厚度、实质回声、边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血流类型、淋巴结造影增强模式、淋巴管连续性、淋巴结平均弹性模量(E mean)、最大弹性模量(E_(max))、最小弹性模量(E _(min))、标准差(SD)和弹性模量比值比(E _(ratio))等相关因素的差异,筛选出与腋窝淋巴结pCR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在测试集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综合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训练集112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pCR组49例,npCR组6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腋窝淋巴结pCR组与npCR组的乳腺癌分子分型、淋巴结门结构、实质厚度、E mean、E_(max)、E _(min)、SD、E _(ratio)、造影增强类型和淋巴管连续性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乳腺癌HER2+型、淋巴结实质厚度≤0.38 cm、E_(max)<10.0 kPa、造影呈均匀/环形增强为腋窝淋巴结pCR的保护因素(P<0.05)。以多模态超声指标构建腋窝淋巴结pCR回归模型,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49~0.923,P<0.05),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70.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准确性、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获益各方面的性能较好。结论多模态超声可有效识别NAC后腋窝淋巴结pCR病例,为临床N 1期乳腺癌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 腋窝淋巴结 病理完全缓解 经皮超声造影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地稔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唐迈 廖宝珍 +1 位作者 林绥 邓思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关键词 地稔 化学成分 现代临床研究 急性肾盂肾炎 咽喉肿痛 消化道出血 野牡丹科 毒蛇咬伤
下载PDF
木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15
15
作者 齐一萍 郭舜民 +1 位作者 夏志林 谢荻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4-235,共2页
从木棉根中分离得到4种结晶成分,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齐墩果酸,橙皮甙和硝酸钾。
关键词 木棉 胡萝卜甙 齐墩果酸 橙皮甙 分离
下载PDF
雷公藤倍半萜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林绥 李援朝 +2 位作者 樱井信子 林建峰 金静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研究雷公藤 (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 .f .)的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用UV ,IR ,MS ,HRMS ,1HNMR ,13CNMR(COM和OFR) ,1H 1HCOSY ,1H 13CCOSY ,2D NOESY ,1H 13CCOLOC鉴定化合物。并进行初步的药理... 目的 研究雷公藤 (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 .f .)的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用UV ,IR ,MS ,HRMS ,1HNMR ,13CNMR(COM和OFR) ,1H 1HCOSY ,1H 13CCOSY ,2D NOESY ,1H 13CCOLOC鉴定化合物。并进行初步的药理实验。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2个生物碱 :euonine (I)和雷公藤康碱 (IIwilfordconine)。结论 II为一种新的倍半萜生物碱 ,药理实验证明该生物碱有免疫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倍半萜生物碱 euonine 雷公藤康碱 免疫抑制
下载PDF
木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被引量:7
17
作者 齐一萍 黎晨光 +1 位作者 李小梅 郭舜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66-1467,共2页
关键词 木棉根 化学成分 中药材 豆甾醇 齐墩果酸 活血消肿 散结止痛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的半合成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舜民 夏志林 +1 位作者 齐一萍 邓福孝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5,共3页
以雷酚内酯为原料,经甲基化、氧化、去甲基化、还原、环氧化等七步反应合成了雷公藤甲素。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确证。
关键词 雷酚内酯 雷公藤甲素 半合成
下载PDF
雷公藤茎叶中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志林 陈俊元 +2 位作者 徐榕青 邓福孝 张发鋆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66-267,共2页
本文报道从雷公藤茎叶中分离出3个倍半萜生物碱化合物,雷公藤吉碱 (Wilforgine)(1),雷公藤特碱的(wilfortrine)(Ⅱ)和雷公藤次碱(wilforine)(Ⅲ)。药理实验表明,Ⅱ和Ⅲ有体液免疫抑制作用。Ⅲ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
关键词 雷公藤 生物碱 免疫抑制剂 成分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夏志林 郑幼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7-431,共5页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中分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分子式C_(20)H_(24)O_6,分子量360.4,结构式如附图所示。TL在雷公藤中的含量为0.001%~...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中分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分子式C_(20)H_(24)O_6,分子量360.4,结构式如附图所示。TL在雷公藤中的含量为0.001%~0.002%,全合成亦已获成功。TL是雷公藤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由于它的生理活性强,近几年来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都在竞相进行有关TL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对这些研究工作结果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内酯醇 药理学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